晚清維新變革始引進星期制度
biyausiinggi星期一
tuwausiinggi星期二
mukeusiinggi星期三
moousiinggi星期四
aisinusiinggi星期五
boihonusiinggi星期六
xunusiinggi星期日
星期日放假公休,原本是西方的作息制度,清代晚期傳入中國後,逐漸被國人接受,產生了「星期」這個新的時間觀念,並在星期日放假公休。從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節奏變得規律化,定格為今天的以七天為一個單元的生活和工作周期。
中國以農立國,最重曆法,自古就有一套完整的曆法體系。從春秋戰國直至19世紀末,一直實行混合太陽、太陰的四分曆,俗稱夏曆或農曆,它是中國政治與文化的表徵,即歷史上的所謂「正朔」。這種曆法僅有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沒有星期。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最初以晝夜更替、季節變換安排作息,後來以歲令、年節調節勞逸,其中較有規律的短期休息制度是放旬假,即每十天為一個休假日,但並不普遍實行。在與西方人接觸之前,中國人不知星期為何物。
以七天為一星期的七曜記日法(舊時以日、月、火、水、木、金、土合稱七曜),源於古代猶太人。唐代,七曜歷傳入,但未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直到清代,情況才發生改變。1807年,英國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傳布新教,同他的中國教徒們一起,在禮拜日進行傳道祈禱,這是中國人對西方的星期日(當時多被稱為「禮拜日」)休沐制度最初的認識。鴉片戰爭後,西方人大量進入並長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他們按照本國習俗,在星期天休息娛樂,中國人始而好奇,後逐漸認同。1872年6月13日,上海《申報》發表社論稱:西洋各國的星期日休息制度,於人生有益,中國應該仿行。1875年出版的早期維新思想家王韜的《瀛堧雜誌》,1876年上海文人葛元煦撰寫的《滬游雜記》等著作,都介紹了寓居上海的西方人士在星期六過周末的熱鬧場景。對於西方傳來的良風美俗,經常接觸就會產生認同心理,但改變自己的習俗還困難重重。當時,中國人只是從教會、洋行等外國在華機構的作息制度及外僑的日常生活中,知道星期天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但是沒有人出面倡導推行,星期日對民眾的影響主要還停留在認識階段。
維新變革推動星期制度
到了19世紀80年代,星期日休息制度從個別新式學堂開始,浸入中國古老的休假制度。這一制度的較早實行者是福州船政學堂,一所洋務運動中設立的著名學校。該校為了照顧外國教習的生活習慣,給部分師生放假過星期天。1882年船政學堂規定,在洋教習任教的一班,學生隨同教習星期天休息,其餘由中國教習任教的三個班,星期天不休息。同校而不同制,顯然有校方的顧慮,避免被指責全校通行西俗,但畢竟體現了先行者的勇氣。
1895開始的戊戌維新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也是一場自覺革新的社會風俗改良運動。對西學的推崇,使試行星期日休息制度被提上了日程。
戊戌維新時期,大批新建立的新式學堂,在其制定的本學堂章程中大都明確規定了全校師生星期天休息的制度。當時還很少有「星期日」這個稱呼,通常以房、虛、昴、星四字代替,這是根據中國的二十八宿值日法推算而出,以後的「星期日」名詞即來源於此。1897年創辦的江寧江南儲材學堂規定:「每逢房、虛、昴、星日,照西例休息。」同年,浙江求是書院(今浙江大學前身)也定此規。寧波中西學堂校方規定:「凡遇禮拜日,則停止講讀。」但並非所有新式學堂都實行了星期日放假制度,這取決於學校當局的態度。武昌兩湖書院是張之洞創辦的一所著名的中西並重的學堂,張之洞喜談新學,卻深惡西俗。故戊戌維新時期,兩湖書院仍按舊例,「十日放旬假一日」。
當時,維新派創立的社會團體大多實行星期日聚會或休息制度。1898年1月在京師創立的關西學會,其會章規定「每一星期聚會一次」。同年初創立的長沙南學會規定:會員每月四次聚會,請人講論時務,時間安排為「房、虛、昴、星之日」。湖南的延年會,是一個以改革舊風俗為宗旨的社團,其會員每逢「房、虛、昴、星日為休息日。遇休息日,可請客,可遊行」。法律學會也規定「以房、虛、昴、星日為休息日」。此外,當時的一些報紙,也採取星期日休息制度。維新志士唐才常、譚嗣同創辦的《湘報》,每逢星期日,停止出報一期。星期日公休漸成潮流
經過多年的潛移默化,又經過戊戌維新風氣的鼓盪,以星期為時間周期的觀念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已被中國社會所接受。報刊廣告與民眾生活接觸最直接。過去,報刊登載演出廣告,開演時間往往使用農曆,這時開始使用星期。1899年11月22日,《中外日報》報道歐洲某魔術團在上海演出,廣告刊登的開演日期為「禮拜二」。1902年6月8日,該報刊登英國德必士戲班演出廣告,開演時間為「華五月初三日禮拜日下午三點開演」。當時不少外國來華戲班的短期演出,常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因為上海等地市民的生活節奏已將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視為休閑時間。
由於社會的認同,鑒於教育部門的特殊需要,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頒布的《欽定中學堂章程》、《欽定高等學堂章程》,首次由政府出面,規定全國中等、高等學堂一律實行星期日休息制度。從1906年起,清政府中央各部也相繼在星期日放假公休,率先實行的是一些新設立的中央機構,如主管教育的學部(即教育部)、主管經濟的農工商部、主管外交的外務部等。1907年秋,陸軍部也開始休星期日。1911年夏,最守舊的吏部與禮部也跟隨潮流,實行了星期日公休制度。至此,清政府中央機構已一律實行了星期天公休制度。地方機構也聞風而動。在司法系統,1907年天津審判廳已實行星期日休息制度。1908年各地普設地方自治機構,成都自治局的辦公條例規定:「年節照例放假……星期休息。」
星期日休息制度甚至進入了皇宮。1909年溥儀三歲登基,改元宣統。1911年7月,在毓慶宮為其舉行隆重的典學儀式,由陸潤庠、陳寶琛等人授讀。帝師們為一事頗費躊躇,如果在星期日給小皇帝放假,有違祖制;不放假,則不合時宜,為此上報皇室裁決。皇室決定不拘泥祖制而迎合潮流,皇太后在與攝政王載灃商量後下懿旨:「皇上尚在沖齡,未便過於勤學,所請星期休息之處,著照所請,該大臣知道。」
新的時間概念
在清末最後幾年間,星期已經約定俗成地成為都市生活的一種新的時間概念。當時,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如公園、動物園、圖書館、博物館等均以星期為固定的時間單位來安排對公眾的開放日程。此時,對星期的稱呼也已較為規範。最早的時候稱星期為禮拜,稱星期天為房日、虛日、昴日、星日,1906年起,正式場合較多使用「星期」一詞,民間口頭語多用「禮拜」一詞。中國在正式用語中明確規定使用「星期」而不用「禮拜」,始於1907年清帝批准的一份奏摺。當時,關於全國學堂是實行星期日休假還是放傳統的旬假,產生了爭論。侍讀周爰諏奏請整頓學務,以塞「新學流弊」,他的重要理由是:星期日放假是以「西法變中俗」,應予以取消。清最高權力機構之一的會議政務處在議復此奏時,堅持星期日公休為世界通例,中國不能獨異;同時在名稱上規定只能稱「星期」,不能稱「禮拜」。
由此可知,每七天休息一天的作息制度,之所以採用「星期」這一名詞,與中歷每月房、虛、昴、星四星值宿之期有關,以此創造了「星期」和「星期日」這些新名詞,而拒絕使用民間已經慣用的「禮拜」或「禮拜日」,是為了避免基督教影響中國,防止西方人以夷變夏。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按照宋朝的法律,看岳大帥犯了多少次死罪?
※大明人自己眼中的疆域
※東北方言集錦「四」字頭
※曹雪芹預言出大清國的結局
※康熙爺與抗震救災:自己研究出一套地震理論
TAG:福貝勒府 |
※《戰神》新作近期更新將引進照片模式和字體調整選項
※印度版《放牛班的春天》有望引進
※重金引進先進驅逐艦寸功未立,最終翻沉港口,還攪黃我軍引進計劃
※阿扎爾近期表現低迷,皇馬重新考慮引進他的計劃
※《絕地求生》最新大型更新公布 引進新武器 新模式!
※《生化危機2》重製版引進動態難度系統 明年一月發售
※切爾西冬窗轉會動作不斷,薩里再引進嫡系以加強戰術思想的貫徹
※曼聯對出售核心態度有所改變,回籠資金將用於索帥引進葡萄牙新星
※《黑衣人》三部曲參加上影節展映!新作確定引進!
※我國重金引進的先進發動機,為何放倉庫吃灰?性能逐漸落後
※中國最新技術發明,解決了地下煤火問題,印度上門求引進
※《盜賊之海》新內容更新計劃公布 將引進大量新玩法
※「黑衣人」三部曲上影節展映新作確定引進!
※我院再度引進國際先進西門子高端彩超設備
※中國引進17套俄軍制服,進行參考重新設計,這一大優點必須學習
※重磅!皇馬今夏陣容或大變革!放棄內馬爾或引進世界盃當紅巨星!
※「春宵苦短」導演湯淺政明新作確認引進
※韓國將引進消化和自我設計建造相結合,潛艇發展速度驚人
※優愛騰引進片十佳出爐,什麼樣的引進片最受網路端觀眾青睞?
※期待引進 《早期人類》新海報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