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末年,同盟會激發了中國年輕人血性

清朝末年,同盟會激發了中國年輕人血性

1900年,滿清統治中國250餘年,華夏人祖祖輩輩已經習慣了腦後那根長辮,忘了那是外族強加之物,他們每天起來洗漱細心地梳理它,就像籠子里的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愛新覺羅的江山依此慣性,相當穩定,似乎可以「萬年永祚」。

清朝末年,同盟會激發了中國年輕人血性

但是,無論貌似多麼強大的帝國,其垮掉往往是事先沒有預期的,突然死亡是常態,何況是病入膏肓的半野蠻國。就在進入20世紀初,死水國度波瀾乍起。神州大地突然出現了一群華夏血性男兒,他們帶著槍彈,炸藥,匕首,去與壓迫他們的滿清大佬同歸於盡。

每個血性男子漢,對於自己的結局都一清二楚:一去不返!不是當場犧牲,就是事後被酷刑處死,但他們一往無前。

在一個「奴才之國」,怯懦已經成為國民性格的國度,為什麼能夠湧現這麼一大群熱血男兒,做到如此大義凜然?

要弄清此由,時光還要倒推十五年。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國一敗塗地。之後是戊戌變法,效仿日本明治維新,但慘遭失敗。中國與日本有相同的歷史文化,為什麼日本能做到的事,中國做不到?中國人與日本人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於是,中國學子去日本尋找答案。

他們很快找到了,差在「兩口氣」:一是政治革變的志氣,二是不怕死的勇氣。

比起日本的課堂知識來,精神補給對這些中國留學生更具吸引力。

甲午戰爭是體制不及日本的政治失敗,而戊戌變法是效仿日本而不及時代,因為變法主流人群缺乏無畏的勇氣。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知識分子群,他們滿腹經綸,口若懸河,但動手的勇氣和能力極差,乃至指望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官痞「良心發現」「勤王變法」,豈非緣木求魚?

當時中日兩國知識分子群,不乏東亞讀書人共性,即大都具有國家憂患意識,多滿腹經綸之士。然而,中國知識分子致力的變法,卻沒有像日本維新一樣取得成功,中日精英所差者,不在頭,而在手。即:變法失敗並不是因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比日本差多少,而是歸結於動手的勇氣與能力。

明治維新的成功,及戊戌變法的失敗,給了轉為革命黨的中國留日生以「實言實行」啟示:「君子動口亦動手。」他們的主要精力與任務不只停留於宣傳政治革變上,而在發動起義,武裝奪取政權上。

自古文人不成事,一是因為沒有獨立的組織,不能獲取獨立的經濟地位,所以必須依附於豢養,無法獨立成事。二是因為他們害怕暴力、沒有以暴制暴的勇氣和能力,而縱觀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年之變遷,非暴力革命決難打破。對此,中國留日生開始有了清醒的認識:

滿清統治者決不會微笑著交出政權,必須像日本維新三傑西鄉隆盛等人那樣,對保守而腐朽的幕府政權以武力奪之。

有著這般見識的革命黨文人,這群中國留日生,與以往歷史中的文人大不同。他們敢說敢幹,不僅造反成了,而且成就的還是經天緯地的大業。

辛亥革命後,許多日本學者認為:清政府之所以垮台,是因為那些留日的中國學生「學以致用」,他們把日本明治維新的種子散播到中國。作為革命團體的骨幹,他們的行事風格受到日本的深厚影響,對中國革命團體的形成有莫大的功勞。

此言基本不虛。我們前面提過,在日本遭受蒙元侵襲時,中國禪師東渡日本,助日本武士抗敵,並禪補日本武士道。六百多年後,中國飽受韃虜蹂躪,到了日本武士道反哺漢魂的時候了。

攜明治維新而閃耀的日本武士道,驚醒中國青年學子:

日本有和魂武士道,所以推動改革成功,中國武士已然絕世,所以百廢難興。敗血的漢魂,必須要新生,漢民族才有可能重新站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說的其實就是精神的力量。

以日為師的中國留日生,迅速成為復活「漢魂」的新生力量。在大量的中國留日生群中,先秦華夏人的尚武精神回來了。落腳日本的中國學生領袖,從「斷指將軍」黃興,到「鑒湖女俠」秋瑾,無一不受到武士道影響,骨子裡都流淌著「鐵血」。他們敢作敢為,立志以武力推翻專制的韃虜王朝。

且夫我中國人之樂為奴隸、不自今日始也。……中國全土,為奴隸於異種者,三百五十八年;黃河以北,為奴隸於異種者,七百五十九年。嗚呼!黃帝之子孫,忍令率其嫡親之同胞,舉其世襲之士地,為他族所奴隸者,何屢見而不一。

吾先以一言叫起我同胞曰:國民,吾願我同胞,萬眾一心,肢體努力,以砥以礪,拔去奴隸之根性,以進為中國之國民。……吾故曰:革命必先去奴隸之根性。

這是1903年傳遍中國大江南北的《革命軍》段落,雖然書中有「異種」等字樣,但是那裡的「種族主義」,其實是爭取民族解放的「民族主義」的意思,並不是現在所言的「種族歧視」,所以其張揚的精神總歸是浩然正氣。

《革命軍》的問世,向世界發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宣言:漢魂歸來。

《革命軍》的作者是一個年僅18歲的學生,又是英雄少年,同時也是中國留日生:鄒容。兩年後,他也為中國革命留下了最後一滴血。

可見,以鄒容這些血性男兒為代表的中國留日生,將「秀才造反」提升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勇武層次,組成了復活漢魂的生力軍,所以才最終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贏得了新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萬軍 的精彩文章:

清朝比明朝更奴化國人是不爭事實
朱元璋用兩招令明人喪失血性與活力
趙宋皇室不聽高人勸貧血漢民族
古中國因為血性不足總被小國欺負
享樂主義拉開了漢民族亡國史

TAG:程萬軍 |

您可能感興趣

油膩的不只中年人,中國年輕人才是真油膩
日本最怕中國的年代,卻是中國最亂的年代,只因一個人和一支軍隊的存在
此人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晚年受病魔折磨,逝世後毛主席悲痛到夜不能寐
韓國人覺得日本人比中國人更溫暖,網友:中國年輕人不會忘記歷史
它,是中國人做了上千年的美夢
邳州9歲少年登台人民大會堂,和小夥伴演繹少年中國強!
中國傳統年,年味都去哪了?
這名年輕人為了日本情人與好友決鬥,雖然敗北,卻掌控中國22年!
中國人最親近的茶,挑對過好年
《唐人街探案2》已經拿下美國發行權,將於大年初一在中國美國同時上映
她是全中國最會穿香奈兒的人,她是靈動了44年的不老周迅
中國最後一個朝代,也是唯一一個最讓中國人痛恨的朝代,令中國恥辱了百年
世界最長壽雙胞胎,來自中國活了105歲,同一天出生同一年離世!
他寧願離婚也要回國,為國奮鬥7年逝世,給中國帶來了近百年進步
少年學習萬人敵,依靠中國最早快速部隊稱霸天下的古代第一猛將
明朝末年,此家族在韓國紮根,381年過去了,還堅稱自己是中國人
他去世72年後,中國再沒有人寫詩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四大元帥,其中有個是中國人,也是唯一的亞洲人
她是中國人眼中的醜女,卻是外國人眼裡千年一遇的東方美人
70年前3萬的猶太人滯留中國,多年後他們的一個態度讓人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