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上)

我們繼續接上期~


故宮舊藏宣銅器,雖然流傳有續,但採用眼看手摸的傳統鑒定方法,時代上只能大致分出明、清,且有分歧。那麼除了在樣式、款識等方面鑒定外,是否有更為有效和令人信服的鑒定方法以區別宣德本朝器和後仿?—借用科學的無損檢測方法,通過X熒光光譜分析正可解決問題。

下面先結合圖像看看這後七件文物的特點(亦即其受檢原因)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69 乾隆款蚰龍耳圈足爐 清乾隆(一七三六年~一七九五年)高九·二厘米?口徑一三·七厘米


來源:清宮舊藏(留平58270 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檢測結果:含金1.1%,含鋅均值16.9%

◎圓形,接近於簋。平口外侈,收頸,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雙環耳起自頸部,收於腹鼓處。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清乾隆年制」。

◎造型規整順暢,小巧不失大氣。厚實的平口,古拙的雙環耳,加上高度和角度均恰到好處的圈足,使整個器物古意盎然又充滿靈性。用料豐富,質地細膩無比,顯示出反覆冶煉的效果。由於從未使用,皮殼至今毫髮未損。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14雍正款蚰龍耳圈足爐 清雍正(一七二三年~一七三五年)高五·一厘米?口徑一三·五厘米


檢測結果:含金0.5%,含鋅均值10.6%

◎簋式造型。直口,頸略收,鼓腹下垂,腹圜收,圈足。雙蚰耳起自頸部,收於腹鼓處。皮殼顏色均勻漂亮。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清雍正年制」。

◎造型雖然是宣銅器中最為常見的器形,但該器顯然與眾不同。除皮殼手感細糯外,款識還是正宗的鑄款。故宮舊藏宣銅器中,以款識而論,當屬雍正款最為迷人。本器款識風格屬於雍正款識兩種風格中的方體,其筆畫轉折分明,筆道細挺勻整,布局也可謂法度謹嚴,是判斷雍正宣銅器鑄款的參考標準。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16雍正款台幾式爐 清雍正(一七二三年~一七三五年)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16雍正款台幾式爐 通座高一一·二厘米口徑九·六×四·二厘米?足距一〇厘米


來源:清宮舊藏(曆九五一 原藏重華宮)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8.2%

◎器形狀似台几案,平口、方足,不施金。器外底有減地陽文單行六字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字體清秀長方。附銅座,配黃絹面木匣。木匣外有受賞人的簽題「世宗御賜」。

◎此即前述「雍正御賜」台幾式爐。據《宣德彝器圖譜》所載,當年的台幾爐是仿照宋定窯瓷器款式鑄造。而雍正器又是按《圖譜》所載樣式仿造,甚至連款識位置和書寫格式都無二致。此器的意義有二:一是器形非臆造而是有所本。從宋定窯至《圖譜》再到雍正宣銅器,一脈相承,進而也說明至少雍正時期對《圖譜》一書是認可的;二是除器身具有國朝年號款外,另有簽題佐證為雍正器。當然,清宮舊藏器的身份是奠定二重意義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器、座檢測結果中,鋅、鉛的含量有較大差異,絕非一鍋銅水澆注,目測外表顏色也有明顯不同,不排除器座或非原配的可能。值得進一步研究。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69乾隆款蚰龍耳圈足爐 清乾隆(一七三六年~一七九五年)高九·二厘米?口徑一三·七厘米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77069乾隆款蚰龍耳圈足爐款識


來源:清宮舊藏(留平58270 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檢測結果:含金1.1%,含鋅均值16.9%

◎圓形,接近於簋。平口外侈,收頸,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雙環耳起自頸部,收於腹鼓處。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清乾隆年制」。

◎造型規整順暢,小巧不失大氣。厚實的平口,古拙的雙環耳,加上高度和角度均恰到好處的圈足,使整個器物古意盎然又充滿靈性。用料豐富,質地細膩無比,顯示出反覆冶煉的效果。由於從未使用,皮殼至今毫髮未損。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42886沖耳乳足爐清嘉慶(一七九六年~一八二〇年)前 高一八厘米?口徑二二·五厘米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42886沖耳乳足爐清嘉慶所附黃條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故142886沖耳乳足爐款識


來源:清宮舊藏(闕五〇九 30 原藏壽安宮)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17.6%

◎直口,收頸,鼓腹,腹圜收,三乳足漸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衝天耳。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附黃條:「嘉慶四年正月初六日收梁進忠交古銅爐一件。」附銅座。黃條是舊時宮廷系在器物上的黃色紙條,通常記載該物的來源、安置地點等事項。因此黃條往往能給舊藏文物一個較明確的身份。以宣銅器的黃條內容來看,嘉慶朝收進宮中的宣銅器較多,需注意的是,黃條反映的內容不是鑄造時間,而是「收進」時間,所以在斷代上不能把黃條與實物簡單地歸於同一時期,而只能說明實物的燒造至少不晚於黃條時期。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新21610崇禎款橋耳乳足爐 明崇禎(一六一〇年~一六四四年) 高八·四厘米?口徑一五·一厘米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新21610崇禎款橋耳乳足爐款識


來源:收購自上海文管會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3.5%

◎型制常見,老包漿。器外底有減地陽文楷書款「大明崇禎甲戍楓里沈氏家藏」,字體筆道有力。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七日耿寶昌、王文昶先生鑒定為明代沈家真器。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新 141060鱔魚黃色橋耳乳足爐 明(一三六八年~一六四四年)高一〇厘米?口徑一三·二厘米


來源:調撥自文物局

檢測結果:含金1.5%,含鋅均值32.1%

◎以前故宮博物院對外展示宣德爐,因此件皮殼漂亮非凡,往往以為代表,可謂故宮所藏宣銅爐中的「明星」級別。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對它的認識也逐漸發生了一些改變。此器三足從跟部起向上呈錐筒狀,顯得十分硬朗,與常見乳足不同;且三足的造型高度統一,規矩異常;款書筆道刀修痕明顯。帶此疑問,特意將其入選檢測,是為了找尋科學上的斷代依據。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新 124108「行有恆堂」款沖耳乳足爐 清道光戊申(一八四八年)高七·四厘米?口徑一〇·五厘米


來源:一九五九年第十二次收購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28.3%

◎器表有不規則片狀點金色。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九字楷書「道光戊申行有恆堂制」,字體表面浮有金色。

◎「行有恆堂」主人為定敏親王載銓(一七九四年~一八五四年),弘曆四代孫,平生雅好收藏,文玩陳設、傳世器物皆典雅可喜。此外他還曾設計定製了大量藝術品,器身皆署「行有恆堂主人制」、「行有恆堂主人」或「定府行有恆堂」等銘。宣爐為其中一種。「琉璃廠估每在舊工藝品端加定府偽十款,以求善價,蕉葉山房尤優為之」(王世襄《自珍集》)。故宮博物院所藏這件「行有恆堂」宣爐來自於一九五九年第十二次收購,之前的傳承經過已不可考。經檢測其鋅含量較高,說明鑄造工藝已有提高,清末、民國仿造此款器物的可能性都有。鑒於此,該件的檢測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是客觀地反映了從道光至民國時期宣銅器的數據,對以後建立相應宣銅器的資料庫,尤有重要參考意義。

該文章摘選自《紫禁城》雜誌APP,欲知曉更多藏品故事請前往應用商店下載。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美不勝收|江南貴族墓中出土的金飾
清代瓷器山水紋飾賞析
彌足珍貴的南北朝時期石刻拓片
銀質六世班禪像的探究
被科學檢測的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上)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