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的書法世界
何紹基,湖南道縣人,是晚清著名的學者、書法家、詩人,其家族四代均是當時名重一時的書家。在家學的影響下,他廣讀經文、勤習書法,篆隸行楷諸體皆有成就,尤擅行草,且尤為精通金石書畫。他通經史、律算,尤精小學。他也是近代提倡宋詩的重要人物之一,論詩主張「人與文一」、「先學為人」,而後直抒性情,「說自家的話」。清代大家何紹基作為書法領域「有清二百餘年來的第一人」,他結合碑帖兩派,融匯四體,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獨特書法風貌。
何紹基書法,早年秀潤暢達,徘徊於顏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間,有一種清剛之氣;中年漸趨老成,筆意縱逸超邁,時有顫筆,醇厚有味;晚年何紹基的書法已臻爐火純青。何紹基的書法將各體熔鑄古人,自成一家以書法著稱於世,譽為清代第一。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中的「還原」一詞其實一語三關,其一,意在將何紹基還原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何紹基生活的19世紀為碑學書風鼎盛發展時期,文人訪碑、刻印、治小學的氛圍極濃,而何紹基是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
其二是為了還原何紹基這位書法大師豐富的精神面貌。他長在高官大第的身份,嚴格的家教,為官近二十年的經歷,澹泊耿介的性情、深厚的學識、金石書畫收藏及詩歌上的成就,造就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何紹基,他既是文臣,亦是學者、藏家、詩家,而為我們所熟知的書家身份與其他身份可謂相輔相成。
其三還原何紹基真實、全面的書法面貌。何紹基一生沉浸在書法的世界裡,40歲左右的作品盡顯中和之美,50歲左右的作品雄強而奇崛,60歲左右的作品古樸而老辣,每個階段皆有過人之處。
1、家學淵源
何紹基出生在湖南道州東門一個世代書香家庭。先世於宋朝時自山東青州南渡,儒業相繼,入清以來祖上皆為秀才,耕讀傳家。其父何凌漢於困苦中謀自強,勤奮學習,35歲高中探花,改變了何氏家族的命運,三代以其為貴。何紹基8歲時舉家入都,開始接受家學,父親告誡"不許出書屋",他亦謹承家訓,發憤讀書,"惟書愛最真,坐卧不離手"。何凌漢一生多次擔任學政,友朋皆宿儒,門生遍天下。在他言傳身教之下,何紹基兄弟四人無一不善書,被稱為"何氏四傑",而其孫何維朴亦繼承家學,又工寫山水。這種一門數代,皆飲書譽的盛象,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清拓何紹基書何凌漢神道碑
何凌漢寫《東方朔贊》冊頁
何紹京行書「風高柳眼」七言聯
何慶涵行書團扇面
2、"真名士"
何紹基自37歲登進士第至57歲從四川學政任上被罷,20年間淡泊名利、剛直不阿,被士民稱讚「是真名士」。48歲在國史館任史館提調時,曾建言史館總裁穆彰阿為三品以下大臣作傳,遭拒,當日即憤然辭官。55歲簡放四川學政的任上,他不僅視學各地、督學有功,使四川僻壤「文教蔚興」,還關心民生、嚴劾貪官,終因得罪權貴而被罷官。
他正直澹泊的襟懷與唐代的忠臣顏真卿有幾份相似,故他亦十分推崇顏書,他曾說「魯公為人剛勁不阿,觀其書,如觀其人。吾愛其書格之高,實儀其立身之峻。」在他辭官後,仍心系時事,任教書院,以期為政府振興培養人才。
何紹基《苦雨奇晴》詩稿冊
何紹基楷書冊(貢院清白堂)
何紹基信札
3、雅好金石
自明末以來,文人訪碑、藏碑,鑒藏青銅器、印章、瓦當、權量等古物的風氣日盛,而考據之學亦興起。何紹基在這股潮流中亦樂此不疲,踏遍大山荒野去訪碑,廣泛搜集漢印,朋友之間相互訂正銘文。他在金石鑒藏、考據上所花的功夫,使其開拓了眼界,也為其書法的精進提供了深厚的基礎。
何紹基行書《端州石室記》
收藏古璽一組
4、宋詩派中堅
清代乾嘉以來漢學考據學風盛行,與之相應在詩歌領域也產生了新的流派,即宋詩派。該詩派以杜甫、韓愈、蘇軾、黃庭堅為宗,合學人、詩人之詩二而為一,表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趣味。何紹基自十三歲即有詩稿存世,遍讀杜、韓、蘇、黃等名家詩作,並學習蘇軾等人質樸淡然的風格進行創作,以學問、金石考證等入詩,為宋詩派的重要人物。作品集有《東洲草堂詩鈔》《東洲草堂文鈔》《使閩草》《使黔草》《使粵草》《峨眉瓦屋游草》《惜道味齋詩鈔》《金陵雜詠》等。
何紹基隸書黃庭堅《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其一》軸
東洲草堂詩鈔二十七卷
何紹基贈吳子俊紈扇軸
5、文人餘興
何紹基出身名門,宦遊多年,來往者非名流即時俊,既有經世致用的思想家,如魏源、龔自珍、林則徐,亦有著名文人、學者、大藏家,如阮元、包世臣、程恩澤、張祥和等。在他的文人生活中,友朋間互相品鑒書畫、詩文唱和,富於情趣。何紹基作為書法家的一面廣為人知,而其作為文人,雅緻生活的其他方面卻少為人關注。何紹基繪畫的水平、鑒畫眼力的高低將在此章節得到呈現。
何紹基山水橫披
何紹基蘭花橫披
王宸仿黃鶴老樵紫芝山房圖軸
何紹基羊梅圖軸
真草篆隸只一事
在清代書法家中,何紹基無論在作品傳世的數量、作品風格表現的豐富性、書法才能的全面與精到等方面都超越了他人。 他以「橫平豎直」中鋒用筆為繩,刻苦訓練,甚至採用猿臂法這一艱難的手法磨礪線條功夫。而在對書法史的認識上,亦不斷上溯,從漢魏唐碑、周秦篆籀中吸取養分,最終在六十歲左右打通了楷、行、篆、隸四體的限制,融匯一體,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尤其在行書上取得了公認的成就,一掃清初館閣體的姿媚,將「生、拙、奇、崛」的書法美學發揚光大,而其在篆隸書風上的大膽開拓也給人以啟迪,「遂開光、宣以來書派」,清末民國以來書壇重要人物如譚延闓兄弟、曾熙、李瑞清等皆深受其影響。
1、楷法精詳——楷書
何紹基練習書法最開始是在父親的指導下臨歐體楷書,27歲在濟南隨侍父親四處訪碑問帖的過程中,偶得魏碑《張黑女墓誌》宋拓孤本,欣喜若狂,三年中無日不研讀。後長期臨寫顏書,壯年所做的小楷和榜書都具有濃厚的顏字風格:小楷點畫精微,一絲不苟;榜書則氣勢雄渾,震撼人心。這一時期作品盡顯中和之美。年近50時,何紹基開始取法歐陽通的《道因碑》,吸收了小歐行筆的險峻,整體風格也走向奇崛。
何紹基楷書墓志銘
何紹基臨道因碑冊
何紹基楷書「讀書延年」橫幅
何紹基楷書「四面一庭」七言聯
2、出奇生妙——行書
何紹基行書向為世人稱道,其學書涉古面廣,三、四十歲就已確立了自己的風格,樸實而文氣十足,至五、六十歲間或有一變,特別是六十歲全力學習漢碑以後,行書有了較大的變化,變得更為奇崛矯健,輕重燥潤的筆墨對比也愈來愈大。 何紹基晚年作品體現了其縱放雄奇的情興寄託。他將圓渾飽滿的顏書、俊爽鋒利的歐書及古樸雄渾的魏碑自然融合於筆底,故能出奇生妙。
何紹基行書陶淵明詩三首屏
何紹基行書扇面
何紹基行書「蕉鹿蒪鱸」七言聯
3、遺貌取神——隸書
何紹基六十歲以後沉迷於篆隸,其孫何維朴說他:"年六十,在濟南濼源書院,始專習八分書。東京諸碑,次第臨寫,自立課程。庚申歸湘,主講城南,隸課仍無間斷。"他 遍臨漢碑,曾臨習張遷碑、禮器碑多達百餘通。楊守敬評價說:"論者謂子貞書純以天分為事,不知其勤筆若此。"他的隸書用筆空靈,看似不經意,實為一絲不苟,最終將各種漢碑融為一體,形成了古樸優雅的書風,大氣磅礴處,非常人能望其項背。
何紹基臨張遷碑冊
何紹基隸書《南安長王君平鄉道碑》節選屏
在北京,學書法!
點擊展開全文
※如何讓孩子愛上書法?
※于右任:要從篆隸楷書入手,然後進入行草,才有神韻
※王羲之的用筆細節
※隸中草:《石門頌》
※提得起!按的下!
TAG:書藝公社 |
※何紹基書法扇面
※《中國書法》:何紹基書法
※【書畫】何紹基書法
※何紹基書法大觀
※何紹基:職場失意的晚清書法家
※清代何紹基行楷書法冊頁欣賞
※何紹基書法冊頁《金陵雜述》
※楊洪基書法,網友評:音樂界書法第一,書法界歌唱的最好!
※何紹基書法合集,開眼界了!
※晚清詩人、書法家何紹基臨碑帖欣賞
※史上最全的何紹基書法,開眼界了!
※唐國強書法:為什麼在演藝界被稱讚,在書法界被議論呢
※書法家趙昌林:書法緣
※王羲之書法,武則天書法和李世民書法,誰的書法是第一名?
※孫立人書法:將軍多儒雅,好境界寫成好書法
※魏雲傑經典楷書行書書法作品賞析,好書法寫的有力道
※書法欣賞的方法
※不要把楊洪基的書法也當成「名人書法」來看
※沉雄峭拔、精力酣足:清代何紹基隸書《臨史晨碑》書法欣賞
※簡牘帛書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