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過敏原,Dyson 360 Eye 戴森智能吸塵機器人輕體驗
1983年,詹姆斯·戴森製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塵器樣機,這台非常具有後現代色彩的粉紅色產品,被命名為「G-Force」。此後,開始在歐洲尋找合作夥伴,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無人願意去打破市場固有的產業鏈。最後只得前往亞洲的日本,沒想到獲得了支持,1986年開始銷售G-Force,並在1991年,這一發明獲得了日本舉辦的國際設計大獎。在當時的日本,擁有一台G-Force成為有錢人身份的象徵。
在日本獲得成功後,1993年輾轉回到英國創立了Dyson公司。如今,已成為國際性的家電設計製造公司,在2006年進入到了中國市場。
之前曾經剁手過戴森的無線吸塵器,並且在尾巴與大家分享過。本次再接再厲剁手了戴森的新出的掃地機器人,官方給它取了個英文名稱叫「Dyson 360 Eye」。
打開包裝盒,可以看到 360 Eye,它與傳統掃地機器人的造型相似,只不過直徑更小,高度更高。
把機身高度做高的原因在於保證機身的吸塵能力,這是戴森的核心科技之一。至於工作原理,360 Eye 與一般掃地機器人幾乎完全類似,機身底部掃把轉動的同時進行吸氣,將塵土吸進灰塵盒。
除了說明書之外,配件主要有充電底座,電源插頭,算是比較的簡單。
將底座打開至90度,並放在靠牆壁的位置,將充電線插入底座的任意一側,通電後底座的藍燈將亮起。將多餘的線可以繞在插頭上,並確保底座的 50cm 半徑範圍內沒有其它物件。
然後,將機器人放在底座上,充電時燈將閃爍,完全充好電後則會穩定不變。
使用機器人之前,需要提前將地板上的例如電線,雜誌,遙控器等體積較小的瑣碎東西收拾乾淨,清理出一個無小物件障礙物的地板。
掃地機器人的發展也有好幾年了,實際使用中有幾個痛點直接關乎到整體體驗:1.最為核心的清掃能力;2.不同路面的行進能力;3.路線的規劃能力。
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在路線規划上大致分為兩種:
1.屬於隨機碰,當碰觸到前方物體的時候,掃地機器人轉一個角度,繼續清掃,問題在於並不能覆蓋室內的灰塵死角。
2.通過感測器對周圍空間進行探測,規劃路線進行清掃。這樣的技術與無人駕駛汽車類似,需有一個收集外部環境的過程,之後機載電腦處理做出判斷。只不過掃地機器人的運算量要少很多,路線更簡單,對避障的要求沒那麼高。
Dyson 360 Eye 頂部有一個廣角的攝像頭,前部有感測器用於感知障礙,在規劃路線時,以走「回」字形為主。
通過下載的 Dyson Link 應用APP到手機上,可以對其機器進行吸力,導航路線規劃,設定定時打掃的時間段。
實際體驗中,Dyson 360 Eye 的規划水平整體感受屬於中游水平,有一些地方還是會存在漏掃的問題,需要配合吸收器來搭配使用效率會更高一些。
除了路線規劃之外,作為掃地機器人最重要的職責,當然就是清理能力了。強力的吸塵能力絕對是360 Eye的強項,在屋子已經使用了吸收器大致打掃之後,將機器人打開掃了十多分鐘,竟然發現集塵盒依舊可以吸到滿滿的灰塵,著實驚訝。
360 Eye 有著類似戴森吸塵器的集塵盒,只要輕按氣旋裝置釋放按鈕,就可以將其分離。
將集塵盒中的垃圾倒入垃圾桶後,可以利用水龍頭的水壓直接沖洗,但是分離出的左邊氣旋集塵器是不能浸泡在水中的,這個需要特別注意。
經過簡單幾秒的水壓沖洗就可以很乾凈的再次放入到機器中了,所以日常使用維護上來講,難度並不大。
日常使用的時候,也會碰到沒電,來不及返回充電座的現象,這個時候需要手動將其放回。
掃地機器人的家庭應用環境,首先還是需要一個比較整潔的地面,屋子也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其可以施展。如果房子太小地面雜亂,或許機器人並不是一個好用的吸塵器,實用性會大打折扣。另外如果家中有寵物,也必須做到合理引導,不然也會容易出現狀況。
最後,附上一段拍攝的輕體驗視頻:
作為家庭清潔的主要工具,掃地機器人可以簡化一些人力上的操作,大範圍的清理地麵灰塵,但還是需要傳統吸塵器的輔助,細節上需清潔紙巾等清理才行。所以說,相互的搭配才能事半功倍,最終將家裡打掃得更加乾淨,遠離過敏原的困擾。
※賈躍亭發公開信:我會盡責到底,把全部欠款還上
※蔡司鏡頭重回諾基亞手機!HMD 與蔡司達成獨家合作
※雙屏雙攝 + 聯發科 X30,這就是魅族待發旗艦 PRO 7 ?
※深夜俱樂部丨最近的你看過了什麼書?
※由GPD口袋PC聊起,看Windows的移動化
TAG:數字尾巴 |
※蘋果新拆解機器人Daisy每小時能拆200部iPhone
※Xbox和Win 10拉近 Grow Home獲得可愛的機器人續集
※機器人先生 Geoffrey Hinton
※C4D製作Android安卓機器人模型
※自動掃地機器人什麼牌子好?Dyson 360 Eye 深度解析
※Martech Focus:2018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成為CMO的必需品
※Alberto Rodriguez:我們離自動靈巧機器人有多遠?
※機器學習如何從Python 2遷移到Python 3
※機器學習如何從Python 2遷移到Python 3
※熱點聚焦|2018SEG 通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研討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翻跟斗so easy!Boston Dynamics發布3D印表機器人Atlas視頻
※OpenCV創始人Gary Bradski,現已加入藍胖子機器人
※Ethics for AI and Robotics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倫理學-筆記
※水下維修機器人初創公司PlanysTechnologies完成1.4億盧比A輪融資
※機器學習基石-Noise and Error
※機器學習為Photoshop和Premiere帶來智能化突破
※用iPhoneX和Galaxy Note 9機器跑分那個更高?
※HelloLisa——智能客服機器人
※實戰microPython(三)uPyBoard是如何控制機器人的
※Boston Dynamics計劃明年生產1000台機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