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李江:中國的智庫研究人員工資是個什麼水平

李江:中國的智庫研究人員工資是個什麼水平

IPP評論是鄭永年教授領導的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智庫從業人員越發自感「地命海心」(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陳舊的辦公室,油膩的飯菜,電腦里滿滿都是「特朗普對華政策方略」、「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研究」這些宏大命題,是中國智庫從業人員的日常工作的普遍寫照。剛畢業那幾年,同學對這種智庫不免有高大上的感嘆,但隨著收入差距的越來越大,智庫從業人員越發自感「地命海心」(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在中國,與大學的青椒(青年教師)一樣,許多智庫從業人員尤其是研究人員自我感覺屬於社會(中)低收入階層。面對難以企及的房價和物價,許多智庫從業人員常常感到自己被「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改變命運」這些曾被廣泛認為是至理名言的警句所誤導甚至欺騙。

當然,中國人普遍存在自我階層認知偏差的現象。如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和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SS)結果顯示中國城鎮居民普遍低估自己所屬的階層。

無法否認的是,中國智庫研究人員的收入水平確實普遍低於企業同等級職務,也低於美國、英國等西方智庫的標準。本文主要研究對象系智庫研究人員。

01

中國智庫研究人員工資合理嗎?

時至今日,中國智庫行業已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根據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製作的「中國智庫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簡稱CTTI)顯示,截至2017年6月21日,CTTI收錄來源智庫共490家。然而,目前卻並沒有一份針對或者包含智庫行業的薪酬調查報告。

根據筆者對智庫行業的觀察經驗來看,一線城市高校和社會智庫研究助理或助理研究員的薪酬大約為5000至9000元/月,副研究員大約為8000至13000/月,研究員則各機構差別較大。課題獎金各家機構不等,但普遍不多。黨政軍和社科院系統智庫的薪酬結構更為標準化,相比高校和社會智庫並沒有競爭力。而企業智庫和媒體智庫則相對靈活且收入更具有吸引力。

筆者所知的阿里研究院、鳳凰國際智庫、瞭望智庫的工資收入基本參照知名諮詢公司的標準,明顯高於智庫平均薪資水平。不過,比起研究人員,智庫行政人員的薪資水平就更低。

筆者統計看準網、職友集等就業網站的大數據結果顯示,1年以下經驗研究員的平均工資為6468元/月。由於智庫所招聘的研究人員基本需要重點大學甚至是海歸,就業城市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且大多為社會科學中就業前景較好的專業如經濟學(含金融學)、法學(主要指狹義的法律專業)、政治學(主要指國際政治)等,因此他們獲得的起薪自然會比6468元/月平均線更高。

以經濟學為例,根據職友集數據顯示,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8870元/月。而重點大學的法律專業畢業生,進入律師事務所拿到9000元/月以上的起薪也屬正常。可以說,在薪資上中國智庫對優秀畢業生沒有吸引力。

更為重要的是,比起企業,中國智庫的職位晉陞和漲薪空間和速度也都完全處於劣勢。以對人才吸引力日漸下降的四大會計事務所為例,薪酬較低的畢馬威和安永,在第三年平均薪酬也能達到16000元/月。

來源:數據為四大官方數據,由知乎網友整理

而在其他行業,在北京擁有三年經驗的研究人員的平均薪資大約在12794元/月至16211元/月這個區間,律師大約為13097元/月。如果工作經驗在五年以上,其他行業與智庫研究人員的薪資差距將更為明顯。

為了避免過於刺激智庫同行,筆者不願進一步披露相關數據。結論是,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智庫研究人員與企業的薪資差距也會隨之增加,且智庫研究人員的薪資天花板更是遠遠低於企業標準。

02

西方國家智庫工資還不錯

那麼,西方國家智庫薪資水平如何?筆者綜合PayScale和Glassdoor的數據顯示,美國研究助理的平均薪資大約是3800美元/月,而三年後薪資可以達到4500美元/月。研究員的平均薪資大約是5000美元/月,資深研究員的平均薪資為6000美元/月。下圖為筆者整理的三家美國著名智庫的年薪。

來源:https://www.glassdoor.com

那麼,四大會計事務所的薪資水平如何?筆者整理了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永美國的薪資結構表(見下圖)。從起薪和薪資發展空間來看,美國智庫並不比四大會計事務所遜色多少。尤其考慮到美國更為完善的稅收體系,美國智庫研究員的薪酬競爭力還算比較強。

來源:https://www.glassdoor.com

在英國,筆者根據Indeed和Target Jobs的數據顯示,助理研究員的起薪大約為25000英鎊/年,研究員的薪資大約為31000英鎊/年。

根據筆者在英國的生活經驗和研究來看,英國智庫與其它行業的收入差距比較小,筆者特意整理了安永英國的薪資結構表(見下圖),以供比較。

總而言之,英國高校和智庫從業人員工作五年以上,基本能達到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加之英國是福利國家,醫療完全免費,除倫敦、愛丁堡等個別城市的市中心及富人區以外的區域房價也還能承受,智庫研究人員的收入水平還算比較可觀。

來源:https://www.glassdoor.com

03

中國智庫工資為何這麼低?

根據筆者總結,中國智庫研究人員工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中國智庫普遍缺錢。黨政軍和社科系統等有政府背景的智庫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支持以及部分外部課題收入,高校智庫和社會智庫主要依靠課題收入和社會捐贈——高校智庫擁有政府財政支持。除了少數智庫獲得充足的財政支持和社會捐贈以外,大部分智庫的資金狀況並不樂觀。尤其是中國智庫募捐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極弱,這就導致他們對財政和課題的依賴度過高,募捐能力強的智庫則有收入不穩定之虞。

其次,中國智庫薪酬體系僵化。官方智庫、高校智庫和社科院智庫由於受到僵硬的編製薪資結構限制,在人才的薪酬設計上缺少靈活性,經常遇到有錢也不能發給研究員的窘境。

第三,中國智庫對人才重視程度不夠。如果一家機構認為人才足夠重要,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但問題恰恰在於,中國智庫認為研究人員供大於求,也不認為研究人員的價值有高到需要參照市場標準。許多智庫寧願把錢花在辦會上也不願意發給研究員。眾所周知,中國智庫研究能力和質量雖然不高,但辦會的熱情卻十分高漲。辦會雖然燒錢,但比較容易過財務那一關,也能取得比研究本身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影響力。一場會議下來,嘉賓的發言就能形成多篇政策簡報,比埋頭研究產量更高。

04

中國智庫不能靠販賣情懷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智庫行業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大家也很清楚地看到智庫行業存在的許多問題。收入只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智庫既然需要吸引人才,那就必須提供優良的環境。智庫既然是智慧集中地,就不能成為那些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來智庫的人的容納之所。智庫更不能抱有靠販賣情懷來吸引人才的僥倖心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有情懷的人傷心離去。

以筆者所在的鳳凰國際智庫為例,我們除了向社會免費提供許多公共知識產品之外,主要收入依賴於為企業和政府提供產品服務和諮詢服務。這為我們帶來十分可觀的收入,從而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比智庫和高校甚至比許多企業都更為豐厚的薪酬福利。而某些個別智庫收入則比鳳凰更高。

當然,筆者說這些不是為了拉仇恨,而是想普及相關薪酬標準以供參考,如果智庫不能提供與企業相匹配的薪資,那就沒必要進入這個行業。畢竟,只要有顆中國心,去哪裡都可以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關於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華南理工大學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資創建。IPP擁有一支以鄭永年教授為領軍的研究團隊,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係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諮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願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微信ID:IPP-REVIEW

國家高端智庫

中國情懷 國際視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P評論 的精彩文章:

肖鋒:如今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
許少民:澳大利亞華人該如何打輿論戰

TAG:IPP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同樣是客棧的員工:郭芙蓉工資B級,李大嘴工資A級,老白的眼饞
中國古代沒有工資卡,全國各地的官員是如何領工資的?
東盟各國領導人工資大PK,泰國總理嫌工資少
越南的普工工資已經超越中國普工?中國網友:不存在的
古代官員的工資為什麼稱「俸祿」「薪俸」
杜汶澤世界盃賭球輸光家產,並拖欠員工工資
喬丹當年的薪水有多恐怖?NBA聯盟:喬丹的工資,永不計入工資帽
《王冠》女主呼籲工資平等,「女王」工資遠低於「親王」
曾國藩的湘軍為什麼這麼能打,先看看人家工資卡里的工資
恆大停發60餘名FF中國員工工資 討薪員工欲集體仲裁
注意!醫保將和醫生工資、晉陞、職稱掛鉤
瑞士普通人系列:我園藝工,工資3萬多
人大代表龐麗娟:建議實施「國家鄉村教師崗位工資性收入倍增計劃」
瑞士普通人系列1:我森林工,工資3萬多
中國部分城市工資水平趕超歐洲多國!
賴清德稱台灣年輕人平均工資上萬 柯文哲:怎麼可能
美國的真實工資收入太驚人
中國最神秘、任性的科技巨頭!員工工資自己決定:拿下全球第一!
欠款達4億、拖欠員工工資 中國多家星美影院停業
年底清算,富士康女員工亮出工資條,網友:辭職去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