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他曾主持創建我國第一個鍋爐專業,他是交大西遷中最年輕的教授,他親自教過的學生有2500多人,其中有多人成為兩院院士……7月4日2時26分,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能源動力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陳學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9歲。

7月4日這一天間,申泮文、陳學俊,兩位院士相繼離我們而去,國失棟樑,令人不禁扼腕。

陳學俊先生雖走,但老一輩科學家、教育人留下的精神財富不朽。今天,中教君就跟大家聊聊,所以教育人的陳老。看身為教師的他,一生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思考。

青年立志救國學成歸國投身教育

陳學俊成長在那個祖國內憂外患的時代,在大學時即下定決心以「工程來救國」。一路走來,他也確實始終在為這個目標奉獻著。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以「工程來救國」

青年立志 投身教育

1919年3月5日,陳學俊出生在安徽滁縣,193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重慶)機械系,1946年獲美國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1939年至1949年在重慶及上海中央工業試驗所工作,1947年起兼任交通大學教授,1950年起任交通大學專任教授、鍋爐教研室主任、動力機械系副主任。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凌,陳學俊大學時即下定決心以「工程來救國」。

1941年召開的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上,陳學俊宣讀了我國鍋爐製造方面的第一篇研究論文,揭開了我國動力工業發展的新篇,同時還在報紙上振聾發聵地喊出了「為中國工程事業奮鬥到底」的志願。


越是苦越想報效國家

隨校西遷 紮根西部

1947年初,陳學俊在美國有著「鍋爐製作者」美譽的普渡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到上海,同年10月,28歲的他被聘為交通大學機械系兼任教授。1956年,陳學俊積極響應周恩來總理的號召,贊成交大全遷西安方案,提出「越是苦,我們就越想報效國家,徹底紮根西部。」

1957年9月,交通大學西遷,陳學俊一家六口就乘坐第一批搭載著交大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教師專列,從上海跟到了西安,與交大近七十年的情緣一直未斷。

白手起家,從零創建我國鍋爐專業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陳學俊在實驗室

沒有教材不要緊 自己編著!

新中國成立前後,國內培養鍋爐行業高級人才的大學裡,沒有一本用中文編寫的教材,陳學俊決心改變這樣落後的現狀。

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把在美國搜集的資料整理消化,結合自己在美國參加當時世界最大的10萬千瓦發電機組建設積累的經驗,編寫了《燃氣輪機》一書。該書於1949年面世,是我國第一本燃氣輪機教材。

此後,他陸續編著出版了《實用汽輪機學》、《蒸汽動力廠》、《鍋爐學》、《鍋爐整體》、《鍋內過程》等14部專著,翻譯熱工程理論基礎、鍋爐設備等方面的專業書籍120萬字,為新中國培養動力類專業高級人才提供了大量教材;1948年,陳學俊還在上海創辦了國內第一個熱能動力方面的刊物《熱工專刊》,對當時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工程熱物理學的發展。


祖國需要便做!籌建第一個鍋爐專業

自從瓦特對蒸汽機做出重大改進並帶來工業革命到今天,鍋爐一直是生產各類動力的重要裝置,相關理論研究也在不斷深化。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開始生產電站鍋爐,獨立自主發展電力工業,當時從設計、製造到安裝調試、運行等,一切都是空白,缺乏適合中國國情的設計數據和計算公式。

為了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陳學俊籌建了我國高校中第一個鍋爐專業,培養這一領域的高級人才。他還在國內首先提出發展超臨界發電機組的建議,主持了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的參數選擇研究,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可以工作到臨界壓力至超臨界壓力的高壓試驗台,這在當時的國外高等學校中也屬罕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學俊參與指導了上海鍋爐廠第一台直流鍋爐的設計;七十年代,主持解決了上海南市發電廠本生型直流鍋爐的嚴重脈動問題;八十年代初,他又提出了工業鍋爐大型化、火電機組近代化等建議,並進行詳細分析論證,為國家能源技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獲國家科委、計委、經委頒發的重要貢獻獎,在動力工程行業具有崇高聲望及巨大影響。

親授子弟2500多名 6人成為兩院院士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陳學俊在備課


名師出高徒,培養眾多人才

自步入教育領域,陳學俊親自教過的學生有2500多人,可謂人才輩出,其中有6人成為兩院院士。

1955年9月,交通大學鍋爐專業開始招收兩年制研究生,陳學俊指導的三人中的林宗虎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一對西安交大院士師生被傳為佳話。林宗虎說他取得的成就都得益於陳學俊的培養。

1980年,國務院學位制度公布,陳學俊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成員、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他培養的74名研究生中,36人獲博士學位,34人獲碩士學位,博士後4名。

陳學俊的學生郭烈錦1989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92年,年僅29歲的郭烈錦由於成績突出從講師破格提升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並於1999年成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3年,郭教授獲得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曾任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現任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他指導的博士白博峰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年過9旬依然同學生學習交流

在同事、學生眼中,陳學俊先生永遠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他90多歲高齡依然在實驗室中和學生們一塊學習交流。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每周都會去多相流實驗室看看。


捐出大量資金鼓勵莘莘學子

除了對學生的悉心教誨,陳學俊還捐出大量資金獎勵莘莘學子。

1996年,陳學俊將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的10萬元獎金,分贈給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學,以設立研究生獎學金。2006年,陳學俊院士又在學院內設「陳學俊優秀獎學金」,至今已獎勵學生160人,發放獎學金31.5萬元。

2016年,在交大120周年校慶之際,陳學俊再次向學校捐款20萬元,用於獎勵夢想的新一代。他還經常以他自己在舊社會懷著工程救國、科學救國的思想,歷盡坎坷、刻苦求學的困難情景,以及新中國的良好學習環境為題材,啟發學生珍惜寶貴年華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勇於探索,為國爭光。

幾十年來,陳學俊在教育科研領域勤奮耕耘,為國家的強盛繁榮奉獻出了全部力量。

歲月如歌,從清晨走到黃昏,從黑髮走到白髮,無論是在風雲變幻的年代,還是在成功輝煌的歲月,陳學俊都堅持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在他所熱愛的領域中留下堅實的足跡。先生走了,但他為大家留下的精神財富卻將永垂千古,指引與激勵著大家不斷向前。

實習編輯 | 高美微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參考資料 |

中國統一戰線《陳學俊院士的工程強國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我國第一個鍋爐專業創建人走了》

新華網官方微信《國失棟樑!兩位中科院院士同日去世,沉痛送別……》

文中圖片來自西安交通大學官方微信《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陳學俊》

這位科學家、院士離世,其實他做老師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思考!|特別關注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西安交大建起基礎教育園,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招人,就等有才的你! | 招聘
你的作文還可以再搶救一下!超全人物、天氣、景色等各類成語彙總,暑假學起來! | 好好學習
孩子無論窮養富養,都要捨得在閱讀上投資!尤其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閱讀! | 特別關注
再多的心靈雞湯也無法讓你成為內心強大的教師,但這本書可以! | 好書推薦
論帶娃,爸爸和媽媽有啥不同?盤點起來簡直讓人慾罷不能!|趣談

TAG:中國教育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書吧的故事5:我關注的他們,其實什麼也沒買
他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你卻不知道他有著這樣凄美的愛情故事
我不想做你的故人,我想做你餘生故事裡的人
這是我的留學故事 老鐵 你是不是也覺得走心了
真實故事:每個為家辛苦的女人,都值得被疼愛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我們記憶深處的那些故事
我們家的愛情故事
他們的曾經,都有同樣的故事?
關於家鄉的故事,我想這樣跟你說
你們的愛情是故事,而我的卻是事故。
這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很厲害但要遠離,否則會死無葬身之地
不想做你的故人,想做你餘生故事裡的人
我的故事?不,是你的故事
他們的故事我的心情
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逝世 你知道關於他的愛情故事嗎?
這就是我們的故事
這個史記小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很厲害,但一定要遠離,否則會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史記小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很厲害但一定要遠離,否則會死無葬身之地
很慶幸,我的故事裡有你
離婚也不娶我的男人,我們不會再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