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姑蘇水都緣,煙雨江南情

姑蘇水都緣,煙雨江南情

楊明義

1943年生,兼擅版畫、水墨畫。楊明義先生的水墨畫,以江南水鄉風光入畫,有許多描繪太湖場景的作品,清新又典雅。

要說當代描畫水鄉的作品,楊明義先生畫得好、畫得早。他生長於姑蘇水都,晨昏陰晴的景緻在他信手拈來都能成篇;他先攻木版水印後取水墨手段,就水玩水、多年的浸潤自有種種心得,畫味溫潤清爽,品來如同江南的新茶。我們來看看楊明義在水鄉的素材、水墨的旨趣之間是怎樣兩相調理的。

近十多年來,描繪水鄉風光的作品那在風景畫中為數甚多,其中出現以高麗紙兼水粉烘染的畫類,更有據實景創製的油畫,均為五、六十年代所少見,前者富麗,後者逼真,確為江南風景畫添出新的種類何生機。然粉畫的滯,油畫的重,似乎於水鄉景緻特有的清淡空靈中缺了一層內在的緣分。

早在70年代,楊明義即囑意水墨工具抒寫水鄉情懷,他第一步就從材料性能上找尋簡捷而適切的語言。水鄉多水多雨,是江南的魂魄;水墨恣意流變,是國畫的精要;二者本不是一回事,卻因「水」的姻緣,由楊明義擅自在紙上作媒,使之嫣然化作吳地山水陰晦濕潤的氣候,煙波迷離的視野,以及阡陌縱橫舟船往來的江南生活景觀。

他的用水,一如暮春時節的雨意瀰漫,淹然滲透紙背;他的用墨,屬隨類賦彩的性質,不能作單色看,因江南的陰雲,民居的屋瓦,水面的漁舟,其本色與基調均天然接近墨色,含蓄著「烏」與「青」色的況味,再經畫家在墨痕中點綴春草青苔的薄綠,村姑鮮艷的衣巾,更反襯了作為基調的墨色的色彩感。傳統山水國畫未有半是市鎮半是村野的水鄉題材,水墨宣紙的渲染性和墨與色的暗示功能,遂自然而然在這一題材中覓得協調發揮的契機;姑蘇人楊明義的鄉懷與技藝倘佯在水鄉和水墨之間,誠可謂得其所哉。

自然,這位水鄉詩人間接承襲著當代水墨畫的流風何影響,我們老一代「新」國畫家尤其是林風眠先生的豐富遺產中,早經領略到別開生面的水墨語言。用這種語言狀物表意的一整套手法與傳統中國畫筆墨原理大異奇趣。但江南題旨 在林風眠畫中只是輕微的依託,既不涉可指的地方風景,更不是可游可居的人間:那是意念中的景象,是筆與墨的冶煉。

楊明義將這種新的水墨畫語彙注入了風景畫的世俗情調。這種世俗性在方法上不免會借取西畫式寫生原則,他描繪屋宇,牆恆,草木,人物,都能觀察貼切,力求精到,淡淡地活泛著水邊人家的鄉土感和生活氣息,非為外鄉的畫家所能憑空描畫。

多年以來,楊明義在建國初期南方藝術教育那種溫和明朗的寫實主義趣味中成長,認真接受國西畫寫生訓練。我曾翻看他大量的速寫,他以五、六十年代青年畫家對「新農村」那種誠摯新悅的目光,畫滿村頭山腳小橋溪畔的田園景色。

文革動亂時期,他也未曾稍有自棄。某日中夜他被姑蘇城武鬥槍聲驚醒,室中月光如水,他居然起身用黑白水彩就著月光描寫寧靜的書房,畫面質樸幽靜,沒有顏色,只見心情。

此所以他的畫簡樸內斂,不見強求標榜之跡,畫面的神色語氣慣常是良善的,謙和的,與世無爭,與畫也無爭。

赴美十載,他仍流連忘返於紙面上的故園。已漸趨夢遊神遊的恍惚之境。

我看楊明義最具代表性的水鄉系列,每憶及消融在墨色中的橋頭人家悠悠往歲,對於作者的心境倒也別有體會。當畫家寄情於筆墨,鄉愁便不再是私己的,傷逝的。或許連玩弄水墨本身即是從傳統工具到文化上的依依眷戀吧,但水墨與水鄉畢竟是不同的事物。水鄉舊觀已然凋零移易,而楊明義尚在潛心洗鍊水墨畫境的快樂的過程中。(文/陳丹青)

轉自:最繪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老外水彩畫筆下的中國
宮崎駿御用場景師
速寫大師黃胄的手稿100張
丨你要的速度與激情兩億大片,印度小哥在方寸之間就完成
曼妙的身姿,嬌羞的神態——清畫家費丹旭的美人圖

TAG:老坑文化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雷軍、劉強東、李彥宏……他們的故事都緣起於北京這個「村」
宇宙揭秘:太陽為什麼會發光?一切都緣於原子內部的一種神秘力量!
為什麼多數頭痛都緣於頸椎?
土耳其的首都緣何是安卡拉?
萬象都緣一念波
它是所有物質最原始起源,周圍一切可見世界包括你我本身都緣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