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磚混房別再被施工隊騙了,這個都不設置,房子遲早得塌!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農村建房的也越來越多,建房技術也與時俱進,輕鋼房屋、裝配式房屋等各種新型房屋都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但由於紅磚的經濟性和老百姓的傳統觀念,農村建房還是磚混結構的居多。
這種砌體結構的房屋因為結構整體性能差,所以一旦發生地震,破壞尤其嚴重。所以選擇建造砌體結構的房屋,除了考慮縱橫牆的間距不宜過大外,還應加強房屋的整體性能,增強房屋的抗震能力。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增強農村磚混房整體性的構造措施,讓你心裡有個譜,免得蓋房子被人忽悠了。
圈樑
圈樑是沿房屋外牆、內縱牆和部分橫牆在牆內設置的連續封閉的梁。它可以提高房屋的整體性、空間剛度,減少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牆體開裂。圈樑有鋼筋磚圈樑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兩種形式。
鋼筋磚圈樑是在樓層標高的牆身上,在砌體灰縫中加入鋼筋形成,多用於非抗震地區。
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是在現場支模、綁紮鋼筋並澆築混凝土而形成。
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截面的高度一般為180mm或240mm,寬同牆厚。小砌塊房屋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寬度不應小於190mm,配筋不應少於4Φ12,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
鋼筋混凝土圈樑被門窗或其他洞口截斷不能封閉時,應在洞口部位增設相同的截面的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圈樑的搭接長度應不小於其垂直距離的兩倍,並不小於1m。
構造柱
構造柱與圈樑一起形成一個「框架」,能增加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提高牆體的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使牆體在破壞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延性,房屋牆體就算出現裂縫,但能限制它的錯位,使其維持承載能力而不易較早倒塌,構造柱是提高磚混結構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構造柱最小截面可採用240mm×180mm,主筋一般採用4Φ12,箍筋間距不大於250mm。
為加強牆與構造柱的連接,沿牆高每500mm設2Φ6拉結筋,每邊伸入牆內大於1m或至洞口邊。構造柱施工,應先綁紮鋼筋,再砌牆體並留有馬牙槎,最後澆築混凝土,這樣能增加橫牆的結合,可以提高砌體的抗剪承載能力。
但是有很多朋友家房子也做圈樑和構造柱,卻沒有增強房屋的抗震能力,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忽略了以下5點:
1.圈樑不封閉,局部設地圈樑,地圈樑只在外牆基礎上設置,中間承重橫牆沒設,在地震時出現不均勻下沉,造成房屋破壞;
(▲由於局部有加高的挑空客廳,致使圈樑沒有形成完整的閉環)
2.構造柱與牆體不連接,牆體轉角處不連接等,構造柱其主筋必須錨入主體結構。構造柱不能和主體結構同時澆築,而是應該在牆體砌築完畢後,再澆築構造柱;
(▲構造柱主筋未綁紮)
3.砌牆時未設置馬牙槎,應在構造柱處每隔五匹磚伸出60mm同時不宜超過300mm,伸出的匹數也是五匹,目的是在澆築構造柱時使牆體與構造柱結合的更牢固,更利於抗震。
(▲圖為正確構造柱做法,設置馬牙槎)
(▲圖為不規範構造柱做法,未設置馬牙槎)
4.拉結筋設置不規範,7度地震區的空斗牆房屋以及8、9度地震區的房屋外牆轉角及內外牆交接處及後砌的非承重隔牆在主牆交接處,都應沿牆體高度方向每750mm配置兩根直徑不小於6mm的拉結鋼筋,每邊伸入牆內不少於750mm。而在8、9度地震區,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的牆頂應與樓板或梁拉結,此外,還應在牆身每隔1.2m處加2Φ6通長拉結筋予以加固。
(▲砌體拉結筋設置不規範)
5.樓板採用預製板,因板塊不是一個整體,若施工處理不當,當建築出現沉降,容易造成樓板開裂、漏水,為加強房屋的整體性應採用現澆板。
(▲預製樓板整體性能差)
說起來設置這些抗震構造並不會增加多少成本,只需要提前計算、預留,但在農村施工中往往都被忽略。有些是因為施工隊技術水平有限,有些是不良施工隊為圖省事見戶主不知道就不設置了,但是這些構造對於加強磚混結構房屋的安全性能來說極其重要。
你家建房設置構造柱和圈樑了嗎,設置對了嗎?
微信公眾號:住宅公園,500套別墅圖紙,別墅施工專家答疑。
※13x15米農場平層別墅
※農村別墅小面寬,一樣建出河景房,裝修也漂亮
※都是4米面寬,兩側有鄰居,人家的鄉村別墅為啥採光好,裝修棒
※造價70萬,原來這就是符合風水的農村別墅?
※7套8米面寬農村別墅,第5套兩層16萬你建嗎?
TAG:住宅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