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勢不可擋的 Y Combinator

勢不可擋的 Y Combinator

這是 ONES Piece 翻譯計劃的第 137 篇譯文。本文原載於WIRED Backchannel,作者 Steven Levy 由 ONES Piece 王沫涵、何聰聰翻譯。ONES Piece 是一個由 ONES Ventures 發起的非營利翻譯計劃,聚焦科技創新、生活方式和未來商業。

譯者按:本文是著名科技記者 Steven Levy 在 Backchannel 發布的有關 YC 的最新報道。文章帶我們回顧了這家大名鼎鼎的矽谷孵化器的過往,也曆數了換帥之後在各個領域出人意料的擴張舉動。無論是與 Elon Musk 聯合成立的 OpenAI,還是對全民基本收入項目的資助研究,YC 早已不僅僅是一家孵化器這麼簡單。

如果美劇《矽谷》的選角導演被要求拍攝一個典型的 YC 孵化項目申請者的話,場景很可能會是這樣:四月中旬的某一天,一個年輕小伙兒晃悠到斯坦福一間地下禮堂前面。他二十四五,下巴蓄著山羊鬍子,穿一件灰色套頭衫,戴一頂棕色毛線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停車領域的 Airbnb」這個自認絕妙的點子。

他來到蓋茨計算機科學大樓,準備向正在開放諮詢時間的兩位精明的創業老兵進行演示,而後者則會向這位躊躇滿志的「扎克伯格」傳授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其中,一位是 YC 的負責人 Sam Altman,另一位是一家創業公司的 CEO Yuri Sagalov——他參加過 2010 年的 YC 創業訓練營,現在是其中一名兼職合伙人。當兩人都對這個概念表示出興奮時,小伙兒顯然很高興。

(Sam Altman)

但是 Altman——這位 32 歲穿著帶鏈套頭衫的精瘦的傢伙——突然打住了自己的讚許。「什麼時候能做出來?」他問。對方回答說, app 六個月後就能上線。

「六天怎麼樣?」Altman 問。

小伙兒念叨著一位技術聯合創始人正在墨西哥休假。但 Altman 不為所動。「六個月後世界都完全變樣了。」他像智力競賽電視節目 Jeopardy 里的冠軍一樣連珠炮似地說,「速度跟執行很重要!」

這是 YC《如何創辦一家公司》手冊上一條標準經驗。創業者如果有幸能進入加速器,就會經常接收到這種來自專業人士的建議。不過這次諮詢與在 YC 山景城總部的諮詢有所不同:不僅在觀眾面前進行——禮堂里坐滿了選修創業課程 CS183F 的斯坦福本科生,還會向 YC 運營的大型網路公開課(簡稱 MOOC)Startup School上五萬名註冊用戶進行同步直播。

申請進入 YC 核心項目的難度不亞於進入斯坦福:就目前這一批 2017 夏季訓練營而言,7300 名申請者中只有不到 2% 的人通過了 YC 合伙人長達十分鐘的「恐怖」質詢,完成了艱辛的申請流程。而加入這門 MOOC 只需要一個網頁瀏覽器,不涉及任何調查。

以上只是 Altman 利用創業價值來重塑世界的宏圖偉業的一角。YC 已從當初一個鬆散的僅有八家公司參與的暑期實驗,發展成為一條年產 250 家創業公司的流水線。所有這些公司都能得到內部專家輔導、免費雲存儲,以及 12 萬美金占 7% 公司股權的投資,儘管其中很多項目幾周之前還只有模糊的想法。但與 YC 發放的黃金入場券帶來的兩項最大優勢相比,這些好處都是次要的。

首先是創業者能馬上接觸到 YC 的校友網路,由超過 1500 家公司與 3500 名往期項目的創始團隊成員組成,包括超級獨角獸 Airbnb、Dropbox、Stripe。作為一個頂尖的創業社群,YC 的校友網路可以說是創業箴言的寶庫,對某些創業者而言,還是直接的客戶來源。

其次,入選的創業者能直接在投資人群體中建立可信度。三個月後,(就上一批項目而言),這些公司能拿到種子輪投資,甚至平均高達 142 萬美金的 A 輪投資。

然而對於 Altman 來說,每年兩次從訓練營中輸送出多達三位數的未來獨角獸只是一條尋常路徑,是一切的開始。他相信,YC 應該幫助成千上萬人;世界上應該有足夠多的創業公司,使得創業能普遍成為職業發展的第三條路徑,成為除了加入現有企業或者公共部門之外另一項被認可的選擇。

在 Altman 看來,更多的創業公司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相信,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缺少停車位,能解決所有現有問題的創新方案,都將誕生於創業公司。這就是為什麼他為 YC 提出了一項更宏偉的使命。現在,YC 的目標不僅僅在於孵化創業公司,也在於推動創新來改善世界。

這也是 YC 創始人 Paul Graham(在創業社區里他被尊稱為「PG」)的部分想法;他曾經寫道,自己暗地裡把這個項目看作是催生更多創業公司、並最終推動大眾思維與他所認同的創業思維同步的一種方式。這有點像是在經濟發展的水源供給中摻入一些有利創業的迷幻劑。雖然早有這個理念,Graham 和聯合創始人 Jessica Livingston 因疲於擴張項目本身,沒能朝這個目標更進一步。

而 Altman 從未感到力不從心。自從 2014 年接手 YC 之後,他就開始在一系列出人意料的領域進行擴張,比如與 Elon Musk 聯合成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以及開展一項打造實驗城市的計劃。在 YC 方面,Altman 招募了一些超音速航行和核聚變領域的創業公司;他還創辦了一支永續基金,將數百萬美金投資到發展良好並在後期尋求融資的 YC 校友公司中。

我們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全世界所有公司的創新能力,因為我們相信,這樣每個人才能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他告訴我。這是六月初最後一場諮詢結束後不久, Altman 在 YC 位於 Pioneer Way 總部的一間會議室中稍作休整。

MOOC 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這門為期十周的課程向五萬名嚮往創業的註冊用戶直播講課與諮詢過程,還借用 YC 的校友網路提供志願導師,為 2820 家公司的 7746 名創業者剛啟動的項目提出個性化的建議。

Altman 對我說:

在人類歷史上,能在同一時間為最多創業公司提供諮詢的組織就是我們。

在我們聊天的房間外,創業者剛剛結束每周聚餐前的會議,正魚貫而出。本期訓練營共有 132 家公司,是目前規模最大的一批。其中有四家無人機創業公司,以及許許多多人工智慧導向的公司,YC 甚至安排了一名合伙人對它們進行專門指導。

不過,即使這個數字相比早年的 YC 項目已經是個巨大的提升,但在 Altman 認為 YC 也許能夠大有作為的創業世界中仍然只是滄海一粟。所以現在他正在思考如何擴大 MOOC 的影響力。僅僅提供諮詢是不夠的。「我想做的一件事——雖然還沒有答案——是怎樣也能資助這些公司。」他說。

我覺得這聽上去很瘋狂,不過這個回應倒是讓 Altman 很高興。(在 YC 的創業觀中,「聽上去瘋狂」可以說是巨大潛力的前提,看看 Airbnb 就知道了。)然而,我問他,YC 的規模有可能大到足以投資三千、四千、五千甚至一萬家公司么?

「我覺得明年就能投一萬家。」Altman 說道。他粗略計算了下:一萬美金,對很多早期公司來說足以支撐很久,尤其是在海外經濟不景氣的地方;這意味著投資一萬家公司只需一億美金,理論上是可行的!「你能給所有公司足夠的錢,還可以附上一些額外福利,比如免費的法務幫助。」他說。

他對這個前景感到欣喜。「這很棒,對吧?就像,不久前人們還覺得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有一萬家創業公司,而現在我們卻說要一下子孵化一萬家公司!」

我在想會不會有一天出現創業公司泛濫的情況?

「我肯定,上限是有的。但我覺得現在我們離那還很遠。」Altman 說,「觸到上限時我們會知道的,不過我知道我們還很遠。」

矽谷是一個分叉的生態系統。首先,這裡有很多定義技術變革的科技巨頭:蘋果、谷歌、Facebook,以及沿海往北八百公里開外的其他巨頭,比如亞馬遜與微軟。然後是第二梯隊,這更接近一股浪潮而不是你能在地圖上找到的東西。

我們所說的創業的世界是一個強大的組織,但傳統意義上而言,也是分散的,因為它由幾千家小公司組成。其中大多數在規模壯大、叩響第一梯隊的門之前都一直默默無名。從未有任何一個組織能夠代表成就矽谷的蓬勃生機與高速增長,也從未有任何一個地方飄揚著創業者的奇怪旗幟,並幫助他們融合權力與影響。

YC 正在改變這一切。憑藉驚人的校友網路、給予入選創業者直接可信度的能力、列有獨角獸和千里馬的名單,以及作為投資權威日益上升的地位,YC 不僅本身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組織,還演變為驅動矽谷的創業雄心與創新的一個符號——可能也是唯一符號。有數據佐證:「如果沒有宏觀經濟衰退的話」Altman 在一月寫道,YC 孵化的公司的估值在年底之前將會超過一千億美金。畢業公司中超過半數估值都將超過 1000 萬美金,其中當然還有估值百億的三巨頭:Dropbox、Airbnb、Stripe。

在 YC 內部,有這麼一句話來形容這個組織的演化:

它從一門家族生意起步,但現在更像是一所大學。

YC 家族族長 Graham 本人就說,他開始經營這門「家族生意」後不久就是這麼想的。據他所說,和大學一樣,YC 持續的資源並非一項產品,而是一個網路。YC 的校友網路是哈佛校友人際關係網的矽谷版本——一個互幫互助的內部組織。每年,幾百號校友聚集在「YC 營地」——差不多是一個極客版本的波西米亞森林(美國知名權貴俱樂部「波希米亞俱樂部」,每年 7 月召開年會的場地)我們知道,像大學一樣,YC 向全世界提供服務:對於創業者與合伙人而言,錢並非主要動機。

這話說得容易,考慮到 YC 已經為很多合伙人——他們不僅在基金中有份額,自己也經常會投資訓練營中最好的一些公司中——帶來了巨額財富。

確實,YC 剛開始的時候與其說是做投資,不如說是玩票。在 1990 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時期,Graham 和一些朋友把自己的創業公司 Viaweb 賣了一大筆錢,然後搖身一變成了一名黑客哲學家,出版了一些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文章討論如何創辦公司,結果大受歡迎。

2005 年,他決定將自己的興趣付諸行動,在博客上發帖號召創業公司來馬塞諸塞州的劍橋參加一個為期三個月的「暑期創業項目」。「這個項目就像是一份暑期工作,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給你的不是工資,而是種子投資,讓你跟朋友能自己去創業。」他寫道。這個有八家公司參與的項目非常成功,於是他決定再做一次。

早期 Graham 就定下了每年兩批項目的節奏。在項目開始前幾周,YC 的四名合伙人(Graham、Livingston,以及他之前在 Viaweb 的好友)會篩選申請,然後打電話邀請其中的優秀人選前來參加為期一周的面試,對創業的點子以及創始人的品格進行評估。

在每個面試日結束後,Graham 會致電入選的申請人,發放正式通知,並要求對方立即給出回復。(他曾經對我開玩笑說,這是一場虛擬的智商測試,大概是因為那些回絕的人還不夠聰明,沒有資格加入項目。)YC 對那些公司的投資是兩萬美金甚至更少,取決於該公司有多少名創始人。

(2005 年的 Y Combinator)

項目為期三個月,強度很高,主要圍繞如何打造產品。Graham 和他的合伙人,會聯合諸如 Paul Buchheit(Gmail 之父)之類經驗豐富的產品人,為創業者提供諮詢。Graham 通常會在 Pioneer Way 散步的時候開放他的諮詢時間,而創始人就像蘇格拉底的追隨者一樣一路跟著他,認真記下他說的每一個字。每周二晚是例行聚餐,菜式通常是燉菜之類的高碳水化物的食物。之後一位科技界大佬會發表講話,可能是 Marissa Mayer、馬克 · 扎克伯格或者其他人。

項目臨近尾聲時,創業者開始瘋狂為 Demo Day 做準備。當天,每家公司都會在矽谷最精明、謹慎的投資人面前進行一場精心準備的展示。Graham 堅持每家公司都需要在自己展示的幻燈片中加入 YC 版本的亮點:一張顯示用戶/客戶/營收或其他任何方面會高速增長的預測圖,以表明產品觸到了用戶的痛點,任何投資人錯過的話,當這家公司成長為下一個 Airbnb 時,會一輩子追悔莫及。

漸漸地,在 Graham「放寬視野」理念的推動下,這個早先的小團體發展壯大,孵化出越來越多的公司。我仔細研究的第一批項目,2007 年冬季批次(即 YC 所說的 W07),有 12 家創業公司,在那時看來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數目。但之後每批的規模越來越大。四年後,也就是在 W11 那一批,我再次出席旁聽的時候,已經有 45 家公司了。

這個數字還在增加。而隨著越來越多 YC 系公司獲得成功,外界的關注也在持續增加。儘管許多公司失敗了——事實上,大多數都失敗了,因為現實就是這樣,即使這些公司都接受到良好的建議,也通過了嚴格的評估,而媒體的報道讓我們看到的是被大公司以百萬美金甚至上億美金收購的贏家。而其他公司則繼續發展,直到它們馬一樣的前額上長出角來。

隨著熱錢不斷湧入科技圈,投資人發現手頭的資金已經超過了值得投給優秀公司的數量。擁有 YC 血統對投資人和創始人來說都是一個表示認可的印章。「如果一家 YC 系公司要求見面聊聊,我會同意么?當然。」來自 GV (谷歌風投)的風險投資人 M.G. Siegler 說。

(2009 年的 Y Combinator)

YC 訓練營的價值有目共睹。於是,申請的創業者不再僅限於退學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也就是那種不難自己去進行融資的人,被訓練營的諮詢質量、嚴格的產品開發過程,以及人際關係網路所吸引,也開始申請進入 YC。

Dan Siroker 曾是 Google 一名明星產品經理,放下自己的不安,加入了 YC 2010 年的訓練營。就是在那期間,他想出了現在發展成 Optimizely 的想法——Optimizely 在 2015 年的一輪融資中估值已經超過 5.5 億美金。

他說:

我們沒想那麼多,「YC 對我們來說是不是不夠好?」,不過我們想得很深。現在,我們能有今天要歸功於 YC。

隨著規模和投資金額與日俱增,在 2010 年之前 YC 內部的壓力也一直水漲船高。兩名外行投資者 Yuri Milner 和 Ron Conway 決定自 W11 這一批起,給每家 YC 公司投資十五萬美金。事情照理應該變得容易。這裡的邏輯是,如果銀行賬戶里有更多資金,創業團隊應該能更專註於產品、暫緩融資。但這一大筆錢帶來的喜悅卻變成了更深重的焦慮——對 YC 創業者來說,事情發生得太快了。(2014 年,YC 終止了那項協議,決定直接給每家公司十二萬美金。)

最終,更高的強度與更大的賭注確實催生了更優質的公司。但 YC 的氣質卻發生了變化。「2007 年我參加那會兒,你在那晃悠三個月,之後可能會拿到投資。」Harjeet Taggar 說道,他在 2009 年成為了 YC 第一名全職的運營合伙人,「現在卻變成這樣——我們必須拿到三百萬投資!在項目期間,你的關注點更多是在如何能在 Demo Day 上脫穎而出,而不是多跟身邊的人打交道。」

(今天的 Y Combinator)

在 2012 年夏天,事情發展到了轉折點。「那時候,每個人都覺得快要崩潰了。」YC 的 CFO Kirsty Nathoo 說道。當時,她正與 Livingston、Taggar 一起處理日益複雜的日常事務,保證有著 84 家創業公司的訓練營還能正常運轉。「當時我們已經到了這麼個程度,沒人知道所有人的一切事情。」她回憶道,「每個人都試圖跟上所有公司的節奏。但實在做不到。創業者未免有些沮喪,因為他們來諮詢的時候,合伙人可能會說『給我點提示,你是做什麼的來著?』」

Livingston 表示同意:「我們需要更多合伙人。」

YC 在校友網路中尋找,把一些它所中意的已經出售公司或者創業失敗的創始人吸納成為合伙人。自此,整個批次開始被劃分成小組,每一個小組都由相應的合伙人領導。儘管創業者可以向任何合伙人諮詢,但他們通常會找領導自身小組的合伙人。所以創業者有可能沒怎麼跟其他小組的創業者交流就度過了三整個月——有時是在 Demo Day 上才第一次了解同期公司在做什麼。

YC 還從原先的總部搬到了街對面一幢更大的樓。而 Demo Day 也從總部搬到了更寬敞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現在要完成所有兩分半鐘的展示,一天已經不夠用了,所以 YC 把 Demo Day 延長至兩天,還把所有公司進行分類,便於投資人只參加他們感興趣的領域的展示。

當然,最大的變化就是 2014 年 Graham 離開並任命 Altman 為接班人的時候。「Sam 的出現讓我意識到自己可以退休了。」Graham 說。對他而言,Altman 是完美的繼承者——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想法相近,尤其是他們都熱衷那些被大眾視作瘋狂的想法,但主要還是因為他認為 Altman 能帶領 YC 走得更遠。現在,Graham 和 Livingston 已經帶著兩個孩子去英國計劃居住一年。(Livingston 打算回到 YC,但 Graham 說他並不懷念之前的日子。)

關於領導層的變化,Graham 在他的博客中表示,他相信創業公司將會成為定義我們時代的時刻。「十年後會有比現在更多的創業公司。如果 YC 要投資他們的話,我們也要相應擴張。」他寫道。所以 Altman 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擴大訓練營的規模。

為了保證擴張後的訓練營運營順暢,Altman 聘用了更多合伙人與運營人員。(YC 現在有 46 名全職員工。)另外,還有 Scribd (2016 年夏季項目)前高管 Jared Friedman 領導的客戶軟體研發團隊。該團隊開發出了一款融合了 Quora 特色與維基功能的類似 Facebook 的 app「Bookface」。

Friedman 說,校友網路中有大約一半的創業者每周會查看一次這個 app,更多人會在收件箱中收到關於討論的每日分析。如果創業者有任何疑問,可以發布在 Bookface 上,24 小時內就會收到來自其他創業者的回答,Friedman 告訴我。換句話說,任何一名創業者可以很容易就得到來自獨角獸公司 CEO 的幫忙。 在上一輪融資中估值 4.55 億美金的 Weebly(2007 冬季項目) CEO David Rusenko 表示會確保這些提問得到回復。「之前我們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現在是回報的時候了。」

YC 軟體團隊的部分工作包括用人工智慧來使某些流程自動化。基於資料庫中 YC 多年來積累的十萬多份申請,軟體團隊研發出一款了叫做「HAL」的人工智慧產品,來幫助篩選申請( HAL 9000 是《太空漫遊》中的智能電腦)。「HAL 會閱讀申請,並進行投票,就跟人一樣。」Friedman 說,「他已經幫我們節約了很多時間。」

YC 軟體有可能像合伙人那樣為創業者提供諮詢么,幫他們設立目標、關注客戶、為 Demo Day 準備合適的幻燈片來展示產品的指數級增長?Friedman 的回答是肯定的。「長期來說,是有可能做出一款人工智慧產品,比我們更擅長做這些事。」他說。

Altman 在繼續 Graham 的征程、發展壯大 YC 各項業務之餘,還做了許多 Graham 從未涉足的新試驗。其中之一就是擴展 YC 接納的創業公司類別。最初,典型的 YC 創業團隊需要製作一款針對用戶的 app、一個技術工具或嘗試開拓某類新市場。

Altman 鼓勵創業團隊涉足目標宏大、資本密集的高新技術項目,例如核聚變、抗癌藥物及超音速客機。(Altman 就非常喜歡超音速飛機初創公司 Boom,他本人也因此加入了公司董事會。)有些人知得知 2016 年冬季訓練營中有一家自動駕駛的創業公司之後不禁拿此事開玩笑,但這家名叫 Cruise 的公司在結業不久後就獲得了通用汽車價值十二億美金的收購要約。(YC 所持有的 7% 的 Cruise 股份對應的回報足以覆蓋其兩年多的投資。)

Graham 說:「招募所有那些硬科學初創團隊的確讓我很驚訝。」他表示從未想過這麼做,因為「我們團隊成員太少,所以我們做不了太新奇、激進的項目。我們也不會鼓勵人們來申請,否則我們的工作量就太大了。」

此外,Altman 也開始允許非盈利的創業團隊加入訓練營,為他們提供五萬美金的資金,通常還為他們匹配一位合伙人。在上屆冬季訓練營中,他特別邀請一個來自非營利組織 ACLU(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科技團隊加入項目。但這並不意味著 YC 反感盈利——YC 最近成立了新分支 YC Continuity,由前 Twitter 高管 Ali Rowghani 領導,主要對參加過訓練營的初創團隊進行相對後期的投資。Rowghani 說:「Sam 認為這麼做能持續發展創新。我們要找的不是下一個圖片分享 app,而是能推動科技進步的創意。同時,對我們來說也會有盈利機會。」

但 Altman 最出人意料的決定是自己承擔絕大部分投資啟動的 YC 研究部門,區別於加速器項目 YC Core 獨立運營。其中的明星項目是致力於相關研究的人工智慧實驗室 OpenAI,它或許能與人工智慧企業的強大影響抗衡。Elon Musk 是 Altman 的合伙人,他十分擔心人工智慧或將趁勢而上、傷害人類。通過 OpenAI,他贊助支持了一個項目,探究全民基本收入會帶來什麼結果。Altman 說:「我想在人工智慧來臨前,了解這些社會變化。」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項目研究全民醫療保險。研究部門旗下還有一個名為「人類高級研究社區」(Human Advancement Research Community,簡稱 HARC)的分支,它的使命是「通過發明擴展人類視野、加深人類理解的技術,確保人類智慧超越人類權力」。聽起來更像是出自好萊塢女星 Gwyneth Paltrow 而不是 Graham 的劇本,但 HARC 的確吸引到了計算機界的傳奇先鋒人物 Alan Kay 的參與。當然不能忘了 Altman 正在策劃一個改造城市的計劃,他已經開始為此搜尋實驗地點了。

(從左往右:Elon Musk ,Altman )

考慮到所有在做的事情,去年 Altman 把自己的頭銜改為他口中的 YC 集團總裁,任命長期創業家及創業項目老將 Michael Seibel 為 CEO,主管 YC Core 項目。Seibel 表示:「Sam 不會囿於眼前的組織模式,他會一直努力探索理想的公司架構。他有勇有謀。如果你三年前問我們未來有何打算,我們會說希望有一支成長型基金、研究團隊或服務成千上萬名創始人的創業學校,你肯定不會相信的。並不是說 Sam 想出來了所有這些想法,但他不懼挑戰,能推動執行。」

全世界有成千上萬個不同的創業加速器項目,其中一些規模比 YC 更大,在幾大洲不斷擴張,而 Altman 坦言自己還不清楚為什麼 YC 比其他同類公司表現更出色。YC 已成功孵化多家獨角獸公司,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他競爭對手的戰績仍然為零。

「我期待我們是行業領軍者,但為什麼能把距離拉開這麼大?」Altman 問道。在全世界不同城市孵化創業項目的 Techstars 合伙人 David Brown 稱,畢業於 Techstars 的一些公司可能達到了獨角獸級別,但這些團隊不願披露他們的具體估值。但當問及身處英國鄉間寓所的 Graham 時,他說答案很簡單——

如果你做的事情別人從沒做過並且你做得很棒,產生的影響是不可磨滅且不斷延續的。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YC 的成功最終給它帶來了更多繼續擴大使命的自由。參加項目的初創團隊能獲得更多的資助是正確且必要的,但現在 YC 把真正的熱情投入到全面加強創業心態上,以此改善世界。當然,現在仍沒有證據顯示這樣做能修復這個世界,因為給人們帶來驚喜的整整一代創業公司並沒有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但 YC 的領導團隊對創業的信念已深入骨髓,因為他們就是在創業過程中讓整個組織生根發芽,而不是完全依賴現有市場的環境和形態;他們同樣相信,一個組織可以持續產生影響,甚至超越人的一生。CEO Siebel 說,正是這樣的前景吸引他全職加入。他說:「真正說服我的是 Paul Graham 和 Sam 所說的:YC 可能會是一家存在一百年或更長的機構。」

顯然,我不是第一次聽說「YC 長壽論」,但這次我忍不住表示懷疑。畢竟一個世紀前,我們幾乎沒有無線電,更別提計算機了;我很難相信任何人能預測屬於人工智慧、全球連接、人工現實的一個世紀後會發生什麼。我問 Seibel:「一百年?這可能嗎?」

Seibel 答道:「不僅可能,而且我們正在把這種可能變成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我們只是一家小公司:Tequila Works 聯合創始人談論《Rime》開發過程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在網易漫畫上看正版漫威了
超級迷你 Game Boy 來了,在「鑰匙扣」上玩一把馬里奧吧
蝙蝠俠大戰趙雲指日可待?《王者榮耀》或將登陸歐美市場
做手環的 Jawbone 走入破產清算,可穿戴俱樂部又少了一位成員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Sam Altman辭去Y Combinator總裁一職
Supermedium推出VR瀏覽器Y Combinator
Y Combinator總裁Sam Altman宣布卸任
Y Combinator 進入中國,Gmail 改版
Dropbox成Y Combinator 旗下首家上市公司
矽谷最大孵化器 Y-Combinator 終於進中國,接下來要做些什麼?
陸奇出任Y Combinator中國創始人及CEO
陸奇擔任Y Combinator中國創始人兼CEO
陸奇為什麼去Y Combinator,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
Y Combinator將以齊魯為首席執行官擴展到中國
Y Combinator 宣布登陸中國,下一隻獨角獸會是中國的嗎?
動點科技深度對話 Y Combinator:矽谷加速中國創新
Y Combinator路演項目全集:區塊鏈降臨、人工智慧隱退!
陸奇為什麼去Y Combinator,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附演講實錄)
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等加入 Y Combinator 中國
YC中國01號員工陸奇!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宣布進入中國……
陸奇全新選擇:Y Combinator宣布正式進入中國 陸奇擔任YC中國創始人及CEO
Y Combinator 登陸中國,蘋果將開始向愛爾蘭支付 130 億歐元退稅
Y Combinator 2019冬季班「演示日」第一天:十家值得關注的初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