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做性愛上的東亞病夫
談美國人的性態度——在性的方面,我們還是東亞病夫。
舉幾個我聽來的例子。一個是個很老的例子。某留學生在紐約一個人家做客。女主人出門了,男主人突然抓了一把避孕套追出去了。大叫「Condom! Condom!」(避孕套!避孕套!)因為按照慣例,紐約那地方治安不好,女人單獨出門身上要帶著這個東西,以防不測。如果遇到強姦犯呢,戴上這個總比不戴好。戴上了,對預防性病、愛滋病的傳播多少總能起點作用。
由於這位留學生沒見過這場面,所以很驚詫,又很感慨。就撰文說,他認得一位中國的劉先生,娶個美女做老婆,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在她身上捨得花錢。但是很不幸遭遇毒手,路上被人強暴了,像霜打的茄子一樣回到家裡。這位劉兄看到以後暴怒了。無明火先發到妻子身上,第一句話就是「你還有臉回來?!」
對比一下,能發現中美態度不同。不同的態度背後,有一些假設。比如說,我們可以這樣假設:
其一,美國人認為命比性的貞節重要。妻子遇到強姦犯,是社會治安不好,是妻子作為女人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所遇到的風險之一。所以要採取防犯措施——出門帶上套子,萬一遇上不測,受到的傷害會少一些。如果妻子出門的時候忘記了這個防範措施,丈夫當然很擔心,所以著急發慌的抓一把套子追了出去。而中國人則認為妻子被強暴是一件丟臉的事,又氣又恨,把怨氣都發在妻子身上,恨不得她拚死抵抗,寧願她死了,也不願意接受她被別人動了。
其二,中國人弄不清因果,也不採取防範措施。中國的丈夫不會給出門的妻子塞上這個東西的。這樣做好像沒準也會被妻子認為是詛咒,你是希望我被人強暴還是怎麼著?兆頭不好。沒有預防措施,總是碰運氣。總是許願——這種事情怎麼也不會落到我的頭上。
但是這個例子尚不足以說明中國人的性態度就比美國人的落後多少。真正落後的不是中國人的性態度,而是印度的農村,以及巴基斯坦的一些傳統習俗。前些天看到一個新聞,說是印度農村當中,一個兒媳婦被公公強姦了,結果呢,按照村裡的習慣,她被強迫嫁給了自己的公公,據說這樣才能恢復她的貞潔。她不同意,跟自己的五個哥哥求救,結果哥哥也認為這樣做是必須的。結果嫁是嫁了,但是搞得很亂:跟自己原來的老公是個什麼關係呢?生的孩子和原來的一家子算個什麼關係呢?搞得很亂。這還不算過分的。在巴基斯坦的某些地方,如果女人被人**懷孕了,村裡的男人就會用石頭把她砸死。這個很讓人感慨,越是落後的地方,女人的貞操越重要,女人的命越不值錢。
第二個例子,前兩年北京大學有個美國留學生,男的,聽說他媽媽把他爸爸踹了,跟另外一個男人同居了。他高興地叫道:「哇!我媽媽真年輕!」說是聖誕節要給他的新爸爸寄個禮物過去,表示祝賀。這個故事我當時聽說以後,也感到不可理喻。這不是變態嗎?誰不希望爸媽白頭偕老呢?誰能接受媽媽像發情的母貓一樣跟另一個男人一起煥發青春呢?這實在是中國人感情上難以接受的事。
對比一下,這個例子也能說明中美性態度的一些不同之處。其一,忠誠的標準問題。中國人主張「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什麼夢想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凡是不能偕老的,都是失敗的、不完美的、不道德的。所以中國人主張,寧肯別人負我,我也不負別人。我在道德上是完美的,是不虧欠的。這樣的話,理在我這一邊,主動也在我這一邊。得了理,我可以讓人,也可以不讓人。
所以中國人即使感情出軌了,行為出軌了,也傾向於死不承認,目的是為了維護一個主動權,一種道德上、道義上的優勢。中國人在愛情之外,弄了一個很厚的殼,道義上的殼。雖然我不愛你,但是我也決不會說出來。一說出來,傷害挺大的。美國人不同,忠誠嘛,最根本的是要傾聽內心深處的呼喚。每個人首先要忠誠於自己。但是由於他們對於婚姻的制度安排不同,他們表達自己的愛、說出自己的不愛,都不至於對對方造成致命的傷害。這是後話了。
其二,父母也是人。父母有人的七情六慾。子女把父母當成與自己一樣的人來看待,或者說,按照基督教的說法,父母其實也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美國人能夠以平常心來對待父母的情感問題、性問題。不但父母和子女在人這個屬性上大家平等,而且男女在性問題上也都平等。不像中國人。中國人呢,如果自己的父親在外面亂搞,家裡人還覺得不吃虧,暗暗的都覺得沾了許大的便宜。所以子女們都幫著爸爸瞞著這個事,不讓媽媽曉得。要是媽媽在外面搞,這個事情就太丟人了。全家人臉都沒地方擱。全家人都跟著吃虧。
再舉一個例子。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理事長、中國性學會的實際創始人鄧明昱博士去年(2006年)回國,對我發起的中國青年性學論壇講了許多勉勵的話,我又陪他到新浪做了一個視頻聊天。他講了一個例子,說是他的一個朋友,離婚離了六七年才離掉。
結果呢,他那個老婆呢,又跟一個男的在一起過,但就是不結婚。為什麼呢?因為一結婚,她就得不到她前老公每個月給她的撫養費了。而且呢,在離婚之前,雙方還住在一起,只是不互相干涉對方的私生活。進入對方房間,必得對方允許,否則的話,打一個報警電話,警察就會過來抓人。分居以後,各自都可以帶自己的異性朋友回自己的房間。
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問題呢?我認為至少可以引申出這麼兩條:其一,美國人的婚姻,契約性質更鮮明。而且婚姻和感情、性分得更清楚。婚姻是婚姻,性是性。婚姻體現兩個人的官方關係,是法律保障的事,是社會關注的事,是互相負有贍養義務的事。婚姻是個嚴肅的事,不是兒戲的事。而性呢,是日常生活必須品,是床,是柴米油鹽,是衣服,是食物,是空氣,總歸是隨時都需要的。而且跟婚姻完全沒有關係。婚姻是一個人的官方關係,而性生活則是個人私事,是個人的日常生理需要。婚姻與受公權利約束,性則是私權利空間。婚姻更多體現義務,性更多體現權利。
其二,在美國,女人享有更充分的保護,享有更多的權利。而在中國,這樣當然是不行的。離婚了,跟別的男人過是可以的,但是還想得到撫養費,未免就太過了。男人也不容易,上哪去弄那麼多撫養費?而且男女平等,誰該撫養誰還不一定呢。
從以上幾個例子,我貿然做出以下幾個揣測:美國人對性的態度比我們對性的態度要好。說得更細一點,我認為,美國人的態度比我們的態度要端正。他們能夠以平常以來對待性。美國人的態度比我們的態度要老實,要誠實,比較能夠面對現實,而我們習慣以駝鳥政策來處理性問題。美國人的態度比我們的態度要科學,要聰明。
鄧明昱博士介紹,美國的性健康教育從5歲開始,到18歲結束,課時有120到150個。所教的內容分四個層次:科學知識層次;價值觀層次;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培訓;責任意識層次。而我們這邊則什麼層次也不分,根本不開這個課。
所以我贊同鄧明昱博士的觀點:美國的性文明水平比中國先進五十年。總體來說,我認為,美國人的態度比我們的態度要正常,要健康。我們則是一種病態。當然,我們也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我們的病會一點一點好起來。
※性愛中男女的5大驚惶
※不穿胸罩引起的「騷亂」
※在好心司機那過了荒唐一夜
TAG:兩性健康生活 |
※中國人民從不是「東亞病夫」
※不做「東亞病夫」,國人運動迫在眉睫
※來看歐洲歷史上的七大帝國,其中一國被叫西亞病夫與東亞病夫齊名
※中國「陽氣」最盛的大學,因為它的存在,再無人敢罵「東亞病夫」
※參加外國慈善晚宴遭歧視,甄子丹太太痛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與西亞病夫相比,哪一個更為病夫?
※羨慕不已!中國究竟隱藏了什麼海上巨獸,英國:從此不是東亞病夫
※為何同為東亞國家,日本叫中國東亞病夫?我們給取的外號更羞恥
※中國為何淪為東亞病夫,「鴉片」是毒了中國還是救了中國?
※東亞病夫與西亞病夫相比,哪一個更加病夫?
※當年亞洲不但有東亞病夫,還有個西亞病夫
※「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和「東亞病夫」大清帝國,誰更弱呢?
※告別東亞病夫,中國健美已崛起!
※從清朝到民國:中國如何從東方病夫變成東亞病夫
※中國曾經被稱之為「東亞病夫」,你知不知道曾經有個「西亞病夫」
※倘若道光這兒子繼位中國就不會成東亞病夫,更沒八國聯軍這檔事了
※不要讓孩子成為「新東亞病夫」!
※李小龍,那個拿掉中國「東亞病夫」標籤的男人!
※英國所說的這句話,比「東亞病夫」的殺傷力強上幾百倍,令人痛心
※清朝與同期的「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相比,誰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