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今迎小暑六月節,防暑避疾需「養」心

今迎小暑六月節,防暑避疾需「養」心

小暑在陰曆六月,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古稱季夏,中醫術語謂之長夏。暑濕偏盛是小暑時期的氣候特點,此時養生重點為消暑寧心,去濕健脾。

今天5點51分起,迎來二十四節氣「小暑」。

今迎小暑六月節,防暑避疾需「養」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介紹:「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意思是說,「小暑」時節,暑氣上升,但還不是熱的極點。通常,初伏起始於「小暑」節氣末期,中伏和末伏出現在「大暑」,天氣將達到最熱階段,且悶熱感明顯。

小暑習俗吃什麼?

1、吃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2、食新(食辛)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3、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4、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小暑飲食注意事項: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小暑之季的禁忌

小暑在陰曆六月,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古稱季夏,中醫術語謂之長夏。這個時節更注重化濕,建議:

勿犯濕。出汗即刻換衣,天晴曬被褥衣物,除去潮氣。

勿大汗。少行劇烈運動,免傷津。

勿犯冷。空調不宜多吹,尤其不宜當頭吹。夏季瓜果、冷飲、燒烤食品適量,應吃一些易消化的食品。

勿冒暑。即當熱不宜外出。

宜避暑。如有條件,可入山或臨水避暑。

食補上,南方生火,火赤,生苦,氣焦,焦苦入心。色以正紅。長夏將至,少食甘。助火生土。可配藿香、新鮮蘇葉、新鮮薄荷、西瓜、蓮子、薏米熬粥,清熱化濕,祛除濕邪。

在調心上,可遵先賢言。黃帝說過,心是一身君主,掌管人身重要的神明。老子也說過,如何康健,常使心內空虛無一物一念,甚至這無無亦無,如此心神即安靜凝聚,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方可具有很強的執行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拔罐出水泡好還是不好?拔罐出泡竟是它惹的禍
刮痧後能洗澡嗎?刮痧後這些事不能做
腳踝8字運動!消除雙腿疲勞還具有助眠效果
這四個習慣將讓你日後病痛纏身!現在改還來得及
這些是男人最易忽視的癌信號,趕快自查一下

TAG:靠譜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小暑:靜心為上,防暑避濕
夏至養生重在防暑養心
鳥巢蕨栽培養護五要點,夏防晒防暑,冬保溫
夏季養生指南:重在「養心」 防寒邪比防暑更重要
小暑小暑,天熱防暑,養生日曆在這裡
專欄|大暑將至,防暑祛濕度夏,冬病夏治正當時
夏至養生不可錯過的6杯「防暑茶」,解暑解渴去心火
「健康提醒」7月:小暑大暑如火燒,防暑降溫最重要
夏季慎防暑病,吃什麼可防暑
今日小滿,炎夏開始,注意防暑祛濕
小暑?節到小暑進伏天,這份防暑、祛濕秘籍讓你清爽過夏天!
炎熱的夏天怎麼防暑,吃這4種食物讓你解暑又「防晒」
小暑天熱雨水多,養生防暑護脾胃
8月:身處三伏既防暑熱又防空調病,恰逢立秋著手調整養生策略
小暑天熱雨水多,養生防暑護脾胃!
營養師:夏季養生從小滿節氣開始,注意防暑祛濕、多吃三種時令菜
三伏天養花,防暑降溫最重要,小心滿葉爬蟲花命不保!
夏季被暑熱包圍,「避暑有時」!「防暑有招」!如何避開中暑雷區?
小暑養生:祛火氣、防暑病、夜卧早起
小滿養生,防暑濕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