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是會計的老祖宗?認錯啦!

孔子是會計的老祖宗?認錯啦!

認錯祖宗,怎麼都是件尷尬的事。

在中國,「會計」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歷史上有起源於夏代、西周、戰國三種說法,但實際上,當然應該是起源於西周。

說會計起源於夏代,依據的是《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中有這樣一句話:「自虞、夏時,貢賦備矣。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意思是說,從虞舜、夏禹時代開始,進貢納賦的規定就已經完備了。有人說禹在長江南會聚諸侯,因為是在考核諸侯功績時死的,就葬在那裡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茅山改名為會稽山。會稽,就是會計(會合考核)的意思。

而實際情況是,公元前2072年,在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禹,做了夏代開國皇帝後,建立起了國家稅賦制度,所以,按理說當時就應該有經濟記錄和核算了。禹把中國分為九州,從此就有了「天下九州」和「神州中華」的說法。在今天的浙江省紹興一帶,是當時越國的戰略要地,而那裡的茅山(又稱「苗山」、「畝山」等)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所以禹經常要去那裡進行視察。要知道,他一生中的另外三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就都發生在那裡。

公元前2062年,他在茅山會見各諸侯、考核他們的治水功績和繳納貢賦情況(史稱「會稽」)。會後,他在狩獵時不幸病逝。九州諸侯們於是一致決定就把他葬在茅山,並將茅山更名為「會稽山」,直到現在。

容易看出,這裡的「會稽者,會計也」,實際上相當於今天「年終總結、當面(會)考核(稽)」的意思。上面提到,夏代時已經確立貢賦徵收制度,由此推測當時就已經出現管理財政收入的會計合情合理。夏代設有「百官」制度,其中監督奴隸耕作的小吏「嗇夫」就兼任會計核算的職責,但當時還不一定有「會計」這名詞。司馬遷寫《史記》很嚴謹,就連他也不敢確認,所以才會說「或言」(有人說,不能肯定)的。

說會計起源於戰國時代,依據的是《孟子·萬章句下》中有這樣一句:「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意思是說:孔子曾經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吏,說,出入的賬目清楚了;又曾經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說,牛羊長得都很壯實。

歷史上雖然對「會計當而已矣」這句話有各種解釋,但是在《四庫全書》中,這句話的15處解釋內容基本一致,那就是「出入的賬目清楚」,體現的是孔子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孔子認為要做好會計工作,就要對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盡到責任;當:清楚也。

從當時的情形看,孔子是在19歲時娶了妻子宋人亓官氏、結婚生子後所找的第一份工作。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意思是說,我年輕時家庭困難,所以干過許多粗活。貴族會(因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而學得)這麼多技藝嗎?不會的。

孔子在魯國大貴族季孫氏家裡當「委吏」(相當於今天的「糧庫保管員」),這份工作看起來容易,要做好其實並不簡單;要知道,他的前任就是有手腳不幹凈嫌疑被辭退的。難能可貴的是,孔子盡職儘力去做了,也就沒什麼理由會做不好。

當時的孔子作為非會計科班出身,擔任委吏只是一種兼職。用今天的話來說,相當於一個「年輕的小會計」,說不定還是「兼職」「實習生」;只因為他過去曾經傳授過包括「數」在內的六藝,與數字打交道比別人多一些,才被叫去記記算算的,所以彼「會計」非此「會計」也。

據《周禮?天官?小宰》介紹,當時委吏的工作職責主要是每天按照財物類別進行登記,以便每月考核、年終上報;糧庫保管僅僅是糧庫管理的一種,雖然也要記記「賬」,但還不能等同於會計(當時的會計職業還沒有獨立出來),而是什麼都要做的。

而孔子當時的登記,並不需要寫,實際上是用刀在青竹片上刻字。那時候一支竹簡一般只刻寫一列字,少則七八個,多則二三十個,但只記錄一筆收支業務,相當於今天的一張會計憑證;遇到複雜的業務,最多會刻寫兩支竹簡,相當於今天的連號會計憑證。但與過去相比,這種方式已經簡便得多了。從孟子引用「會計當而已矣」這句話的情景看,其用意是更多地強調年輕人踏上社會後要「先就業、再創業」,先找一份工作認認真真地做起來、盡心儘力去把它做好,孔子就是他們的榜樣。

所以,如果你看到現在有許多文章在介紹「會計當而已矣」時說,其意思是表示會計核算要「恰當」、「平衡」、「真實」、「準確」等會計本質屬性,甚至引申為類似於今天我們所說的會計的「真實性」、「客觀性」原則,實在是過於拔高了。由此認定孔子是會計的老祖宗,也實在是認錯了祖宗。因為孔子所說的「會計」根本就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會計的含義,而僅僅是指「出入的賬目」,所以不能說是孔子最早提出了「會計」的概念,因為當時「會」字的意思還是「合」。

說會計起源於西周,依據的是到西周中後期,農業手工業生產和商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金屬貨幣使用範圍也擴大了,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才出現「計」字;而在此之前,既沒有開會的「會」字、也沒有「會計」兩字連用,用來表達開會、集會、相會以及事物數量增加的都是「合」字。

所以,無論是從社會背景、文字的出現、會計含義的形成看,會計的概念都應該是西周才有的。說起源於夏代證據不足(缺乏文字考證);說起源於戰國,《孟子》成書於戰國,但孔子是春秋人,這本身就自相矛盾。而到了西周,當時的青銅器銘文上已經出現「會」和「計」這種形狀的字體,並且含義也基本定型——「會」上面是個「合」,下面是個「曾」。「曾」在古代是「增」的通借字(今天稱「曾祖父」的意思是比祖父要更「增」一輩),所以「會」有增加、聚合、匯總之意。從這個角度看,「會計」就是「合計」。再來看「計」。它的邊旁是「訁」,古人稱直說為「言」、難言為「語」,所以這個邊旁有「直說不妨」、「務必準確」之意。為什麼要務必準確呢?因為當時食物奇缺,你瞞報了,餓肚子的人就更多了,人吃人現象就會更嚴重,所以絕不允許瞞報、少報。右邊的「十」字,是古人把自己所住的地方稱為「中央」、周圍稱「四方」,「十」由「-」和「丨」組成,分別代表東西和南北方向。那時候出去狩獵、採集,首領會派人從四面八方分四路散開,收工時按原路返回,如實上繳收穫並統一分配,這就是「十」的含義。而各分隊向首領口頭彙報收穫都要用語音來表達,這就是「訁」旁的來歷。兩字合一,就構成了「正確計算」的意思。

關於這一點,東漢文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已經對「計」說得很清楚了。而清代數學家焦循針對西周時人們對於「會計」概念的認識時指出:「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

另外,還能為西周才出現「會計」一詞佐證的是,從周代開始才有獨立的會計官職來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並且,古代最早記載包含經濟核算含義的「會計」一詞的文章或圖書便是西周的《周禮·天官》和《六韜》中的「計會」。在現有古文字材料中,「會」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甲骨文,「計」字最早出現在東周。漢代之前有時稱「會計」,有時稱「計會」,前者側重於總合計算,後者更強調零星計算。到了漢代之後,「會計」一詞才成為固定的單一用法,原因在於漸漸認識到了管理中總合計算更重要。

可以說,會計一詞出現在西周,與會計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吻合的,體現了會計在管理經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此以後,會計就從國家職能的附屬部分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會計理論從西周發端的一種表現,理當是中國在會計發展史上的一大貢獻;從那時候開始,以「入」「出」作為記賬符號就一直貫穿於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之後,會計在中國就一直叫「會計」(實質是簿記),而在西方則經歷過從Bookkeeping到Accounting的發展過程。

《會計簡史:從結繩記事到信息化》,嚴行方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版,噹噹、亞馬遜、京東、淘寶網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書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TAG:寫書那點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從不會認錯的星座女,認錯?你在開玩笑嗎!
神奇寶貝:小智曾經兩次被認錯是兒子,你們知道嗎?
闊太李念聚會與老公冷戰?富豪老公秒認錯,哄老婆的樣子太甜了!
你敢於認錯嗎?
胡歌進組了?范瑋琪老公有實力?林允餓暈了?周銳性別被認錯?
確認過眼神,這不是范冰冰……為啥范爺總被老外認錯?
她就這樣撞臉王菲!可能謝霆鋒都會認錯吧!
貓主子你這表情是在跟我認錯嗎?
小時光女主刑菲,認錯蔡徐坤,原來她的愛豆是!
菲菲搞笑漫畫:認錯老闆娘,辦公室里老闆忙!奇怪癥狀的病人
李小璐感謝賈乃亮原諒自己,網友:這算是承認錯誤了嗎!
你有認錯人的尷尬經歷嗎?網友:去醫院檢查,認錯了老公!
「傅先生,你真的認錯人了!我不認識你!」他腹黑一笑,「嘭」地壁咚,「我怎麼會認錯我兒子的親媽!」
老爸居然認錯了兒子。親生系列
李易峰自認『老鼠屎』,向豆瓣認錯,原因竟是為了它
張倫碩跪榴槤向鍾麗緹認錯,他是姐弟戀里混得最慘的明星嗎?
小姐姐仿妝李元芳,成品讓網友驚呆:不是面具?狄仁傑都能認錯!
你知道如何教導孩子認錯嗎?
怎麼樣才能讓女朋友認錯?神回復:女朋友永遠是對的
別人家男朋友的認錯方式!啊啊啊也太可愛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