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死不認錯?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死不認錯?

【 蘑菇心理 第246天 】

人不僅會犯錯誤,而且會將所犯錯誤合理化。」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人:當有問題或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承認錯誤,即使錯誤已經明明白白,他們也絕不低頭認錯。關於這一點,有的人曾這樣說過:我能接受一個容易犯錯的人,但絕不跟從不認錯的人相處——知不知錯可能只是智力問題,但認不認錯卻是人品問題

當然,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有的人之所以會死不認錯,原因可能要複雜的多。

為什麼有的人會拒絕承認錯誤?

認錯本來就是一件充滿了壓力和風險的行為

雖然我們經常說,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但認錯本身就代表對自我的一種否認,這種自我否定帶來的消極心情,會讓人本能的想逃避這個行為。對於比較敏感和內心脆弱的人來說,有時很難承受這種壓力。所以認錯也需要勇氣,只有對那些自我價值感比較高的人來說,認錯才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因為他們更容易承受因自我否定而產生的消極心情。

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制

所謂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當我們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我們的心理就會具有自覺或不自覺的想要擺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傾向。

犯錯是一件讓人很不安的事情,為了消除這種不安,我們的心理很容易啟動一種合理化的防禦機制。所謂合理化就是當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時候,就會自動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理由,以減少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己的自尊免受傷害

比如有的雖然在婚姻中出軌了,但是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而是指責另一半平時不關心自己,或者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一種大家都有的共性行為,比如「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等,這些都是合理化防禦機制的表現。

成長過程中一些經歷,讓他們認為認錯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有的父母對孩子比較嚴苛,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往往受到嚴厲的批評和指責,在孩子承認錯誤以後不能正確的引導,而是體罰和羞辱自尊心的方式進行懲戒。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形成的認知就是:做錯事是丟人的,會受到羞辱

因此,年幼時不能得到家長正確引導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很容易養成「打死也不認錯」的條件反射。即使成年以後,他們也會遵循這樣的心理模式,不管什麼樣的錯誤都不承認,或者用沉默這種不回應的方式代替。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還有一些特殊人格類型的人,也很難認錯。

自戀型人格

這種人格的人對自己有誇大的自我認知,他們心中的自己是理想化的、完美的,是不應該犯錯的。

自戀型人格的人在與人交往時,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謂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體驗他人苦與樂的能力。因為無法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因此他們很難發現自己的行為會給他們造成傷害當被他人指責時,他們會用否認的方式去迴避自己的問題,用拒絕認錯來維護自己完美的形象。

偏執型人格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表現固執,敏感多疑,過分警覺,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問題和責任歸咎於他人。

這種類型的人之所以不承認錯誤,最主要的原因是無法信任他人。他們習慣了猜疑一切,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即使沒有足夠根據,也會懷疑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他們會忽視或不相信與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而將發生的一切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如果承認自己錯了就是中了「陰謀」,因此,和人有矛盾和衝突的時候就會歸咎於它人動機不良,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就像有的人說的,從不承認錯誤是一種單向的暴行,他們通過壓榨別人的自尊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但假如你的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或者你的伴侶、甚至你的父母就是這樣類型的人,那麼我們該怎樣和他們更好的相處呢?

如何與從不認錯的人相處

如果認定ta就是一個從不認錯的人,就降低自己的預期,不要執著於對方口頭上的道歉。

雖然這是一種很難讓人接受的情境,但是執著於此除了讓自己不滿以外,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對於關係不夠親密的人,我們可以遠離,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要學會讓自己接受現實。所謂接受現實,就是不在這件事上糾結。

而且,對於道歉這件事,我們也要認識到,一種是口頭上的道歉,另一種是行為上的道歉。有的人雖然嘴上從不服軟,但是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時候,也會通過行為上的姿態來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歉意。識別出這些信號,也有利於緩解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生活,我們要學會帶著問題去生活。一個人犯了錯總是不認錯,這確實是問題,但是有問題的人不代表就沒有其它的優點。遇到衝突的時候,生氣歸生氣,但是時候我們還是要清醒的認識到,這就是與你一起生活的人,有讓我無法接受的缺點,但是也有讓我感到溫暖的優點。

在留言區,寫下你的心聲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微信頭像,一秒看透你!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越好說話越容易被忽視?
為什麼中國叫China?一夜刷了朋友圈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
幾個戳心的故事

TAG: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總覺得和別人有距離感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為什麼有一些人總是吃不胖?到底是什麼原因?
總是有人問: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癌症?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
為什麼單身的人總是遇不到真愛,而已婚的卻很容易?
總感覺現在男性多於女性,但為什麼身邊總是有很多剩女,是這樣嗎?
這些明星告訴你:什麼都有可能是假的,只有眼神騙不了人
有顏又有才的六款帥哥,總有你喜歡的型,但是為什麼就是不火呢?
同樣是短髮為什麼有的好看有的丑?還不是因為你沒找對!
許多男人這樣做,為什麼會說不愛你呢?
為什麼有人說薩達姆絞刑的時候不是本人,而是替身?真相令人震驚!
為什麼殺了妖精就是有功,殺了惡人也算有罪?觀音的話好沒道理
有些智商超高的女明星為什麼總讓人覺得很笨,是故意在扮無辜嗎?
匠人,有什麼了不起?
雍正的皇位到底是不是合法繼承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懷疑呢
倡導性與愛分離?不管你是什麼專家,你都是別有用心的人!
卡扎菲為什麼死後還會有那麼多人仇恨?到底都做了什麼?
有人說你又不是神仙,憑什麼成功預測到這次空難事件呢?
不就是暈車嘛,有什麼可怕的!
致敬黑曼巴!總有一個人要成功,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