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陳世美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在清代小說《續三俠五義》和傳統戲劇《秦香蓮》以及影視作品《包青天》中,陳世美是個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數百年來,眾多的小說作品無一不把陳世美當做負心漢的代名詞。在戲劇中,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有加,十年寒窗苦讀後一舉得中狀元並被皇帝召為駙馬,成為駙馬後陳世美拋棄妻子並要置其於死地,最後被包拯送上龍頭鍘處死。那麼真實的陳世美是否確有其人?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傳統戲劇中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北均州人氏,根據近代一些學者的考證,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士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在這些記載中,陳世美的原型被鎖定為順治年間的進士陳年穀。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陳年穀,字豐之,號熟美,出生於明天啟五年(1625年),祖籍直隸南宮西鄉,出生於湖廣均州城。自幼聰穎好學,發奮讀書,順治八年(1651年)中舉人,十二年(1655年)進士及第,選任直隸饒陽知縣。三年後,因政績優異,為官清廉,剛直不阿,擢升刑部任主政、郎中。順治十八年(1661年)皇帝欽命為貴州布政司參政(從三品)、兼按察司副使。陳年穀為官一生,有清政廉明之聲,在貴州任上,清剿土匪,平息當地苗民騷亂,興修水利,深得民心。那麼陳年穀又是怎樣成了負心漢的典型了呢?這要歸功於他的幾個同窗好友。

還原一個真實的陳世美——因得罪小人而背千古罵名的清官陳年穀

電視劇中的陳世美

陳年穀雖然得任高官,屢試不第的同窗胡夢蝶等前往投奔並希望得到官職,但被正直的陳年穀嚴辭拒絕,懷恨在心的胡夢蝶返均州途中將一部雜劇中的主要人物改成了負心的陳世美和秦香蓮,藉此劇來辱罵陳年穀。其後歷代又經過進一步修改,最終成為《鍘美案》(即秦香蓮)。當時的均州人就自髮禁演《鍘美案》,均縣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但這些說法也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陳年穀是陳世美的原型是一種附會,實際根本沒有陳世美這個人。也有人認為陳年穀就是陳世美之原型,因為正直不阿而成了千古罪人。而這些真真假假也只能留待諸君評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誌 的精彩文章:

民國第一影后胡蝶的那些珍貴照片
抗戰爆發以來的最大勝仗——斃傷日軍兩萬餘人的台兒庄大捷
一九五六年的西藏是這個樣子的!
被稱為「楊梅都督」的青幫大佬,誓死捍衛共和,最後遇刺而死!
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與孫中山齊名,四十二歲時英年早逝

TAG:歷史人物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這首宋詩出了一個千古名句,人人都會背,但真正懂它的人卻很少
王勃的《滕王閣序》名垂千古,然而其中的第一名句卻被誤解千年!
唐朝最執著的詩人,為了兩句詩琢磨了三年,而它們也是千古名句
許渾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李世民雖為千古名君,卻也干過殺功臣的事,三人上榜
宋朝最難評判的一個人,當時人稱他奸臣,後世卻說他是千古名相
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落得個殺友弒君的千古罵名
人生如戲:一個英年早逝卻星耀千古的人 他成就了滕王閣
一個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詩!
千古罵名?陳世美原來比竇娥還冤
此人是遺臭萬年的千古暴君,但他卻做了三件惠及後世的大事!
范仲淹的這首千古名詞,句句堪稱經典,最後9個字驚艷世人
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昏君,卻也是一位千古詞帝,一個痴情人
幸運值逆天的女人,一字之差讓她成為皇后,還生了一個千古名帝
這首詩和這個詩人都不出名,但其中的佳句流傳千古,人人皆知
楊門女將的故事千古流傳,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名字還被叫錯了
這句描寫明月的千古佳句,人人會背,但很多人卻忘了他的作者
唐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十個字寫盡人世滄桑,詩人因此名垂千古
唐朝一個天才詩人,寫出驚世駭俗的千古名句,卻為此喪命!
明孝宗朱佑樘名氣雖小,卻有很多過人之處,足以媲美千古一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