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對傳統心理學的思考

傳統心理學,誕生於過去的時代。那時生活的很緩慢,可以根據一部分人的行為模式,推測另一部分人;可以用10年前得出的結論,推斷10年以後。那時諮詢師相信,人的行為具有因果關係。

比如,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就是在弗洛伊德對108名精神病患的治療實踐中產生的。他使用夢的解析,對這些患者進行分析,發現他們的夢幾乎都有性有關。

因此歸納出,人們意識層面實現不了的事情,會在潛意識層面實現。他得出的結論,人受性本能和攻擊本能控制,人性本惡。

行為主義,又忽略了人的意識和自由意志,過於誇大刺激-反應,認為人可以被塑造成任何樣子,只要條件和環境適當。

再到後來發展到人本主義,把人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主動建構者,反對把人看成失去控制的。他們認為人性本善,因此要創造無條件積極接納的環境。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不論是弗洛伊德、羅傑斯、皮爾斯都強調,錯誤的過往經驗或直覺,都是造成人不適應的根源,因此,「cure」便成為治療的唯一目的。在這樣的治療前提下,個案所接觸到的全是「負面的自我經驗」。

但是Budman和Gurman在1988年談到咨商的效能時提到,「從挫敗的經驗中,去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其結果仍是挫敗的」,因為看不到成功的經驗。

那麼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個疑問,諮詢師帶著「碰到問題,就尋找過去經驗,來解決問題」的想法,面對個案,是不是很可怕?

我們為什麼不將時間放在探討個案可以做什麼,使他的問題不致發生?為什麼不能為個案帶來願景,而非焦慮、痛苦與挫敗的經驗?

同時,前面那些經典理論的產生都具有時代背景,也都有一些神秘色彩。它們中都包含一些事實存在,但又無法解釋、也感覺不到的東西。比如,精神分析的性內驅力,人本主義的成長的力量。我們並不能確切地說出這些東西到底在哪。

我們生活的當下,網路迅速發展,信息高度共享,大數據產生,手機和電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思維方式。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人們幾乎沒有時間思考和覺察自己,被逼迫著改變。然而這些改變,卻不是來自內在的改變。

現在,每個個案的變異性很大,他們的樣貌、需求都不甚相同。諮詢師很難帶著一種理論走遍天下,更需要多元整合的治療模式。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智慧與科技正在逐漸改變我們,以及我們的生活

是人?還是病人?

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許多心理學家開始質疑心理諮詢對人的態度,以及心理治療的謬誤,特別是臨床心理學對「病人」的態度。

心理治療承襲了16世紀以來,哲學二元對立的觀點,習慣用對錯、是非、黑白的角度看人的問題。

並且,心理學家們大多在醫院進行學習和實踐,因此一直採取的是醫療的模式,認為人都是有問題的。治療者的任務,就是診斷異常和提出應對異常的策略。

2000年,積極心理學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形成,Seligman等人提出了正向心理學的概念:

1.心理學不只是研究病理/疾病,也研究人的強度與能力

2.心理治療不是修補什麼地方出錯,也應協助個人建構正確行為

3.心理學不只是疾病與健康的問題,也包括了如何協助一個人建構他的工作、教育、休閑、家庭等多方面的生活內涵

因此,心理治療不是去了解一個人何以會失敗,而應從如何和什麼的角度去探尋一個人何以會成功/適應良好!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經典的半杯水思維,提供了正向的力量

咨訪關係的思考

過去的心理諮詢師一直扮演者「專業的暴君」的角色。他們帶著專業知識,或者說是刻板印象的知識,假定個案一無所知,必須要在諮詢師的專業指導下才有察覺。其實諮詢師們只相信自己。

也就是說諮詢師會不自覺陷入「投射性認同」中,在個案身上尋求認同。比如,諮詢師假定或想印證鬧鐘抑鬱症的癥狀,就會詢問個案,你是否總失眠,動不動想發脾氣,暴飲暴食?

其實諮詢師不是對個案熟悉,而是對理論熟悉。傳統心理諮詢的主體是諮詢師,而不是個案。因此焦點等後現代理論,對傳統心理諮詢提出了質疑和批判。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過去的諮詢師像擁有最高權利的制裁者

潛意識正向期待

榮格認為,心理治療的目的和方法就是,盡量開拓個人正向能力,並將負面自我壓縮至無法發揮作用的狀態。

1902年,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鏡中自我(glass-self),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

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傳統心理諮詢認為人的覺察是有限的,要認識自己,必須經過經驗和現象。但是,積極心理學認為,鏡子只能反映表面的真實,而看不到內在。

人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流動的,會隨著現象的改變,出現不同經驗,也通過不同行動,來建構和創建經驗。人在經驗的行動中,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的真實。

個案來做諮詢,諮詢師聽到的大多是抱怨,從前的心理諮詢認為抱怨就是錯的。但是,一個人在挫敗中也能能安身立命,積極心理學則認為他擁有某些特質,讓他在挫敗中無法被擊敗。

因此找到一個人的「保護因子」,找到成功的經驗,讓個案覺得自己有成功的力量,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稱之為「復原力」,是積極心理學中很重要的概念。

對於一個個案而言,認識和找到自己的優勢,並不能回答個案為什麼會有困擾。在多元治療模式的概念里,任何負面的語言/行為,其實隱含了所謂「潛意識的正向期待」。這就是復原力/保護因子。

舉個例子,個案來諮詢說自己很痛苦,想自殺。如果我們不問發生了什麼,不從過去挫敗的經驗入手,不聊自殺,但是也不尋找這件事以外的其他正向經驗,諮詢師應該如何回應呢?

積極心理學認為,回應可以是「雖然我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但是聽起來你心中似乎想要什麼東西而沒有實現,才讓你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心中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呢?」

這裡和焦點細微的差別是,積極心理學採取的,是從挫敗事件本身尋找潛在的期待。在挫敗的事件當中尋找正向的積極的力量,而不是專註在挫敗上。

正如,面前有影子,因為背後有光在照。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或者另一種情況:一個媽媽抱怨和女兒經常吵架。諮詢師的回應可以是:雖然你們經常吵,但是不知道你們之間,有沒有溝通良好的情況呢?如果有,可不可以請你告訴我,那時發生什麼事?

和傳統心理諮詢詢問過去經驗的差別是,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一生可以用「時間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行為是累積的。從過去尋找積極的經驗,不是為了解決現在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現在的下一步——未來。

當個案講述自己當時發生的事情後,諮詢師可以回應,有沒有可能在未來嘗試一下呢?傳統諮詢一般就停在了這裡,但是積極心理學,要幫助個案制定在未來嘗試的計劃。

還是這個例子,諮詢師可以繼續回應,假設你可以嘗試用這種方式和女兒互動,你腦海中有沒有一些圖像出來?我們在一個星期內挑選一天,按照之前成功的方式來溝通,其他時間可以照常,怎麼樣?

積極心理學認為,當語言改變,人對自己的認知也隨之改變。這一點點的嘗試很像焦點當中的「一小步改變」。當個案頭腦中的圖像出來,當下一步的計劃出來,會讓個案覺得很好實現,這是充滿愉悅感的。

同時,當個案回到生活中去實踐那個改變計劃時,一個人一小步,接著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改變。

人其實是生活在生態環境中,除了微系統,還包括了次系統、中系統和鉅系統。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這就是生態系統

深層敘事性同理

最早我們接觸的同理,固然能讀出個案的感覺/經驗,但由於採用的語言大多是負向的,結果容易使個案深陷負面情緒的死結。

治療性同理,從原來的同理出發,但在結語上加上個案的希望/願景,固然有助個案看到/感覺被了解,但力道不夠。

比如,在諮詢中,經常會遇到個案非自願來的,一直不說話,或者不相信諮詢師能幫到自己,或者沒有能力講清楚。也就是說,個案的覺察不是全方位的

這時候,諮詢師如何鼓勵個案說話?如果僅根據個案講話出來的內容做諮詢,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諮詢師應該要像「百度」一樣,將對個案的了解、書面的資料等等,一切能夠搜羅到的信息進行整合。講故事給個案聽,讓個案學習認識自己。

要像福爾摩斯辦案一樣,讓「個案上身」,將個案發生的事件經過,以最貼近個案經驗脈絡的方式,為個案敘說一遍。最後落點在潛意識正向期待。

這就是深層敘事性同理,能夠讓個案身臨其境、讓個案了解到自己的正向意圖,讓個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了解出現,也因此相信諮詢師是真誠的,咨訪關係也因此建立。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我們不難發現,積極心理學並沒有完全拋棄傳統心理諮詢,傳統心理諮詢對積極心理學的意義依然重大。並且積極心理學從焦點解決、人本等等治療模式中吸取長處,但又將諮詢的效能繼續深挖。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既有觀念受到衝擊的時刻?我和你們一樣,在教室里上積極心理學這門課的同學們也是一樣。

以上,是我根據蕭文老師的積極心理學理念與技術課程內容整理。我將這樣一篇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如課堂當中聽課一般的感覺。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課堂上鼓勵提問,「有話就說」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蕭文教授獨家黑色幽默,聽課不困,腦袋裡還有很多想法!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認真聽課+認真記筆記

為看到最後的朋友奉上彩蛋

第4天的課程,是個案實務討論,同學們報告案例,大家一起討論,蕭文老師給出督導意見。我總結了4條分享給大家哦~

1.新手諮詢師,經常會想要為個案負責,總在關注自己做的對與不對;與個案融為一體。如果諮詢在個案身上沒有效果,就會很自責。

但是,一個有效能的、自信的諮詢師關注的應該是,自己該為個案做的有沒有做,而不是做的對與錯。

2.諮詢師對個案的好惡(尤其是不喜歡的感覺),雖然會隱藏起來,但仍會很容易無意識投射到與個案的對話中。

諮詢師應該格外注意,避免讓個案覺得,諮詢師和那些「對他們不好的人」是一夥的。

3.做諮詢,一定要把年齡考慮進去。相同的問題,不同年齡,處理方法也不一樣。不應該扔一個處理模板給個案。

4.抑鬱症的個案,看起來情況複雜,但其實諮詢起來很簡單,因為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千萬不要和他們說「你不要這樣想」、「你可以換一種方式想」哦!

編輯 | 月陽

圖片 | 網路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第11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最新日程


8月12日 上午
8:30-9:00 第11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開幕式
9:00-12:00 大會開幕式演講
9:00-10:00 主講人:張侃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長 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題目:中國心理學服務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10:00-12:00 主講人:洪蘭 台灣中央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題目:從大腦發展看科學的教育方式
8月12日 下午
14:00-17:00 專家對話
14:00-17:00 本土化應用: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華德福與蒙台梭利
14:00-17:00 青少年輔導: 青春期、學習與生涯規劃
14:00-17:00 隔代教育:相隔與相融、困境與對策
14:00-17:00 婚姻情感:親密關係、性與婚外情
14:00-17:00 校園霸凌:預防策略與處理機制
14:00-17:00 哀傷輔導:從失去(成癮、死亡、離異)中恢復
8月12日 晚間
18:30-21:30 主講人:張梅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陸小英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授課講師題目: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題
18:30-21:30 主講人: 廖鳳池 高雄師大輔導與咨商研究所副教授 1879 計劃總督題目:1879 專場:如何化解親子衝突
18:30-21:30 主講人:格桑澤仁教授 四川大學教授 催眠專家題目:催眠專場
8月13日 上午
9:00-12:00 主講人:胡佩誠 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系原主任 教授 博士生導師題目:中國性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主題演講
9:00-12:00 主講人:Nicolle Zapien 加州整合學院人類性學助理教授題目:如何通過生命教練提升夫妻關係主題演講
9:00-12:00 主講人:郭祥益 高雄學生輔導咨商中心主任題目:看見自己、發現未來-家庭親子生涯工作坊
9:00-10:30 主講人:徐西森 高雄師範大學教授 台灣咨商心理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題目:家庭危機干預與諮詢工作坊
10:30-12:00 主講人:方剛 社會學博士 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題目:家庭性教育:如何讓孩子做出積極的負責任的行為選擇
9:00-10:30 主講人:王錚 心理學哲學博士 國內知名格式塔心理諮詢專家題目:格式塔心理技術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格式塔家庭諮詢會談模式
10:30-12:00 主講人:王紀瓊 FLES·講師訓練體系總策劃、中國夢·SPEC 愛心傳播工程公益講師團導師題目:家庭教育實操化和生活化的技術演講
9:00-10:30 主講人:袁愛玲 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 中國蒙台梭利協會副會長題目: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及其運用
10:30-12:00 主講人:何勝昔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後題目:中美教育差異對中國教育問題的借鑒
8月13日 下午
14:00-17:00 主講人:賀嶺峰 上海政治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題目:家庭心理拼圖主題演講
14:00-17:00 主講人:Elizabeth J. Beaven 加州整合學院整合教師教育研究生導師 魯道夫·斯坦納學院(加利福尼亞州)校長題目:擬華德福/家校社方向主題演講
14:00-17:00 主講人:曾文志 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題目:認真玩在輔導諮商上的價值與應用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連廷嘉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題目:家庭遊戲卡在家庭教育與輔導上的應用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林旻沛 臨床心理學博士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任題目:當心理輔導/心理諮詢遇見網路沉迷行為:網路沉迷的評估與干預及實操演練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王金麗 家庭系統排列國際導師復旦大學博士後題目:「看見關係·看見我」 幸福家道體驗式工作坊
8月13日 晚間
18:30-21:30 主講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 中科院心理所《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組成員曾海波 中國傳媒大學講師 ICCP領導力教練題目:青少年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教練論壇
18:30-21:30 主講人:蔡春美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博士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題目:行動取向體驗工作坊(Action method):理性與感性的最近距離
18:30-21:30 成果交流展
8月14日 上午
9:00-10:30 主講人:郭曉潔 薩提亞諮詢師、培訓師題目:擬薩提亞方向演講
10:30-12:00 主講人:金洪源 元認知干預技術創始人 遼寧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題目:科學潛意識觀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實效化家庭教育主題演講
9:00-10:30 主講人:劉偉 博士 江蘇大學教授題目:繪畫投射測驗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工作坊
10:30-12:00 主講人:郝景芳 第74屆雨果獎獲得者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宏觀經濟員題目:從認知和學習角度談兒童創造力和教育演講
9:00-12:00 主講人:鄭寧 北京建築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首批心理督導師題目:關於大學生無氣力症的診斷與篩查演講
9:00-12:00 主講人:Lorna Cordwell 英國心理學委員會註冊心理治療師題目:建立和塑造兒童良好的生活技能
9:00-12:00 主講人:田秀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題目:家庭對個人生涯決定方面的影響工作坊
9:00-12:00 主講人:蔡麗芳 台灣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原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副教授題目:有技巧地陪著孩子玩——親子遊戲治療工作坊
8月14日 下午
13:30-16:00閉幕式報告
16:00閉幕式及秘書處授牌
註:該日程所列舉專家演講時間及論壇嘉賓均為擬定,部分專家和演講題目尚在確定中,具體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會後工作坊(需報名)
時間 8月15-16日
9:00-17:00 主講人:Lorna Cordwell 英國心理學委員會註冊心理治療師主題:認知行為催眠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
時間 8月15-17日
9:00-17:00 主講人:曾文志 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主題:擬定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工作坊
時間 8月15-19日
9:00-17:00 主講人:郭曉潔 薩提亞諮詢師 培訓師主題:薩提亞諮詢師(初級)專業班
時間 8月16-21日
6天2晚 主講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 中科院心理所《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組成員曾海波 中國傳媒大學講師 ICCP領導力教練主題:學習教練高級研修班

關於大會大家可以諮詢大會組委會

電話:010-51653135/36

也歡迎後台留言哦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以在線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支持在線報名哦!

如何繞開心理防禦,了解來訪者真實的想法?(附攻擊性兒童案例分析)
微課報名|打開人心的鑰匙,房樹人繪畫測驗
從心理學角度看:愛上一個人的九種感覺

TAG: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

您可能感興趣

胖,你就需要承擔更多的痛苦
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吃它,比胃藥還厲害!快告訴需要的人,越快越好
甜媽的順產需要經歷多少疼痛
痛經有什麼危害?什麼情況的痛經需要就醫?
婚姻需要經營,你還有耐心么?
是否感情真的需要經營?
如果感情不深,也請你們不要放棄,家庭需要共同經營
男人的婚姻需要如何經營維護才會變得甜蜜幸福?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技術?
愛情也是需要經營的
需要你費盡心思討好的人,從來都不是真正愛你的人
抓住幸福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氣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什麼都不管不問,這些和女孩兒交往時候你需要注意
很多人孕期被牙疼折磨,你沒長智齒也需要學習!
想要腎好?不需要求神拜佛看醫生,經常吃這幾種食物就夠了!
真正愛你的女人,不需要你費力討好!
一生就是路短,我們需要活的通透 生活已經夠苦,請別再難為自己
KD樂觀看待庫里受傷:不需要太擔心 他還沒有生命危險
自尊自愛的摩羯座再苦也不訴苦,不需要你同情的眼神!
好的感情,不需要卑躬屈膝,更不需要刻意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