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偉人,因救國而死,導致兩百年後,文臣武將不守北京城
想必大家都對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有所耳聞,裡面描寫了一個人,他叫于謙,因為挽救了明朝,被贊為明朝第二偉人。
于謙是何許人也?
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但是我們應該都知道他的一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自古偉人,小時多奇相,也必有和尚道士有板有眼的誇。
這不,于謙也一樣,七歲的時候碰到一個慈眉善目的和尚,說他是「將來的救市宰相」。
但正如他的詩歌所云,想要有成就,必須千錘萬鑿。
他先是參加科舉,因不溜須拍馬,狀元之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幾乎落榜;後來好不容易當上官,卻不懂官場,一個勁兒為民請命,得罪了不少同僚,從而受到排擠;
于謙就這樣,在大明官場里摸爬滾打,要是沒有那件事,他可能泯然歷史煙雲里。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讒言,學先祖御駕親征,於是他率領五十萬大軍迎戰蒙古瓦刺部落,雙方交戰於土木堡,結果明軍全軍覆沒,就連明英宗都成了階下囚。
瓦刺首領也先,挾天子兵臨北京城下,以令明朝臣服!
朝廷震怒,明朝存亡繫於一念之間。
有人主張獻城投降,有人主張棄城難逃……
但于謙站了出來,大呼「社稷為重,君為輕」,果斷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並率軍誓死守城。
瓦刺大軍久攻不下,又顧慮中原縱深,國力底蘊仍在,只得劫掠一番後退了回去。
但是,也先突生一計,把朱祁鎮送回明朝。
這下可好,一國兩帝,如同一山二虎,該如何相處?
朱祁鈺念及親情,又不願主動退位,僵持幾年後,朱祁鎮在石亨等人的支持下,發動奪門之變,史稱南宮復辟。
因此扶朱祁鈺登基的于謙,理當成為朱祁鎮的清洗之列。
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明朝人民對於謙的冤死,民憤頗大。
明朝文學家沈德符就曾有言:「後來忠義報國者,能無喪氣自沮耶?」所以兩百年後,北京城再一次被圍困之時,那些守土文臣武將們,想起于謙的遭遇,難免有些兔死狐悲。
※美國的原子彈,雖然打敗了日本,卻幫助了日本政權!
※她出身勾欄,逆襲成貴妃,最後被皇帝殺死,腿骨變成琵琶
※崇禎如果效仿宋徽宗,大明一定會再度崛起!
※宮女們情竇初開後,她們怎麼辦呢?第二種幸福第三種悲慘
TAG:歷史開腦洞 |
※三國中的這幾個人太苦,明明擔任過武將,卻總被後世當做文臣
※三國最強的軍閥,文臣天下第一,武將也是第一,但一開始就被殺了
※劉備攻取益州之後,重賞了四個人,文臣兩人,武將兩人
※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太子的老師,為何晚年淪落家破人亡?
※他被譽為明朝的蕭何,為開國第一文臣,卻為何在晚年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死?
※蜀漢配享劉備廟的兩位忠烈父子:一人文臣第四,一人武將第十
※此人是明朝的開國第一文臣,晚年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三國最強的軍閥,文臣天下第一武將也是第一,但終究沒能實現一統
※明朝開國文臣武將為何忍受朱元璋的誅殺,而不反抗?緣由無外乎這幾點
※曾是元臣,後被稱大明文臣之首,辭官還鄉後為何怕見一小小知縣?
※他本是文臣,卻以武揚名,救國於危難,卻因二帝之爭而被冤殺!
※一代文臣遠征安南,寧死不屈,死後卻無人知曉
※史上第一個被文臣打死的武將
※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十一位文臣,稱無雙國士
※三國當中曹操實力最強,文臣武將眾多,也有他得不到猛將
※明朝滅亡後,為什麼大批文臣武將降清,卻不歸附南明或大順?
※盤點朱棣的兩個老師,一個是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卻捲入了胡惟庸案
※滅蜀第一功臣,蜀漢滅亡兩個月就落得個全家被殺的下場,文臣可恨
※那些被三國演義嚴重弱化的文臣武將,這三個人被羅貫中坑慘了
※奴隸出身的他,日後竟成遼朝最厲害的文臣,入朝可以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