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底層賦能自動駕駛,TomTom宣布與思科合作研發超高速車道交通信息技術

從底層賦能自動駕駛,TomTom宣布與思科合作研發超高速車道交通信息技術

從底層賦能自動駕駛,TomTom宣布與思科合作研發超高速車道交通信息技術

作為一家圖商,TomTom似乎很善於從底層為車輛和交通產品賦能,大約4個月前,TomTom宣布其面向自動駕駛車輛的高精度地圖已完成對美國州際路網覆蓋,而就在昨天,他們又傳來了支持自動駕駛車輛的全新底層交通技術布局。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7月6日,荷蘭圖商TomTom宣布其正在研發超高速車道級別交通技術,用以支持自動駕駛車輛以及更智能的移動出行應用場景。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該項目研發將與美國思科公司合作進行,利用思科公司旗下感測器陣列、路由器以及控制器收集的路緣數據,結合TomTom的交通數據融合技術,在思科公司物聯網(IoT)支持下生成一種全新的交通信息處理技術。

分布式光纖聲波檢測技術(DAS)

這次合作的一大亮點,是對分布式光纖聲波檢測技術(DAS)的應用。公開資料顯示,分布式光纖聲波檢測技術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其可以將光纖的光學信號轉換為虛擬聲波陣列,用於檢測和評估車輛移動。此前,這種技術還被應用在超高密度地面等場景的地震數據採集,以及光纖通信等。

具體而言,DAS技術通過向光纖電纜中傳入一道激光,沿著激光發射路徑,測量各種干擾信息,並通過分析,創建一系列聲波信號(每10米測量一次)。而目前交通系統監控普遍採用的技術,其測量跨度通常超過幾百米。因此,DAS技術能夠檢測出交通系統中曾可能漏掉的盲點,並較少交通事故監測的反饋時間,通過頻繁(10米)的檢測,可以建立更詳盡的交通區域評估流。

對於駕駛員而言,這種系統能提供更高效和準確的實時交通數據,對於交通擁堵和封路等情況更加敏感。在未來交通中,對於這種系統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TomTom利用其對流動車輛數據的採集池對所有數據進行融合,後者來自搭載在不同流動車輛上的超過500萬台採集設備。這些數據將在TomTom專為交通管理中心開發的處理介面中進行展示和分析。

「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將道路基礎設施、車輛、駕駛員和道路管理者聯繫在一起,使他們能夠幾乎實時地進行信息交換。這也是踐行萬物互聯概念。藉助TomTom的專利技術,以及他們巨量的交通數據池和創新交通技術,我們可以多方向合作,」思科公司歐洲區總裁Edwin Paalvast如是說。

準確和實時,可以用來簡單概括未來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趨勢下對於交通信息反饋的要求。此次TomTom與思科的合作研發也在布局這塊蛋糕。據介紹,未來整個系統將致力於減少潛在事故以及提高實時交通服務的準確率,並降低交通監控基礎設施的成本。以DAS技術為例,該技術將很有潛力成為取代傳統交通檢測的更高效和低成本的方法。

官方還表示,該項目將聚焦於支持自動駕駛車輛的產品服務,這種場景下,對交通環境以及各車道情況的實時感知至關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英國皇家工程院獎章,他是唯一的華人獲得者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萬小軍:機器寫稿技術與應用 | CCF-GAIR 2017
英國自動駕駛遞送小卡上路,它能搶佔雜貨遞送市場的風口嗎?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斯拉研究Autopilot盲點檢測 提升車道合併功能
io+MOBA,這款TapTap推薦手游能否駛上精品休閑電競超車道
Uber重新啟動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
Belgium Welcome Office啟動運營,為歐洲科技企業進入中國開設快車道
智能汽車借5G駛入快車道,車載設備及路側單元已搭載高通C-V2X技術
「路盲症」成為歷史 「AR-Driving」實景車道級導航開啟駕駛新時代
京雄高速將設自動駕駛專用車道
打造人工智慧「上海高地」,AI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MIT新型動態演算法,讓自動駕駛汽車計算緩衝區以改變車道
使用模型預測控制和PID實現自動駕駛的車道保持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Carsten Ullrich:在智適應教育這條快車道,數據挖掘仍是痛點
Find X闊別四年終成大器!OPPO駛入高端手機「快車道」
馬化騰:5G和AI雙核驅動產業互聯網進入「快車道」
智能網聯汽車展開首次道路測試: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 汽車自動駛入車道
上海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
iPhone X意外「助攻」 ,OLED電視逆勢上揚,全面普及走上快車道!
蔚來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號牌 正式開展自動駕駛測試
藉助 OpenCV 找到車載記錄儀中的車道線
自動駕駛落地物流場景,嬴徹科技駛入快車道
科技當自強,晶元、軟體、集成電路進入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