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鷺島七月七,撞緣沾故七公里

鷺島七月七,撞緣沾故七公里

【視頻一】走到哪走到哪!與鷺島佬友健步廈門老鐵路綠道,一路撞緣造故事

廈門於我,不是什麼外地。我的身份證號的字頭是3502…,我職業在島上起飛,很多記憶還沒被格式化。七月七,你們祭念民族恨、同胞命,我們一二一,走七公里。鷺朋鼓友——海歌兒、宇航還有老安,都來做三陪——陪我聊,陪我吃,更重要的是,陪我走。

宿僑廈 憶阿臭

華僑大廈,是時代的產物。住過很多大星級酒店、商務客棧,再回來住,感覺有種陳年佳釀的味道。從前一晚十點到次晨八點,我慢慢睡了十小時。第二早約著老友記走綠道,錯過了約點。宇航說,老酒店講究風水,睡得香。我還沒透露睡多了,他就這麼說。

喜歡這個酒店,除了它設施完備,比如有泳池、多種餐廳,還覺得它有情懷,比如總台提供免費茶水,退房時間延至下午兩點。

在廈門斷斷續續十幾年間,我常常來此宴客、辦證(中旅在此)或搭車,可知八十年代,這兒可是廈門的至高點。這裡有故事。來廈門後,有一次在電梯遇到一個老同學,情不自禁喊:阿臭!阿臭!未曾想,他硬邦邦地看著我,不苟言笑。等出了電梯,他才一本正經對我說:我叫曾文健!

原來,我叫了他的乳名,讓他一時難辦(也叫難堪)。他畢業於廈大,在大廈的市僑聯工作,周邊滿是同事。後來我把這個故事在同學間八開,成了經典笑談。一提及廈門華僑大廈,便想起這段故事。

其實我嬰時,可能吃了劣質奶粉,頭跟腳先發達,被村人叫「大頭海」,但未曾生氣。

舊時廈門華僑大廈

走鐵道 助慈母

前一晚(七月六日)我們四漢去光顧大排檔出身的亞珠酒樓,賞了廈門的特色菜。約定次日的清晨八點在萬石植物園門口集合走鐵道改造的綠道。

本來如果去鼓浪嶼繞一圈,恰好七公里,很是我的菜。但現如今,去一趟鼓浪嶼比下南洋還麻煩。去那兒,本地人和外地人分別在輪渡和東渡坐船,兩處相距三公里,十分麻煩。所以此次決定不支持它,再說它已經淪為烤魷魚島,部分區域烏煙瘴氣。

從火車站到和平碼頭,舊時有一段鐵路,用於貨運、軍備。而今,這段鐵道鋪上磚,改為鐵道。這一早,本來艷陽照島,但走在這條道上,綠樹作蔭,又要穿過一條地道,很是涼爽。在隧道內,我與兩位老友記憶苦思甜,講自己以前上學坐著燒煤的火車,所經歷的苦難。故事在地洞里回想,與牆壁的鐵路史畫相「映」成趣。

一個回形的柵欄,只許人過不許車行。一個推著自行車的媽媽,想出欄未果。我們問,要不要幫忙,我們幫你把車舉起來。她說不用,回頭走。但又試著穿越,仍不就。我們退回。幫她把車子舉起來,出了柵。她推著車,與我們聊了起來。說自己的兒子是自閉症患者,在大生理一帶(思明南路)街道辦的培訓班受訓。兒子自己去,作為媽媽的她不放心,走著僻道悄悄跟蹤他,偷窺他上課,偷窺他搭公交。我說,下次你過柵口,就解釋一下,請路人幫忙。她說,「歹勢啦,下次走另外的路。」看著重新登上自行車的這位媽媽,我們共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慈愛與孝順,都是人類的天性。於現在,因為稀缺所以高尚。我們撞見慈母,而隊里藏著孝子。宇航為伺候癱瘓在床的母親,辭去了工作,一連十三年(1994~2007),不離半步。直至她仙逝。「父母在不遠遊!」宇航的爸爸是南安石籠人,他雖八十年代就來廈門,但說的仍舊是濃濃的東北腔。

繞海旁 撞教頭

鐵軌綠道沒走完,我們決定出軌,沿著入海口往廈大方向走。藍天白雲,空氣通透。眼前畫一般的鼓浪嶼,映入眼帘。鄭成功雕像、日光岩、八卦樓…都是熟悉的味道。一條郵輪沿著廈鼓海峽走著,與廈門慢悠悠的步調十分合拍。

九點多,海傍的汽車,在各種凌空的車道飛馳著;綠道的行人並不多,但偶爾可見老年人,拿著報紙在小凳上端賞著。我們遇到一位騎車人,讓車子在一旁歇息,自己微曲小膝站著。好奇問他,這樣是否有利於膝蓋的「恢復液體」。我前兩天才被勸喻,運動完要做此動作。

【視頻二】路遇有緣分的羽球老將

沒想到,他介紹自己曾是羽毛球運動員。「欒勁比我晚打!」一說不可收拾,他說自己認識林建成、林丹、吉新鵬等一群我也不陌生的宿將,周強等廈門廣電的人,也是他的場友。這些都不稀奇。

說著說著,與我越來越近。他說自己是廈門電容器廠隊的元老,帶過這個廈門曾經的業餘冠軍隊。哎喲媽呀。大家可知,當年大學輔導員畫蛇添足,在我的檔案裡頭塞進一張介紹信,稱我是羽球業餘強手,多過什麼什麼冠軍。結果被分到廈門後,被安排到位於廈門華僑博物館旁的電容器廠,擬被專職打球。

不務正業是種犯罪,當時的人都這麼想。經過與父母的一陣鬥爭,決定去一天上午廠里報到,卻因人事的負責人不在,給了我起義的機會。中午,我與父母在廈門一朋友家吃飯。朋友說,可以去廈華看看,他認識負責特區人事的勞務公司的人。於是,小廟電容器廠被我成功甩去。經過一周為檔案的折騰,我終於入職簡寫為xoceco的廈華。

「如果你進電容器廠,或許他是你的領導,或許你是他的領導!」告別這位叫陳天賜的教頭,兩個脊友議論著。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三十年的緣分,現在只在路邊踐行。我說,這是緣分總是天賜的,猜不得,刻意遇不到。

其實我的羽毛球球技都是被吹大的。現在的國羽雙打教練陳興東,以前在成都跳傘塔省業餘體校打球時,有一次打業餘賽,一局我只從他身上得兩三分。我曾暗示他的教練王迪瑞「手下留情」,他卻心狠首辣。一點也不考慮我在石獅幫他搬運過walkman的恩情。

七公里的健步,讓身心充滿愉悅。回到酒店,宇航冒雨去中山路買好吃的:花生湯,肉粽,椰子餅,餡餅…我決定把回深圳的時間推遲仨小時,以便讓口水長流。一個能嘮,一個耐嘮,我決定用「多呆一會兒」來感激兩位一路給我講典故與我製造故事的老友記。

「下次來,我們環廈門道!」「要一百公里吧?!」……宇航、海歌兒把我送到廈門站,一路計謀著下一次。我想起謝晉的話,最精彩的片子是下一部……

希望還撞到緣、製造故事——像這次這樣!

蘋果系統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卓坊間 的精彩文章:

那年風笛的哀泣未離耳畔

TAG:卓坊間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御制「鏤空纏枝花卉紋內青花六方套瓶」現身美麗鷺島!
塵封檔案016:鷺島碎屍案
廈門大學鳳凰花已美成這樣了,驚艷了鷺島仲夏時光!
這個斷臂和尚募建了明代鷺島佛教始興的第一所寺院
美麗鷺島——五一假期暢享溫暖、愜意、美味的廈門風情
老照片:19世紀的廈門,看看鷺島的秀麗風光
新年開篇第一槌:保利與您在鷺島有個美麗的約會
鷺島,轉角遇到你
為何明代中期鷺島佛教走向全盛,南普陀寺前身普照寺卻反而日漸衰落?
鷺島唯一的一家只為家人製作的麵包店
特色鷺島·廈門創芯:火炬高新區造半導體千億級重鎮
玉泉時實|堆藍砥礪 鷺島初曦——記止觀禪院廈門凈蓮寺禪修圓滿
海醫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開幕:兩岸四地學者鷺島相聚,攜手談「心」促健康
茶葉專家齊聚鷺島 共話大國外交里的中國茶故事
駐廈門部隊:改革開放40年,為鷺島騰飛載入新動能
全國名老中醫進鷺島 服務市民零距離
駐廈門部隊:為鷺島騰飛載入新動能
雲領域精英鷺島相會,華為雲洞見智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