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原文題目《台灣家庭家人自我分化歷程的個案研究:以Bowen家族治療觀點論之》。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作者簡介:於正君,台灣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生、諮商心理師;徐西森,台灣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本文旨在以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理論,理解台灣家庭家人自我分化的歷程。

此理論提出主要的八大家庭功能與力量,以自我分化為理論核心,表達出家庭中的個體,需維持自身思考與情緒的客觀與變通性,方能保有健康的身心調適。

亦有許多研究發現,父母與子女自我分化程度會相互影響,並對多方面身心適應造成困難。

然而,東西方文化中存在著不同的色彩,若以西方觀點評析華人世界,則華人文化下的家庭與個人的身心調適,與內涵皆易出誤解與錯誤詮釋。

相較於西方世界強調自我獨立、界限分明等,華人世界更加看重家庭和諧與認同、家族間和樂與親密、關係中的緊密連結,且孝道觀念的根深蒂固,在家人與親子間的互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本文欲藉由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之概念,透過與一位自我分化較高的家庭成員進行會談與討論,逐步進行家庭實驗計劃,以評估與了解,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型態和自我分化的歷程。

最後再經由此歷程的經驗與發現,對華人文化下的家庭經營提出相關建議。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一、 前言

1960年,在家族治療的發展脈絡中,Murry Bowen提出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透過不斷淬鍊,提出八個重要的家庭功能與力量(Kerr & Bowen, 1988)。

而這些重要概念彼此間環環相扣,又互相影響,其中以自我分化概念為理論核心,認為家庭成員如能對自身的思考、與情緒保持客觀與變通,能較不受家庭紛爭與情緒壓力的影響。

也就是說,當個體分化程度較高時,在面對壓力情境下,能理性地將事件與情緒分開,有較彈性的態度,具備較佳的情緒調適與因應策略;

反之,當個體的自我分化程度較差,亦即個人的思想與感覺和他人融合(fusion)的程度越多時,情緒和行為反應易受他人情緒的影響,容易陷入家庭的情緒糾紛(Bowen, 1987)。

Bowen認為良好的自我分化須具備兩項條件

第一,個體能夠區分自身的理性與情感的能力;其二,個體能維持自我獨立,又兼具與他人情感連結的能力。

在許多研究中,皆可發現個體自我分化的狀態對其身心、壓力與適應狀況的影響(歐陽儀,2008;蘇慧娟,2009;Skowron, Wester, & Azen, 2004)。

亦顯示當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較高時,能協助子女發展較高的自我分化能力,有效調節情緒,對親密關係互動有較好的掌控(賈紅鶯,1990;Skowron, Kryslal, Slanley, Michael, & Shapio, 2009)。

而當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較低時,為了減輕兩人關係中的焦慮,則會引入家中的第三位成員,協助減緩此焦慮,形成三角關係(Bowen, 1987),破壞子女學習自我分化的能力(Hall, 1991),易增加其身心失調的風險(Gibson & Donigian, 1993)。

亦有研究發現,當個體具有較佳的自我分化時,與其親密關係、幸福感、身心適應等層面具有高度相關(王鑾襄、賈紅鶯,2013)。

因此,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影響子女的自我分化狀況,對子女的身心健康、情緒調適、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皆造成衝擊(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6)。

然而,在華人家庭中的自我分化與親子關係,與西方世界的觀點存在差異(Chung & Gale, 2009)。

在華人社會中,「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之格言耳熟能詳,強調子女不可評判父母的是非對錯,隱藏著「長幼有序」的價值觀,無形中強化父母親的權威性(黃詩淇、黃囇莉,2009)。

對於家人間的互動,則強調家庭的和諧與認同、重視家族間和樂與親密關係(黃士哲、葉光輝,2013)。

西方社會在關係中,建立明確自我界限相較下,華人文化中更強調關係中的緊密連結,且在此文化中所強調的孝道觀念根深蒂固(葉光輝,2009),也在華人家庭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重要角色。

本文將透過介紹Bowen的八大核心概念,旨在以Bowen的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運用於一個台灣家庭親子間的自我分化歷程。

透過其主要概念進行分析與評估,了解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與狀態,最後透過家庭實驗與返家治療(Brown, 2007;Bowen, 1987),提升家庭成員與自我的分化。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二、 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概念介紹

以下將針對Bowen的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之主要概念進行簡要介紹與說明:

(一) 自我分化(differentiaiton)

Bowen假設家庭具有兩個重要功能,即為協助成員個體化產生歸屬感的能力

健康且自我分化程度較高的個體,能夠同時兼具此兩項重要功能。因此,在面對家庭糾紛時,個體能夠理性的區分想法與感受,又可以與家人進行親密的連結。

當自我分化程度較差時,則容易陷入家庭糾紛之中,失去自我對情緒的掌控,易受他人影響。

自我分化狀態,依據融合與分化量尺分類為四

較低程度者(0~25)為情感融合;

位在25~50者,則為生活被情緒和他人反應所引導;

50~75範圍者,有發展適當的自我與分化;

處在75~100範圍者,習慣性將思想與情感分開(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二) 三角關係(triangle)

三角關係是家庭情感的基礎單位,也是最小的穩定關係系統。

當焦慮低、自我發化程度交高時,此三角關係較為舒適且自在,能有效的雙向溝通。然而,當兩人關係太過緊張且焦慮時,三角關係易形成破壞性,且常會拉進最脆弱的第三者(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三) 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

人們傾向選擇與他們相同分化程度的人,形成親密關係並共組家庭。然而,當兩人分化程度較低時,容易變成高度融合,形成不穩定的核心家庭情緒系統。

當雙方長期處在高壓且高度焦慮的環境下,容易產生身心失功能、關係衝突、易將脆弱的孩子拉進而形成三角關係,或將問題投射給孩子,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

(四) 家庭投射歷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

指父母將自身的分化程度、家庭所經歷的壓力,或焦慮狀態傳遞給下一代,且容易選擇最幼稚且脆弱的孩子成為投射對象,並形成三角關係。

將自身無法處理與面對的焦慮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為父母將焦慮反應出來,使父母可成功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而非自己(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五) 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

在成長過程中,當分化程度較低的孩子,嘗試採取策略與家庭的糾葛區隔開時,最常使用的就是情緒截斷,形成距離或心理上的距離,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家庭壓力與焦慮中。

此種方式僅能在情緒上獲得些許解脫,此種逃避與否認方式,卻讓個體失去了解開未竟事務與提升分化程度的機會。故,情緒截斷僅是暫時處方,並非長久之計(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六) 多世代傳遞歷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嚴重的失功能源自傳遞了好幾世代之長期焦慮的結果。當父母將自身的低分化程度,透過投射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其子女的分化程度將變得更差。

藉由選擇與自身類似分化程度的個體共組家庭,最後,再將自身的低分化狀態投射給下一代。如此反覆的歷程,即為多世代傳遞歷程(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

(七) 手足位置(sibling position)

個體如何看待自身在手足中的排序位置,遠比實際真正的順序來的重要。強調夫妻的相處與互動方式,與其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的手足排行有關。

因此,在了解家庭關係時,需看重其原生家庭的手足關係與順序,及此內化模式如何影響與伴侶及孩子的互動方式(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八) 社會退化(societal regression)

Bowen將其概念延伸至社會的情緒功能,認為社會的運作猶如家庭,當壓力與焦慮過大時,容易使彼此對立的權力,變得更加非理性且競爭,使大環境處在一個低分化的情緒狀態,增加衝突、鬥爭與犯罪的機率(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Bowen, 1987)。

Bowen認為在治療中,與一位積極且於原生家庭中屬較高自我分化的家庭成員工作即可(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透過此個體的高度自我分化,可改變核心家庭情緒系統,進而改變與提升家人間的分化程度。

Peleg(2005)的研究發現,親子代間的融合與親密會影響孩子個體化的狀態與發展,Skowron、Stanley與Shapiro(2008)研究顯示,青少年的自我分化狀態,對其人際關係將造成影響。

Sandage與Jankowski(2010)的研究發現,自我分化程度能夠調節寬恕意念和心理幸福感的關係。

由以上概念可知,Bowen的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看重個體在家庭中的分化程度。

認為父母的低自我化程度,形成核心家庭情緒系統,透過家庭投射歷程,將低分化程度投射在脆弱的孩子身上形成三角關係,影響孩子的情緒調適與身心健康,並出現情緒截斷與逃離家庭,嚴重者恐出現身心的失功能狀態。

因此,在了解家庭關係時,不僅需了解各自的分化程度外,亦須了解其原生家庭的手足位置,方能更完整的涵蓋彼此的互動關係。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三、 華人文化中的家庭樣貌

此段落將簡述華人文化的根基-孝道,及其對親子互動的關係與影響。

(一) 孝道

葉光輝(2009)表述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從先秦時代流傳至今的孝道觀念,已經過幾世紀的革新,認為在孝道觀念中,著重情感層面的互動。

如:情感聯繫與相互支持,亦指出當孝道的傳達偏向權威與強制規範時,對個體的身心發展會造成負向效果,並提出「雙元性孝道模式」,表達在華人世界中的孝道可分為「相互性」與「權威性」(Yeh, 2003)。

1. 相互性孝道:由「尊親懇親」與「奉養祭念」等兩觀念組成。前者強調子女在情感上對父母的關愛;後者則重視在物質上對父母的照顧及過世後的追悼。

2. 權威性孝道:由「抑己順親」和「護親榮親」所組成。前者意涵子女壓抑自己所願並順從父母意願;後者則具有對角色的要求,需要光宗耀祖。

相互性孝道對個體的開放性、友善、同理心、降低親子衝突等層面具有正向效果;而權威性孝道則與神經質、男性優越、焦慮、憂鬱及攻擊行為等負向層面有關(葉光輝,2009)。

黃士哲與葉光輝(2013)對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雙元孝道信念的影響效果研究中發現,民主權威教養對青少年相互性孝道信念具有正向效果,而父親的威權專制教養則對青少年的情境順從傾向有影響。

由以上的研究可發現,孝道具有不同形式的內涵,且會對不同的狀態造成影響,最終形成不同樣貌的孝道信念。

(二) 親子互動

親子關係的意涵從以往的單向教養概念,逐漸轉為孩子與父母在互動中的雙向來往,強調親子雙方在此關係中的主動性(Bell, 1968;De Mol & Buysse, 2008)。

而在華人文化下的家庭互動與親子界限中,強調以孝道為核心價值的相處方式,親子間的共同參與和同國感(修慧蘭,2011)。

在如此的脈絡下,社會文化亦有間接鼓勵親子形成三角關係的可能性(歐陽儀、吳麗娟,2012),形成共生共黏與共依附的關係(吳麗娟,1998)。

歐陽儀和吳麗娟(2012)研究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之影響,發現父母親的自我分化,會正向影響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分化,進而對其身心健康形成正向影響。

而黃宗堅和周玉慧(2009)針對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進行研究,發現「糾結共依型」的子女難以與父母心理分離,並易產生罪惡感,對維持關係存在較弱動機;

子擔親職型」的男女大學生,在親密關係中有較少的衝突與矛盾,較多自主性,此結果似乎也反映了「關係中的自我」在華人文化中的特色。

在華人社會存在著相互依賴、維持關係和諧、覺察他人需要等的特性(黃宗堅、周玉慧,2009),容易將親職化視為孝順的表現(修慧蘭,2011)。

綜而論之,可發現在華人文化中的親子互動關係存在其獨特性,在孝道的概念中,強調對關係的緊密及付出,而往往在不同脈絡的孝順概念下,對親子關係將形成正負向的影響。

四、 研究方法

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以台灣某家庭為例,透過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療的概念,評估與分析家庭成員彼此間狀態、互動方式以及自我分化歷程,且藉由一個成員在其中進行的家庭實驗,來達到提升自我分化的可能。

茲以下簡介個案研究法、家庭案例介紹、家庭實驗歷程,與家庭關係的互動等內容。

(一) 個案研究法

Stake(1995)認為個體可以成為研究主體,視為一完整的系統,可透過其行為方式來了解該系統內與外的脈絡與變化特性。

Yin(2003)則表示可在生活情境中,透過搜集文件、晤談、檔案、觀察等多種搜集資料方式,對個案的行為與環境間的互動產生深入的觀察與了解,從中發現關聯性。

由此可知,個案研究法需經過搜集個案生活脈絡中的相關信息與文件資料,對個案形成一個整理而有脈絡性的完整圖像。

Merriam(1998)提出個案研究的三種特性,包含:特定性、描述性與啟發性,而葉重新(2001)與王文科(2002)則認為個案研究法具備探索性、描述性與解釋性的目標。

基於本研究之目的與方式,採取描述性個案研究法,搜集會談內容、紙本記錄與觀察等資料,對此家庭進行分析與了解,並對其自我分化的歷程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描繪。

(二) 研究倫理

為顧及研究參與者的權利與隱匿性,在不影響案家整體狀態與互動之情況,本研究將案家的相關背景資料稍作修改,以確保研究之保密性。

(三) 家庭案例介紹

1. 家系圖

家庭成員有五位,包含:案父、案母、案奶奶、案姊以及案主。現案父母退休,在家共同照顧案奶奶,案姊任職財金工作,案主則從事餐飲業。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2. 家庭評估與分析

依據與案主的會談資料可對此案家進行評估與分析。以下將依據Bowen所提出的概念,分別進行簡述。

(1) 自我分化

在此家庭中,經過家庭實驗後,自我分化的分數有前後的變化。目前先呈現實驗前的分化狀態。

案父屬於情緒自我分化功能較低的人,大概處於0~25的範圍。

案父的情緒易受到親戚的影響,常因看不慣案奶奶與親戚們的做事方式,卻難以直接表達,轉而衝擊核心家庭的家庭氛圍,表現不與他人互動、講話較沖、發脾氣等狀況。

案母則為自我分化較高的人,約略落在50~75之中。當案母需要面對較大壓力、或是案父的心情狀態改變時,能維持日常的情緒水平,且與孩子們有穩定的互動態度,然而,對案父的態度較為順從。

案姊的自我分化狀態則處在25~50之間,其情緒較易受到案父母的影響,時常當案父情緒變差時,案姊會在與其互動中開始變得暴躁且易怒,最後兩人常以爭吵收場。

案主的自我分化落在50~75之中,較能以理性態度分析與評論家中的狀況,時常需要傾聽案母與案姊的情緒,並給予建議,對案父的多變情緒則感無可奈何。

(2) 三角關係

在核心家庭關係的演變過程中,三角關係不斷的變化。在中小學階段,案父母的爭吵較為激烈,只要一有爭吵,案姊與案主即會受到波及,家庭氣氛瞬間變得緊張,不能輕舉妄動。

在案母的期待下,案姊與案主須承擔案父母的潤滑劑,要表現好、積極、早上問安等孝順與乖巧表現,讓案父心情好,家庭氣氛才能因此和緩。

然而,隨著年紀漸增,案姊與案主進入青少年時期,開始反抗此事,拒絕擔任案父母的傳聲筒,並在盛怒下,告訴案父母如此的互動對孩子的傷害與厭煩。

此家庭中,較清楚可見的三角關係則為案父、案母與案姊。

每當案父的情緒開始發怒,對案母的態度變差時,案姊會看不過去,開始心煩氣躁,並跳出來為案母出聲,或是以衝動方式向案父表達不滿,而此為兩人最主要的爭吵原因,甚至曾大打出手。

案母、案姊與案主則為結盟關係,三人相互支持。而案父、案姊與案主,則為對抗的三角關係,案姊與案主會互相聯盟,並對抗案父。

(3) 家庭投射歷程

案父原生家庭較為高壓教育,案爺爺說的一切事項皆需要被完成,與家人的溝通多半為單向,手足們非常怕案爺爺,亦無頻繁的情緒溝通與互動。

案母原生家庭氣氛較和樂,兄弟姊妹皆可互相支持與幫忙,雖然案外公較為強勢,不過可以在案外婆的包容與溝通下,案母與其兄弟姊妹較能與案外公共處。

案父從其原生家庭中習得的高壓管教,清楚的反應在案姊與案主的求學階段與生活要求。案姊與案主常因分數與名次未達案父標準,在身體上留下瘀青的藤條痕迹,且在生活中的禮貌與規矩不合期待時,也免不了一頓責打。

案母原生家庭對孩子們的外出較為謹慎,時常會叮嚀外面可能存有的危險,並常常拿社會新聞來加強外出安全的重要性。

而案母在原生家庭習得對父親權威的遵從,也反映並投射在孩子們身上,時常期待孩子們對案父有禮,減少怨言。

(4) 情緒截斷

案主在大學時期即發生明顯的情緒截斷,對於家庭氣氛的難耐與不悅,選擇離家較遠的大學就讀,減少回家的次數;

而案姊的反應則是時常與朋友外出,甚至借宿在朋友家,減少與家人的互動,降低情緒的連結與共鳴。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四) 家庭實驗歷程

案主為了提升與改善與案母的互動方式,及與提高其在家庭中的自我分化程度,故在與案主的會談中,案主決定進行兩階段的家庭實驗計劃。以下進行簡述。

1. 長出自我計劃

此計劃的主要緣由為,案主思考到案母在家中承接上一代對女性順從與壓抑的角色期待,在家中長期失去自己的聲音,而此順從的態度,也會投射在孩子們身上,造成案母的身心壓力。

因此,案主企圖透過此計劃,提升案母的自我與情緒分化,並能夠為自己發聲。

計劃目標放在協助媽媽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使其再次聽見自己的聲音。然而,在此階段困難重重。因長期習慣的塑造,以及被壓抑的婦女文化下,案主碰到許多困難與挑戰。

當案主企圖透過詢問案母:「那你想要什麼呢?你想吃什麼?最喜歡什麼?想做什麼?」時,時常碰到的回應就是「都可以啊,看你們。你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我什麼都可以吃。」

諸如此類的反應,另案主相當受挫且衝突,生氣著案母對學習自我表達的困難,痛苦著該如何才能讓案母有所進展,難過著此習慣的根深蒂固。

然而,在此計劃的反覆討論與修訂,與案主共同找出可運用的支持系統-案姊。因此,案主決定將進行此計劃的目的與案姊討論,成功將其納為正向資源,並對此停滯的狀況帶領到新的方向。

此階段即透過不斷且重複的堅持與鼓勵案母表達自我,善用等待與沉默技巧,誠懇地向案母表達孩子們想要了解她的慾望,一定要等到案母說出自己的想法後,轉為案姊弟支持與贊同其的意見,並對此決定給予正向反饋。

這也讓我想起女性主義治療中,提出女性在社會化過程中發展出隸屬的態度與行為,需要配合先生、孩子的需求,因此不能表露太多自己的想法,在家庭的性別與權力中相對弱勢。需要對此有所突破,即需要採取行動並引發改變(Enns, 2004)。

2. 提升自我分化計劃

隨著家族生命發展周期概念的認識,了解到家庭不同階段,成員需發展出不同的相處與因應方式,如此彈性的調整,呈現家庭界限、功能與因應危機的可塑性(Barnhill & Longo, 1978)。

此家庭目前所處狀況為第五階段-孩子進入社會而家庭繼續前進,長大的孩子需與爸媽建立成人對成人的關係,與重新協商夫妻的婚姻關係,此次實驗主要重點會放在建立案主與案母間成人與成人的互動關係。

此階段的起源來自案主對於案母對其行蹤的過度擔心,且溝通此事時易引發爭吵而形成計劃。

在會談中,可初步了解案母對案主外出的擔心,可能存在著原生家庭觀念的傳遞,包含:需要了解和關心小孩、掌握行蹤、對外在社會危險的焦慮,以及過去習慣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所致。

然而,隨著年紀成長和家庭生命的進展,需要因應不同的狀態,彈性調整互動與相處方式(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

然而,因之前計劃與案母的調適後,此階段計劃要再次與案母溝通,似乎變得較為容易。

在案母逐漸提升自我概念與分化後,案主發現似乎較能與案母進行理性、客觀的討論與表達感受,而案主亦在其中放鬆了自身態度,變得更願意與案母溝通與表達感受。

案主呈現了一個與案母理性表達的深刻場景:

當我與媽媽表達『我已經是成人了,我知道我該做些什麼,我從小有做過壞事嗎?有什麼不良習慣嗎?我現在的表現,仍然有這麼需要讓妳擔心嗎?』的時候,我發現媽媽似乎停頓了一下。

看了許久才回話『我知道啊,你很乖、不會做壞事,已經不太需要我擔心,不過身為媽媽,我還是會緊張自己的孩子太晚在外面很危險。』

再經過數次的溝通後,案主接納案母身為母親對孩子安全的擔憂,感受到案母的轉變,彼此討論出可接受的叮嚀方式:清楚交代行程、通訊軟體的提醒及次數、鼓勵案母設定焦慮的停損點,並以自身生活為重。

有趣的是,當案母與案主的分化與互動方式改變後,似乎也間接影響案母與案姊的相處方式,也不再會持續打電話叫案姊提早回家、擔心的詢問要跟誰外出。

案姊也較不會因案父的情緒起伏而為之震蕩,並對於案母與案父的相處模式亦造成改變。

案主表述過往的經驗中,案母會因需承擔照料家務與正餐,而無法與朋友外出及遊玩。

然而,透過前兩項計劃的實行後,案主觀察到案母逐漸學習鬆綁「照顧所有人的需要」,投入自己的生活與休閑,開始與朋友外出玩樂和學習才藝。

以系統的觀點觀之,可以發現家庭成員的改變會形成漣漪效應,影響其他人並跟著一起調整(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

經由計劃的實行後,彼此的調整後,關係似乎變得較為放鬆,互動也較為輕鬆、像朋友一般。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五) 家庭關係的變化

1. 自我分化的提升

由此案家的實驗與互動中可發現,成員間互動方式的轉變,對自我分化的提升達到不錯的效果。當案母的自我分化提高後,與孩子的互動方式跟著轉變,連帶影響案主對其的溝通型態。

此點正符合Bowen(1978)認為藉由促進一位家中自我分化程度較高的成員,能對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分化程度造成影響。

案母自我分化的提升,亦影響孩子與其的互動方式,減少爭吵,降低情緒困擾的強度,並藉此促進孩子自我分化程度的改變,達到較佳的情緒調適、彈性溝通與相互支持(Skowron et al., 2009)。

2. 親子關係的親密

因原本親子三角關係的過度涉入,導致孩子們發生情緒截斷並與家庭拉遠關係,而此又將引發後續更多的爭吵。

隨著彼此的自我分化提升,案母、案姊與案主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對於案父的情緒波動,能較不受影響,且能彼此支持與安慰,提升對家庭衝突的有效協調策略(蔡金蓮,2009)。

當親子關係較佳時,則能在此關係中感受到較多自主性與安全感,減少衝突與緊張的互動模式(黃宗堅、周玉慧,2009)。

3. 孝道的轉化

原本孩子們對於案父較為權威的管教及案母對孝順期待的壓力下,為了順應當時環境,表現乖巧與孝順。

權威式管教方式里,缺少了情感連結與理性溝通,因此形成孩子們的反叛,變得難過與憤怒。在案母的自我調整後,較能接受案父在情緒調節的限制,亦不再逼迫孩子表現乖巧與孝順。

孩子們對於案父的態度轉為疏離和諧(孫頌賢、修慧蘭,2004),在關係中維持適度親密,且較多自我空間。

黃士哲、葉光輝(2013)的研究也發現,父母須採取民主權威教養方式,同時具備理性與親密關懷,較能與孩子形成良性親子關係。

亦即在親子互動中,父母需要有更高的自我分化,具備理性與彈性溝通,使孩子了解孝順的相對性概念,較能促進親子關係的修復。

五、 研究結論

本研究試圖以Bowen跨世代家族治療取向,評析一個家庭中成員間彼此自我分化的歷程。

由研究中可發現,當與一位自我分化程度較高的家庭成員合作時,較能清楚且輕易的了解家庭的動力,能較快速的形成協助家庭改善的計劃。

此種以較為理性的態度,分析與評論自身家庭,亦帶有提升自我分化的可能性。

以家庭系統論之,可發現當家庭某成員開始改變時,其他的成員也會連帶受到影響而轉變。

在執行計劃中,案主遇見瓶頸,在與案姊討論與合作後,案母感受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改變後,案母的調整即變得容易,在與家人的互動中,逐漸學習表達自己想法與感受,對情緒與壓力事件的調適變得彈性。

在此歷程中,案主認為改變案父分化程度的難度過高且易引發爭吵,未將案父納入改善計劃。不過在此過程中,案主仍有觀察到案父些許的改變,如:生氣時程減少、憤怒強度減低等。

經過這兩個計劃的執行,案主明顯感受到與案母和案姊的關係變的更好,更能夠貼近與了解彼此並分享內心世界,而與案父的互動關係變得較不排斥,較不會與其發生衝突,並盡到子女該做的本分。

(一) 研究發現脈絡圖

本研究透過案主的眼光,得以了解此家庭的狀況與動力。藉由討論而得出可執行的家庭計劃,主要目的在提高家中成員的自我分化程度。

透過自我分化程度的提高,似乎連帶使得親子關係變得較為滿意,亦使得孝道表現與認知有了不同的變化。而這些調整,將反饋在自我與家庭互動中,使得自我分化與自我負責更加穩定,家庭互動與氛圍較為和樂與彈性。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二) 親子關係的變化

在親子關係中,民主威權式的管教方式包含理性、教導與觀念討論,此互動方式較能促進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黃士哲、葉光輝,2013),且父母提高自我化後,對子女的自我分化、因應策略、互動方式等具有互動性關係(吳麗娟,1998)。

在研究中可發現,當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提高時,連帶也會影響子女的分化程度,彼此變得更願意理性與直接溝通、理解互相的感受,也可以彼此支持與鼓勵。

在華人的社會中,強調「人我關係協調」的概念(陳秉華、林美珣、李素芬,2009),重視家庭氣氛的和樂、人我關係的緊密結合,且在孝道信念的熏染下,子女需聽從父母的指導與意見,故易捲入父母的關係中扮演緩衝者。

在如此的文化下,相當容易形成親子間的三角關係,恐易形成代罪羔羊,造成子女身心壓力與失調(歐陽儀、吳麗娟,2012)。

在此研究中發現,當孝道觀念變得可以討論後,子女不再為了反對教條式的孝道觀念而不斷衝撞,最後願意選擇負起自身責任,並適度的與父親維持和諧的互動關係,跳脫三角關係的束縛,找到在家中舒服的位置。

(三) 孝道信念與行為

在華人儒家傳統文化的洗禮下,孩子們承接著父母對其孝順的期待,然而,當這些期待與現實困境發生衝突與矛盾時,容易引發孩子們的反抗。

隨著時代更替、西方文化與現代化的交互作用,孝道的觀念已並非從前過往的嚴格規條,而變得更加有彈性。

黃士哲、葉光輝(2013)認為相互性孝道概念,存在著親密親子關係的基礎,重視真誠情感的交流,有助於青少年發展孝道觀念,更願意感恩與回報。

由本研究之歷程與結果中可了解,原本家庭處在自我分化程度較低、情緒糾結、三角關係、強壓式的孝道觀念等,使得子女出現身心壓力、情緒截斷、生氣、易怒等狀況,造成家庭氣氛不佳,親子關係的衝突一觸即發。

透過家庭計劃的執行,協助親子間的坦承與直接溝通,情感間的交流與支持,透過相互了解,達到提升自我分化的可能性。

當彼此能理性、彈性的溝通時,原本僵化的孝道信念傳輸,變得可以調整,而彼此找到現階段此家庭中適切而舒適的位置與互動關係。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六、 研究建議

家庭一直是人類最重要、最初接觸、影響最深的類社會化環境,透過家庭成員間的互相交流,得以從中獲得寶貴知識、滋養與能力。家庭對人的重要性首屈一指。

營造一個穩定、健康且有益的家庭是人之嚮往。然而,每個家庭都存在自己的互動特色,亦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經驗結晶。透過本研究,得以窺見一個家庭的生態,及其變化的過程。筆者在過程中,有些許心得與建議想與之分享。

(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關係

華人社會的家庭中,彼此間的關係較為緊密,此為華人家庭與關係的重要特色。然而,此關係亦有好壞之分。當過度的緊密,亦造成子女難以自由發展且易感被壓抑,嚴重者,甚至發生衝突。

在孩子生長的過程中,需要透過許多機會與嘗試發現並挑戰自己,從中獲得自我成就與自信。此時,父母需要學習放手,扮演避風港的角色

當孩子在外受挫、沮喪時,依舊可以知道回家有人訴說、給予支持與安慰,最後再度勇敢地向外挑戰。此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諧關係,便是立基於相互的信任,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重要關鍵。

(二) 動之以情,說之以理

內斂與謙虛的華人世界中,情感的交流與表達相形較少,此點甚為可惜。

因此,鼓勵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須有較好的情緒自我覺察、後設情緒能力(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瑞,2005)、想法與觀念的討論,建立互相溝通與表達的管道與氛圍,教導子女較適切的情緒表達方式,達到促進親子關係與提升自我分化的目標。

(三) 孝道為根,彈性為本

時代的演進,孝道觀念的轉換,導引出父母在與子女溝通與互動時,需從以往教條式的孝道信念傳遞,轉而以注重情感傳遞、理性與彈性討論、自在與開放態度等方式。

父母須維持開放與彈性的態度,促進與孩子間的情緒交流與互動,透過真誠的相處與了解,鼓勵彼此表達想法,方能培養較適切的孝道觀念,並維持良好的親子教養與關係。

七、 參考文獻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家族治療概論(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Michael, N., & Richard, S. (1998)。台北:紅葉。

王鑾襄、賈紅鶯(2013)。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輔導季刊,49(4),27-39。

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合譯(2012)。家族治療概觀(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7th Edition)。Greenberg, H., & Greenberg, I. (2001)。台北:雙葉。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91-132。

修慧蘭(2011)。何謂糾結/疏離關係-本土大學生親子界限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3,1-18。

孫頌賢、修慧蘭(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1(1),45-78。

陳秉華、林美珣、李素芬(2009)。人我關係協調之伴侶諮商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3),463-488。

黃士哲、葉光輝(2013)。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雙元孝道信念的影響效果:中介歷程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9,119-164。

黃宗堅、周玉慧(2009)。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1(2),197-214。

黃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楊國樞、劉奕蘭、張淑慧、王琳(2010)。華人雙文化自我的個體發展階段:理論建構的嘗試。中華心理學刊,52(2),113-132。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瑞(2005)。母親的後設情緒理念對國小子女依附傾向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2),181-195。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賈紅鶯(1990)。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平之相關研究-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陽儀(2008)。父母自我分化,親子三角關係,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歐陽儀、吳麗娟(2012)。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模式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3),567-590。

蘇慧娟(2009)。國中學生自我分化、情緒自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Barnhill, L. R., & Longo, D. (1978). Fixation and Regression in the Family Life Cycle. Family Process, 17(4), 469-478.

Bell, R. Q. (1968).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effects in studies of socializ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2), 81-95.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Brown, J. (2007). Going Home Again: A Family of Origin Approach to Individu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in Australia, 14(1), 12-18.

Chung, H., & Gale, J. (2009).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elf-differentiation: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1), 19-33.

De Mol, J., & Buysse, A. (2008). The phenomenology of children』s influence on parent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0(2), 163-193.

Enns, C. Z. (2004). Feminist Theories and Feminist Psychotherapies: Origins, Themes, and Diversity (2nd ed). New York: Haworth.

Gibson, J. M., & Donigian, J. (1993). Use of Bowen Theory. Journal of Addictions & Offender Counseling, 14(1), 25-35.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4th Edition). New York: Brooks/ Cole.

Hall, C. M. (1991). The Bowen Family Theory and Its Uses. London: Jason Aronson.

Kerr, M. E., & Bowen, M. (1988). Family Evaluation. New York: Norton.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Peleg, O. (2005).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3, 167-183.

Sandage, S. J., & Jankowski, P. J. (2010). Forgiveness, spiritual instability,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well-being: Mediator eff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2(3), 168-130.

Skowron, E. A., Krystal, A., Stanley, L., Michael, A., & Shapiro, D. (2009).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tion of Se1f, Inter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hood.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 3-18.

Skowron, E. A., Stanley, K. L., & Shapiro, M. D. (2008).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ter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hood.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 3-18.

Stake, J. M. (1995). A History of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t Stake.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id.

Yeh, K. H.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rgrative analysis. In K. S. Yang(楊國樞), K. K. Hwang(黃光國), P. B. Pederson, & I. Daibo (Eds.).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CT: Praeger.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3r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自我分化程度(含案例分析)

第11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最新日程


8月12日 上午
8:30-9:00 第11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開幕式
9:00-12:00 大會開幕式演講
9:00-10:00 主講人:張侃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長 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題目:中國心理學服務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10:00-12:00 主講人:洪蘭 台灣中央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題目:從大腦發展看科學的教育方式
8月12日 下午
14:00-17:00 專家對話
14:00-17:00 本土化應用: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華德福與蒙台梭利
14:00-17:00 青少年輔導: 青春期、學習與生涯規劃
14:00-17:00 隔代教育:相隔與相融、困境與對策
14:00-17:00 婚姻情感:親密關係、性與婚外情
14:00-17:00 校園霸凌:預防策略與處理機制
14:00-17:00 哀傷輔導:從失去(成癮、死亡、離異)中恢復
8月12日 晚間
18:30-21:30 主講人:張梅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陸小英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授課講師題目: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題
18:30-21:30 主講人: 廖鳳池 高雄師大輔導與咨商研究所副教授 1879 計劃總督題目:1879 專場:如何化解親子衝突
18:30-21:30 主講人:格桑澤仁教授 四川大學教授 催眠專家題目:催眠專場
8月13日 上午
9:00-12:00 主講人:胡佩誠 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系原主任 教授 博士生導師題目:中國性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主題演講
9:00-12:00 主講人:Nicolle Zapien 加州整合學院人類性學助理教授題目:如何通過生命教練提升夫妻關係主題演講
9:00-12:00 主講人:郭祥益 高雄學生輔導咨商中心主任題目:看見自己、發現未來-家庭親子生涯工作坊
9:00-10:30 主講人:徐西森 高雄師範大學教授 台灣咨商心理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題目:家庭危機干預與諮詢工作坊
10:30-12:00 主講人:方剛 社會學博士 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題目:家庭性教育:如何讓孩子做出積極的負責任的行為選擇
9:00-10:30 主講人:王錚 心理學哲學博士 國內知名格式塔心理諮詢專家題目:格式塔心理技術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格式塔家庭諮詢會談模式
10:30-12:00 主講人:王紀瓊 FLES·講師訓練體系總策劃、中國夢·SPEC 愛心傳播工程公益講師團導師題目:家庭教育實操化和生活化的技術演講
9:00-10:30 主講人:袁愛玲 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 中國蒙台梭利協會副會長題目: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及其運用
10:30-12:00 主講人:何勝昔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後題目:中美教育差異對中國教育問題的借鑒
8月13日 下午
14:00-17:00 主講人:賀嶺峰 上海政治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題目:家庭心理拼圖主題演講
14:00-17:00 主講人:Elizabeth J. Beaven 加州整合學院整合教師教育研究生導師 魯道夫·斯坦納學院(加利福尼亞州)校長題目:擬華德福/家校社方向主題演講
14:00-17:00 主講人:曾文志 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題目:認真玩在輔導諮商上的價值與應用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連廷嘉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題目:家庭遊戲卡在家庭教育與輔導上的應用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林旻沛 臨床心理學博士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任題目:當心理輔導/心理諮詢遇見網路沉迷行為:網路沉迷的評估與干預及實操演練工作坊
14:00-17:00 主講人:王金麗 家庭系統排列國際導師復旦大學博士後題目:「看見關係·看見我」 幸福家道體驗式工作坊
8月13日 晚間
18:30-21:30 主講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 中科院心理所《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組成員曾海波 中國傳媒大學講師 ICCP領導力教練題目:青少年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教練論壇
18:30-21:30 主講人:蔡春美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博士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題目:行動取向體驗工作坊(Action method):理性與感性的最近距離
18:30-21:30 成果交流展
8月14日 上午
9:00-10:30 主講人:郭曉潔 薩提亞諮詢師、培訓師題目:擬薩提亞方向演講
10:30-12:00 主講人:金洪源 元認知干預技術創始人 遼寧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題目:科學潛意識觀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實效化家庭教育主題演講
9:00-10:30 主講人:劉偉 博士 江蘇大學教授題目:繪畫投射測驗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工作坊
10:30-12:00 主講人:郝景芳 第74屆雨果獎獲得者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宏觀經濟員題目:從認知和學習角度談兒童創造力和教育演講
9:00-12:00 主講人:鄭寧 北京建築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首批心理督導師題目:關於大學生無氣力症的診斷與篩查演講
9:00-12:00 主講人:Lorna Cordwell 英國心理學委員會註冊心理治療師題目:擬催眠方向工作坊
9:00-12:00 主講人:田秀蘭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題目:家庭對個人生涯決定方面的影響工作坊
9:00-12:00 主講人:蔡麗芳 台灣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原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副教授題目:有技巧地陪著孩子玩——親子遊戲治療工作坊
8月14日 下午
13:30-16:00閉幕式報告
16:00閉幕式及秘書處授牌
註:該日程所列舉專家演講時間及論壇嘉賓均為擬定,部分專家和演講題目尚在確定中,具體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會後工作坊(需報名)
時間 8月15-16日
9:00-17:00 主講人:Lorna Cordwell 英國心理學委員會註冊心理治療師主題:認知行為催眠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
時間 8月15-17日
9:00-17:00 主講人:曾文志 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主題:擬定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工作坊
時間 8月15-19日
9:00-17:00 主講人:郭曉潔 薩提亞諮詢師 培訓師主題:薩提亞諮詢師(初級)專業班
時間 8月16-21日
6天2晚 主講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 中科院心理所《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組成員曾海波 中國傳媒大學講師 ICCP領導力教練主題:學習教練高級研修班

關於大會大家可以諮詢大會組委會

電話:010-51653135/36

也歡迎後台留言哦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以在線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支持在線報名哦!

家有考生|如何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考試焦慮
微課報名|王健教授親自解密非藥物治療失眠的首選療法CBT-i
中國心理諮詢師如何看待「雙重關係」
如何繞開心理防禦,了解來訪者真實的想法?(附攻擊性兒童案例分析)
乾貨|讓人不需要經歷痛苦就幸福的諮詢技術

TAG: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精英階級論: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一生前途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一生?
無痛分娩會影響孩子嗎?分娩中老公如何分擔產婦的疼痛
論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離婚的?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2個維度幫你分析
易趣學堂八字命理分析案例:婚姻受影響,而會成為女強人的生肖
文化如何影響抑鬱症?
原生家庭究竟怎樣影響孩子的性格?
美國專家:分娩方式的不同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未來
自然分娩對高度近視的孕媽有影響嗎?
讓分娩變成「姨媽痛」 無痛分娩會影響孩子嗎?
八字命理分析:婆媳關係惡化影響婚姻?如何化解?
深度分析:脫歐對留學生的影響比想像中更嚴重
個性如何影響你的攝影?
脫歐對留學生影響比想像更嚴重 | 深度分析
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尤為嚴重!
印度人為何不記錄歷史?3個原因解釋中印差別,此文化影響最深
看圖猜成語:丈夫拒絕無痛分娩:影響小孩
雌激素低影響備孕 生活中該如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