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識活佛:佛法因果原來是這樣解讀的

多識活佛:佛法因果原來是這樣解讀的

(一)普通因果

「因」的定義是:能生者。因、果、有為法是同一概念。

能生有為法者,是有為法之因。即,生A者是A之因。

因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無間隔親生因。即,直接生出A者是A的無間隔親生因。間接原因是疏生因。即,親生因之生因。如:A由B生,B由C生……B是A的親生因,C及C以下是A的疏生因。

因分主生因和助生因。主生因的定義是:延續本物種使其再生的主因緣。

助生因的定義是:非本物種而使其物種再生的助因緣。主生因如麥種,助生因如土地、水、肥料、陽光,以及播種者。

果的定義是:所生者。如,A所生者是A的果,B所生者是B的果。

果有親果和疏果。其物親生的是親果,其果所生的是疏果。如,A生B,B生C……B是A的親果,C及C以下是A的疏果。任何事物,自己不是自己的因,自己不是自己的果。因果關係是相對的,相對於果是因,相對於因是果。相對的一方,如果失去另一方,因果就不能成立。如女人相對於丈夫是妻子,相對於子女是母親。若無丈夫子女,既不是妻子,也不是母親,女人就是女人。

有為法都處在一定的因果序列當中,其前是因,因又有因,因因無盡;其後是果,果又生果,相續無窮。其前是因,其後是果,是指有親緣關係的本序列,不是指在其前後的一切事物。

無因不生,異因不生,同類相生——凡有為法,即一切實有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法,無因便不生。雖然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法,但物不生於異因——如石頭中不會生出猴子、母牛不會生出人,物質中不會生出精神意識。同類相生——豆生豆,麥生麥,猴子生不出人類來。

(二)特殊因果

特殊因果指佛教哲學中特有的因果學說。如六因、四緣、五果等。

1.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

(1)能作因:是既非此事物產生的直接原因,又不妨礙此事物產生的一切存在。能作因又分有力之能作因與無力之能作因。有力能作因雖然對產生某種結果不起直接作用,但能起到一些間接作用。如虛空空間雖然是無作用的無為法,但有形色、有質礙的色類存在需要有無礙空間。如果沒有無礙虛空,地球和日月星辰的存在和運行是不可能的。因此,虛空是色類存在的有力的能作因。又如生在同一個森林中相隔甚遠、又非同類的兩棵樹之間,雖然沒有互為裨益的直接因果關係,但在大的環境方面,不但互不妨礙,而且互有裨益。這類存在可以看做是無力之能作因。能作因主要是從萬物生長的有益的和無害的環境方面著眼的。凡是對相互生存不起妨礙作用的一切事物都是能作因。

(2)俱有因:是同時存在的兩件以上的事物,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者。其中又分,彼此互為因果者和俱有同一結果者兩種。前者如:甲乙二人賽跑,甲獲得第一名,乙獲得第二名。因為,有了第二名,才有了第一名,有了第一名,才有了第二名。因此,這第一名和第二名是互相為因的。這是相對為因的。後者如:男女結合,生下子女。這結合的男女雙方,互依互助,互為俱有因,共生子女,又是同果俱有因。

俱有因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因果同時。真正的因果關係是先因後果,在時間上是有先後次序的。第二個特點是互依互助、相互俱有而產生作用。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就是一個相互為因、相互依賴的俱有因關係。

(3)同類因:同類相生,同因同果。果是同類因的再生性延續,因是什麼樣子,果也是什麼樣子。如植物生於同類植物種子,動物生於同類動物種子。豆生豆,麥生麥,善心生善念,噁心生惡念。因果同質同類,不相混淆。

(4)相應因:心與心所生感情心理活動之間的相依相助的對應關係。相應因只限於意識活動領域。心王心生不能單獨生起,必須主從協調相應,才能起到作用。心與心之間,互不抵觸,相應生起,就是相應因。

(5)遍行因:對同一界地引發其後各種煩惱的諸煩惱。煩惱分欲界煩惱、色界煩惱、無色界煩惱。「同一界地」是說:欲界煩惱引起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引起色界煩惱。如欲界貪引起欲界貪、瞋、痴、邪見及相應欲界心者,為欲界遍行煩惱因。遍行因的特點之一是引發同一界地的煩惱,對不同界地不起作用。其次,凡能引起同一界地煩惱的一切煩惱都是遍行因。

(6)異熟因:因果相異,引生非善非惡之「無記」果報的惡業或有漏善業。異熟因專指善惡業報因果關係——行善得樂、作惡受苦是無一例外的善惡因果規律。但行善所轉生的人天身和作惡所轉生的地獄、餓鬼、畜生身體是非善非惡之「無記」體。異熟的「異」有異性、異地、異時而成熟的意思。如行善作惡感非善非惡的無記果是因果異性熟,欲界行有漏善而轉生色界、無色界,或上界業盡,墮落下界是異地熟,善惡業果報期限不定,有下世報、隔一世報、隔多世報不等是異時熟。「熟」是成熟之義,如瓜熟、果熟。

2.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在一般情況下,「因」指主因緣,「緣」指助因緣。有時候「因緣」合稱原因。四緣的「緣」同「原因」。

(1)因緣:為滋生其相應結果的一切有力因素。因、緣、有為法三者意義相同。一切有為法均能生自類果而稱因,能幫助生果而稱緣。主因助緣合稱因緣。一切因緣能生自類果而不能生他類果,因緣具備者生,不具備者不生,這是因果定理。

(2)等無間緣:在心意識相續不斷的續流中,能引起此刻心意識顯現的無間隔前一剎那的心意識。心意識是前一剎那即生即滅與後一剎那即生即滅,相續不斷,如電流、水流。在心意識的流程中,前一剎那的心意識是無間隔緊密相連後一剎那心意識產生的因緣。為因為果的前後剎那心意識中不能有時間間隔,前滅後生,緊密相連,因此,稱「無間緣」。等無間緣的「等」表明前後心意識同類。藏文中無此「等」字。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前五識生起的物質神經系統稱「根」——即根依。第六心識的根依既不是大腦神經,也不是心臟,而是無間隔前一剎那的前五識與第六心識。如《俱舍論》說:「六識身,無間滅為意。」

(3)所緣緣:是引生眼識等前五識和心意識的客觀對象。如色、香、聲、味、觸、法等。「無境心不生」是佛教哲學各派共同的觀點。但在「境」的理解上觀點不一致。唯識與順唯識自續中觀認為,境屬於識顯現為外境,是錯幻境。毗婆沙和經部以及順經部自續中觀和應成中觀則認為境是獨立於主觀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無境心不生」就是說:先有引起意識的客觀境,才有被引起的意識,意識緣境而生。如果沒有山,就不會在眼中產生山的視覺,心中產生山的意象。因此,外六境是內六識生起的所緣緣。

(4)增上緣:藏文為「自主緣」。是能使自生意識對自境起反映作用的主體因緣。如能生六識的主體六根和等無間緣都是自主緣。自主緣只能對其自生意識起作用。如眼識是眼根的自生意識,耳識是耳根的自生意識等等。心識無色根,其根是前一剎那熄滅的等無間緣。自境指各識的特殊境。如眼識的自境是色,耳識的自境是聲等等。心識除意境諸法外,還能伴隨前五識,觀察反映一切境。眼識等依靠眼根等才能對境產生觀照反映作用,如眼根受損壞的盲人看不見色相。因此,諸根是諸識產生的自主因緣。

3.五果:異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離系果。

(1)異熟果:有情眾生行善作惡形成的果報。即前面所述異熟因所結之果。因是善惡業,果體是非善非惡之無記。

(2)等流果:果與因相同者。藏文作「同因果」,即果與因相同,因果同類之意。如種豆得豆,種穀得谷。在意識續流中,後一剎那意識是前一剎那意識的等流果。愛人者被人愛,害人者被人害,殺生者短命,放生者增壽等,是善惡等流果。

(3)士用果:因體的能量作用導致的結果。如水力發電,摩擦產生熱能,勤學獲得知識,心靜產生智慧都是士用果。一切有為法都是士用果。

(4)增上果:藏文作「自主果」,是不依賴其他因緣而能獨立自主產生結果的自主因所生之果。自主因或者本因所生之果,都是自主果。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因不生、異因不生、自因所生。因此,一切有為法都是自因所生之自主果。

(5)離系果:用無漏聖道智慧破除二障後的虛無境界。

真因果都是有為法,但離系果是指破除煩惱障和知識障後的無障空虛狀態,如酒瓶喝完酒後,變成了無酒空瓶。這「無酒」是喝的結果。但因果的「果」是實有之物,不是虛無狀態。因為,「果」是實有之物,所以,果可以變因而生果。如果「果」是空虛無物,就成為無作用的無為法。無為法無作用,不是因果法,不能變果為因。因此,離系果不具備「果」的條件。只是名義上的「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多識活佛:如何才能抵達彼岸世界
掌握佛教的根本——無常,很重要!
如何區分佛教的「正信」與「不正信」
人有四盡,四不可盡
乞丐與財主,知己難求

TAG:多識活佛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多識活佛:人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多識活佛:佛教追求的目標是這個,修佛必讀!
多識活佛:此法與漢族人有緣,修這一個就足夠了!
多識活佛:具備了這樣的功德,才能被稱為「佛」
多識活佛:如來藏佛心是受染還是清凈的?
多識活佛:「十二因緣」是什麼意思?
多識活佛:為什麼把佛法僧稱為「寶」?
多識活佛:告訴你佛教的「業」有哪些特徵
多識活佛:公然向佛陀挑戰的不外乎這幾種人
多識活佛:佛教三種解脫論,看完頓悟!
多識活佛:西藏喇嘛教是否就是佛所說的魔教?
多識活佛: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恩人
多識活佛:上師真的可以代他人受業嗎?給你靠譜答案
作為陰陽眼,我見多識廣!但這滋味真不好受
多識活佛:有關了不了義的駁論
這不是豹貓不是漁貓,說奧西貓的同志見多識廣啊,可是抱歉也不是
嗯哼是霍思燕的好幫手,見多識廣還認識很多蔬菜,媽媽說出了原因
多識活佛:我的護法叫做騾鳴吉祥天母
多識活佛:對釋明賢《法寶論》一書的質疑
多識活佛:二諦義的重要性,學佛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