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褒姒:西周滅亡這個鍋,我不背

褒姒:西周滅亡這個鍋,我不背

1

下面,開始講中國歷史故事,「兩千八百年前,周朝有個天王,叫周幽王……」

別講了,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為了逗自己寵愛的褒姒一笑,玩「烽火戲諸侯」的遊戲,結果玩大發了,被犬戎滅了國,西周也在他手裡終結了。

「那你知道周幽王叫什麼名字嗎?」

「這……,這重要嗎?」

「不重要。但這可以提升你八卦的水平啊!周幽王名叫姬宮湦。」

考慮他的這個姓讀音有點歧義,我們後面都叫他周幽王吧。

周幽王和褒姒玩「烽火戲諸侯」故事,被司馬遷記載在他那本被認為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周本紀》中。

從此,周幽王成為被後世唾罵最多的君王之一,「一笑傾人國」的褒姒也背上了導致西周滅亡的黑鍋,兩千多年都甩不掉。

但是,近代兩位史學界大V對司馬遷的記載產生了疑惑。

這兩位大V,一位是呂思勉,他是這麼說的,「《史記》幽王之事,全系神話、傳說,不足為據。」

另一位大V是錢穆,他在那本經典教材《國史大綱》里說:「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

不過呂思勉為什麼說這件事是神話、傳說,沒有展開分析。倒是錢穆很認真,列了好幾點理由,第一,諸侯的軍隊不可能見到烽火同時到達。因為軍隊的調動、集結、備糧、行軍,再到最後趕到陝西境內,近則十天半月,遠則一年半載,怎麼可能同時到達?第二,等諸侯的軍隊到達之後如果沒有看到敵人,完全可以理解為敵軍已經撤兵,只會休兵而去,有什麼好笑的(看來錢穆的笑點跟幽王、褒姒完全不一樣啊)。第三,燃烽火召集軍隊抗敵,是漢朝為防備匈奴進攻時才有的,周幽王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套報警系統。

錢穆這是要把司馬遷架火上烤啊。

2

既然呂思勉、錢穆這些史學大V都對「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產生疑惑了,不相信了,那我們也許要重新來看看這個故事了。

先看看司馬遷的《史記》是怎麼寫的。

「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緊接著,司馬遷又說:

「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如果我們把司馬遷這幾段敘述中關於「烽火戲諸侯」的扯淡故事剔除之後再看,其實,這就是在西周宮廷上演的一出爭奪王位繼承權的大戲。

周幽王三年的時候,幽王有了新寵——褒姒,並生下兒子伯服,就想把原來的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廢掉,然後立褒姒為後、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這件事在幽王任用的虢石父的幫助下,辦成了。但被廢的申後和太子不服,就跑回娘家,向老爸申侯哭訴。申侯很生氣,一怒之下聯合西戎,把幽王的根據地鎬京連鍋端了,還把幽王殺死於驪山腳下。看來不要輕易得罪老丈人。

其實,看周幽王最終被滅的過程,就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政治鬥爭。是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伯服,與舊的王位繼承人宜臼+申後和他們背後的支持者申侯之間的王位爭奪戰。這場鬥爭以幽王失敗告終,西周也滅亡了。

但這只是周幽王統治時期的最後一齣戲,而且司馬遷的記載也過於簡略。其實,在周幽王統治的十幾年時間裡,政治鬥爭就沒停過,也是在這種政治鬥爭中,周王室力量被不斷削弱,最後走向滅亡。

3

我們來看看周幽王統治期間發生了什麼政治鬥爭。

周幽王統治西周是從公元前781年到公元前771年,總共11年。

我們都知道,周朝滅商,其實就是野蠻征服文明,而且周朝滅了商朝之後,要統治那麼大的地盤,人手是不夠的,所以就大搞分封制,封了上百個諸侯國。周王室就是靠這些諸侯實現對全國的統治的。周王室與各諸侯國之間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逐漸在朝廷中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別。

幽王上台之前,統治周朝的是周宣王。宣王時期,因連續對外用兵,財政瀕於崩潰,國勢衰竭。到了周幽王上台的時候,政治十分動蕩,王室、諸侯之間衝突不斷。

周幽王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上台後,就得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清除異己;第二件事,就是任用自己信得過的人。

清除異己,說白了就是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刀。當時的既得利益集團是誰呢?

幽王繼位時,周朝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叫皇父。他在宣王時期就被任命為太師,執掌朝政四十多年,而且掌控著周朝的軍隊和行政大權。皇父之外,還有一股政治勢力,就是當時的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申後來自申國,出於周代最顯赫的姜氏(諸侯國中齊呂申許,都出自姜氏),代表的是舊貴族的利益。於是,當時以皇父為核心的前朝老臣,與以申後為代表的舊貴族之間,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幽王作為新上台的君王,要建立新的權力結構和利益格局,就必須打破皇父+申後的利益共同體。

4

幽王與申後、皇父集團的政治鬥爭中,選擇了虢石父和褒姒,這就是《史記》中記載的,「三年,幽王嬖愛褒姒」,「幽王以虢石父為卿」。褒姒屬於姒姓氏族,這個氏族和申後所屬的姜姓氏族一樣,是周王室傳統的聯姻氏族。被幽王任命為卿士的虢石父是虢氏的族長。

這樣,幽王上台後,構建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主要人物就是:幽王、褒姒、虢石父。與申後、皇父集團展開了政治鬥爭。這些政治鬥爭,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記載,但是在《詩經》、《今本竹書紀年》、青銅銘文中有一些片段反映。

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幽王通過政治鬥爭擠走宣王時期的老臣皇父。這件事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有所記載:

皇父孔聖,作都於向。

擇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遺一老,俾守我王。

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意思就是皇父實在很聖明,離開了西周的政治中心,選擇了遙遠東部的向都作為居所,以躲避災禍。同時,皇父選擇親信作三卿,不願留下一老臣,讓他去護衛周王。有車馬的那些王室元老都追隨皇父從周都撤離,一起遷往東部新居地向城。

在同一年,申後和宜臼也被廢,被迫離開周都,前往申國避難。這意味著,幽王聯合褒姒、虢石父,在政治鬥爭中戰勝了申後、皇父集團,掌握了西周王室的控制權,完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權力更替,建立了新的權力結構。

但是,這場政治鬥爭同時也開啟了西周滅亡的大門。申後和舊太子宜臼逃到申國避難,申侯對於外孫被迫逃離王都以及女兒的失寵,感到很不高興,於是採取和一些地方侯國結盟、藉助邊境的外族勢力,與王室進行對抗。這就是司馬遷記載的「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

於是,在公元前771年,一舉滅掉幽王。王子宜臼在申鄭魯等諸侯擁戴下,在洛陽繼承王位,這就是東周。但也從這時候開始,周王室的中央權威崩潰,中國政治進入長達五百多年的列國戰爭時期,並在戰爭中逐步演化出新的帝國政治結構。

所以我們耳熟能詳的「烽火戲諸侯」故事,只是後世為了替完美的周王朝的滅亡找的遮羞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讀雜說 的精彩文章:

有能力又很拼,但始終踩不上點是種什麼體驗?

TAG:雜讀雜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周幽王被殺之後,褒姒去了哪裡,西周滅亡這個鍋應該褒姒背著嗎?
假如沒有周幽王這個背鍋的,周朝還會滅亡嗎?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這才是西周滅亡的真實原因!不要再只罵周幽王一個人了
蜀國最早滅亡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諸葛亮!網友:不背這個鍋
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不是周幽王,不是褒姒,那到底是誰?
被自己吃滅亡的古人類,他們是第一個,也是唯一個
日本口出狂言:三個月殲滅中國,只要這個省不倒,中國就不會滅亡
因為她一個人,明朝滅亡提前了10多年,只是背鍋而已
西周的滅亡不是因為周幽王,請不要讓周幽王繼續背鍋了
晚清滅亡後,一個王爺買了個肉夾饃,說了這6個字,被傳為笑談
太平天國滅亡的真相,李秀城果斷甩鍋,石達開:這個鍋我不背
一個王朝的滅亡,人們一直都指責這個女人,她在替誰背黑鍋
這個人是諸葛亮的孫子,死前怒喊十九個字,道出蜀漢滅亡的真相
如果不是這個人,清朝會提前五十年滅亡
諸葛亮那麼牛,蜀國卻還是第一個滅亡,這5條原因解釋了一切
西周為什麼會滅亡?這三位周天子功不可沒
諸葛亮那麼牛,為何蜀國卻還是第一個滅亡!
此人說: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結果卻因為一個女人,他就被滅了
他的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周朝從衰落到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