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與販書 孰先孰後?
徐家匯藏書樓由南北兩幢磚木結構樓房組成,四層的南樓又稱神甫樓,始建於1867年,曾是耶穌會士飲食起居之所。當年耶穌會士為了在上海傳播西方新文化而蓋起了藏書樓,收集了無數西文典籍、中國地方志,以及近代以來的諸多珍貴報紙。
每個去過徐家匯藏書樓的人,都可以在鋪天蓋地的圖書里享受到空氣中的寧靜,而寧靜的背後是藏書樓在運作上的無為態度。在抗戰時期,藏書樓的司鐸也曾不惜高價搜集方誌,但藏書樓在古籍流通方面的力度向來不大,這幾年僅面臨過一次差點成功的西文拍賣。被看中的是1000多本各種各樣的西文古籍,有目錄,也有圖片,據說有相當的價值,報價達幾百萬元。最後,徐家匯藏書樓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這次市場化的機會。目前,徐家匯藏書樓並無任何與書相關的經營,只是靠著國家的撥款,做著一些修補和編目的工作,以及對館藏的外文報紙進行電子化。
與徐家匯藏書樓的寂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古籍市場在如今這個盛世收藏年代的日益火爆。拍賣公司近年來紛紛涉足古籍拍賣領域,舉辦古籍大拍的拍賣公司除了過去的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中國書店、北京德寶等11家,又新增了上海博古齋、天津鼎晟、北京中安太平、天津立達、南京盤龍、上海敬華等6家。拍賣價格更是屢創新高,2002年《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在嘉德秋季拍賣會上拍出990萬元的天價,創下中國古籍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明末汲古閣影宋《陶淵明集》二冊抄本,1996年的落槌價僅17萬元,如今市場估價已在100萬元以上。
藏而優則販。隨著古籍流通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古籍的價值正在不斷回歸,國內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等專業收藏機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幾年前,在中貿聖佳拍賣會上,鄭板橋的《手書五經》被首都博物館以550萬元收購;同年,中國嘉德從美國覓得「翁氏藏書」以450萬美元定向售讓給上海圖書館。易趣網掙扎多年後最終被迫取消收費,而國內最大的舊書網「孔夫子」今年卻開始向買賣雙方收取0.8%的交易傭金,其生意也沒見冷落,藏書販書之繁榮,由此可見一斑。
民間藏書文化在江南地區源遠流長。自宋代以來,浙江的藏書家多達850人,歷代所建的藏書樓亦多達800餘座,數量居海內之首。以前的古籍談不上流通性,藏書家大多是用一己之力收書、刻書,為的只是保存珍本和傳承文脈。正如清代江南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溫州玉海樓的主人孫衣言在《玉海樓藏記》中所說:「鄉里後生,有讀書之才,讀書之志,而能無謬我約者,皆可以就我廬,讀我書,天下之寶,我固無欲為一家之儲也。」
毛晉的汲古閣藏書8.4萬多冊,40多年間他刻書600餘種,影響遍及海內外。毛晉刻書從一開始就是當做正經的生意來做,選書、校勘、編審、出版、發行一條龍,走的是講究品牌的高端路線。為了保證紙張質量,他到江西造紙的地方選定紙張,然後在紙邊上蓋一個「毛」字的印,這種紙後來被稱為「毛邊紙」。毛晉的書刻得好,生意做得自然紅紅火火,汲古閣也成了明末最大的私刻出版業。藏書、販書到毛晉這樣的地步,也算是一種極致了。
點擊展開全文
※不可講?羞於講?──百年中學生物教科書中「人的生殖」
※誰在編寫清末地理教科書?
※丁寶書與清末蒙學中國歷史教科書
※大東亞思想與「文明史觀」:日本右翼擴張思想的源頭
TAG:深圳微生活 |
※藏書與扔書
※「吃書」與藏書
※藏書與讀書
※隨筆:淘書藏書讀書
※從抄書、藏書 到著書
※魯壁藏書與汲冢書
※古代書院的藏書與刻書
※書影與藏書印
※舊書憶往:「藏書」
※藏書章里的故事
※陸遊的藏書與刻書
※藏書羊肉,藏在哪裡?
※訪書、賒賬、留書、藏書:舊書店中的書事與人情
※藏書不易讀書亦難
※得書在緣,讀書在悟,藏書在心
※藏書瑣憶
※書緣瑣記:我的「藏書」(上)
※從藏書到治學——近代藏書家的藏書之道
※子孫不孝,書法家藏書被敗光!
※談買書、藏書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