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生兒寶寶愛蜷腿,這樣會變「羅圈腿」嗎?

新生兒寶寶愛蜷腿,這樣會變「羅圈腿」嗎?

不少細心的媽媽們會發現,出生不久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喜歡將小腿向內蜷縮起來。這是傳說中的「羅圈腿」嗎?

其實,這是新生寶寶的下肢脛骨向外側彎曲純屬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寶寶的月齡增長,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

哪些因素導致寶寶「羅圈腿」?

1、幼時患佝僂病,主因是缺維生素D。小腸吸收鈣磷不足和腎臟排出鈣磷增加,造成體內鈣磷不足,新骨生成障礙,不能鈣化和已長成的骨骼脫鈣,造成了嬰兒「羅圈腿」。

2、骨骼生長發育階段,受到特殊生活習慣影響。新骨由於缺鈣而使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鬆軟,肌肉關節鬆弛,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導致了嬰兒「羅圈腿」。

如何鑒別寶寶「羅圈腿」?

讓寶寶坐下,將他的雙腿到腳跟併攏。正常情況下,膝關節和踝關節是並靠在一起的,如雙腿膝蓋分開超過6厘米以上,應儘早帶寶寶到醫院就醫,判斷是否得了「羅圈腿」。

傳說中的「蠟燭包」糾正羅圈腿有效嗎?

「蠟燭包」是傳統育兒習慣最常見的嬰兒包裹方法,把剛生下的嬰兒兩腿伸直,兩臂緊貼在身體兩側,用被單把寶寶緊緊的包裹起來,然後再在外面用一根繩子紮緊。

老人們認為這樣不會讓寶寶受涼,可以睡得安穩不會受到驚嚇,還可以防止寶寶羅圈腿的形成。這些都是錯誤的。

「蠟燭包」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孩子哭泣時胸廓不能擴張,肺活量不能提高,時間長了影響肺功能。「蠟燭包」也不利於孩子關節和韌帶的發展。

四步驟預防寶寶「羅圈腿」

1、醫院定期檢查

由於孩子的腿型處在變化的發育過程中,很多媽媽不易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患上了「O型腿」或「X型腿」。

醫生建議,3歲內的嬰兒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3年內至少體檢8次。

2、飲食的補充

日常生活中,給母乳媽媽的膳食中可添加高鈣食品,如紫菜、海帶、蛋黃、黑芝麻、蝦皮、黑木耳等。

媽媽平常要多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常帶著寶寶到戶外曬太陽,也能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促進鈣的吸收。

3、避免讓寶寶過早學走

一些爸媽認為,孩子越早學走路越好。有些父母在寶寶2-3個月時就扶著小寶站立了。其實這是不對的。

寶寶過早站立,造成下肢負重過大,容易形成羅圈腿。寶寶腿部控制力量小,站立姿勢不對,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一般來說,等寶寶學會爬之後,可以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學走了。

4、避免讓寶寶使用學步車

學步車會壓迫幼兒的髖關節,還會導致幼兒的平衡功能失調,使孩子對學步車產生依賴性,甚至對生殖器造成壓迫。

家長在帶孩子做家務分身乏術時,可以適當讓孩子坐在學步車裡,每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一天不宜超過1小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3歲寶寶睡著後丁丁翹起嚇壞媽媽,醫生說出真相後爸爸臉都紅了
剛做完月子,寶寶才滿月,婆婆就要噓尿戒尿片了,竟然是為了這個
嘴腫脹渾身奇癢 這個元兇寶寶尤其要注意
隋棠產後肚皮難迅速恢復:方便寶寶放上面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