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術 論三因佛性

學術 論三因佛性

論三因佛性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而不能成佛者,迷真逐妄,背覺合塵故也。

三因佛性者,謂正因、了因、緣因也。佛者,覺也;性者,不改之義。此三因佛性,人皆本具。而佛與眾生,心行受用,絕不相同,此何故也?蓋由佛背塵合覺,眾生背覺合塵之故,所以佛性雖同,迷悟迥異,故苦樂升沉有天淵之隔。

(一)正因佛性。正謂中正,就是說中必雙照,二諦具足,名正因佛性,此乃天然性德,不假修造而有.《涅槃經》說:「即是高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印光大師則進一步解釋說:「正因佛性,即我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諸佛所證真常之法身。此則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居涅槃而不凈。眾生徹底迷背,諸佛究竟圓證。迷證雖異,性常平等。」是為正因佛性。

(二)了因佛性。了謂照了,就是說,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故名了因佛性。《涅槃經》說:此乃照了真如之理的智慧。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印光大師進一步作了通俗的解釋:「了因佛性.此即正因佛性所發生的正智。以或由知識,或由經教,得聞正因佛性之義,而得了悟。知由一念無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塵境界,當體事空,認為實有,以致起貪嗔痴,造殺盜淫。由惑造業,因業受苦,反令正因拂性,為起惑造業,受苦之本,從茲了悟,遂欲反妄歸真,翼複本性也。」是為了因佛性。

㈢緣因佛性。緣即助緣。就是說,—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故名緣因佛性。《涅槃經》說:「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脫之德,故名緣因佛性。」印光大師解釋說:「緣即助緣,既得了悟,即須修習種種善法,以期消除惑業,增長福慧,必令所悟本具之理,究竟親證而後已.」是為緣因佛性。

對三因佛性之關係,《金光明經玄義》總結說:「正謂中正,了謂照了,緣謂助緣。助緣贊助了因,了因顯發正因。」印光大師欲人易了,作了生動比喻.他說;「正因佛性如礦中金,如木中火,如鏡中光,如谷中芽。雖複本具,若不了知,及加烹煉、鑽研、磨礱,種植雨澤等緣,則金、火、光、芽永無發生之日。是知雖有正因,若無緣、了,不能得其受用。」大師又說:「假使眾生不具佛性,縱令修習種種善法,亦無成佛之理。如石不具金、冰不具火,磚不具光,砂不具芽,縱令烹煉、鑽研、磨礱、種植雨澤等緣,一一經於累劫,亦無金、火、光、芽發生之事。若知此義,孰肯以性具之菩提、涅槃,妄作煩惱,生死,獨讓諸佛及三乘聖人曼其真常之樂,自己甘受其幻妄之苦也哉。」

此三因佛性,正因屬性德,緣了屬修德,是一性兩修。印光大師說:「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所謂徹證了無所得,永墮了無所失者,即指正因佛性,生佛平等,不因證迷而得失也。具體地說,諸佛順性而修之故,背塵合覺,正因冥契緣、了二因,成為凈了因、善緣因,修極而徹證自性,成等正覺;眾生逆性而修之故,背覺合塵,正因冥契緣、了二因,則成染了因、惡緣因,修極而永墮惡道。而正因佛性,則無論成正覺或墮惡道,始終常住不變的。印光大師說;「眾生雖具常住不交,寂照圓融之佛性,由迷而未悟,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業,輪迴六道,豈不大可哀哉!」就是哀嘆眾生徒具三因佛性逆性而修的現象。

此三因佛性,雖曰—性兩修,但絕不能將三者隔裂開來理解,為什麼呢?因為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之故。緣、了由正因而起,是離不開正因的,所以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如三點水之縱,也非火字旁下面四點之橫,猶如A字三點,非縱橫,非並別也。克實而論,此三因佛性即是性具之空、假、中三諦。了因為空諦,緣因為假諦,正因為中諦,所以《輔行》二說:「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緣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三千者,即我人現前介爾一念,具足理具事造二重三千之意。此理甚深,初機難了,姑以喻明。譬如我人隨起—念,意地之中,宛然存有幻象,由不實(緣生無性)故,即是假性,稱為緣因,這是約所念之境而說;若約能念之心而言,此艷念之心,念念無殊,無有形相可得,即是空性,稱為了因.如是一念之中,有幻象的假性與無形相的空性,二者並存互融,即是非有、非空,空有不二,即是中性,稱為正因,正因即是本具的中道妙性。

此三因佛性在眾生因地中,稱為三因佛性,到諸佛果位上,則成三德秘藏;正因成法身德;了因成般若德;緣因成解脫德。

摘自《寧波佛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文化雜誌 的精彩文章:

開示 降伏其心
父親去世三十年了,很想知道他在哪一道
王路:一些對聯
傳給多少人懺悔,就能消除多少重罪!
當人生走到絕路時,堅持與努力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TAG:佛教文化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成功舉辦 「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及感染性疾病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學術活動
小議學術成果評價之學術性回歸
都與邑:偃師商城性質討論的學術史考察
史上最有個性的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致謝潛規則
學術粗淺和學術不端是兩回事
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從寫「反饋論文」學起
叢文俊 藝術與學術
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申請不再以學術論文為唯一依據
潛心研究音樂文化的真學者——費師遜的學術人生
這所學校學術地位在藝術類大學中處於絕對高度
再談林徽因:大學作業別人幫寫,唯一學術論文有抄襲日本學者嫌疑
中華醫學會第八次全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徵文通知
縱容學術不端,本質上是學術組織對學術資源的不法「掠奪」
第二屆藥學科普與患者教育工作學術研討會「徵文」
中華醫學會第八次全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 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
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二十載歷程打造科技、人文國際化學術平台
人才稱號如何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
夏志宏:學術不端與學術管理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因學術不端而被判重罪入獄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