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外醫療隊員講述 中醫「粉絲」遍海外(圖)
圖為5月27日,在南非開普敦,中醫醫生為一名婦女進行推拿按摩。
安德魯·婁攝(新華社發)
「我們每天診治的病人20多位,有時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在接受筆者電話採訪時,張暉剛做完一例針灸治療,聲音有些疲憊。
張暉是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腦科主任醫師,目前正在地中海島國馬爾他進行援外醫療。「據不完全統計,1/3以上的馬爾他人接受過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張暉說。
自1963年開始,中國先後向亞、非、拉美、歐洲和大洋洲的6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過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約2.4萬人次,診治患者近2.7億人次。在一些國家,從政府官員到普通平民,都成為了中醫「粉絲」。
「中國銀針,很神奇!」
胡勇來自江蘇省淮安市中醫院,是中國援蓋亞那醫療隊的一名醫生。胡勇表示,中醫在蓋亞那很受歡迎。「接受治療往往需要排到1個月後。接受中醫治療的除了城裡人,還有土著印第安人。」最讓胡勇難忘的是為蓋亞那總理夫人診治的經歷。
「總理夫人扭傷了腳踝,一直沒治好,聽到醫療隊里有中醫醫生,想試一試。」胡勇說,起初以為難免會有磨合與不順,沒承想,總理以前接受過中醫治療,對中醫很信賴。
經過一番治療,總理夫人的疼痛得到很大緩解,不停地說:「very good(非常好)!謝謝,謝謝!」還拿出點心款待胡勇。事後,總理還要求自己的保健醫生向胡勇學習中醫推拿、人體穴位以及拔火罐等。
在納米比亞,原始部落的辛巴族「紅泥人」(該部落常年用紅泥塗抹身體,因此被稱為「紅泥人」)從800公里外跋山涉水到首都溫得和克找中國醫療隊看病。醫護人員從國內帶去的風油精、紅花油等更是風靡當地。
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得,每天一大早,婦兒醫院的中醫診室過道就排起長隊。患者塘瑪汀從300多公里外的杜阿拉趕到這裡,就為了掛中國針灸的號。「前段時間腳浮腫得厲害,針灸了6次,現在好多啦。」塘瑪汀豎起大拇指說,「中國銀針,很神奇!」
形象講解中醫理論
事實上,由於中醫獨特的文化內涵,其在海外落地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胡勇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援外診療的場景。那是一位老年患者,腰部有疾,在子女陪伴下顫顫巍巍地來就醫。聽到要用針扎進皮膚後,他手攢在一起,看得出很是畏懼、不解。雖然最後同意接受治療,然而當醫生準備針灸器械時,他又犯了嘀咕,躲躲閃閃,害怕得不敢躺上病床……
張暉也有相似的經歷。「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醫生必須要問個清楚。對於『痛』,中文有酸麻脹絞刺等各種表達,英文卻只有一個『pain(疼痛)』,這就增大了診治的難度。」
如何破局?胡勇認為,每一位援外醫生都應是一位文化使者。胡勇在出診中經常會生動地介紹一些中醫理論。比如他將經絡和氣生動地比喻為水網和水流。疏通經絡中的氣可以導引能量在身體中打通鬱結的地方,這跟治理河流堵塞有異曲同工之妙。他還講述扁鵲的故事,闡述「治未病」的重要性。這些生動的講解,讓蓋亞那人民認識到了另一種醫療體系的神奇之處。
張暉表示,醫療隊計劃明年在馬爾他舉辦中醫文化周,通過展覽、視頻、實物全景式地展現中醫源流、理論,推介中醫文化。
太極、中醫融入生活
如今,中醫不僅給世界各國帶去了針灸、拔罐等治療之術,更讓中醫文化走入當地人民日常生活。
援馬爾他醫療隊還與中國駐馬爾他文化中心合作開辦了太極培訓班,將中醫診療與保健相結合。在世界太極日當天,醫療隊組織了30餘人,在馬爾他瓦萊塔聖喬治廣場表演楊式二十四式太極拳,吸引數千名當地民眾和各國遊客觀看,引得陣陣喝彩。
援蓋亞那醫療隊則定期走進孔子學院,以中醫配合舞獅、茶道等,為當地民眾上演了一台台中華傳統文化秀,每次活動座無虛席。(潘旭濤 劉靜遠 吳東格)
※奧斯卡贏家《水形物語》登陸中國院線,講述另類「美女與野獸」
※牛津大學:中國羅德學者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科舉博物館展陳內容設計主持人李兵教授將為您講述《科舉與中國文化》
※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之尹曉煌:在美國課堂內外講述中國
※「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之尹曉煌:在美國課堂內外講述中國!
※烏蘭圖雅秀出「國際范」 用歌聲講述中國故事
※奈及利亞中國文化中心精彩講述中國故事
※「石榴外交」!親歷者講述中國伊朗軍事學術交流中的趣事
※汶川地震十周年 上海中醫系統首支醫療隊講述救治故事
※紀錄片《氏家》講述中國姓氏故事 將赴海外取景
※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大講堂講述「航空母艦的發展」
※中國航天3D列印研究中心總經理支海波博士講述航空航天領域的3D列印
※中國藝術家進博會上用藝術講述中華故事
※《歡樂中國人2》佟麗婭講述遼寧艦女兵青春故事
※泰山功夫傳奇:國際視角講述中國故事
※古琴藝術家王鵬講述「中國古琴藝術與當代生活美學」
※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講述他與普京會談內容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入駐小鵝通,音頻版《大美·中國女科學家》講述中國女科學家的奮鬥人生
※海派繪畫「中國故事」,講述文化融合
※人工智慧全球首「獻聲」 《創新中國》講述科技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