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傳銷營造健康求職環境
近日,大學畢業生李文星、張超因捲入傳銷組織身亡事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他們的遭遇令人痛心。而被傳銷鬧得家破人亡的故事,不僅僅這兩個,今年4月份,在廣州讀大三的梁清微與家人失去聯繫,家屬認定她被騙入傳銷組織,苦尋無果後,找反傳銷志願者幫忙。7月,梁清微被救了出來,但回家後又出走了,至今杳無音信。
2016年12月,公安部發布消息,當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傳銷犯罪案件2826起,同比上升19.1%。客觀地說,大學生成為傳銷陷阱的「獵物」,與猖獗的失序環境有著重要關聯。
傳銷在一些地方頑固生存,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打擊不力,執法不夠硬氣。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打得遠遠還不夠」。二是個別地方未深刻認識到傳銷的危害性,甚至將之視為「振興本地經濟」的藥方之一。國家工商總局調研,在廣西某市,傳銷猖獗時,傳銷人員達上萬人,大街上像趕集一樣。傳銷在少數地方如此招搖囂張,與地方執法部門放任有著密切的關係。這背後的短視邏輯,既躍然紙上,又心照不宣。
傳銷活動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頑固生存,給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求職就業埋下了不少陷阱。此外,一些互聯網招聘平台罔顧企業社會責任,對招聘企業疏於審核,也充當著助紂為虐的角色。在李文星事件中,BOSS直聘便充當這樣的角色。如果沒有這些招聘平台把大學生往傳銷路上引,李文星的悲劇也不會發生。
傳銷猛於虎,但它終究是個紙老虎。在傳銷的舞台上,無論傳統的南派、北派,抑或是依託互聯網的「資本盤」,其「拉人頭」的層級利益鏈可謂萬變不離其宗。辨別傳銷不難,打擊傳銷亦非攀蜀道、上青天。關鍵還在於能不能下定決心,對傳銷活動進行持續徹底的打擊。李文星事件後,有了「天津誓言」:決戰20天,徹底清除非法傳銷活動。這固然是亡羊補牢,不過,無論對於哪個城市、哪個省份,打擊傳銷都該是久久為功的持久戰。別說20天,就是200天、2000天,亦是永遠在路上。尤其面對一些地區長期發生的大規模的傳銷現象,更不能僅僅靠個別、零星的行動,而是需要持續的、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打擊。
徹底消滅傳銷活動需要公安、工商等部門負起監管責任,真刀真槍打擊,為廣大青年求職就業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大環境。而教育部門也有責任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練好辨別經濟邪教的基本功,讓走出校門的青年都有基本的防忽悠技能。
(作者鄧海建,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10日第2版
※莫讓網購證明玷污志願精神
※今天依然需要提倡園丁精神
※190多個「金點子」角逐節能減排賽場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