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中的人,除趙匡胤死得蹊蹺之外,其他人下場如何?
將帥權傾皆易姓,英雄時至忽成名。
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這首詩說的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事情。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改朝換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平常。但宋王朝的開創成本卻是最為低廉的,與其它王朝建立的殺人如麻、血流漂杵一比較,趙匡胤建宋簡直稱得上是溫情脈脈了。即便是成本低廉,但宋王朝卻享國祚三百餘年,所以如此與其對待臣下寬容,沒有做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有關。歷史上王朝開創者在政權穩定後,都會大肆屠戮功臣,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情來,趙匡胤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在談笑間用財富完成了對權力的贖買,追隨他陳橋兵變的人都得了善終。因有此祖蔭庇佑,後世兒孫得享國祚三百餘年。
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時,鼎力支持他的幾乎全是與他出生入死、共患難過的兄弟。
年青時候的趙匡胤曾行走江湖,利用結義的方式,結識了一批生死與共的兄弟。隨著他在後周軍中地位的提高,逐漸地把這些兄弟們安排進入了軍中要害部門擔任職務。在不斷向軍界滲透的同時,也在身邊網羅了一批幕僚。這些人組成了趙宋肇基的文武班底。
陳橋兵變幕後策劃組織者是史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趙宋開國,趙普歷仕太祖、太宗兩朝,三度出任宰相,壽終正寢。
趙匡胤率軍北征的先鋒官是大將慕容延釗,趙匡胤殺了個回馬槍,發動兵變時,慕容延釗並沒有停止行軍,而是一直向北進發,率兵前行。趙匡胤立國後,慕容延釗居功至偉,官封殿前都點檢;大將潘美,在宋太祖一朝深得寵信,開寶三年官至行營都部署,曾率軍平滅南漢。潘美南征北戰,為宋王朝的統一立有殊勛。後與宋太宗結為兒女親家,其女嫁宋真宗為妻,死後追贈中書令;
大將楚昭輔在入宋後,歷任權三司使、樞密副使,太宗朝初時為樞密使,死後加贈中書令;大將李處耘,入宋後歷任客省使、樞密承旨、官至樞密副使之職,早卒,趙匡胤追思其勞苦功高,令趙光義娶李處耘之女為晉王妃,即後來的明德皇后。
江寧節度使高懷德與趙匡胤結義兄弟,入宋後,趙匡胤將寡居的妹妹嫁與他為妻,宋太宗時官至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石守信因功封歸德軍節度使、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王審琦為泰寧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因殺韓通有功,封為鐵騎左廂都指揮使,後因敲詐宰相王溥,被出為唐州團練使。
政權穩定後,趙匡胤先是免去慕容延釗的最高統帥之職,罷為節度使。其後,親信將領悉數罷為節度使,或給予優厚待遇,或結為兒女親家,這就是歷史美談「杯酒釋兵權」。
與此同時,任命了一些在軍中資歷淺、聲望低的將領典兵,徹底地解決了唐末、五代以來困擾歷代統治者驕兵悍將跋扈難制的棘手問題。
觀史可知,陳橋兵變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了事主趙匡胤死因蹊蹺之外,其餘都得以善終。試想,這些人如果是活在漢高祖或者明太祖的手底,估計都難逃誅戮。
※李淵因一樣東西沒給楊廣差點被殺,一怒之下篡了楊廣江山
※為啥郭德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燒瓦崗一爐香」?
※他雖然不如袁天罡李淳風有名,卻輔佐過李淵李世民二代天子
※扯開玄武門上的遮羞布,細訴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宗罪
※這個道士雖不如袁天罡、李淳風有名,卻輔佐李淵李世民二代天子
TAG:唐風宋月 |
※趙匡胤最怕的人:才智無人能及,此人若在,斷無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之前,趙匡胤已經有要造反的趨勢,為何柴家沒有人阻止?
※陳橋兵變前夕,很多人猜測趙匡胤要反,為何後周無人採取行動?
※陳橋兵變前,趙匡胤真的毫不知情嗎?那他為何要把家人藏於寺廟
※陳橋兵變時唯一被害的韓通,是趙匡胤部下還是趙匡胤母親下的手?
※從陳橋兵變到靖康之亂,趙構為何將皇位傳給外人?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陳橋兵變之謎:是趙匡胤一手導演,還是受部下所逼?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是如何對待漂亮的符太后的?真相令人難以啟齒
※陳橋兵變後的趙匡胤,他是如何對待柴榮如花似玉的老婆的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說好不殺任何官員,為啥卻執意滅此人滿門?
※宋太祖趙匡胤之陳橋兵變,看看他是如何黃袍加身的?
※趙匡胤陳橋兵變當皇帝後,杯酒釋兵權,為何有一個人例外
※趙匡胤有多厲害?陳橋兵變只殺一人,他就奠定了自己的江山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後,他是如何處理柴榮如花似玉的老婆的
※陳橋兵變中唯一反抗的大將,能力在趙匡胤之上,卻沒出手就被殺死
※陳橋兵變以後趙匡胤為何沒殺柴家人,還賜予免死的丹書鐵券
※趙匡胤稱帝陳橋兵變之後,如此對待前朝符太后的
※天策府幕僚人才輩出,李淵忌憚,宋太祖陳橋兵變也是受此所致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登上皇位,他是怎樣對待柴榮如花似玉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