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姓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姓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姓氏,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符號之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須臾不可離開的生活要素。

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則是構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炎黃子孫,都對「家」、對「根」有一種深深的渴望。

一、姓氏文化是傳承文明、解讀歷史、透視社會的窗口

中華姓氏源於上古,延續至當代。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中華姓氏發展演變、延續傳承、升華凝練,形成了一種內涵豐富、體例完備、超越歷史時空、跨越地域界限、包容社會各個層面的文化體系,並以其人人皆知的普及性、世代傳承的持續性、兼容並包的統一性、博大精深的系統性,縱貫了中華文明的進程,涵蓋了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從某種意義上講,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就是不同血緣姓氏的宗族在各個歷史時期繁衍生息、播遷交融、興衰更替的總匯。

姓氏文化是一門很有趣、內涵很深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編輯學、民俗學、遺傳學、人口學、地名學等眾多社會科學。以血緣姓氏為脈絡的姓氏譜系,具體載錄各姓氏宗族的淵源世系、興衰榮辱及其歷史功業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文獻,是中華文明進化的軌跡,社會歷史發展的縮影。因而使中華姓氏成為傳承文明、解讀歷史、透視社會的獨特視角和窗口。

二、姓氏文化是中國人傳統「家國情懷」的基礎

漢語中「國」與「家」連在一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有特定含義的。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並非西方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只有「天下」的觀念,實際上是一種「家國情懷」。

史書萬卷,字裡行間都是「家國」二字。《禮記》云:「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無論社會變遷滄海桑田,不管鄉野小農高官巨賈,人皆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訓。中國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維和生活方式。「家國情懷」,包括「舍己為家」和「保家衛國,」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傳統,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這裡的「治國」就是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而不是我們現代意義的國家。

要知道,古代的諸侯國是要對周王室負責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邦",其實就是某個姓氏家族。這種把個人追求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的儒家信念。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會,由社會而國家,由國家而天下是中國人特有的社會價值邏輯。

所以我們說「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是最活躍的精神資源。而姓氏文化正是「家國情懷」中「家」的核心、紐帶和基礎。

三、「先祖、先賢、先烈」崇拜是中華民族精神寄託的核心

我們再比較一下中國與西方國家傳統節日的不同:西方的節日大多與宗教、上帝、鬼神有關,復活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這反映的是西方人信仰的多是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的鬼神和上帝。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春節、正月十五、清明節、端午節、八月十五、十月一等等,多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家庭團聚和祭祀祖先有關。

現在有人說,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這話有一定道理。西方人信仰、畏懼上帝、眾神。中國人對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天帝、鬼神在孔丘《論語·雍也》中講得很清楚:「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而對先祖、先賢、先烈的追思是姓氏文化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我們現在省內的各個姓氏文化研究會開展的活動中,到姓氏起源地祭祖,包括黃帝祭祖大典、世界客屬大會、固始縣的根親節,鄭姓、林姓、黃姓、曾姓等等眾多的祭祖活動,以及對特定先賢、先烈的追思、研討會議,如李姓對老子,姚姓對姚崇,陳姓對潁川陳實,上官姓對上官儀的研究等等,都是這種「先祖、先賢、先烈」崇拜的具體體現。

四、姓氏文化是維護祖國統一、民族融合、團結的有力推手

中華姓氏是傳統文化中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強、感召力最大的人文情結,是認同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基石。中華民族歷來以炎黃子孫自居,把炎、黃二帝作為共同的人文初祖和精神偶像。

無論是偏處一隅的少數民族,還是飄零異域的華裔僑胞,時時處處都流傳著炎黃二帝的傳說,人人都以炎黃子孫為榮。

這種以血緣、姓氏為傳承紐帶,對共同祖先形象的塑造,對民族淵源的追述,構成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化和連續傳承性的認同基石,它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橋樑紐帶,也是當今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

1.粟特人以及昭武九姓與中原地區的關係;

2.北魏孝文帝的改漢姓;

3.漢唐兩朝為代表的賜姓。

五、姓氏文化是維護社會和諧的潤滑劑

自古以來,「家」,就是華夏兒女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是維繫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紐帶,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必要條件之一,涉及千家萬戶。

姓氏和家譜文化的內容,除對世系的記載外,都有「家訓」、「家規」、「族規」之類的內容,如:敬長老,孝父母,睦近鄰,崇節儉,恤孤寡,戒淫逸等。有的還講述了祖先們萬難不屈,艱苦創業,忠君愛國,清正廉潔,大義凜然的高風亮節。宣傳的是敬祖尊宗,遵紀守法,教子成才,自強不息的家風。

與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國之穩看民之親。每逢春節和清明節,許多姓氏的家族都要舉行各種祭祖活動,定時編修家譜,舉行頒譜儀式,長輩主持,族人參加,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使廣大族人相互了解溝通,相互交流切磋,相互守望扶持,共謀事業發展。同時,對家族成員內生活困難、孤寡老弱進行經濟和情感上的幫助。

一個個家族和睦相處、穩定興旺,國家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及文明進步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在中國,姓氏不僅是社會成員稱呼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是標明家族來源和血緣關係的一種文字元號;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與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緊密相連。

這68個姓氏,你都知道嗎?一不小心就讀錯,你對了嗎?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雖說有一本《百家姓》,卻遠遠超過其內容。在林林總總的姓氏中,還有一些是我們稍不注意就會讀錯的。

你,有注意到嗎?

讀音相異

1、仇,讀qiú,不讀chóu;如明代著名畫家仇英。

2、朴,讀piáo,不讀pǔ;此姓朝鮮族多見。

3、單,讀shàn,不讀dān;如《說唐》中的單雄信。

4、解,讀xiè,不讀jiě;如明代才子解縉。

5、區,讀ōu,不讀qū;如柳宗元《童區寄傳》中的區寄。

6、查,讀zhā,不讀chá;如金庸原名查良鏞。

7、繁,讀pó,不讀fán;如寫《定情詩》的漢末詩人繁欽。

8、瞿,讀qú,不讀jù;如瞿秋白。

9、員,讀yùn,不讀yuán;如唐代詩人員半千。

10、能,讀nài,不讀néng;如宋代名醫能自宣。

11、闞,讀kàn,不讀hǎn;如三國時吳國學者闞澤。

12、都,讀dū,不讀dōu;如明代進士都穆。

13、乜,讀niè,不讀miē;如民國時國軍少將乜子彬。

14、繆,讀miào,不讀móu。

15、句,讀gōu,不讀jù;如宋代進士句克儉。複姓句龍,也讀gōu。

16、阿,讀ē,不讀ā。

聲調不同

17、任,讀rén,不讀rèn,如任盈盈。

18、要,讀yāo,不讀yào。如春秋時著名刺客要離。

19、華,讀huà,不讀huá,如數學家華羅庚。

20、過,讀guō,不讀guò。

21、應,讀yīng,不讀yìng;如香港藝人應采兒。

22、曲,讀qū,不讀qǔ;如唐代司空曲環。

23、訾,讀zī,不讀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24、哈,讀hǎ,不讀hā;如15年春晚總導演哈文。

25、鑽,讀zuān,不讀zuàn。

26、諶,讀chén ,不讀shèn;如羽毛球運動員諶龍。

雙音雙姓

27、紀,一讀jǐ,一讀jì;一般念jǐ,如清代才子紀曉嵐。但外國人名翻譯成中文時一般念jì,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法國作家紀德。

28、蓋,一讀gě,一讀gài;一般念gě,如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

29、樂,一讀yuè,一讀lè;一般念yuè,如戰國時燕國大將樂毅。

30、種,一讀chóng,一讀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將种師道。

31、召,一讀shào ,得姓始祖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讀zhào,為傣族姓。

32、覃,一讀tán,一讀qín;一般讀qín。

33、相,一讀xiāng,一讀xiàng。

34、折,一讀shé,一讀zhé。

35、隗,一讀kuí,一讀wěi。

容易錯認

36、桓,讀huán,如東晉大將桓溫。

37、蒯,讀kuǎi,如漢初謀士蒯通。

38、厙,讀shè,如北周大臣厙狄峙。

39、靳,讀jìn,如演員靳東。

40、昝,讀zǎn,如清代書畫家昝茹穎。

41、逯,讀lù,如漢代大臣逯普。

42、郄,讀xì,如三國時蜀國大臣郄正。

43、酈,讀lì,如漢初名臣酈食其(lì yì jī)。

44、麹,讀qū,如隋代高昌國國王曲伯稚。

45、璩,讀qú,如台灣主持人璩美鳳。

46、郗,讀xī,但古籍中也有讀chī的。

47、媯,讀guī,不讀wěi。

48、郟,讀jiá,如清代著名畫家郟倫逵。

49、郜,讀gào,如國足運動員郜林。

50、逄,讀 páng。

51、殳,讀shū。

52、郄,讀qiè。

複姓

53、令狐,讀líng hú,不讀lìng hú;如令狐沖;令單獨作姓時讀lìng,如令計劃。

54、尉遲,讀yù chí,不讀wèi chí;如唐初大將尉遲恭。尉單獨作姓時讀wèi,如戰國時著名軍事理論家尉繚。

55、万俟,讀mò qí,不讀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56、澹臺,讀tán tái,不讀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臺滅明。

57、皇甫,讀huáng fǔ,不讀huáng pǔ;如晚唐詩人皇甫松。

58、長孫,讀zhǎng sūn,不讀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長孫無忌。

59、宰父,讀zǎi fǔ,不讀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50、亓官,讀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61、毌丘,讀guàn qiū;不要讀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寫作「毋丘」或「母丘」。

其它姓氏

62、虎,一讀hú,一讀māo,也有讀hǔ。

63、吞,讀tiān;《漢書》記載中有吞景雲。

64、不,讀fōu,或biāo;如後秦安遠將軍不蒙世。

65、卜,讀bǔ,不讀pǔ。

66、啜,讀chuài。

67、術,讀zhú,不讀shù。

68、丨,作姓氏時讀y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大智慧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中國有虛歲?你可能有一個假年齡
怎樣相處才能讓夫妻成就一輩子?
孔子犯的這個錯誤,值得每一人深思!
做人7加1,看懂就是福氣!

TAG:傳統文化大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中的孝
中華傳統文化 國粹:詩詞
中國傳統文化:漢服之美
中國的文字文化之一:甲骨文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中國文化的齋化
書同文字:漢字與中國文化
中國字輩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一句話:虛假文化
玉文化,中國文化傳統精髓的物質根基
中國姓氏文化 開篇:中國姓氏的八大來源
王寧先生:漢字與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髓
中華文化之中國書法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對聯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傳統篇之酒文化
【傳統文化】傳神中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