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職場人不會提問危害大!他這樣向領導提問,試用期沒過就被辭退了

職場人不會提問危害大!他這樣向領導提問,試用期沒過就被辭退了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有不會的,多問問老師和同學!要多虛心請教別人」,但是如果你在職場里還照貓畫虎,有可能就悲催了。這不,小林就因為問領導,試用期都沒過就被約談離職了。

小林實在不能理解, 「問問題怎麼還問出錯了呢?」 「這些東西我不明白,不問領導問誰呀?」顯得既委屈又震驚。

於是我問他:你每次怎麼問領導的?

他說:XX總,某某問題我不會,您教教我可以嗎?

我繼續問:在問領導之前你自己思考過嗎?

他說:沒啊,不會就直接去問了

……

明眼人一看這段對話,應該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雖然領導都喜歡幫助和指導下屬,但像小林這樣的提問方式,估計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解答。

那麼,在職場中遇到問題,如何向前輩或者領導提問呢?

一、問問題之前,請先做好功課或自己思考過

百度、知乎、谷歌,這些搜索網站前三頁能查到的問題,盡量不要麻煩別人。這體現出一種尊重——你提前花了時間努力做這件事。

而且,你要知道問的點在哪裡,比如,這個問題好棘手我解決不了—為什麼解決不了?難點是什麼? 或者,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不知道對不對,不對的話應該如何?

即使真的無從下手,你自己思考過了也不一樣,最起碼可以把思考的過程或者遇到的阻力和困難告訴領導,領導才好有一個突破點給你解決,直接把問題拋過去的,那叫甩鍋!

二、請教別人,學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僅僅為了得到答案。

如果你問問題之前思考過,那麼,你和領導的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你:這件事情我思考了之後,發現有兩個障礙點,A是…,B是…,您看我思路方向對嗎?

領導會說:你這個方向偏了,應該從XX角度去考慮;

或者:方向可以,那你覺得這兩個障礙該怎麼克服呢?

或者直接給你意見:A的話,可以這麼辦;B的話,可以這麼辦…

於是,在領導的的指引下你的思路會越來越清晰,而且以後發生類似問題你都知道該怎麼解決了。領導授你以漁而不是授你以魚。

不是像小林那樣理直氣壯的把問題往領導前一放,說:領導,這件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解決,你教教我吧!

這樣得不到思路的提問對自己沒有任何益處。

三、要問對人。

遇到什麼類型的問題,要找相應的人尋找答案。比如工資社保福利方面的,就應該找人力資源;報銷流程的,找財務;而不是把任何問題都拋給你的直接領導。

四、問完之後複述理解

領導講解完之後,最好將自己的理解複述一遍,一是怕有理解失誤,得到對方的確認或糾正;二是如果有遺漏,對方可以在你的複述時幫你補上。

這一步很重要,沒確認好,似是而非的聽懂了,結果工作做錯了。

至於小林那麼為什麼就連試用期都沒通過?通過以上的步驟我們也能知道了原因:不恰當的問問題,一是會被認為是沒腦子的表現,二是被視為不負責任,這樣的人,領導怎麼放心把重要事情交給他呢?

你都是怎麼請教職場前輩問題的呢?一起交流下!

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是媛來思語,職場高管/職業生涯導師,歡迎關注我!升職加薪有套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來思語 的精彩文章:

對待領導的2種態度,一種讓你提升重用,一種讓你辛苦白乾!
出差在外,碰到前同事,邀我去吃大餐,上完廁所回來發現人財兩空
陪領導吃飯同事聚餐的3點規則,好多人工作三十年都沒悟透!
萬一過不上你想過要的生活怎麼辦
到底誰害死了求職少年李文星?這些求職騙人的招數,你不得不防!

TAG:媛來思語 |

您可能感興趣

易烊千璽被提問休閑的時候會不會健身,他的回答令人心疼
易烊千璽情人節提問:如果突然給你一個逃走的機會,你會怎樣做?
通過你提問的問題,就能看出你是什麼人
複試導師這樣提問,你會嗎?
關於身體,我敢打賭,你也還有很多謎題 會提問也是個很厲害的能力!
那些渣男或者不愛你的男人,才會對你的這些提問敷衍或拒絕回答
面試時那些出其不意的提問,可能主要是測你心態用的
當HR問你「有什麼要問的」,沒提問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新手要怎樣提問,才更容易得到解答?
如何回應面試官問你有哪些需要提問的?
庫里這樣的回答記者提問是不是已經失去信心了?總冠軍就要易主?
提問了很多次一直都沒抽中?動動手就能找到答案
為什麼職場成長有限?因為你不會提問
這輩子誰沒遇過渣男誰沒天真過,產檢醫生提問這問題時能識相點嗎
為什麼你的提問無人理睬,提問也是一門學問!
想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許,學會提問才是首要關鍵
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讓讀者怒之急吼,網友:你的提問讓我很不爽!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會提問?
李易峰面對主持人的犀利提問,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輸在起跑線上
那些職場精英都是怎樣提問的?高價值問題,從思考習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