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建窯茶盞:穿越千年,只為嚇唬有密集恐懼症的你

建窯茶盞:穿越千年,只為嚇唬有密集恐懼症的你

中國古代的陶瓷,主要分為青瓷、白瓷、黑瓷三大譜系。

從茶具來說,青瓷質地清淡悠遠,白瓷質地高貴典雅。相較前兩者,黑瓷顯得更加沉穩質樸。青瓷和白瓷,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黑瓷。

宋·黑釉油滴碗

在黑瓷茶盞之中,最有名的當屬宋代八大名窯之一的建窯出產的建盞。建窯的黑瓷在古代還有專屬名稱——「天目瓷」

宋·建窯油滴天目盞

儘管從中國到日本、古代到現代,無數茶人謂建盞「瑰麗璀璨」、「光彩奪目」,但對於密集恐懼症斑點恐懼症的患者來說,建盞的釉面花紋,可以說是非常令人生無可戀了。

「茶色白,宜黑盞」

青瓷和白瓷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十分流行。黑瓷茶盞的流行年代最晚,但卻是中國歷史上最風雅的時代——宋代

黑瓷茶盞在宋代有多流行?甚至連皇帝也來為它打call。宋徽宗趙佶在他的專著《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代表著當時社會貴族階層的普遍審美偏好。在皇帝的大力推動下,建盞自然也成為了宋代宮廷皇室的御用茶盞。

那麼,為什麼宋代會一改前代風氣,轉而推崇低調樸素的黑瓷茶盞呢?這其實與當時的飲茶習俗——點茶、分茶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後者直接決定了前者的流行。

宋代流行點茶,點茶的方法就跟現在日本的末茶道接近。先在杯盞中放入茶葉粉末,然後加入少量水調製成糊狀,最後沖入沸水,一邊沖一邊用茶筅迴環擊拂。

通過這樣的擊拂,茶湯表面會泛起一層白白的、「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茶沫。宋人用茶匙撥動茶沫,使之幻化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文字、山水、花鳥……這就是難度極大的分茶

分茶

為了凸顯茶沫的晶瑩雪白,人們需要一個深色的器皿襯托。淺色調的白、青瓷,顯然已經不再合適。而有著「紺黑」釉色的建盞,剛好符合了人們對茶器的要求,於是,厚重質樸的建窯茶盞,便由此進入了宋代貴族階層的眼帘。

精通茶事的宋代書法家蔡襄,在他的《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最後一句話,就是明確地表示當時茶人在「鬥茶」時,是不會選用青瓷茶盞(青盞)和白瓷茶盞(白盞)的。

建盞:愛我,你怕了嗎?

建盞吸引宋代茶人的特殊之處,不僅僅在於它是「黑瓷」,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獨一無二的釉面花紋。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兩隻一模一樣的建盞,每一隻建盞的釉面花紋,都是「絕版限量」的。

建盞的花紋,比較有名的主要有三種:兔毫、鷓鴣斑(油滴、曜變,我們一種一種來看。

(友情提醒下文多圖高能預警,#密集恐懼症##斑點恐懼症#請謹慎閱讀)

1 兔毫

兔毫盞,顧名思義,就是釉面花紋細長像兔子毫毛的建盞。它是建窯茶盞中出土數量最多的種類,也是最著名的黑釉茶盞。

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

宋徽宗趙佶本人非常喜歡兔毫盞,曾說「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楊萬里也有「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斑」這樣的詩句讚美兔毫盞。

由於窯變的不穩定性,每一隻兔毫盞上的紋理粗細、長短都是不同的。根據紋理顏色的差異,兔毫盞內部還被分成了金兔毫、銀兔毫和灰兔毫

金兔毫盞

銀兔毫盞

兔毫盞中,宋代人最喜歡用銀兔毫茶盞鬥茶。在茶盞中盛上茶水,茶、盞、光、影交織,兔毫紋路千變萬化,彷彿兒時最愛的玩具萬花筒。

2 鷓鴣斑盞(油滴盞)

鷓鴣斑盞,現存的數量非常少,是建窯黑釉茶盞中的珍品。宋初陶谷說:「閩中造盞,花紋類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

宋·建窯鷓鴣斑盞

這種茶盞的釉面花紋很奇特,是有一個個帶有金屬光澤的小圓點。整個茶盞看上去,就好像鷓鴣鳥身上的斑紋(鷓鴣鳥胸部羽毛呈黑底白斑狀)。在鷓鴣斑盞中盛水時,碗壁上的斑點會在水和光影的交錯中呈現出變幻莫測的瑰麗景象。

南宋·建窯鷓鴣斑盞

根據斑點的成色不同,鷓鴣斑盞分為金油滴銀油滴。(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鷓鴣斑盞和油滴盞是兩種不同的花紋,但這種說法尚缺少出土文物證據。)

南宋·建窯油滴小圓盞

剛才已經說過,建窯茶盞「獨一無二」——每一隻鷓鴣斑盞的斑紋都是不同的。就算是在一隻茶盞內部,其上下、里外的斑紋也全都不同,隨機分布。

宋·建窯鷓鴣斑盞

由於不可控性很強,在宋代,鷓鴣斑盞的燒制難度非常非常大,產量因此就非常非常低。就比如,下圖這隻被珍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鷓鴣斑建盞,實在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寶」:

宋·鷓鴣斑建盞

3 曜變盞

如果說鷓鴣斑盞是「珍貴」,那麼曜變盞就是「珍稀」了——現存的完整文物全世界僅有三件,且都被藏於日本。

其中,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就是上面收藏鷓鴣斑盞的那家美術館)所藏的曜變建盞,是三件之中最精美的,現在已經是日本的國寶了。

研究者們說它「在深沉的黑色釉中,出現蔚藍或紫藍色斑塊,在斑塊上又有宛若日暈樣的曜變斑點,整個內壁的曜變效果看上去彷彿星空般深邃無垠,美不勝收。」

宋·建窯曜變盞

如今,我國的許多陶瓷工藝技術人員都在努力試圖恢復「曜變」這一工藝技術,但迄今仍未成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但正因如此,這三件承載著中華民族古匠人技藝、經歷歲月洗禮的曜變盞,就更顯得更加珍貴了。

東渡扶桑的「天目茶碗」

談到建窯茶盞,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名詞——天目茶碗。這個名詞是日本茶人創造的,但根源卻在中國浙江。

在日本的詞典上,關於「天目」詞條有這樣的記載:「(天目:)用綠茶末沏茶的一種茶碗,……由中國浙江天目山佛寺的什器而得名。在中國,以建窯產建盞的為代表。……」

在日本,「天目」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建盞,後來才擴展成所有黑釉陶瓷的代名詞。

由於點茶、分茶的流行,建盞在宋代大放異彩,並跟隨日本來華的僧侶一路東渡扶桑,成為中華民族茶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部分。儘管技術復原有一定難度,但建盞依舊像一個連通著現代與古代的管道,在中華茶文化的歷史天空中,發出獨特的光輝。

-End-

-版權信息-

執行總編:周繼紅

本期編輯:趙成勇;文:陳婉紗

本文版權屬古往今來國茶生活平台

轉載及合作事宜請在後台留言

版權所有,侵權必糾!

這是一個有情懷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言 的精彩文章:

「東方安徒生」推動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
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嗎?看完這些雙胞胎照片,臉盲症都犯了
喪心病狂:一男子在年幼的孩子面前防火燒了自己的懷孕女友
暖爸萌娃:6歲男孩的艱難尋寶之路,你也可以這麼玩

TAG:譯言 |

您可能感興趣

閻錫山到了台灣後過得怎樣?慘到建窯洞,種紅薯,吃饅頭,喝稀飯?
讓我們回到六百年前的宋代,走進建窯建盞
「建窯四傑」騰空出世,這套盞千萬不能錯過
建窯建盞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建窯器的美是很獨特的
茶洋窯與建窯之間究竟有多深的聯繫?
兔毫盞:宋代建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盛水時美呆了!
關於建窯盞你是否了解?
建窯建盞「起死回生」,拾遺傳承之路
遠在北方的懷仁窯將建窯的建盞模仿到極致
宋代建窯灰白釉敞口盞 帶龜裂紋
夫物盞集:走進被宋朝帝皇唯一垂青的建窯建盞
農民修建窯洞慘遭坍塌,而考古隊卻十分驚喜,帶走200多件文物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建窯瓷器之美
宋代建窯瓷器值錢嗎,價格是多少
又見神品!一件珍罕至極建窯虹油滴天目盞現身西泠春拍
空前絕後:宋代建窯的一脈相承
嗡嗡宋代的建窯
淺談建窯建盞的油滴燒成技術
建窯瓷器辨別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