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徐賁:人為什麼會上當受騙

徐賁:人為什麼會上當受騙

| 徐賁

有報道說,求職者李文星通過網路招聘平台被騙入傳銷組織,最終死於天津。無獨有偶,他的山東老鄉,25歲的內蒙古科技大學畢業生張超,也因網路招聘誤入傳銷組織身亡。他們都是大學生,按理說應該知道如何辨別騙局,不容易為之所騙,但他們還是不幸成了組織化欺騙的受害者。在為他們的不幸惋惜和對傳銷組織的道德譴責之外,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上當受騙。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說謊欺騙,但我們可以讓自己不上當欺騙,或者至少不那麼輕信易騙。

說謊與欺騙

一個人上當受騙,是針對別人對他說的謊言和進行的欺騙而言的。說謊,用美國倫理學家博克(Sissela Bok)在《謊言: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選擇》(Lying: Moral Choice in Public and Private Life)一書里的話來說,是「以陳述形式故意表達造成假象的信息」。《美國傳統英語辭典》將說謊定義為「意在欺騙或給人造成錯覺的任何事物。而把「欺騙」定義為「耍花招騙人、詐騙,使人上當受騙、不誠實地行動或欺詐」。說謊和欺騙屬於同一個範疇,都是欺詐騙人。

說謊與欺騙有聯繫,但不是一回事。加拿大心理學家奇瓦·孔達(Ziva Kunda)在《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一書中指出,欺騙(cheating)和說謊(lying)一樣,牽涉到蒙蔽和不誠實,不過說謊主要是口頭言語,而欺騙則一般指非言語的行為。例如,你努力用功地為考試做了充分的準備,而在考試的時候你你同桌同學卻抄襲你的答案,那就是欺騙行為。如果你叫這位同學停止欺騙,而他卻否認自己在欺騙,那就是說謊。我們經常把說謊者和欺騙者統稱為「騙子」,把被他們矇騙稱為「上當受騙」。

從道德上說,欺詐騙人——包括說謊和欺騙——通常被視為僅次於謀財害命的嚴重惡行。說謊和欺騙違背了誠實、公正、公平和善良正當的原則。它們還違背了人的自由原則,因為說謊和欺騙的行為者會獲得不正當的自由,以此陷害和剝奪他人的自由,使他成為受害者。欺詐騙人愚弄和剝奪他人、造成人際關係中的不信任。說謊者總是企圖用欺詐的手段來獲取不義的利益,為了維護一個謊言,他需要不斷製造新的謊言。這必然危害社會公正和正義。普遍性的謊言還會導致整體社會的道德墮落和衰退瓦解。因此,為了我們社會的今天和未來,我們有責任反對和抵抗欺詐騙人的事情,如果不能讓所有的騙子停止欺騙,那就讓我們自己變得聰明起來,不上他們的當,不受他們的騙,或者至少變得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

在當今中國,最遭人厭棄和痛恨的欺騙有三類,第一類是詐財劫色的詐騙和行騙。具體手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有傳統的,有新式的,或者二者混合的。傳統的如法師騙局、驅鬼、消災、神醫、算命狐仙;新式的如網上交友和借錢、盜用信用卡、兌換假幣、中大獎、簡訊招聘、電信詐騙、假網站、假軟體;混合形式有假冒身份、「撞」老人騙局、金蟬脫殼、辦證人和黑中介、騙婚詐財、徵婚陷阱、假大款和假高幹等等。凡此種種騙術變化無窮,數不勝數。

第二類是公共服務的欺騙,偽劣產品、商業欺詐、黑心食品、有害藥品、虛假保險、賣房騙局、虛假宣傳、藝人假唱、假新聞報道、司法腐敗、官員貪污、假形象工程、醫生行騙、教授剽竊。

第三類是權貴、精英和公共人物的偽善,如假慈善、假楷模、賄選假選、口是心非、心口不一、沽名釣譽、首鼠兩端、玩弄權術、欺騙洗腦。

欺騙的種類和手法雖然不同,但是,凡是能得逞的謊言和欺騙,背後都一定會有某些類似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利用我們自己身上天生帶來的情感弱點和認知偏誤。這些弱點和偏誤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稍不留心就會給我們的行為帶來負面的,甚至災難性的影響。

情感弱點的問題比較明顯,也容易理解。人在受到虛榮、貪婪、妒嫉、仇恨、憤怒、恐懼、驕傲、怨恨等情感支配的情況下,理性思考的能力會被削弱,甚至完全喪失。

認知偏誤的問題則要隱蔽的多,也要複雜的多。認知偏誤是人在某些情況下的特定思考方式和行為傾向,經常是捷徑思維(heuristics)所致,導致推理和判斷產生系統性偏誤,是發生錯覺和自我欺騙的主要原因。一旦理性、邏輯、論證思考的過程發生認知短路或障礙,人對欺騙的抵禦能力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失靈。這可能會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是我們容易上當受騙的一個自身原因。在互聯網的信息時代,這樣的認知偏誤發生得更加頻繁,沒有人可以完全免疫。我自己也不例外。

二 我為什麼上當受騙

去年,美國著名搖滾歌手鮑勃·迪倫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假消息在微信中廣為轉發,我開始也相信了這個消息,後來證明是假消息。於是我便問自己,我為什麼和許多人一樣,會上當受騙呢?

我得知這個消息時,覺的有些奇怪,但並不感得意外。因為消息是這麼說的,鮑勃·迪倫得獎後整晚上一秒都沒有睡,對著牆上的歐美地圖坐了整整一夜。凌晨,他打電話給了經紀人,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其理由是,「我們美國人的音樂,不需要歐洲人指手畫腳」。這個消息符合我對鮑勃·迪倫一向獨立特行,我行我素的印象。

我覺得有些奇怪的原因是,鮑勃·迪倫是個藝術家,他總不會不知道藝術無國界的道理吧?怎麼也會有這麼狹隘的文化民主主義想法,用「歐洲人指手畫腳」來說事?但是,奇怪歸奇怪,我還是沒有懷疑他拒獎消息的真實性。這是因為,我所知道的鮑勃·迪倫是一個以反叛和行為難以預測著稱的藝術家,我頭腦里已經有了這個先入之見,他的拒獎理由與我頭腦里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此,我就「自然而然」地把這當作了他拒獎的真實理由,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種「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誤又稱肯證偏見或驗證偏見,是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的一種,指的是,當我們主觀上已經有了某種看法或觀點時,我們往往傾向於尋找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夠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而忽視那些可能推翻原有看法的證據。疑人偷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偏誤是普遍存在的,即便我們有了對這種認知偏誤的知識,在特定的情況下,我們照樣還是會犯這個錯誤。我寫過不少與認知偏誤有關的文章,但我照樣還是犯了這個認知偏誤的錯誤。

除了我自己天生的「確認偏誤」之外,我上當受騙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在得知這條消息時,並沒有給它太多的注意。換句話說,我是因為缺乏關注,才沒有懷疑這是一條假消息的。人只是對特別注意或在意的信息,才會產生認真的懷疑,也只是因為認真懷疑,才會去進一步核實。尤其是在互聯網的信息瀑布時代,我們對每天接受到的許許多多信息會作一個快速的評估,一般只會關注自己認為是重要的信息。對信息的重視是對信息進行批判性思考的必要條件,只有重視了才會細加思考。我對這條假消息覺得奇怪,但並沒有將奇怪轉變為認真的懷疑,因此也就沒有想到要核實它的真假。

其實,核實這條消息並對之證偽一點也不困難。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主要媒體沒有一個報道迪倫拒獎的消息。如果再仔細一點的話,就會發現,這條消息來自「洋蔥新聞」,洋蔥新聞以正統的新聞報道手法,報道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

我教了二十多年的公共說理和批判性思維,總是跟學生說,在評估一個消息是否可靠時,不要忘記核查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在讀到迪倫拒獎的消息時,我自己就沒有這麼做。可見,只是知道什麼是虛假或欺騙(知識)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隨時能用這個知識去審視自己的行為。

我上當受騙第三個原因是,和所有的人一樣,我頭腦里天生就有一種難以擺脫的因果邏輯需要。人經常把兩件並列,沒有邏輯關係的事情在頭腦里形成虛假的因果關係。我在把迪倫拒獎當成真消息(至少沒有當成假消息)的時候,頭腦里自動形成的是一個不知不覺的「因為-所以」邏輯關係——因為他是個反叛而行為捉摸不定的人(因),所以他會做出拒獎之事(果)。

洋蔥新聞在編造這條消息時,利用的一定也是這個看似邏輯的關係。但是,這種邏輯關係只是一個錯覺或幻覺,分開來看,在我頭腦里的「因」和「果」可能都是事實,但它們之間並沒有邏輯聯繫,邏輯關係是我錯誤想像出來的。因此,就算迪倫真的拒獎,他的反叛性格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

我上當受騙還有第四個原因,那就是,我是從朋友微博的信息里讀到的。迪倫拒獎的消息是經過我朋友們篩選的,我對朋友們的智力有基本的信任,所以沒有產生特別的懷疑。要是我從《環球時報》上讀到這個消息,我肯定會有所懷疑。這是「信任」在起作用。我們對自己信任的人較少懷疑,這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也是我們容易上當受騙的一個原因。

這其實也是我對學生經常強調的批判性思維的一環:即使信息來自你認為值得信任的來源,你也還是有責任檢驗它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我犯下的是一種叫「相似性捷思」(Similarity Heuristic)的錯誤:那就是,以為熟悉的就是靠得住的。人對陌生人有天生的戒備,但也最容易上熟人的當。用老鄉、同事、同學、熟人的連帶關係套近乎,往往是欺騙和拖入下水的第一步。同樣,雖然我懂這個道理,一不留神,我也照樣會上當受騙。

三 便捷思維與認知偏誤

我們上當受騙,經常是因為對自己的「便捷思維」(又稱「捷徑思維」,heuristics)缺乏認識和提防。便捷思維是造成認知偏誤的主要原因,也往往直接表現為認知偏誤。

便捷思維的概念是由美國認知心理學家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從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提出來的,隨後在經濟、法律、醫學、政治科學等等領域中都發生了影響,對我們思考人在社會生活中為什麼上當受騙特別有啟發作用。

特沃斯基和卡內曼提出,人有兩套推論和判斷思維繫統,一套是分析和批判的,另一套是經驗和直覺的。人在信息不充分、不確定的情況下,或是由於沒有時間細思慢想,必須快速決斷。這時候,人經常只是運用經驗和直覺的捷徑思維。他們開始的時候提出了三種基本的捷徑思維:可用性捷思、代表性捷思和定錨和調整性捷思。每一種捷思都可能造成一些認知偏誤。

可用性捷思(availability)指的是,評估一件事情是否常見,全憑是否容易從記憶中回想。容易回想的就以為常見,不容易的就以為不常見。這樣的捷思引導人們高估熟悉事物的意義和價值。例如,媒體常報道的事情會讓人以為這樣的事情真的是經常發生的。「文革」時,天天報道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這樣的信息在人們頭腦中日積月累,一說到「我們」或「敵人」就能從記憶中自動提取。因此,許多人都本能地因為自己的生活鶯歌燕舞,形勢一片大好,以為解救全世界真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等著他們去解放。這種宣傳能奏效,利用的就是人們的可用性捷思。

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指的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評估一件事情的或然性,依賴於頭腦里有代表性的事例。例如,碰到了好人,以為這世界上好人多,碰到了壞人,就以為壞人多或全是壞人(「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其實,人們心目有代表性的不見得就更有可能發生,更不見得就真實。代表性捷思高估了個別事例的代表性,是一種經驗性直覺,看似準確,其實不能用它來準確認識事物或預測未來的類似事件。例如,由於看到熟人買彩票或在股市裡發了財,錯誤地用這種代表性來估計自己買彩票或股票發財的機會。又例如,給你講一個周扒皮或黃世仁的故事,就能讓你以為所有的地主都是十惡不赦的惡魔。這是一種很容易讓人上當受騙的捷思,

錨定和調整性捷思(anchoring and adjustment)。錨定指的是過度依賴得到的第一個信息(錨),用它來做出發點,並用與它的關係來調整對其他事物的判斷或決定。錨的作用是形成偏見或刻板印象。「文革」時階級鬥爭教育中的「憶苦飯」就這樣的一個「錨」,有了它就可以調整出對新社會的「甜」來。有了舊社會的「苦」,新社會哪怕物質再匱乏,再缺衣少食,也覺得無比幸福。美國的窮人和槍擊事件也可以成為這種性質的「錨」,來襯托其他國家的社會穩定和富足幸福。

捷思的基礎是經驗和直覺,經驗越豐富,直覺可能越可靠。但是,經驗和直覺提供的判斷也可能是錯誤。這時候捷思就會造成認知偏誤。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認知偏誤。

1.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在前面已經提到,我們一旦對某個事物有了看法,便會選擇有利於這個看法的證據,或對「客觀事實」作出有利於證明自己看法的偏向性解釋。因此也就會忽視或排斥不利於看法的證據或解釋。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爆炸和「迴音室效應」更是加劇了許多人的確認偏誤。確認偏誤還包括,人天生就喜歡別人與自己有同樣的想法,找同類的人當朋友,訪問與自己觀點或看法一致的網站,政治觀點相同或相近的人們互有好感。

2.內群體的偏見(Ingroup Bias):這是一種與確認偏誤相似的思維偏差,人群有部落化的傾向。進化心理學認為這與人的「愛的催產素」(Oxytocin)有關,是腦下垂體後葉荷爾蒙之一種。它使人與同族群人形成緊密聯繫,排斥外族群的「外人」。尤其是在發生族群間的衝突和戰爭時,不管同族群內部曾經怎樣相互仇恨和殺害,都會一致對外,也就是所謂的「血濃於水」。不管你的國家政府怎麼迫害和殘害你,都是「母親打兒兒不怨」,自己人總比外人好、胳膊肘朝里拐、家醜不可外揚等等因此而成為一種思維定勢。魯迅批評有人相信,「到底還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隸好」,說的就是這個。

3.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雖說是一種「謬誤」,其實是一種思維障礙。我們注重以前發生過的事情,以為那些事情會對將來有所影響。有時候確實如此,有時候卻並非如此。例如,拋硬幣賭運氣,如果一連數次都是反的,我們會以為下一次總該是正的了吧。其實每一次的幾率都是百分之五十。賭徒越是輸,就越覺得下一次準會贏,所以欲罷不能。與賭徒謬誤有關的是「正面期待偏誤」(positive expectation bias),這也是賭博成癮的一個原因,因為它讓賭徒輸了就覺得自己會時來運轉,而贏了就覺得「很順手」,還想繼續再來。談戀愛失敗多次的人,每一次都覺得下一次會有更好的機會,因而不能好好把握和珍惜眼下的機會。政治上的「付學費」和「白紙」說法也包含類似的謬誤,以為一種白紙就可以畫上最新最美的圖畫,而最後卻是一塗鴉。

4.購後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又稱時後合理化,許多人買了東西,掏出錢來之前反覆猶豫,但買了之後,不管是不是花了冤枉錢,都會說服自己說值得。心裡越懊惱,越會找出該買的合理理由,這樣才能消除懊惱帶來的痛苦。購後合理化又叫「購買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是在下意識中平衡花錢的懊惱和購物的愉快。這種認知偏誤在其他決定選擇時也經常發生,是一種「認知失調」——自己得不到的葡萄是酸度,自己有的檸檬則是甜的。

5.歸因謬誤(Attribution Error):對別人的行為,尤其是不良行為,總是傾向於強調內部原因,如人品、性格、教養、用心,而忽視或低估外部的環境原因。對自己的同樣行為,則正好相反。同樣的行為,別人的就很嚴重,自己的就輕描淡寫。在與別人發生爭吵時,總是責備別人先「挑釁」,強調別人的惡意,而把自己說成是不得已才還的手。個人之間是如此,群體之間,甚至國家之間也是如此。

6.選擇性觀察偏誤(Observation Selection Bias):一下子由於某個原因而突然開始注意到以前沒有注意的現象,而且誤以為這一現象頻頻發生或特別嚴重。牙齒某個地方不舒服,用舌頭舔,越舔越不舒服。自己買了一個牌子的車,一下子覺得大街上到處都是這個牌子的車。肅反的時候,到處都是特務姦細;階級鬥爭之弦緊繃的年代,滿眼都是階級敵人。疑人偷斧也是這樣,偶然注意到了什麼疑點,有了疑心,越看越覺得處處都有證據。

7.維持現狀偏誤(Status-Quo Bias):人有害怕變化的天性,因此在結果不確定的變化面前會裹足不前。就算拿「樹挪死,人挪活」的話從認知上來鼓勵變化,但心理仍然會忐忑不安。中文的「一動不如一靜」,英語的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不破就不修)都是表現這種心態的諺語。維持現狀偏誤是恐嚇性宣傳能夠奏效的心理基礎:政治改革有危險,一放就亂,因此穩定為上,一切照舊。

8.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人們對負面消息的關注程度遠超過正面消息。從進化心理學來看,這一心理特徵有助於我們對危險的事情保持警覺,但它也會對我們的客觀評估造成障礙,形成偏見,影響我們的正確判斷和決定。2016年美國大選中確實有許多抹黑和惡意攻擊的現象,但就此把民主選舉說成是鬧劇和醜劇,予以挖苦、醜化和徹底否定,便是負面偏誤的結果。

9.隨大流效應(Bandwagon Effect):人都喜歡隨大流,因為這樣輕鬆自在,沒有離群獨處的焦慮或壓力。就算特立獨行的人也不會在心理上沒有壓力感。大家怎麼說,我也這麼說,至少不會錯。這是一種方便但不可靠的捷思。隨大流的問題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對個人思考造成的障礙和扭曲。尼采說,瘋狂在個人是例外,在群體是常態。弗洛伊德持相似的看法,他的《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the Ego)一書受勒邦《群氓》一書的影響,他認為「人群衝動、善變、躁動」,人身處於人群而隨波逐流,很快就會倒退到不成熟的狀態中去。

10.只顧眼前的偏誤(The Current Moment Bias):人對未來的想像能力天然受到限制,對未來的變化要麼過分樂觀(烏托邦),要麼過分悲觀(反烏托邦),或者選擇根本不去多想,即所謂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是與非」(是否與唐代詩人羅隱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有關,有興趣者不妨考證一下)。維穩壓倒一切就是這種認知偏誤的結果。

四 結語

認知偏誤既然是「人之常情」,了解和認識認知偏誤的目的是否就只能是接受性的理解呢?心理學家哈塞爾頓(Martie G. Haselton)等人在《認知偏誤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Cognitive Bias)一文中指出,「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傾向上,認知偏誤都不帶有強制性(arbitrary)」。也就是說,這種偏誤並不是非犯不可的。認知偏誤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去偏誤」的(debiased)。我們認識捷徑思維和認知偏誤,正是為了降低和盡量消除它們對我們的認知影響,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變得不那麼容易輕信,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

關注當今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欺騙和說謊問題,我們不能只是關注或強調外部原因(雖然這也非常重要),而是同時要關注人的輕信和自欺問題,這是人上當受騙的內因。人天生就是善於欺騙的動物,同時也是輕信和易騙的動物。欺騙狡詐和輕信易騙同時是人性的組成部分,二者都是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康德說,「人性這根曲木,絕然造不出任何筆直的東西」。知道並承認人性曲木無直材,這對我們認識和應對欺騙具有特別的意義。但是,我們不應該因此對人性悲觀失望。同樣也是把人的天性比喻成樹和木材,陳獨秀在1917年的《近代西洋教育》一文中說,「生來本性的力量誠然不小,後來教育的力量又何嘗全然無效?譬如木材的好醜和用處大小,雖然是生來不同,但必經工匠的斧斤雕鑿,良材方成棟樑和美術的器具,就是粗惡材料,也有相當的用處。教育的作用,亦復如此」。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積極態度。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教育和啟蒙的作用。我們可以藉助教育和啟蒙,尤其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啟蒙的力量,讓自己變得不那麼輕信,也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

【作者簡介】

徐賁|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文學博士,加州聖瑪麗學院英語系教授。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俞天任:為什麼說「不要去預測地震」?
王永利:每一把剪刀都有剪不斷的故事,奶奶的更是
姚遙:面對突發的地震,遊客該怎麼辦
羽戈:民國烈士陳天聽的死因謎題
吳鉤:一場關於皇帝應怎麼稱呼生父的爭論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徐賁:納粹德國時期的致命笑話
明代吳門畫派先驅-徐賁畫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