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后,有考慮換下配土方案嗎?
因為夏天總難熬的關係,透氣排水性更好的顆粒土越來越成為主流,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這只是個趨勢,但每個人總會想要追求最適合自己的多肉配土方案,下文沒有給出方案,但給出了方法論。
PS:純顆粒土/大比例顆粒土種植的花友,可以簡單留言說說,你的多肉度夏措施,和目前情況。
作者:nirwa,原文:淺談種植環境與介質之間的關係 v1.22來源:啊哈~ 仙人掌
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會因為生長特性的不同,成長、休眠季節也會有些差異性,所以不同的植物品種也會有不同介質要求。
早些年種植仙人掌,總是以仿傚別人或花商的介質來做為自己換土之混合介質參考。然而,過一段時間之後植株之生長有些有時總盡不如人意。輕則因根系不良而生長停滯或緩慢,重則過沒多久植株就爛給你看。在遭遇挫折之後,新手可能會開始找尋解決的方法,例如翻書或在網路上找資料,找著找著,就會發現在論壇上常常見到這樣的字句:
「因為每個人種植的環境都不盡相同,所調配的介質也都不太一樣…」
「簡單地說就是疏水與通風而已…」
「……」
以上的字句的確是種仙人掌很精簡的原則。不斷地嘗試錯誤而得到經驗固然是園藝的樂趣之一,但不斷地錯誤,嚴重甚至會產生挫折感而失去種植植物的信心與興趣呢。若仔細去思考或檢討原因,這時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到底怎樣的環境才適合怎樣的介質調配呢?」、「要怎樣才算是『疏水與通風』 呢?」
在這裡我並不會告訴你固定的介質配方或比例應該如何如何,而是如何按照你的栽培環境以及植物各品種生長需求的特性來靈活地調整介質比例。這篇文是我一些淺薄的經驗歸納所得,或許可以給多肉新手參考看看。
植物種植環境的影響
介質的調配除了適合植物品種的特性外,還需依照栽培環境及照顧習慣的不同來調整比例。例如:由於台灣北部冬季常下雨、或者栽培環境只有半日照(或更少日照),比如說是種在公寓陽台 ,介質的透水、透氣性這時就更為重要,以避免因長時間潮濕導致爛根或病害;而中、南部地區通常日照充足或者種植於水份蒸散快速的溫室或是露天種植,就須考慮到保水性,土壤太快乾燥易致使植物失水或長勢不佳。
要知道種植環境與介質調配之間的關係與影響,首先要觀察你的植物種植環境:
1.觀察種植環境的日照時間長短、日照方向
整年度的平均日照時間長,那就需要較佳的保水性介質;若平均日照時間短,則介質需疏水性多一點。
2. 通風情況
若通風良好,對於植物而言是很棒的生長環境,其水份蒸散也會較快些,所以原則上是較佳的保水些的調配介質會較佳;若通風較差一些,原則上是較疏水些的調配介質會較好一些。
3. 你的澆水習慣是少少量地澆水 ? 還是非得澆透才停止?
種植仙人掌的澆水原則是一次澆水就應澆透整個介質才停止,也就是說澆水直到水從盆底漏出來為止(泥炭土或培養土完全乾燥後很不容易再吸飽水份,需多花些時間才能再次讓它們濕潤,所以若是用泥炭土或培養土來當盆中的主要介質時,建議用腰水法(盆子浸泡水中至盆子腰部一段時間)或多澆個幾次來給水),比較不建議每次少少量來澆水。
4. 是不是會淋到雨
若種在會淋到雨的地方,比如露天種植或無遮陽板之陽台,澆水時就可能要考慮天氣對於澆水頻率的影響(老天爺會幫你澆水)。
題外話。種植仙人掌的環境最好是能夠避免它們淋到雨。你或許會覺得奇怪,在原生地的植物不也都是淋雨而吸水的嗎?可是我們必須知道,我們並不是在原生地的環境種它們,而是在文明地區,比如都會區或人口密集的地方。這些文明地區由於空氣污染而常有酸雨或混有其他污染物的雨水,這些受污染的雨水對於仙人掌的生長與品相維持其實是相當不利的,所以儘可能不要讓仙人掌(其他種類的多肉植物也是)淋到雨。
什麼是介質?了解介質的特性
舉凡可提供植物物理性支持與供給養份的雙重需求者,皆可稱為介質。各式各樣的介質有著不同的性質以及適用性,這個部份可以在網路找著不少參考資料,暫時我就不多贅言了。
排水、透氣性介質
介質顆粒愈大或裂隙孔隙愈多,代表其滲流力愈佳,其排水、透氣性就愈佳;反之,介質顆粒愈小或裂隙孔隙愈少,其排水、透氣性就愈差。介質顆粒愈大或裂隙孔隙愈多的介質例如赤玉土、麥飯石、蘭石等等。排水、透氣性介質佳的介質,其保水性不一定跟著好,例如一般的花崗石碎礫或岩石礫,水份幾乎不會被吸收,所以其保水性是很差的
最簡單的原則就是:需高濕度品種或者水份蒸散快速的環境,其細顆粒介質比例可提高;對長時間水份太多較敏感的品種或者水份蒸散較慢的環境,則應提高粗顆粒介質比例,就是如此而已。
排水性愈佳,水份停留在介質的時間就愈短;排水性愈差,水份停留在介質的時間就愈長。
盆器之影響
對於介質特性有些概念之後,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盆器的選擇。不同材質以及形狀的盆器對於根部介質排水、透氣性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我以市面上常見的兩種材質來說明:
1. 不透氣材質比如各類塑膠盆、上釉陶盆等,它們有著耐用、重量較輕、便宜或易取得等好處,但有較不具美感等缺點,而且它的透氣性與排水性卻是相對較差的
2. 常見的較佳透氣之材質比如素燒盆、陶盆等,它們有著耐用或較美觀等好處,但有著易碎、重量較重、外觀易長青苔(素燒盆)等缺點,不過它的透氣性以及排水性相對是較佳的。
所以需高濕度品種或者水份蒸散快速的環境,選擇較不透氣的材質,比如各類塑膠盆,是比較好的方案;而對長時間水份太多較敏感的品種或者水份蒸散較慢的環境,則建議透氣性以及排水性相對是較佳的材質比如素燒盆,是比較好的盆器選擇。
介質與盆器的特性會交互影響整體的排水(或保水)、透氣性。舉個列子,若調配的介質是屬於比較排水、透氣性佳的特性,這時若選用塑膠盆就可以抵消掉某種程度的整體排水、透氣性;若選用素燒盆,反而就可以加強某種程度的整體排水、透氣性。相反來說亦然,若調配的介質是屬於比較排水、透氣性較差的特性,這時若選用素燒盆就會增加某種程度的整體排水、透氣性;若選用塑膠盆,會使整體排水、透氣性變得更差。
另外,盆身愈深、口徑愈窄口的盆子其排水性會相對較慢,盆身愈淺、口徑愈廣口的盆子其排水性會相對較快;盆器底部的孔洞愈多,也就愈易排水與愈易透氣。因此盆器的口徑、高度以及底部的孔洞多寡或大小都會影響排水性以及透氣性,這點是除了盆器材質影響之外,亦需要考慮的重點。
如何根據你的栽培環境特性來調整介質 ?
在我們知道各類種植環境、介質的特性以及盆器的影響之後,就可以嚐試做個實驗,來決定你種植物的介質調整的參考。
1. 找個不管你選擇怎樣材質以及形狀的盆器,或者你打算使用、喜歡或容易買到的盆器都可以。或者一併使用塑膠盆或素燒陶盆兩者來試也可,可以省去萬一其中一種不合適再試另外一種材質盆器的時間。
2. 填入比較粗顆粒介質當底層,以防止積水以及促進透氣。
3. 填入基本介質或者你打算使用的主要配方介質,若需高濕度品種細顆粒介質比例可提高,不耐介質潮濕太久的品種則提高粗顆粒介質比例。(此時先不要把打算用此介質配方的植株給種進去。)
4. 填入綴石或者其他比較大顆的介質來壓住基本介質,以避免被風給吹走或澆水時濺走。或者如果你未來不打算加綴石,不加綴石亦可。此時把盆子整個拿起來上下晃幾下,感覺一下盆子未含水時的重量(若可以稱重是最好)。
5. 盆器底下放個可以接出流出來水的盆子。
6. 澆大約與盆器體積相當的水量,或者直接澆水,一次慢慢澆完。再觀察澆多久之後水才會從盆底流出來,以及多少量的水會被排出來。觀察盆土可以多快排出多餘的水份以及可以吸附多少的水份。若
保水度(下面的表格)
透氣度(下面的表格)
保水兼透氣度(下面的表格)
7. 一般來說, 只看保水兼透氣度那張表就可以了,若得到的結果是"最佳"以及"佳"應該就很足夠了。
8. 待完全不流出水來之後,接下來將盆子置放在預計要擺放的位置,連續放個三天(我自己的安全忍受度是三天,為什麼是三天呢?這是我的經驗啦~ 你也可以自行嚐試不同的安全忍受天數看看),往後每天固定一個大約時間,譬如下午6或7點之間,把盆子拿起來上下晃幾下(若可以稱重是最好,那樣子最精確),檢查一下盆子的失水狀況,並記錄一下(若懶得記錄也 OK)。若是露天種植則建議看看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在三天內不太會下雨的天氣來做,否則下雨會干擾結果的參考性
9. 在第三天傍晚結束時,把整個介質都倒出來,如果…
1. 此時介質仍是潮濕的,便是你的介質組合在你的環境而言,要再疏水些,也就是應提高粗顆粒或疏水介質比例,或者換個比較透氣疏水的盆子,比如說素燒盆。
2. 在隔天或第二天水就完全乾掉(在第二天與第三天差不多重,或者與未含水時的重量差不多重),就代表你的介質組合在你的環境而言,要再保水些,也就是應提高細顆粒或者保水介質比例。
3. 若出現前面這兩種狀況建議你再重新調整各粗細以及疏水保水介質的比例,並重新回到第二點再做一次。在第二天結束時仍有一點水份在介質中尚未完全乾掉,也就是介質在第三天結束後才完全乾掉,那~~ 恭喜你,你已經找到適合你的環境的最佳介質配方。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季節以及風量的多寡,以及是否露天、是否會淋到雨等等這些變數都可能影響結果,基本上我的建議是找一個"最差的天候狀況"來做試驗是最保險的了。什麼是"最差的天候狀況"呢 ? 最差的天候比如說無風又陰天的天氣。風量愈多愈強,水份散逸的速度也就愈快;陽光愈強、日照的時間愈久,水份蒸散的速度也就愈快。若在最差的天候下,你的介質仍可保有三天後乾燥的狀況,哇~~ 那真是不簡單了。
你可能會問"在最差的天候下,介質若仍可保有三天後乾燥的狀況,那在平常日不就很快就幹掉了?" 嗯,的確是如此。仙人掌通常是比較怕介質太濕或潮濕時間太久,而不怕太干。這樣子做是一個最保險的做法,可是,最保險的方法不見得就是最佳的方法。在最差的天候下,介質若仍可保有三天後乾燥的狀況是屬於比較極端的狀況,你也可以不用設定成那麼極端的狀況,一般在你最常出現的天氣狀況或稍差一點的天氣(比如陰天)中,在澆水三天後介質就可完全乾掉或幾乎全乾的介質配方應該就可以接受了。
隨著你對各品種種植經驗的累積,就會逐漸摸清楚在你的栽培環境中各品種所需的介質特性而去調整合適的介質配方。以上的方法只是一個原則性的參考,是我數年來摸索而歸納經驗的心得,每個人的種植環境皆有所不同(這句話又出現了… XD),所以有待您自己細心的觀察與體驗來修改而有不同的做法。
失敗不要泄氣,因為經驗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不過總要思考失敗的可能原因,加以修正而記取經驗,這樣子才可能會愈種愈好,愈能感受園藝栽培植物的樂趣。
後記
植物對於所需求的生長環境與所供給的栽培環境差異還是有一些忍受範圍的。只是有些品種的忍受範圍較廣,對環境的忍受度高,容易照顧且不易死亡的品種,它們是日文中所謂的"強健種"(比較容易種活的品種);而有些品種的忍受範圍較窄,在它們不喜歡的栽培環境中,可能就會長得不好,甚至沒多久就死給你看,它們就是日文中所謂的"困難種"或"難物"(就是比較難搞的品種)。
最後,一般來說,從花商或其他花友處所購得的含盆土新植株也建議換上適合你環境的介質,而不要使用原來的介質。因為原來的介質通常只適合花商溫室或花友的種植環境,不見得都適合在你的栽培環境生長,所以新進植株最好換上自己的介質比較安心。另外也可以順便檢查根部是否帶蟲體或蟲卵(一般肉眼難辨識),比如最常見的根部粉介殼蟲有時會藏在其中。若發現蟲體時可以順便清理掉,以防傳染給其他植株。
但是、但是呢,凡事都有例外。若是弱根系或不易長新根的品種,則得考慮換盆後承受後續植株可能不易髮根的風險,因此弱根系或不易髮根品種比較保險的方法是較不建議買回來就換盆或者常換盆。這類品種雖比較不建議買回來就換盆,但若覺得還是要換換盆比較安心,則建議不要修去太多根,即只修去乾枯的死根,其他"活根"則一律不修除﹝在重新入盆加介質時,記得要把細根系像章魚腳或傘形那個樣子給分散開來嘿,不然可能很容易不長新根的﹞。若決定不換盆,還是建議要加些葯來防治可能躲在根部或盆土中的害蟲,比如說根粉介殼蟲等,每周澆灌介質一次、總共連續兩或三周。換盆之後,也可以考慮澆灌一些些腐質酸與較高鉀的肥料來促進新根的生長。
※關於多肉植物休眠的10個疑問!上
※控盆達人分享小盆養多肉的一些經驗!
※一起見證一盆「少將」肉錐驚人的蛻變過程
※這是一個能讓你對多肉植物品種釋然的真實故事
※女朋友把我帶入肉坑,結果我比她更愛!
TAG:多肉植物百科 |
※有口卻不中魚?考慮下這四個方面!
※男人出軌之後,應該原諒還是考慮換一個?先考慮好這5個問題
※種草 | 夏天了,你應該考慮換一隻口紅
※春天啦,你還不考慮換個美甲嗎?
※倘若遇到了以下這些面相的上司,還是考慮換個工作吧!
※我的天哪,喬欣真的不考慮去整一下這個死魚眼嗎!
※夏天了,你應該考慮換一隻口紅
※選擇傢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在買「烤箱」前,若沒考慮好這3個問題,你買回家也是一種浪費!
※遇到喜歡的離婚男該嫁嗎?不妨從這5個方面去考慮下
※夏天用啥粉底?這兩款「網紅」考慮一下!
※春天到了,這個顏色還不考慮上身嗎!
※換次發色等於整一次容?這些絕美髮色你真的需要考慮一下!
※你真的深度思考過工作是什麼嗎?這4個方面,你考慮到了嗎?
※天冷了,但辦公室很熱?這幾件甜美內搭考慮一下!
※如果你在鄉下有個院子,一定要這樣設計!不用再考慮城裡買房了
※有兩個女兒了,你會選擇要第三胎嗎?還是先考慮這4點再決定吧
※怎麼看一個人是否適合留短髮?要從這幾方面考慮
※這些好看的髮型,你真的不考慮換一個嘛?
※備孕二胎前,你有考慮過這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