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評《白河逝水》:流水已然逝去 歷史不可忘懷

評《白河逝水》:流水已然逝去 歷史不可忘懷

我是教哲學的,也喜愛文學,因為它們以不同方式反映著同一個世界。當我認真讀完穆達寫的《白河逝水》,掩卷而思,竟感觸萬端,浮想翩翩,於是寫下這段文字。

評《白河逝水》:流水已然逝去 歷史不可忘懷

這部小說以兩條平行的線索展開敘述,展示了一幅跨越大半個世紀的宏大的中國鄉村生活的歷史畫卷。其中有色彩斑斕的山水風光,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傳奇,有痛入骨髓的愛恨情仇,有雷鳴電閃的政治風暴,有人性的畸變和靈魂的求贖;特別是有厚重的歷史反思……很難想像,一部文字篇幅並不很長的作品竟能寫下如此豐富多彩且繪聲繪色的內容,這很難得。我相信,讀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會被這宏大開闊的敘事風格和豐富的表現手法所吸引,為其中生動的風光、場景、人物、情節的描寫而感嘆。

顯然,這和小說的語言特色有關。我沒有去考證、探究故事發生的準確地點。但通過作者通篇一致的頗具地域特色的語言表述包括俚語、俗語、歌謠等形式的運用,還有對當地少數民族宗教世俗生活的描寫,使一種摻和著泥土、野花和汗水味道的濃濃的鄉野氣息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感同身受,彷彿置身於故事發生地的鄉土之中。因而閱讀這部小說,僅僅品味其中優美生動而又十分簡約的語言就有著不小的樂趣。

小說人物眾多,刻畫得栩栩如生,各具個性,呼之欲出。無論是大仁大義、文武雙全而最終走向絕境的鄉紳韓伯之,還是命運多舛、屢受侮辱與損害又害了別人的二禿,或是美麗孝順、忍辱負重卻一生不幸的達玉蘭,或是極具城府、善於經營的底層官員魏承祁;還有一些「小人物」,比如為「教育救國」奔走呼號的達老先生、富有人文情懷的韓政卿等等,都寫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即使是很次要的人物,也多有出色之處。此外,作者還是描寫宏大場景的行家裡手。小說中關於饑民搶奪糧食、土匪劫人掠貨,尤其是那動蕩歲月中的許多場面以及各色人物的表演,都被描繪得波瀾起伏,精彩多姿,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白河逝水》用較大篇幅描述了那場動蕩在鄉村的肆虐過程和深重危害,特別是對人性的摧殘,同時對國民的劣根性作了不少披露。在作者筆下,鄉村流氓無產者大鬍子的無恥與奸詐,大學生出身的小知識分子傅大學的野心和幼稚,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漁業隊漁民的群體意識和心理變化;還有深受迫害的「五類分子」在自我批鬥中被扭曲的靈魂、廣大「看客」心態等等,都被表現得既生動,又深刻,具有很強的典型性。作者穆達是在通過文學語言,向我們揭示那場動蕩所產生的土壤和它的必然性,喚起人們對那段歷史的反思和警醒。作者並沒有按「臉譜」來描繪筆下人物,而是把他們人性中真實複雜的東西,把他們既可惡可恨又可憐可嘆的生存狀態寫出來,意在反映社會存在對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的決定性影響,反映那個時代愚昧、狂熱、荒唐的集體「無意識」對千百年來形成的道德、良知和文明的踐踏。至少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敘事內容和主題在以往類似題材的文學作品中並不多見,從而使這部小說頗具認識價值和思想意義。

小說中描述的大半個世紀動蕩的中國歷史,不堪回首。尤其是十年浩劫,是我們永遠不能失去的沉痛記憶。我們這個民族的國民性改造和公民社會建設任重道遠。我們需要深入反思小說敘述的動蕩歷史所產生的環境、機制和其他深層次原因,重構適應人類文明發展的價值和信仰。唯如此,才能防止此類悲劇重演,才能讓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文明理性和人道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才能讓我們這個民族逐步走向現代社會,實現人的現代化。

我想,這就是《白河逝水》帶給我們的思想啟示吧。(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負責人;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 吳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倩聊娛樂 的精彩文章:

TAG:小倩聊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逝水無痕 流水無跡 望月釋懷
《聖水吟》清澈如流水,了悟似凡心
《七碗茶》:身與風雲閑,心隨流水去
桃花流水杳然去
黛綺絲:來如流水兮逝如風
古琴曲《流水》,逍遙隱逸,寄情山水!
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
願將來生付流水,不沾塵世情與愛
風水不好,破財就如流水
寄情于山水的自然詩人,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清揚:相思流水逐離情,芳心隨意去,花草寄餘生
孫允珠:柳絮紛飛漫天落,流水無情又去,雲水岸,素衣清顏,守候你的音訊
晏幾道這首詩迴旋往複,行雲無定流水無情,人意卻薄於雲水
恍然如夢,亦如流水
《道德經》,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靜然脫俗之風,淡雲流水之境 畫家趙勇的靈性描繪
智慧人生: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
十首描寫淡的古詩詞,淡煙流水畫屏幽,凡事看淡心安然
已無流水載楓箋,惟此孤身煙岸走
清風明月自來往,流水高山無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