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據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截至早上9點30分,九寨溝7.0級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在已去世的市民中,有一對來自湖北武漢的夫婦。早前,他們帶著孩子一家四口前往九寨溝自駕游。就在地震當晚,當他們的車行至神仙池酒店附近時,被巨石砸住,孩子的母親當場被落石砸中身亡。而孩子的父親,則在臨死前砸碎了車窗,並將正在上六年級的孩子推了出去。

這次受災的九寨溝是著名的旅遊景區,又恰逢暑期,所以很多人都是陪孩子一起在這邊旅行,遇到這樣的天災,不管是上則新聞中父母捨身救出的孩子還是目睹了這場天災的其他未成年人,他們的心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創傷,而對他們的心理干預也刻不容緩!

災後重建家園是我們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還有一項更加重要、緊迫的工作擺在眼前,那就是重建心靈的家園。這種心靈重建的工作,需要我們有更專業的知識、更理性的思考、更長遠的規劃、更持久的耐心、更真誠的投入。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文/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 趙丞智 畢曼麗 楊戎

傾訴與聆聽 我們就在你身邊

對災難倖存者在災難後早期進行心理援助可以減輕他們恐懼、麻木、驚跳、迴避等急性應激反應的程度,幫助他們提高應對災難後各種內外應激的能力,對那些反應比較嚴重的倖存者進行早期的心理干預能夠阻止或減輕遠期心理傷害和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對已經出現遠期嚴重心理障礙的受害者進行心理治療可以減輕他們的痛苦水平、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和工作環境、提高他們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早期表現對地震的強烈恐懼

通常在地震災難發生後,我們把倖存者的心理反應大致分成「恐慌、震驚」、「短期反應」和「長期反應」三個心理應激反應階段。

倖存者的這些心理反應包括了因強烈的恐懼感、無助感和自己身體受傷、親人喪失而出現的情緒、思維、行為等一系列應激反應。雖然各個反應階段持續的時間對每個倖存者來說並不固定,但總的來說,這是個逐漸發展的順序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倖存者最開始常表現為對地震的強烈恐懼,特別是對再次發生地震的恐懼,並且他們的警覺性過分的增高,周圍環境的一響一動都會誘發倖存者有似乎又一次身臨地震情景的感受,表現為心慌、肢體發軟、盲目的奔跑、跳樓等行為。同時倖存者出現強烈的無助感、懷疑、困惑、麻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以否認眼前所發生的事實作為主要的心理防禦手段。

地震後早期倖存者的拒絕、否認事實、警覺性增高的心理防禦反應是正常的,是倖存者調動自身的防禦和應對能力進行心理自救的表現。但是如果這個防禦應對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話,這種強烈的焦慮和恐懼最終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抑鬱和悲傷,特別是地震中親人喪失帶來的居喪反應,對未來、對生命也失去了繼續的信心,很多時候會出現頻繁的自殺意念,同時會出現持續的生理反應(如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持續的睡眠障礙、惡夢不斷、經常在夢中驚醒、驚叫等心理病理反應。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震後早期緊急心理救援敏感的非語言陪伴

緊急心理救援的任務和目的是保證倖存者的安全、保證存活、提供各種支持。包括評估和設法滿足倖存者的需要,方式主要以敏感的非語言陪伴為主,可以撫摸、傾聽,提供和滿足倖存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要給倖存者一個自己調動自己內心修復能力的機會而不要過多和倖存者交談。可以安排倖存者和他的親人在一起,為倖存者提供救援信息、提供親人的信息、幫助他們和外界的親人朋友聯絡。

這一階段藥物不是緩解心理痛苦的首要辦法,心理救助人員要在救援行動中把生存的希望、信心、安全感傳遞給倖存者。


震後急性期心理干預會持續幾個月

震後急性期的心理干預是指在緊急心理救援之後,倖存者到達避難所基本生命生存有所保障以後,大約會持續幾個月的心理干預。這個時期倖存者的主要問題是處於心理危機狀態,地震這一極大的災難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前所未有過的重大創傷,他們的信念、情緒和行為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且許多心理病理性的變化也逐漸表現出來。

這個階段倖存者常表現出來的心理反應為創傷性記憶在頭腦中的不斷閃回。有關地震當時情景的場面、聲音、氣味、內心的感受、軀體的感受等的記憶畫面和感受常常會在倖存者的腦子裡一遍又一遍的闖入浮現、揮之不去、驅之不盡,非常痛苦。慢慢地,倖存者逐漸喪失了對焦慮和痛苦的感知,精神變得麻木,行為變得退縮,不願意與別人交往,對未來失去了希望。

這一階段的心理干預工作要讓倖存者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身心得到療養,儘快從災難帶來的創傷性記憶、空想、恐懼和悲痛中解脫出來。

心理干預的要點主要是鼓勵倖存者談出他們對災難的感受、想法,幫助他們正確表達、理解災難所帶來的應激反應、睡眠障礙以及思維困難和悲傷反應。比如針對學生、家長、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進行的學校教育和心理干預計劃,通過學校和孩子將更多的人聯繫在一起,提供更多的機會使他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核心互助群體。

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園、親人而變得無家可歸的人們,他們會在漫長的等待政府重建計劃中逐漸變得消沉、抑鬱、絕望。通常在這些人中出現可明確診斷的病理癥狀的可能性明顯增高,需引起提供心理干預的專業人員的重視。所以,在提供心理干預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專業心理干預人員要不斷評估倖存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評估他們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病理反應程度,評估倖存者的自殺危險性和危險因素,及時識別那些出現嚴重心理病理反應和有嚴重自殺意念及行為的倖存者,及時轉診他們到更高級別精神衛生和心理救援機構進行更加專業的心理幫助和藥物治療。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地震救援者防止「耗竭綜合征」

參與地震後救援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軍人、警察、消防隊員、醫護人員、志願者以及精神衛生專業人員、心理學專業人員,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會最大程度地耳聞目睹各種最悲慘的場面。因此,即使他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如此性質的日常工作,也會使他們感受各種痛苦體驗。當這種痛苦的體驗在救助成千上萬的災民中重複出現後,對實施救助的專業人員的身心打擊將是巨大的。沒有人能對這種巨大的災難體驗所帶來心理上的破壞性影響有充分的準備,或對這種衝擊有天然的免疫力。

此外,我們還應當理解為什麼許多救援人員在工作中能無私奉獻,甚至極度疲憊也不願意離開他們的工作,哪怕是短暫的休息。這一現象在歷次災難救援中都會看到,當救援隊員接到要求他們停止工作休息的命令時,他們卻表現出了憤怒。這說明在重大的災難現場,救援人員的心靈會受到嚴重的創傷。為了能夠提高救援的效率,為了防止救援人員「耗竭綜合征」的發生,為了讓救援人員的心靈創傷降到最低,為救援人員提供專業的心理干預是必要的、有重大意義的。

對地震救援人員進行心理干預的形式可以是小組會談,具體心理干預的程序和內容為:

1.向救援人員介紹正式的、有時間進度表的、有計劃的小組會談內容。

2.讓救援成員充分表達他們在救援工作中的感受,並給與認真的傾聽。

3.鼓勵救援隊員彼此就他們的想法、情緒感受、生理反應進行互相交流和陳述。

4.解釋、承認、理解和正常化救援人員所出現的各種生理和心理反應。

5.正常化他們的情感反應,減少個體感覺和情感上的獨特性,用認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別出救援人員應對各種反應的方法並加以評估。

6.識別出生理和心理反應過分強烈的救援人員,提供進一步的心理干預。

7.必要時,讓有關救援人員停止工作,並對其實施進一步的心理干預和休息。


心理援助人員或朋友在處理倖存者悲傷的時候不要說如下的話:

A.我了解你的感受。

B.這可能是出於好意的。

C.他現在離開更好。

D.這是她離開的時候了。

E.起碼他走得很痛快。

F.讓我們說說其他一些事吧。

G.你應該向前跨越這些。

H.你足夠堅強去處理這些。

1.他走得很輕鬆,你應該感到高興。

J.那些沒把我們打倒的災難,會讓我們更強大。

K.你會很快好起來的。

L.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了。

M.你需要悲傷。

N.你需要放鬆。

0.你還活著,這很好。

P.幸好沒有其他人死了。

Q.你還有你的兄弟/姐妹/母親,已經不算太壞了。

R.一切都會按預期地好起來的。

S.這一切沒有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

T.(對一個孩子說)你現在是這個家裡的一個大人了,有一天你會有一個答案的。

如果處於悲痛中的人們講述上述的話,你可以給予尊重地承認他們的感受或想法,但不要由你們自己發起這些話題。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不同年齡階段接受地震相關信息後可能出現的創傷反應及解決方案

0~2.5歲嬰幼兒接受地震相關信息後可能出現的創傷反應

睡眠與大小便的時間規律打亂;

有大的聲響或不尋常的聲音、震動時,容易受到驚嚇;

身體突然不能動,變得僵直;

發脾氣,無緣由的哭泣;

已經會說的話不會說了,已經學會的動作不會做了;

害怕分開,黏著家長;

對與災難相關的事情(如影像或身體感受)有逃避或警覺反應。


給家長的建議

保持孩子每日作息起居和飲食的規律,固定每天睡覺、吃飯、遊戲的時段;

避免不必要的暫時分離;

多陪伴孩子(如睡前拿出更多時間陪孩子講故事等);

對孩子出現的退化行為(如尿床或咬手指)不用過度擔心;

協助孩子用簡單的詞說出內心複雜的感覺,如「害怕、傷心」;

和孩子一起遊戲,使用遊戲道具(如積木、沙子、小木棍等),幫助孩子理解像「地震」這樣的概念;並且把與災難有關的感受玩出來。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學前幼兒(3~6歲)

3~6歲兒童接受地震相關信息後可能出現的創傷反應——

重複敘述看到、聽到的與地震有關的信息;

可觀察到的或用語言表達的焦慮與害怕;

對災難後特定事件的害怕,比如父母不能按時回家;

害怕災難發生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上;

對重複的、突然出現在頭腦中的視覺影像感到困惑和煩躁;

在幼兒園注意力不能集中;

日常的行為退化到「小小孩」的模樣,如尿床、咬手指;

變得退縮、不愛說話或變得淘氣、執拗、不聽話;

對原來喜歡的遊戲活動失去興趣;

睡眠失調:做噩夢、夢遊、不易入睡;

抱怨身體疼痛,往往查無原因。


給家長的建議

傾聽並容忍孩子重述與災難有關的信息;

尊重並鼓勵孩子表達害怕、傷心、擔憂等感受;

傾聽孩子對災難事件的誤解,特別是那些自責或奇特的想法;

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地協助孩子形成對災難事件的真實看法;

不要隨意離開感到害怕的兒童;

允許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害怕:講故事、聽音樂、由自己喜愛的東西陪伴入睡等;

了解孩子暫時出現更幼稚的退化行為,接受孩子在幼兒園「不乖」的表現;

同時應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禮節與常規;

逐步讓孩子重新回到規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在參與捐贈、賑災等活動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參與。


給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傾聽並容忍孩子重述與災難有關的信息;

尊重孩子的感受,並用兒歌、繪畫、音樂、遊戲等方式鼓勵孩子表達害怕、傷心、擔憂等感受;

了解孩子暫時出現更幼稚的退化行為,接受孩子在幼兒園「不乖」的表現,鼓勵孩子之間的相互接納;

同時應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禮節與常規;

傾聽孩子對災難事件的誤解,特別是那些自責或奇特的想法;鼓勵孩子自由的表達;

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兒歌、繪畫、音樂、遊戲等方式循序漸進地協助孩子形成對災難事件的真實看法;

逐步讓孩子重新回到規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組織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捐贈、賑災等活動,並鼓勵孩子參與。

遭遇地震 震後心理救助:傾訴與聆聽


學齡兒童(7~11歲)

7~11歲兒童接受地震相關信息後可能出現的創傷反應——

重複敘述所接受到的與災難有關的信息;

用行為和語言表達的焦慮與害怕;

對災難後特定事件的害怕,比如上學;

害怕災難發生在自己或家人、同學身上;

對重複的、突然出現在頭腦中的視覺影像感到困惑和煩躁;

在學校不易專心學習,成績下降;

日常的行為退化到較小年紀的模樣,如要求和家長同睡;

特別退縮、不愛說話或特別難管、不聽話;

對原來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睡眠失調:做噩夢、夢遊、不易入睡;

抱怨身體疼痛,或查無原因的病痛;

對災難紀念日、哀悼活動等感到煩躁。


給家長的建議

傾聽並容忍孩子重述與災難有關的信息;

尊重並鼓勵孩子表達害怕、傷心、擔憂等感受;

允許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害怕:講故事、聽音樂、由自己喜愛的東西陪伴入睡等;

了解孩子暫時出現更幼稚的退化行為,在一段時間內更多地陪伴孩子;

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禮節與常規;

逐步讓孩子重新回到規律的、可自理的生活起居方式;

引導孩子積极參与捐贈、賑災等活動;

傾聽孩子對於死亡的想法,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與死亡有關的事情和想法;

按孩子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地協助孩子形成對死亡的真實看法。


給學校老師的建議

在課堂上講授與災難有關的知識,進行防災的演習;

布置與災難有關的作業,幫助孩子表達感受和想法;

通過寫散文和詩歌、繪畫、作曲、舞蹈等藝術形式表達感受,宣洩情緒;

做團體遊戲,通過運動感覺自己的身體,了解情緒與身體感覺之間的關係;

團體的放鬆練習,學習舒緩壓力,調節情緒的方法;

製作紀念卡和紀念樹等,表達對災難中遇難者的哀悼和紀念;

鼓勵自己動手,以實際行動參與捐獻、賑災等活動;

鼓勵給災區的學生製作祝福卡片、寫信。


青少年(12~18歲)

12~18歲青少年接受地震相關信息後可能出現的創傷反應——

災難引發的衝動性行為,如離開學校去災區當志願者;

努力不表露情緒,如悲傷、恐懼、憤怒等;

為逃避內心痛苦的感覺,而從事許多外在的活動;

容易發生意外;

睡眠與飲食失調;

對重複的、突然出現在頭腦中的視覺影像感到困惑和煩躁;

產生憂鬱、退縮及悲慘的世界觀;

與家人或同學、朋友的相處方式改變;

更依賴家人,需要家人的呵護。


給家長的建議

鼓勵青少年與家人或朋友談對災難的經驗與感受;

家長對孩子講出災難發生後,自己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出現悲傷、恐懼、憤怒等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情緒、情感的方式;他們需要傾訴時,家人願意傾聽;

協助青少年了解,接受與災難有關的信息會引發一些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並且會隨時間而消退;

注意青少年在家中、學校以及同學間的行為;

避免做出衝動性的決定和魯莽行為;

如果孩子有衝動性或魯莽的行為,表達對他們的理解,並建議他們將熱情轉向實際可行的方面;

如果孩子疏遠同學或朋友,變得退縮,花更多的時間獨處,請一位孩子信任並尊重的老師或親友,了解孩子的想法。


給學校老師的建議

鼓勵學生在團體中交流災後的感受、想法和做法;

鼓勵用創造性的寫作、繪畫、作曲等藝術形式表達災難後的感受;

鼓勵孩子從事運動和舞蹈;

在課堂上用報紙上的照片製作拼圖,請學生講出災難後的感受和象徵性意義;

協助孩子多進行一些能帶給他們成就感或自尊的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遭遇地震 請你一定要救活自己
遭遇地震 這些錦囊可救命
「十人九痔」 4個例子給您講透痔瘡的預防治療
立秋暑未盡 提防秋老虎
跑起來吧!小夥伴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得了憂鬱症的他鼓起勇氣對媽媽說「想看心理醫生」,媽媽冷漠的回應卻導致了讓人無法呼吸的結局…
開學了,莫恐懼,聽聽心理諮詢師的建議
【夢緣情感挽救婚姻】前妻死心了還能挽回嗎?情感心理專家教你挽回前妻!
對死亡焦慮的心理學解釋
關曉彤人緣有多差?助理離職後瘋狂吐槽,網友:求鹿晗心理陰影面積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會因為母親的拒絕而走向盡頭嗎
美國最致命狙擊手,戰後心理崩潰,遭遇謀殺身亡
感受「口吃恐懼心理」對口吃患者的摧殘
心理 也來談談敏感
心理學:太可怕,受過心理虐待的人,可能會對虐待上癮
雜談!廣告受眾的心理
感情淡了沒關係,學會用心理暗示調動他的情緒,讓他主動追著你挽回!
心理學:當你遭遇挫折與低谷時,牢記得為自己做這三件事,受益終身
情感諮詢:婚戀心理諮詢的常見心理誤區解析
他鼓起勇氣對媽媽說,想看心理醫生,卻得到冷漠
懈怠加僥倖心理讓我親游地獄
心靈問候:探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世界
應對心理疾病:別迴避 勿跑偏
療癒空間 回歸人的心理感知
墜機產生心理陰影,美軍不顧夥伴反對,直接取消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