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PK人類記者 與其「相愛相殺」,不如抱團取暖
九寨溝縣7.0級地震,機器人25秒發稿,但「填空題好做,解答題難寫」,記者的價值在未來仍不可小覷。
小編有話說
8月8日21時37分,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後僅17分鐘,一條新聞稿開始在微信上傳播。推文配圖5張、正文511字,末尾的一行字吸引了小編的注意:竟然是由機器用時25秒寫成。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速報
25秒能做什麼?人類或許還處在驚愕中,機器人已經完成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自動寫稿的全過程,並通過各個平台發送給億萬人。
這個速度簡直碾壓手慢的記者,那麼這款機器人它的數據從哪來?又是怎麼寫稿的呢?小編帶你揭曉~~~
戳3D視頻,看「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如何搜集寫作數據和構思行文結構
數據從哪來的?
GIF/633K
地震參數來自地震台網,而背景數據來自檢索或機器人系統里原先儲存的資料。
機器人怎麼寫稿?
GIF/1.0M
取標題、發布兩張震中地圖、寫地震參數、寫地震周邊的歷史情況、寫地震空間分析、寫周邊的鄉鎮分布情況、列出震中縣城的基本情況、寫震中的天氣情況和震中的人口情況。
機器人寫稿時,只是按照流程堆砌數據?
GIF/714K
不是簡單堆砌數據。機器人根據地震的大小、破壞程度不同,會智能增減內容。
稿件寫完後,需要人為發布嗎?
GIF/736K
取標題、發布兩張震中地圖、寫地震參數、寫地震周邊的歷史情況、寫地震空間分析、寫周邊的鄉鎮分布情況、列出震中縣城的基本情況、寫震中的天氣情況和震中的人口情況。
8日當晚,中國地震台網官方微信發出第一條速報後,截至9日下午6點32分,又連續推送了14條關於地震的速報,均為機器人操盤,最快出稿速度為5秒。
寫這則速報的作者為「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它是國家地震台網研發的智能機器人。
此番並非它第一次露面,早在2016年5月四川綿陽地震期間,它就用6秒鐘寫下560字速報,整個過程自動寫作,自動發布,無人介入。
很快,一條題為《綿陽安州發生4.3級地震》的新聞開始傳播開來。內容包含地震參數、震中地震歷史信息、地震周邊鄉鎮的基本情況、地震所在縣的行政情況,還有兩張震中地圖,圖文並茂,跟這次情況一樣。
在地震報道領域,機器人早有所作為。由《洛杉磯時報》內部員工肯恩?斯昆克開發,並於2011年投入使用的Quakebot是地震領域自動化新聞的鼻祖和標杆。
2013年3月,Quakebot因為第一個報道南加州發生的4.4震級的地震而迅速引起關注。2014年3月17日,美國洛杉磯發生4.4級地震,Quakebot用3分鐘完成了相關報道的寫作和發布。
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後,「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又一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機器人有一天會替代人類記者嗎?有這幾個問題你需要了解。
機器人目前擅長的寫作領域有限且會出現誤差
機器人參與新聞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谷歌實現個性化新聞推薦,那年,谷歌開創了用機器選編新聞的先河。
可實際上,機器人新聞是「自動化新聞」的通俗說法。繼2014年7月美聯社引進「機器人同事」後,全世界的新聞編輯室紛紛引入自動生成新聞技術。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衛報》和路透社等西方媒體都走上了自動化新聞發展的道路。
國內,直到2015年9月,騰訊財經的機器人Dreamwriter才正式出道;同年11月,新華社推出「快筆小新」,主打財經新聞;去年,第一財經發布智能寫稿機器人「DT稿王」。
截至8月8日下午3點03分,Dreamwriter在當天共發布了兩篇新聞
不難看出,自動化新聞格外擅長於財經領域,不過,它在體育領域也毫不遜色。
上述兩個領域和地震領域有著幾個共同點:其一,數據繁多,程序複雜,工作繁瑣,需要花很多精力對數據進行分析,而處理數據是演算法的強項;其二,有相對固定的新聞模版,較為程式化,題材重複性高;其三,這類文章大多不需要大量採訪。
所以,記者到底會不會因為機器人而失業?這是有可能的,但不是所有領域。
2015年,NPR(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讓一位資深商業記者與寫稿機器人比拼寫新聞稿,雙方就一家公司的最新收益報表出來後,第一時間進行寫作。
最後,機器人花了2分鐘完稿,記者花了7分鐘。在質量上,機器人的稿子獲得912票支持,記者獲得了9916票支持。
你覺得哪篇是記者寫的新聞稿?
將記者與機器人的新聞稿做對比後發現,記者的新聞稿以語言豐富取勝。但這並不是說機器人的新聞稿就很差,它的新聞稿反而更加凝練和簡明。
機器人稿件中的這些特徵與「機器人新聞」的工作原理密不可分(詳情請戳開篇視頻)。
新華社機器人發稿系統後台有500到600個模版,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呈現不同的稿件。
目前新華社機器人發稿系統運營維護僅需4到5人,平均一天稿件簽發量在100條左右。
總而言之,一條機器人新聞的順利誕生,首先需要清晰、準確、結構化的數據,當數據質量較差時,新聞的報道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其次,機器人新聞的報道領域局限於題材重複的新聞故事;最後,機器人現階段依舊離不開人類干預。
目前需要人類干預的環節包括:制定演算法、提前撰寫新聞模版(語句、段落或是整篇報道)、最終核實環節等等。
這也意味著,一旦脫離了人類的干預和核實,機器人新聞的準確性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
「人機聯姻」,或開啟新聞稿的新篇章
機器人對數據非常敏感,它可以對基礎的數據類新聞進行分析和寫作,節省記者的時間,降低媒體的成本,提高媒體的效率和收益。
需要與人打交道的深度報道,主力是記者,在操作的過程中機器人會幫助記者解決掉很多問題,比如語音轉錄、數據報表分析、製作圖片等等。
寫稿機器人歸類於AI領域,AI威脅論近年來從未消停過。在剛剛過去的7月里,馬斯克就提出了人工智慧威脅論,他表示在30年之內AI就會超越人類的智慧,後果讓人擔憂。話還未落音,扎克伯格在直播時駁斥了馬斯克的觀點,再次強調AI和諧論。
在AI威脅論同樣盛行的新聞媒體領域,一部分媒體人對寫稿機器人的出現表示擔憂,但更多的人覺得,機器人並不會取代記者,相反會成為記者的好幫手。
所以,在未來,機器人和記者相互協作,才是主流趨勢。即使機器人搶了在某些領域工作的人的飯碗,說到底也是為了推動整個社會的前行。
※「限綜令」落地,全明星綜藝不該只被「星素」「文化」牽著走
※《殺不死》 這裡有故事和人性,你準備好酒了嗎?
※口播、貼片、冠名廣告讓一讓,原創貼來了
※比起節目中的八卦,更讓人慾罷不能的應該是美食
※將遊戲搬上長城,這一季《我們來了》還好看嗎?
TAG:傳媒十 |
※與射手座相愛相殺的人!
※與獅子座相愛相殺的人是TA沒錯了!
※漫威與DC相愛相殺?其實他們都在「借鑒」,相似的人物你都知道那些
※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的星座配對,相愛相殺,相生相剋
※情侶吵架互不相讓,吵到警局互相舉報吸毒,網友:相愛相殺
※與母親相愛相殺,如此堅強心性的母女也算另類吧
※相愛相殺的星座配對,其中有你們嗎?
※相愛相殺的,除了戀人還有母女
※相愛相殺的星座配對,相愛又互相傷害,最虐心!
※與巨蟹座相愛相殺的人是TA沒錯了!
※與天蠍座相愛相殺的人是TA沒錯了!
※我們相愛相殺……
※天使與惡魔,相愛相殺
※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未來如何競爭?相愛相殺還是不離不棄?
※越是相愛,越會互相傷害的星座配對,相愛相殺
※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的星座配對,歡喜冤家,相愛相殺
※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的星座配對,歡喜冤家,相愛相殺
※唐朝詩人的相愛相殺
※速來圍觀這對相愛相殺的「父子」CP,不懟不舒服!
※相煎何急,戰國時師出同門的相愛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