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捧著窩窩頭,也能吃出米其林大餐的味道
食物作為人類生活中最基礎的支持,在未來,食物的來源、烹飪方式都會發生一些改變,甚至連個人喜愛的味道都可以被機器通過大數據推算並製造出來。
逐漸走近日常生活的VR技術,想想當VR與美食聯繫在一起,即便手裡拿著窩窩頭,也可以假裝在吃米其林大餐,還很津津有味的樣子。
(1)
國際大都市紐約高樓林立,連屋頂都被設計成了蔬菜種植農場。Viraj Puri在2009年打造的Gotham Greens是紐約第一個、也是最大型的屋頂農場。
利用先進的水栽培系統種植蔬菜,大棚里遍布著感測器,感應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溫度、濕度,所有這些信息都會被傳輸到電腦系統中,自動控制設施的開關。
Viraj Puri堅持可持續發展,想幫助都市人遠離高度加工的食品,完全不使用任何農藥,所以蔬菜有機健康。這與很多人在自家陽台、屋頂種植一些小型蔬菜還不一樣,Viraj Puri的屋頂農場直接銷售給當地超市、餐館、零售市場等。
屋頂農場是一個老概念了,但過去這麼多年,大規模的城市屋頂農場在中國的大城市裡還是沒有發展起來。
據推算,北京的屋頂總面積約2億,而目前已實施屋頂綠化面積的僅佔1%。在未來綠色可持續生活理念的推動下,屋頂的使用率應該會越來越高。
(2)
美國的氣味藝術家Sean Raspet是學藝術出身的,長期生活在紐約和舊金山,2001年開始舉辦藝術展覽。後來因為覺得研究味道有趣,就開始鑽研材料的最基礎元素,就是分子複合物。
2014年他在巴黎辦了一場名為「New Flavors and Fragrance」(新味道與新香氣)的展覽,關注很多人在藝術創作領域不太重視的味覺和嗅覺。他以化學元素為研究對象,製作分子食物。
他希望在未來有一種機器,有一個隨機按鈕,能產生出隨機的味道,機器再根據用戶對新口味的好惡製作出他喜歡的味道。2015年,他與Art Basel的最大讚助商UBS、瑞士研究所聯合製作了一款人造甜味劑,用來加在咖啡中,免費提供給當時的展覽觀眾,他說人造甜味劑比糖更健康,但至今人們對來自實驗室的轉基因食物還是有兩極化的爭論。Sean Raspet說,「未來的味道會越來越抽象,既然化學物質可以構成無數種口味,那為什麼只製造現有的口味呢」。
Sean Raspet最近在關注的是尋找蛋白質的替代品,他們團隊找到了池塘里的藻類,正在研究用藻類生產出高蛋白的替代食品。
用化學元素配比製作而成的味道還沒有流行起來,但把分子概念引入美食的分子料理餐廳早已開在了全球各地。分子料理的基礎還是傳統的食材,研究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會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的外貌,比如馬鈴薯可以做成泡沫狀,荔枝可以做出魚子醬的味道等。
而在做菜的過程中,廚師可能還會用到針筒、試管、量杯、溫度計、過濾網、液氮等化學實驗室里常見的工具。
(3)
在2015年世界上第一家採用實驗室培育肉製品的餐廳Bistro In Vitro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業,這同樣是一個顛覆人們對肉的常識。Koert van Mensvoort發起這個項目,是為了平衡全球人類的肉食慾望增長與肉製品資源供應之間的矛盾。
實驗室培育肉製品對人類未來的飲食可能還會有社會倫理層面的衝擊,比如:提取一個自己的幹細胞,可能也能培育出實驗室肉製品等等。
似乎在利用科學技術,探索新食物的路上,人們有些想法還是略過瘋狂。
在2013年的時候,科學家Mark J. Post在倫敦製作並品鑒了他們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款實驗室漢堡,所用的肉也是通過提取牛的細胞後培育出來的。
在2015年的時候, Post曾斷言在未來的20-30年,實驗室肉製品會成為一個可行的產業。
關於肉類的未來,以及肉的替代品,科學家們好像都是比吃貨更上心的。
(4)
而關於未來廚房的樣子,世界上第一台廚房機器人Moley的創始人Mark Oleynik最有發言權了。
Mark Oleynik是一位俄羅斯籍的企業家、計算機科學家,但長期生活在倫敦。他設計的機器人Moley搭配整套智能廚房系統,它可以根據人的喜愛、習慣設置做出可口的飯菜,給主人節省大量的時間。
Mark Oleynik在2014年提出這個創意,在2018年即將投入市場,配套整個智能廚房系統,目前的市場價是10萬美元。
安裝在廚房裡的兩個機器人手臂,通過編程,使用運動感測器的技術,它們可以準確地記錄專業廚師的動作並模仿。 Mark Oleynik希望未來有一天,廚師們可以上傳共享他們的食譜,機器人就會做各種各樣的美味了。
Moley的出現好像是要讓廚師下崗了,但Mark Oleynik說,廚師應該也會喜歡這個概念,因為他們可以出售食譜給我們。
Mark Oleynik還是堅信這是未來廚房的一個方向,人們可以用機器人做飯,把更多時間用來做其他的事情,「我希望有一天,機器人做飯是很正常的生活,沒有人會說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去年榮獲「雨果獎」的科幻作家郝景芳,在她的作品《北京摺疊》里也描寫到了一些機器人生活在第一空間里的場景,比如機器人門衛、機器人送餐員等,郝景芳曾在採訪中說,那是創作於2012年的故事,而過去四五年之後,這些現象早已成為了現實。
2016年在北京海淀的致真大廈開業了一家dotcom SPACE空間體驗店,這裡面有機器人咖啡機,咖啡拉花的照片可以自己用手機上傳,店內還有冰淇淋機器人、3D印表機等等,就連點餐都可以由機器人實現完成。
即便機器人廚師Moley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但我們還是要致敬這些敢對未來生活狂想的人。
(5)
如果把VR技術引入到吃貨的世界裡,不知道是不是簡單的食物吃起來也有饕餮大餐一般的美味體驗。帶上VR眼睛看到滿桌的美味,即便手裡拿著窩窩頭,應該也能虛擬出各種美味體驗。
2014年,洛杉磯的Kokiri Lab創造出了一套可穿戴的智能硬體「Project Nourished」。
它包括一個眼罩、一個內置感測器的餐具和一個3D交互體感控制器,用戶在自己喜歡的環境里,可以通過這套設備吃虛擬的東西,除了VR頭盔之外,負責釋放氣味的設備和特殊設計過的杯子會讓整個過程同樣感受到食物的觸感、香味等,就是吃了個「假」飯,但這個項目非常有助於肥胖的人減肥。
(6)
3D列印的概念從2010年開始備受關注,美國Jim Kor團隊在2010年11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3D列印的汽車Urbee。2011年,陸續出現各種3D列印的產品,比如:全球第一款3D列印比基尼、巧克力印表機。2011年8月,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們甚至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架3D列印的飛機。201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國際空間站上成功完成了首次太空3D列印。
3D列印現在廣泛應用於建築、醫療、服裝設計領域,而在美食領域未來應該也是大勢所向,2011年出現的巧克力印表機就是最早的一個例子。
在2013年,NASA為了改善太空宇航員的伙食,投資開發披薩3D印表機。美國的3D列印食品公司BeeHex就曾與NASA合作,這個成立於2014年的3D食品公司正在擴大規模。
GIF/1.9M
3D列印可以凍結食品的腐爛過程,延長保質期,還保證了營養價值。而對於食物短缺的地區而言,3D列印食品可以幫助緩解糧食危機,不過這在目前來看也只是處於起步階段。
「病從口入」告訴我們關於食物,最需要先保證的是健康、安全,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在科技的助力下,未來的食物或許會出現很多替代品,甚至虛擬品。而我們烹飪食物、享用食物的方式也會發生智能化的改變。
食物是每個人都關注的主題,也是人們在想像未來日常生活的時候最愛討論的。那些以創造新的食物體驗或食物種類為追求的實驗家、科學家們,他們的出發點常常都不是吃貨們最關注的「好吃」,而是看到了未來全球人口總量的上升,人類對食物的需求增加,與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聯合國曾發布展望報告,預計世界總人口將在2030年達到85億,在2050年增加到97億,在2100年增長到112億。
站在全球視角想像未來的日常生活,可持續的理念是當下每個人都要學會的。有了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平衡地享受未來的智能生活。
TAG:軒軒文學 |
※王子文吃大餐竟吃出一隻活蝦?她冒著大雨的舉動也太有愛心了
※這些讓人口水直流的堅果美食,粗茶淡飯也能吃出大餐的感覺
※印度有錢人的大餐真豪華,每餐都是大魚大肉,網友:還沒有我們窮人吃的好
※大廚做了30年豬頭肉,教你把豬頭肉做出大餐風味,比紅燒豬蹄還好吃!
※魚頭也能做出美味大餐,19種魚頭做法,吃過都說好!
※朋友請客吃飯,餓了兩頓就等著吃大餐,看到大餐我臉都「綠」了
※用油稍微過一遍的土豆竟然比薯條還好吃,5塊錢吃出了大餐的味道
※寧願吃饅頭,喝自來水的生活,也不要吃工廠的大餐!
※這才是野外生存最奢侈的「大餐」,男子泥塘里撿到幾塊「黑石頭」,燒著吃好過癮!
※小伙吃大餐不給金毛吃,看著鏟屎官吃飯,金毛就叼出這個東西「報復」他!
※烤出來的五花肉大餐,兩步就可以搞定,味道好極了!
※寧可吃著「大餐」哭,也不吃著「泡麵」笑,那是你沒這樣兒的男票
※主人吃大餐津津有味,貓咪卻坐在一邊看著,這眼神瞬間絕了!
※盒飯在中國沒人願吃,日本人卻把盒飯做成大餐,吃貨:捂緊錢包
※只是出來透口氣,結果天降大餐,網友:出門踩了狗屎!
※金毛做夢吃大餐?抱著女主人的手臂一直舔…
※這頓大餐吃著吃著,我就沉到了水底……繼續吃
※年夜飯,我們思念的不單是美味大餐,更重要的還是家的味道
※海鮮大餐這樣吃才過癮,龍蝦又大又美味,網友:怎麼吃都吃不夠
※女子在河邊洗臉,洗洗洗著就笑了,原來她在水裡發現「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