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雜報」的原件固然無存,但是有兩份唐代「敦煌進奏院」 保管至今。
古代社會,我們已被信息爆炸所攪擾,可是在信息相同不順暢的古代,倒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信息的重要性,不管古今都是一樣的,早在唐代就呈現了轉達信息的「報紙」!
開元雜報
最早關於「報紙」的紀錄,見於唐人孫樵的《經緯集·讀開元雜報》:「樵囊於襄漢間,得數十幅書,系日條事,不立首末。」文章紀錄了,開元年間朝廷的政事,包含"某日天子親耕籍田,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震天動地安福樓南","某日諸蕃君長請扈從封禪"等。
孫樵所讀到的「開元雜報」是唐代開元年間,在都城長安皇宮門外,朝廷逐日分條公布有關天子與百官靜態的朝政簡報。這類朝政簡報被抄寄外埠,以使朝廷靜態在全國各地更普遍地轉達。
邸報
那末,這類朝政簡報,怎樣轉達到全國各地去呢?
實在,這類報紙也有其刊行機構,事先被稱為「邸」。唐代實施藩鎮軌制,各個藩鎮在都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辦事處就被稱為「邸」又稱「進奏院」,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義務就是要在天子和各藩鎮首長之間做聯繫任務。他們活期把天子的諭旨、聖旨、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另有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諜報,寫成簡報,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經過驛道,傳送到各藩鎮主座。因而,事先的這類「報紙」又被稱為「邸報」、「進奏院狀」。
敦煌進奏院狀
這類「報紙」當今能否另有原件存在呢?
「開元雜報」的原件固然無存,但是有兩份唐代「敦煌進奏院」 保管至今。這兩份報紙都刊行於唐僖宗年間,共2000餘字,用羊毫謄寫。內容是駐地在敦煌地域的歸義軍節度張淮深派駐朝廷的進奏官,在朝廷為其請求加封的停頓狀況。
這兩份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報紙,於1907年前後由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和法國漢學家伯希從敦煌發明,如今辨別珍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藏書樓和法國巴黎國立藏書樓。
唐代的這類「報紙」和古代意義的報紙仍是有所不同的。古代的報紙所刊載的新聞信息是在全社會轉達的,刊載的內容也很普遍。而唐代的「邸報」、「進奏院狀」次要仍是用於相同朝廷官員間的信息,刊載的內容也次要是以政事為主。
看累了吧,發個笑話,讓你開心放鬆一下
爸爸的解釋
「爸爸!」正在寫作業的女兒抬頭問道,「炊煙裊裊的『裊裊』是什麼意思?」 爸爸略一沉思,舉起手中冒著縷縷青煙的半支香煙,說:「煙氣這樣慢慢上升,就叫『裊裊』。」 過了一會兒,女兒又問:「爸爸,『狼吞虎咽』是什麼意思?」 爸爸想了一會兒,說:「別急,等會兒吃飯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是不良人!
※「戲班」一詞最早起源於唐代,並且和吃的梨有必然干係。
※最神奇的六大預言奇書,第一名竟不是諸葛亮?
TAG:唐朝 |
※王志尹:對「敦煌進奏院狀」報紙定論的質疑聲
※太壞了,翟方進奏三小人,漢成帝批准!
※王丹譽:從《敦煌進奏院狀》看沙州歸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