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北漂買房故事:為了購房資格,我選了一條最苦的路

北漂買房故事:為了購房資格,我選了一條最苦的路

北漂買房故事:為了購房資格,我選了一條最苦的路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李鏡合| 禁止轉載


我問他:「現在什麼感受,拿到房產證的話。」

1

上個月的時候,網路上又是一陣北京房價上漲、房子難買、逃離北上廣的各種消息和文章,議論囂囂。

最近又消停了,但下個月再來一次也不奇怪,因為某個新政策,某個新樓盤,某個人以第一口吻講了一個心酸故事等等,像每月的痛經一樣,難受得讓人再也不要做女人了,可大姨媽還是每月都來,女人每月都要忍受並且痛苦地抱怨一次。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發消息給張魚拜年,問他最近如何。他說他現在在去達州的火車上,晚上能回到廣元的家裡。雖然消息都是文字,但還是能想起他不冷不淡的一張臉,對每年春運不冷不淡地抱怨,或者說,僅僅是告知,如果有人願意聽的話,那種態度就像他對自己的家鄉廣元一樣。

我在國外,身邊少有中國人,毫無春節氣氛,唯一能明顯感覺到的變化,可能就是華人超市裡火鍋底料、速凍餃子之類的銷售量大漲。想著國內擁擠的火車上,各種方言土話喧嘩,埋頭在康師傅桶面的返鄉人,還有一旁邊嘰嘰喳喳的小孩子,爸媽用叉子叉起來一截火腿腸,哄不動,孩子可能還是嘰嘰喳喳。

我說:「那挺好啊。」

他說:「好什麼啊,有什麼好啊,想趕緊回北京。」


2

張魚是我大學同學,四川廣元人,家在廣元四縣外一個村子裡。他說:「要不是我家人還在那裡,我一輩子也不想回去。」

他大學四年暑假從不回家,只有一年一次的寒假,為了完整社會禮儀似地回去一次。想省車票錢可能是其一,另外對他來說,家鄉的夏天只有干不完的農活。他是家裡的老二,姐姐夏天也得帶姐夫回家幫忙,家鄉夏天的記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三十晚上的案板——不得空」。

他說:「我在北京隨便干點什麼也比家裡拱地強。自己是大學生,做農活被村裡人說怎麼大學生了還下地,不幹活,又被人說,大學生了就不下地了。」他告訴我,接下來那些人小聲跟自己的孩子說:「你張伯伯家啊,真是辛苦你張伯伯一個人了。」

他離開廣元的時候,家鄉村子裡出去打工的多了,莊稼地里也不太有人照料了。回去了要麼沒事做,和家裡院子里的土狗大眼瞪小眼,要麼就是看見自己小學初中同學抱著孩子。男的抽煙,女的餵奶,趿著拖鞋從自己家門前路過,「叫張叔叔!」端直了自己懷裡的孩子,或者抓起孩子藕節一樣的小手舉起來。

「他們的臉和肚子一年胖一圈兒,我要不是一年回去一次,都不一定認得他們。幹完活兒就打牌,現在還有打電腦遊戲的,懷裡抱著孩子也不耽誤操作。」他說起家鄉原來的同學朋友,「我好不容易出來,不回去,待在那裡,外公死獨兒——沒得救的了。」

然後話題自然就過渡到了怎麼留在北京,人生兩大難題——北京戶口和房子。愛情都放在第三位,只要男男女女一起在前邊兩條路上努力,不愁碰不見。彼時他才大一,已經把這些事提上日程了,或者說,在他買了廣元到北京的火車票時,終點站就已經永遠停在北京了。

我們雖然在一個學院,但彼此不熟,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點頭之交。有一年夏天我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他打來的,問我在不在學校,他說他在校醫院,但要轉去朝陽醫院,問我能不能陪他去。我也沒明白怎麼回事兒,趕緊跑去找他了。

在校醫院大廳的椅子上,看見他虛弱地躺在上邊,臉色發白,讓白T恤都有了色差。

「他們都不在,就打給你了。」他說的是他的幾個朋友,我們兩個當時都算不上朋友。

「沒事兒,你怎麼了?」我看他的樣子自己是站不起來了,我坐他旁邊,「去(學校)北門搭車吧,你能走么?」

「急性闌尾炎。」

我攙著他,打了車,他一直擰著眉頭,斜躺在計程車后座上,捂著肚子,像一個坐在戰壕里受傷忍痛的士兵。到了醫院,我一通忙,一直到了晚上,學院里的一個老師也過來了,看見他躺在病床上,還是很虛弱。

我問他:「你吃什麼?旁邊就是工體南路和南三里屯,你想吃什麼我去給你買。」

他病好了之後,像是高原上受了喇嘛惠澤的藏民,對我異常親切,時常跑到我宿舍扔下幾包吃的,說:「家裡帶的,嘗嘗。」然後有一次請我吃飯,吃完飯他結賬,要發票,老闆娘熟悉地說:「發票用完了,今天沒有了。」

「我要發票,我不信。」

「真是今天用完了,小兄弟。」老闆娘肯定見過不少這樣的人了。

「我要發票,我不信,你也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對吧?」

「我不騙你,真真沒有了,大兄弟,你要是昨天來,肯定有。要不這樣,你下次來,我補給你。」

「就今天,我要發票。」

「我騙你幹啥啊?你們都是大學生。今天店裡是真沒有發票了,要不我給老闆打電話?」她不說這句,我還以為她就是老闆娘。

「你打吧。」

然後那女的在我們旁邊給老闆打電話,說有一桌客人非要發票,可是發票沒有了,然後她把手機遞給張魚,「要不你給老闆說?」

張魚搖頭不接。

不知扯了多久皮,我跟看兩個抵角的甲蟲一樣,兩個人你來我往的,老闆說打折送飲料都沒用。最後老闆娘去隔壁一個餐館要了發票給了我們,才算是結束了。我跟張魚說,我一般都是一瓶可樂或者和其正就被打發了,抱著屁顛就走了。

「我感到羞愧。」回學校路上我說,「在正義面前無地自容。『不必過分多說,自己清楚,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他笑笑。

3

他學法律的,告訴我這專業要想留北京拿戶口,至少要碩士學位,大的律所才可能有戶籍名額(我忘了啊,可能有誤),可他沒辦法再花三年時間讀研究生了。

然後就是考公務員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也沒考。畢業時他報名參加北京市大學生村官選拔,村官三年之後可以拿北京戶口,他入選且分配到通州。

那時候通州還經常被喊做通縣,借了八通線才維持著和北京城物理空間上的聯繫。成為通利福尼亞,北京市副中心都是後來才有的事情,像團購、網約車、AI、VR、共享單車等等一樣。一般群眾當時都沒看到苗頭,更別說現在的燎原之勢了。

他在通州漷縣鎮龍庄,隔著旁邊的覓子店和G103,就是河北香河縣和天津武清縣。我後來從朝陽搬到海淀之後,一次熱心且作死地去找他,從四號線上車,倒一號線,倒八通線,然後上通9路(一種在北京城內已經消失了中巴車),司機和售票員可以是同村青梅竹馬的那種運營方式。

車廂內貼著站名,就差在前邊註明一個無窮函數了,排列如同銀河延展,其中星星數不清。

我花了差不多快五個小時到了他們村口,同樣的時間,從北京西站已經到河南了。被扔下來的一瞬間,感覺有些踉蹌,下地站定,長吁了一口氣。「life is a journey」,想像著幾秒之後如同電視畫面里一樣,自己的行李會被憤怒且有力的售票員扔下來,砸到自己腦袋上,砸碎一個少年對城市、遠方、愛情和生命抱有的熱情和幻想。

他在村口等我,我走上前去,像爬雪山過草地破圍剿,好不容易長征完成抵達陝北之後,見了劉志丹同志的紅一方面軍,我用力地握住張魚的手說:「同志,下次去我那兒吧,海淀。」

「不。」

他就住在村委會裡,村委會有兩間平房,一間書記村長辦公用,另一個大房間做接待室和公共辦公場所。我看見一個牆角蹲著一個鐵皮文件柜子,一個抽屜外邊貼著一個白色黑字標籤「計生用品」。

裡邊一個小屋子,就是他睡覺的地方,大學宿舍大小,一張床,一個桌子,一個沙發。晚上他讓我睡床,把沙發展開了他自己勉強躺下。桌子上一台電腦,網速讓人髮指,他說:「內網,辦公用沒問題。」沒有娛樂生活,一心撲在工作上的覺悟。

廚房在平房隔壁,異常簡陋,門上沒鎖,用繩子拴著,屋裡沒自來水,要去院子里用桶拎。連著一個鐵皮大棚,下邊一個電動車,說是單位配車。做飯的時候一直有蚊子咬胳膊咬腿。吃完飯,我問衛生間在哪兒,他一指,院子里另一個角,給我一個手電筒,說:「小心點,沒燈,另外旱廁,做好準備。」

他白天辦公,事情很多,村裡不斷有人找上來,各種文件批複,還有日常答疑,除此之外還要參加基層黨建培訓學習和傳達精神等等的。第二天早晨,他騎著電動車帶我去村後邊的麥地里轉。天不熱,很清爽,六月麥熟,「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村裡無論大小見他都很親切,喊他小張,經常有人從自家地里拔了蔥蒜或者其他菜蔬,路過村委會門口的時候給他放下幾把。

我說你要在這裡待三年啊?

他說:「是啊,合同就是這樣的。」

「之後呢?」

「再考公務員,大學生村官在北京市公務員錄取中優先。」

然後我出國那一年,又作死去找了他一次,又是四五個小時,又是青梅竹馬的司機和售票員,聽他們家長里短聊一路。到了後半程,除了我似乎車裡的每個人都能加入到話題討論中,每個人都有一種「大通州」的親切感和歸屬感。

我又邀請他去海淀。

「不。」蘇武牧羊一樣的堅定和決絕,好在通州不至於「嚙雪,掘野鼠去草食。」

4

到了國外我們也就年節互相問候,然後就是今年,春節他從廣元回北京之後,我們倆視頻聊了一陣。他村官三年履職完畢,很順利,進了通州地稅,現在暫時住在運河公園附近單位的住房裡,每天騎共享單車上班,個人和時代與時俱進,踏浪前行的感覺。

他告訴我說要買房了,單位建的,符合條件的兩萬一平就能買了。我問他現在通州多少錢一平,他說看地段,均價破五萬了,靠近地鐵和商圈的可能再貴點。

我心想:通州發展真快,都有商圈概念了,緊追朝陽啊。然後跟他說:「我認識你的時候,朝陽區四惠附近也才兩萬吧。」

他說:「是啊,說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想起來這幾年通州副中心,京津冀經濟圈,還有最近的雄安新區等等概念,也難怪房價漲得快了。

我蜷在沙發上,很想感慨一些時代、浪潮、命運之類的,可以籠罩生命的大詞,但是眼前的張魚又讓我把這些詞咽了回去。我大學同學從上學時就信誓旦旦留北京的,畢業之後幾乎一年走一波,理由無外乎是難忍的房價常常讓奮鬥無望,可是我的朋友張魚還是留了下來。

我問他:「現在什麼感受,拿到房產證的話。」

他說:「沒什麼,我就是覺得人要一直往上走才行,不然一輩子就完蛋了。我就一輩子,不想栽在農村老家,也不想栽房貸上。」

我說:「奮鬥會有成就感么?」

他說:「不會,忍耐才有,因為過程中要很平靜,很篤定,像老家種稻,肯定不能靠天收,要餓死人的。」

我想起來那年一起吃飯要發票的事情,心裡想問:你多少年前就預料到你會在通州地稅工作么?還想問他春節之後,北京冬天的天空是否還是灰霾。(原題:《北京往事:安安靜靜在北京買個房住下》,作者:李鏡合。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公眾號:dudiangushi>,下載看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點故事 的精彩文章:

為了生兒子惹來的禍事:46歲的丈夫一夜間瘋了
臨時回家發現老公神情慌張,我衝進廚房發現跟我一模一樣女人
和總裁丈夫隱婚3年後,我接到陌生女人的電話:把我老公還給我
女友害我入獄我折磨她兩年,她身上舊傷卻讓我發現弄錯人
被拐賣女人的故事:啞巴丈夫打掉了她跟村裡情人的孩子

TAG:每天讀點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看完這六個租房故事,少走一些彎路!一起來吐槽一下租房的那些破事兒?
房子太多是什麼樣的體驗?兩個房土豪的故事狠狠diss了沒房的你!
一個寫著玩兒的恐怖故事 最後被他拍成了票房過2億的爆片
一個買房的真實故事:等了5年,絕望的把全款等成了首付!
那些年,發生在我身邊的買房奇葩故事
人的一生,兩個故事,真有餓了吃飯,困了睡覺那麼簡單嗎?
廚房裡的糾結與希望,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夢想!
北極熊找媽媽的故事,那麼的千辛萬苦,找到的媽媽卻變成了這樣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廈門「吃貨女王」給年輕人造了一個家,城市也可以很溫暖【開始吧*故事998】
故事:頭七夜奶奶回魂,在屋裡轉了兩圈後,為何只拿走了三個柿子
搞笑漫畫:狼來了的故事竟還有這樣的內幕,這一次真相了?
一個五線城市年輕人的買房故事:父母催買房 「有房子方便說媳婦兒」
故事:看了我的生辰八字,出馬仙不但沒收錢,還慌張的把我哄走了
這部坐擁14億票房的電影,講了一個你愛上他他卻娶了你閨蜜的故事
我在這輛改造出來的房車裡,聽一位伊朗大叔講述了他與車的故事
她的故事:她撐起一片天,在最貧瘠的土地開出花來
黃飛鴻和十三姨的真實故事,一生窮困潦倒,連棺材都買不起
你媽逼你結婚了嗎?這不是一個段子,而是一個讓人落淚的故事
一起住了四年的房東竟不是人,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徐帆背後的故事: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