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文匯報:今天的國畫藝術正面臨書法危機!

文匯報:今天的國畫藝術正面臨書法危機!

上圖為趙孟頫《飲馬圖》局部

元代的趙孟頫既是著名的書法家,同時也是著名的畫家。他提出「以書入畫、書畫同源」的理論,將書法筆意技法融入繪畫中。

也許不是危言聳聽:當下的國畫藝術,似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書法危機。一位著名國畫家在參與全國性的中國畫評選後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畫創作的方向以及對傳統的認知似乎出 了問題,意筆完成的作品極其稀少,甚至不見筆墨。

一言以蔽之:曾幾何時的國畫「常識」,正成為中青年國畫創作者和美院學生普遍忽視、缺乏的一種修養。這不能不讓人擔憂。中國畫所具有的厚重且富於變化的書法用筆哪去了? 飛揚瀟洒、直抒胸臆的寫意性筆墨哪去了?

忽視了書法臨習在國畫創作中的重要作用,今天許多國畫創作者們的作品呈現出以下幾類傾向:

一是見墨不見「筆」。

此類畫作尤其多見於時下流行的當代水墨類展覽。創作者們擅長以水墨暈染來製造水墨淋漓的視覺效果,追求畫面的肌理感,而畫面中的線條非但不多而且缺乏筆力。殊不知,缺少用筆的水墨,只虛有其形式,而無實質之內容。這樣的畫作更傾向於西方繪畫,而非中國畫。

二是工筆描摹代替「意筆」。

筆者觀看近幾屆全國性美術展覽與近年美院的畢業生作品展發現,頻頻出現細筆勾勒、寫實性的工筆描摹作品。其實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筆,不是筆法與墨法的結合,看不到有力度、質感的墨色線描,不過是傾向於機械的描與磨罷了。

三是缺乏對書畫形制、題款的基本常識。

如今的青年國畫家很少在畫面題字了,即便題、落款也常常胡亂題寫一通。例如,行文的書寫順序左右顛倒,落款時間把干支紀年寫成公元紀年,鈐印的位置不合傳統書畫規制,更有「不堪入目」的題款,毀掉一幅佳作。

之所以認為這樣的現象令人擔憂,是因為書法對中國畫至關重要。國畫家陳家泠先生回憶陸儼少先生的教導,曾多次談到這一問題,指出寫字和畫畫同樣重要。寫字是在練氣韻和力度,書法對他的國畫創作起到重要作用,並提醒國畫系的學生一定要勤加練習書法。美術理論家邵大箴先生也曾直言,西方藝術的基礎是建築、音樂,而中國藝術、中國畫的基礎是書法,是它的書寫性。

中國畫是線條的藝術,重視以形寫神、神形兼備,以線的造型、力度、質感,來傳達對象的生命性、精神與靈性。這也恰能解釋,為什麼傳統的中國繪畫少見色彩。在中國畫家眼中,色彩會分散畫作的神。有的畫家甚至寧可僅僅依靠無法塗改的墨色線描進行創作。線條的表現力,具體落實到用筆的表達上。而對於畫筆的自如掌控,正源於畫家的書法修養。到了北宋文人畫時期,這一特徵更加明顯。文人畫家自小開始臨習碑帖,並學習漢字書體的演化,包括篆、隸、真、草、行等書體的臨習與體悟,並將書寫的體悟,通過富於變化的書寫性用筆體現在繪畫創作中。到了元代,趙孟頫更是提出「以書入畫、書畫同源」的理論,將書法筆意技法融入繪畫中。

也正因為如此,在過去師徒制言傳身教學習國畫的過程中,古文字、詩詞格律、金石書法等等,都是學生的必修課。然而在今天的國畫教育過程中,學生卻很難具備這樣的素養。尤當步入計算機時代,日常的漢字書寫也被電腦所代替,對書法教育造成莫大衝擊。在這樣的環境下,青年國畫家和美院學生很少重視書法的學習和書法能力的培養,認為只要畫好畫就行,書法並不重要。此外,幾十年來,我國美術學院普遍引進的西方教育模式,對國畫的造型方法和用筆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致使人們忽略了國畫教育中對書法書寫性和寫意性的重視。

筆墨當隨時代,繪畫的形式語言固然需要發展更新,而作為中國畫創作基本功的書法仍然不該被今天的人們所淡忘。中國畫中的書法用筆以及書寫性、寫意性,正是中國畫獨特魅力之所在。

文| 黃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弘一法師:律己,宜帶秋氣
孫過庭《書譜》十大謎團
我國最明目張胆的九大錯別字

TAG:書藝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書法文字與藝術
書畫│雷朝:書法與其它藝術的關聯
關註:日常書寫,書法藝術的續命之本
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八
簡牘帛書的書法藝術
西華藝術課堂:傳統國畫魚的寫意繪畫技法,你知道多少?
書法愛好者看過來:多元化的當代書法創作,中國書法藝術文化
《書法藝術展示》
經典書畫藝術 唐一文
藝術欣賞?《書法》
紀錄片《藝術怎麼樣?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首映
書法:不是「藝術」的藝術
叢文俊:真正的書法藝術是自然的流露
書以載道 藝術報國 記書法家袁海涌的藝術人生
萃文閣書法篆刻藝術第四代傳人段京良書法作品欣賞!
寫字、書法、書法藝術
喜歡書畫藝術
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甲骨文
國畫大師李可染的書法藝術
繪畫中的德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