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Gartner 2017年WAF魔力象限報告:雲WAF將替代物理設備成為主流

Gartner 2017年WAF魔力象限報告:雲WAF將替代物理設備成為主流


8 月 7 日,Gartner 發布 2017 年度 Web 應用防火牆(WAF)魔力象限,這是 Gartner 自 2014 年之後連續第四年發布此類報告。報告中照例描述了全球 WAF 市場整體狀況,並對主要 WAF 廠商進行了詳細的優缺點分析。本年度的 WAF 廠商列表中,國內廠商綠盟和啟明星辰也在其中。不過,從詳情來看,這二者似乎並不佔優勢,但有較好的發展潛力。


2017 年度全球 WAF 市場狀況及廠商表現如何?WAF 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如何?企業能從報告中獲得哪些參考?請看下文對報告的重點摘錄內容。

摘要


WAF 全球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基於雲的 WAF 服務。企業安全團隊可以合理利用這份研究報告,用於評估 WAF 如何在滿足數據隱私需求的情況下,為企業提供易於使用和管理的安全服務。



戰略性規劃展望



到2020年,在新部署的 WAF 中,獨立 WAF 硬體設備所佔的比例將從如今的 40% 下降到 20% 以下;


到2020年,50% 以上面向公眾的 Web 應用將受到基於雲的 WAF 服務平台的保護,與當前不足 20% 的比例相比,有了大幅增加。基於雲的 WAF 服務平台兼顧 CDN、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防禦、bot 緩解服務和 WAF 等功能,能為 Web 應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護。


WAF 市場現狀


客戶在本地部署(on-premises 內部部署)或遠程部署(託管式部署、基於雲的部署或作為服務部署)公共和內部的 Web 應用後,需要採取安保措施,這就催生了 WAF 市場。WAF 可以保護 Web 應用和 API 遠離各種攻擊,尤其是注入攻擊和 DoS 攻擊。WAF 服務不僅提供基於特徵的防護,還應支持主動安全模型及/或異常檢測技術。


WAF 通常部署在 Web 伺服器的前端,旨在保護 Web 應用遠離內部和外部的攻擊、監控 Web 應用的訪問,同時收集訪問日誌用於合規/審計和分析。WAF 最常以反向代理的方式進行嵌入式部署,因為以往反向代理是進行深入檢測的唯一途徑。現在,WAF 可以採用其他部署模式,比如透明代理或網橋。一些 WAF 還可以採用帶外部署模式(即 OOB 或鏡像模式),因而可處理網路流量副本。不過,在這些部署模式中,WAF 的每一項功能並非都能發揮作用;對許多企業組織而言,反向代理依然是最流行的部署方式。近些年來,Web 應用更多地使用傳輸層安全(TLS)加密――基於利用嵌入式攔截流量(中間人)解密的密碼套件(cipher suite),因而減少了 OOB 部署的數量。

近年來,除了中型企業之外,越來越多的其他企業也開始選擇使用基於雲的 WAF 服務。基於雲的 WAF 服務將基於雲的部署與訂閱模式相結合,選擇了基於雲的 WAF 服務的客戶也可以主動選擇廠商附帶提供的管理服務;當然,由於管理服務是基於雲的 WAF 服務的必要成分,有時候客戶也不得不選擇這個附加服務。部分供應商決定充分利用現有的 WAF 解決方案,將其包裝成 SaaS (軟體即服務),這有助於廠商更加快速地向客戶提供基於雲的 WAF 服務。同時,相較那些最初就推出雲 WAF 服務的供應商,後來才轉向雲 WAF 的供應商藉由 SaaS 的一些功能特性進行差異化競爭。不過,其面臨的一個難點在於如何簡化管理和監控平台以滿足客戶的預期。


基於雲的 WAF 原本就基於多用戶和以雲服務為基礎,從長遠來看,它可以節約維護成本。此外,發布周期更短、能迅速部署創新功能等也是基於雲的 WAF 的優勢。如果用戶使用獨立開發的基於雲的 WAF 服務,他們也將面臨一大挑戰,那就是缺少統一的管控平台去支持並管理不同的使用場景。



Gartner 就 WAF 的應用情況與客戶交流,得知

有些客戶會將 WAF 與網路防火牆上的應用控制功能(應用感知)相混淆。

WAF 的主要好處就是可以防範企業開發的 Web 應用代碼中「自己造成的」安全漏洞,同時防範現成的 Web 應用軟體中的安全漏洞。如果不使用 WAF,那些主要用於防範已知 exploit 的其他技術將無法防範此類漏洞。此外,調查顯示,針對這些企業 Web 應用的攻擊大多數來自外部攻擊者。


本年度 WAF 魔力象限報告包括部署在 Web 應用外部、並未直接整合在 Web 伺服器上的 WAF:



專門定製的物理、虛擬或軟體設備


嵌入在應用交付控制器(ADC)中的 WAF 模塊


基於雲的 WAF 服務,包括嵌入在更大平台(如 CDN 內容分發網路)中的 WAF 模塊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上的虛擬設備,以及 IaaS 廠商提供的WAF服務


API網關、bot 管理(包括惡意 bot 防範和善意 bot 白名單機制)以及 RASP 可以算是 WAF 服務的競品,可能會與 WAF 服務爭奪客戶。這可以激勵 WAF 廠商在合適的時機為 WAF 服務增添競品的功能。例如,基於雲的 WAF 服務可以將 Web 應用安全和 DDoS 防護及 CDN 結合在一起。WAF 能夠與應用安全測試(AST)、資料庫監視或 SIEM 等其他企業安全技術結相合,這一特點讓 WAF 在市場上佔據上風。WAF 與 ADC、CDN 或 DDoS 防護雲服務等其他技術結合,既能帶來優勢也能帶來挑戰。然而,說到 Web 應用安全,市場評估更側重於顧客的安全需求。因而,WAF 技術在以下幾方面的表現就比較重要:



最大限度地提高已知和未知威脅的檢測率和捕獲率


最大限度地減少誤報,並且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 Web 應用


藉助易於使用和影響最小的優點,促進 WAF 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使事件響應工作流程實現自動化,協助 Web 應用安全分析員高效工作


保護面向公眾和內部使用的 Web 應用及 API


Gartner 認真分析了這些功能和創新技術,檢測它們提升 Web 應用安全的功效。這些功能和技術的效果應當超出網路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IPS)以及開源/免費 WAF(如 ModSecurity)等通過利用普通簽名規則集所達到的安保效果。


2017 WAF 魔力象限


今年的 WAF 魔力象限如上圖所示,其中:



處於 Leader 象限的廠商有: F5、Akamai、Imperva;


處於 Challenger 象限的廠商有: Cloudflare、Citrix、Fortinet、Barracuda Networks;


處於 Niche Players 象限的廠商有:DenyAll、NSFOCUS(綠盟科技)、Venustech(啟明星辰)、Ergon Informatik、Pentagon Security Systems、Amazon Web Services;


處於 Visionarie 象限的廠商的有: Radwarea、Positive Technologies 和 Instart Logic。


註:榜單中的 DenyAll 已被 Rohde & Schwarz Cybersecurity 收購。


此外,由於市場和評估標準發生了變化,或者某些廠商的業務中心發生了變化,2017 年度 WAF 魔力象限中的廠商也有所增減。

新增的廠商有:



Amazon Web Services


Instart Logic


Venustech(啟明星辰)


相較去年未上榜的廠商有:



AdNovum


Trustwave

United Security Providers


以下是 Gartner 針對國內 WAF 供應商綠盟和啟明星辰的相關分析:


Gartner 

在針對綠盟的 WAF 能力分析中提到,其主要優勢在於能夠進行大規模環境的部署,集群部署能力較好;而且企業有著不錯的營銷能力,正在向國際化方向發展。此外,綠盟有個大型威脅研究團隊,應對各種最新出現的攻擊;產品誤報率較低,並且面對攻擊時的表現也不錯。最後,綠盟的客戶可以將其 WAF 產品和 DDoS 防護以及 Web 應用漏洞掃描器進行結合。


但與此同時,綠盟最大的軟肋在於並未迎合時代推出基於雲的 WAF 服務,近期僅發布了虛擬設備,可用於阿里雲 IaaS 平台,還宣布了和 AWS 和 Azure的整合。其它弱勢還在於海外部署比較少;客戶普遍要求對報告、實時監控和日誌模塊進行提升,並且缺乏事件的自動化分析;沒有使用源來自動獲得新的防護能力;中央管理能力不夠完善,僅提供一些預定義的管理角色對 WAF 進行管理。


啟明星辰和綠盟一樣也位於 Niche Players 象限,其優勢和缺陷在某些問題上也比較相似。比如說其市場和銷售都表現上佳,用戶體驗不錯——售前售後支持都是客戶持續使用其 WAF 產品的重要原因。另外其產品從 350Mbps 到 30Gbps 配置都有,在生產環境中的性能表現好。


弱勢也表現為啟明星辰未提供雲 WAF 服務,缺乏與 IaaS 平台的融合,沒有整合 DDoS 防護;啟明星辰的 WAF 基本局限在國內。此外 Gartner 認為啟明星辰的 WAF 客戶超 85% 都是中型規模企業組織;同樣其 WAF 也缺乏相應的身份認證特性,僅限於預定義的一些管理角色;Gartner 客戶認為啟明星辰 WAF 在 SQL 注入防護方面有待提升,中央化管理等相較最出色的競爭對手也仍有距離。有關 WAF 產品的更多分析評價,可參見 Gartner 原報告。


報告背景


Gartner 認為,客戶企業及組織應當

結合自身需求,

綜合考慮每個象限中廠商,來選擇產品和服務。事實上,WAF 市場中有很多供應商的 WAF 業務只佔到所有業務的很小一部分。如果客戶需要選擇 WAF 產品或服務,還需要考慮到自身的特殊需求,如部署方式、部署規模、合規、機密業務泄露風險、客戶 Web 應用以及廠商的本地支持和市場熟悉程度等。


考慮部署 WAF 的安全管理專家應當首先考慮自身的部署限制,尤其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是否能接受在 Web 應用中全面部署反向代理類嵌入式 WAF,因為這類 WAF 有屏蔽功能;


考慮不同 WAF 交付(針對專用應用、CDN、ADC以及雲服務等)的優勢和不足;


SSL 解密/再加密及其他擴展需求


WAF 市場概覽


據 Gartner 估計,2016 年 WAF 市場總值約為 6 億 2600 萬美元,與 2015 年相比增長了 21.3%。其中,美洲市場份額佔總市場的 43% ,歐洲、中東、非洲三個地區總共占 27%,亞洲/太平洋地區占 29%。



WAF 市場發展趨勢

Gartner 觀察發現,WAF 市場有三大發展趨勢:



1. 來自 ADC 廠商的物理設備銷量和 WAF 銷量都在下降;同時,大部分廠商的銷量都在經歷下降或低至個位百分點的增長;


2.基於雲的 WAF 服務穩步增長。預計基於雲的 WAF 市場目前占整個 2017 年 WAF 市場的 30% 以上。最初就做雲 WAF 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相較於傳統供應商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在調查中,IaaS 廠商較少,但他們也提供 WAF 服務;


3.前些年,WAF 領域並沒有多少創新技術,也很少利用機器學習——即便是現在也很少有 WAF 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未來,WAF 市場也許會更多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此外,大部分 WAF 廠商仍缺乏更高級的分析方法,需要進一步學習或創新。


Gartner 估計,2018 年會是 WAF 市場變革的巔峰之年,因為基於雲的 WAF 服務雖然收益有所下降,但目前已經可以撐起全球 WAF 市場。


大規模 WAF 部署十分複雜,這也是 WAF 與其他雲服務相比的不足之處。但是,除了內部部署所帶來的安全保護之外, WAF 廠商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在虛擬設備等方面提供 WAF 保護,這在企業評估中是一項優勢。


WAF 未來將有更健康的發展


基於用戶調查結果,最常使用 WAF 服務的應用如下:



企業網站(78%)

電商元件(66%)


客戶門戶(63%)


WAF 市場未來仍有增長的潛力。根據 Gartner 最近針對 Web 應用程序安全的調查,WAF 仍然是 Web 應用程序最常用的的安全保護方案(84%),其次是企業 IPS(61%)和應用程序安全測試(58 %)。大型企業可能將其面向公眾的 Web 應用程序分級,其中最關鍵的應用程序(一級)需要更嚴格的安全控制,需要花費更高的預算來確保安全;而其他應用程序(二級和三級)更有可能因為有限的安全預算和資源而出現安全問題並遭受損失。同時, 研究人員發現,部署在內部 Web 應用程序前端的 WAF 數量更少。


調查結果顯示,保護企業 Web 應用程序的最有效技術和流程中,WAF 處於首位(73%),應用程序安全測試(53%)排名第二。Verizon 數據泄露調查報告等行業報告也表明,攻擊網路應用程序是導致數據泄露的最主要入侵手段,因此,需要提高人們對市場中 Web 應用程序安全風險的意識。


WAF 正從物理設備轉向基於雲的 WAF 服務


展望未來,WAF 物理設備的前景似乎並不光明:



首先,Web 應用所面臨的首要入侵手段就是涉及第三方信用入侵的憑證竊取,而 WAF 物理設備仍然對此束手無策;


其次,基於雲的 WAF 服務廠商可以提供針對安全管控的遠程託管應用和提升服務,這類應用和服務越來越多,導致 WAF 物理設備曾經的優勢越來越小。


在 Gartner 的企業應用程序安全研究中,參與者最常用的企業 Web 應用程序部署方法仍然是內部部署(51%),其他部署方式為:私有雲占 26%,IaaS 占 16%,SaaS 占 7%。


開發方法也在改變: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利用敏捷方法進行開發。參與調查的人員中有 60% 經常使用敏捷方法進行移動應用後端開發。 Gartner 最近對 IT 專業人士的 DevOps 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只有 28% 的受訪組織尚未使用 DevOps。


此外,內部因素(如領域缺乏創新等)使得 WAF 物理設備急劇減少。一些供應商正在嘗試分配其研發資源,以更新舊版設備技術、支持更新的標準(HTTP 2.0,JSON有效負載分析等),同時啟動基於雲的 WAF 服務計劃。



客戶反饋表明,WAF 物理設備最常見的挑戰是大量的部署和運營工作。60% 的經銷商表示,未來他們有可能出售更多的 WAF 雲服務,而 54% 的經銷商則表示他們未來可能銷售更多的 WAF 技術管理服務。Gartner 對客戶的調查表明,安全管理人員對基於雲的 WAF 服務的興趣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為基於雲的 WAF 可以減少部署和運營工作量。他們喜歡管理服務這個設想,但同時也擔心相關的成本,還擔心管理多個安全服務供應商會帶來許多複雜工作。


應用安全的 Leader 們認為, Web 應用程序安全領域的碎片化問題很難解決。基於雲的 WAF 服務恰巧有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種服務更容易部署、通常將多種功能集中在一個訂閱業務中,而且更加安全。


移動應用安全和新興 IoT 等應用或服務非常適合使用基於雲的 WAF 服務來保護安全。但是 IoT、單頁和移動應用在客戶端都有很多的實現方式。如果 WAF 不與時俱進,就無法在這些領域取得發展。


來自專業供應商的服務(如 Distil Networks 和 Shape Security 針對 bot 的解決方案),以及利用新供應商(如 Signal Sciences)的檢測和/或保護技術的其他安全解決方案都將給基於雲的 WAF 服務帶來巨大挑戰。


更多詳情請可以點擊原文鏈接查看報告原文


*參考來源:Gartner 報告;AngelaY 編譯,轉載請註明來自 FreeBuf.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reeBuf 的精彩文章:

烏龍的CVE-2017-8570樣本及背後的狗血
你的網路攝像頭可能也被監控,維基解密曝光CIA視頻流竊聽工具
一個漏洞能潛伏多少年?細數那些有名的高齡安全漏洞
關於C/S架構系統的安全監測
《2017美國網路犯罪現狀報告》:企業今年面臨哪些安全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TAG:FreeBuf |

您可能感興趣

CES 2019:Antilatency讓Oculus Go成為多用戶6DoF VR設備
聯想Win10設備現身GeekBench:驍龍8cx+16G內存
Google 聯手 LG 推出 1443ppi VR/AR 設備顯示屏
向KCTECH和SNU Precision採購總金額約361.7億韓元設備
ARKit 3只支持搭載A12晶元以上的iPhone、iPad設備
URGENT/11:VxWorks RTOS 11個0 day漏洞影響20億設備
4秒下載250MB!Verizon和AT&T在高通技術峰會上展示5G設備
宏碁發布Chromebase 24I2/24V2 將ChromeOS帶入一體機設備
3200萬部Android 4.1設備將無法使用Chrome應用
CCS Insight報告VR/AR設備在2018年銷售額將達到18億美元
1.4 VR掃描:HTC將在CES 2019發布新VR設備;數字王國宣布VR版圖新公司Iconic Engine
開發者公布UEFI:可讓Lumia設備裝Win 10 on ARM
蘋果iOS13代碼曝光AR設備 或命名「Garta」
openSUSE Leap 15 已支持 Raspberry Pi 等ARM設備
蘋果:ARKit 3僅限於搭載A12/A12X處理器的設備
黑莓Key2 vs.Galaxy S9,S9 Plus:物理鍵盤能勝過頂級設備嗎?
Rsler擬在Technishow 2018推出3D列印部件的新表面處理設備
iOS12升級設備反超iOS11 iPhone5s可再戰3年
Apple:所有支持 iOS 11 的設備可升級 iOS 12
企業超過50% Win設備已運行Window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