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藝術丑」「丑學」「丑感」 這些學術名詞你聽過嗎?

「藝術丑」「丑學」「丑感」 這些學術名詞你聽過嗎?

拉奧孔之爭:現代丑學的開端

作者:潘道正

丑學是關於丑的本質、丑感及藝術丑的研究。美學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丑學則要晚得多——18世紀中後期圍繞著名古代雕像《拉奧孔與兒子們》(又稱《拉奧孔群雕》,以下簡稱《拉奧孔》)展開的美學爭論方才正式拉開了現代丑學的帷幕。

拉奧孔群雕古老感人

拉奧孔的故事古老而傷感。他原本是古希臘特洛伊城海神波塞冬神廟的祭司,在特洛伊戰爭中因主張燒毀木馬而被女神雅典娜派遣來的兩條巨蛇纏死。故事最權威、生動的敘述見於古羅馬大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詩中寫道:「兩條蛇就直奔拉奧孔而去;先是兩條蛇每條纏住拉奧孔的一個兒子,咬他們可憐的肢體,把他們吞吃掉;然後這兩條蛇把拉奧孔捉住……他那可怕的呼叫聲直衝雲霄。」藉助維吉爾的描述,拉奧孔的故事得以流傳。然而,有很長一段時間《拉奧孔》都鮮為人知,唯一的信息出自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提圖斯皇帝宮殿里的拉奧孔雕像比任何繪畫和雕塑都要優秀。傑出的藝術家哈吉桑德羅斯、波利德洛斯和艾森納德洛斯都是羅德島人,按照他們一致同意的計劃,用一塊完整的石頭創造出了拉奧孔、他的兒子們以及不可思議地緊密纏繞著的蛇。」

1506年初,《拉奧孔》在羅馬城外重見天日,除了拉奧孔和他兩個兒子的右臂都缺失外,雕像保存相當完好。當時米開朗基羅正在羅馬教皇府上做客,他看到雕像後非常激動,認為雕像中的拉奧孔雖萬分痛苦卻表現出了堅忍的平靜。《拉奧孔》很快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熱愛藝術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在訪問梵蒂岡後,明確提出索要《拉奧孔》為禮物。教皇雖不舍卻也無奈,便指派雕塑家班迪內利用青銅仿造了一尊。但隨後弗朗索瓦一世失勢,摹品和原作都留在了梵蒂岡。班迪內利在鑄造銅雕時,為求完整補全了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的右臂,拉奧孔的右臂被設計成伸直緊握巨蛇的姿勢。班迪內利由此成為「直臂拉奧孔」的發明者。後來,因為教皇克萊門特七世總覺得拉奧孔的「殘臂」美中不足,責成米開朗基羅修復。然而,米開朗基羅謹慎地拒絕了,他推薦了自己的同事吉奧瓦尼·蒙特梭利。蒙特梭利按照班迪內利的模版,把雕像修復成了直臂模樣。米開朗基羅其實也曾作了些嘗試,但只留下了未完成的石膏樣品。按照他的設想,拉奧孔的手臂應該是彎曲的。《拉奧孔》的創作年代令學者們爭論紛紛,主要有兩種觀點:以德國藝術史學家溫克爾曼為代表的學者們認為,《拉奧孔》是公元前3、4世紀即古希臘雕塑高峰時期的作品;而以德國美學家、戲劇家萊辛等為代表的另一些學者則主張,《拉奧孔》是維吉爾之後、準確地說是1世紀羅馬皇帝提圖斯時代的作品。然而《拉奧孔》具體創作於何時,至今仍是個謎。不過後來的學者多傾向於萊辛的觀點。

古典美的巔峰還是顛覆?

溫克爾曼可以說是《拉奧孔》最著名的崇拜者,對他而言,《拉奧孔》體現了古希臘偉大雕塑的所有特徵,是古典美的至高典範。在發表於1755年的那篇影響深遠的論文《論古希臘雕刻和繪畫的摹仿》中,溫克爾曼對《拉奧孔》極盡讚美之詞:「古希臘作品終極的、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姿態、表情上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海面波濤洶湧,海底靜止不動,希臘人所造的形體正與此相似,不論情感怎樣激蕩,內在的偉大心靈始終平靜。在最劇烈的苦痛中,在拉奧孔的臉上——當然不只限於此——偉大的心靈閃耀著全部的光彩……他並沒有像維吉爾的拉奧孔那樣發出撕心裂肺的嚎叫,毋寧說他張嘴發出了一聲焦躁、沉重的呻吟。」 「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強調拉奧孔極度痛苦中不可思議的堅忍與平靜。溫克爾曼的巨大影響掀起了新的《拉奧孔》熱潮。當然,反對者亦有之,特別是溫克爾曼對「拉奧孔的痛苦」的解釋,更是引起了不斷的爭議。

萊辛堪稱溫克爾曼的「最大對手」。萊辛出版了可以說完全針對溫克爾曼關於拉奧孔的觀點的《拉奧孔或稱論畫與詩的界限》,在這部堪稱「德國古典美學發展中的紀念坊」(朱光潛語)的作品中,萊辛同意溫克爾曼對雕像中拉奧孔表情的描述,即拉奧孔沒有哀嚎,只是理由完全不同,他寫道:「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體苦痛的情況之下表現出最高度的美。身體苦痛的情況之下的強烈的形體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體苦痛沖淡,把哀嚎化為輕微的嘆息。這並非因為哀嚎顯出心靈不高貴,而是因為哀嚎會使面孔扭曲,令人噁心。」但為什麼拉奧孔在維吉爾的詩歌中可以哀嚎?萊辛的解釋是,詩與畫的「界限」不同,前者是時間的藝術,後者是空間的藝術,「在詩里形體的丑由於把在空間中並列的部分轉化為在時間中承續的部分,就幾乎完全失去了它的不愉快的效果,因此彷彿也就失其為丑了,所以它可以和其他形狀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去產生一種新的特殊的效果。在繪畫里情形卻不如此,丑的一切力量會同時發揮出來,它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比在自然里弱多少」。溫克爾曼的「扭曲和奇怪的姿勢」在萊辛看來就是丑,「形體的扭曲在任何時候都是丑的」。這樣,於不經意間,萊辛就把溫克爾曼古典美學語境中的「拉奧孔的痛苦」轉化成了現代詩學語境中的「藝術丑」。

「特徵化」體現現代丑學思想

萊辛的論述決定了此後「《拉奧孔》之爭」的方向,也激起了更大的反響。眾聲喧嘩中,德國古典哲學家赫爾德爾、大文豪歌德的參與意義尤為深長。顯然是抱著為溫克爾曼打抱不平的想法,赫爾德爾很快就撰寫了長文《批評論叢,或關於美的藝術和科學的反思》,逐一反駁萊辛的觀點,「藝術丑」自然是爭論的焦點。赫爾德爾對萊辛提出的可笑與滑稽、嫌惡與恐怖等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釋,但皆不足以駁倒後者。事實上,與其說他在駁斥萊辛的觀點,不如說是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了藝術丑問題的論域。赫爾德爾甚至提出了「醜陋的美」這個至今仍廣受認可的觀點。歌德極為推崇萊辛的文章,同時又是赫爾德爾的至交,可以說熟悉「《拉奧孔》之爭」的每一方觀點,他甚至特意跑到博物館親自察看雕像,但直到18世紀末,他才發表了論文《論拉奧孔群像》。歌德認為「拉奧孔群像滿足偉大作品的全部條件」。只不過,他完全把「拉奧孔的痛苦」作為思考的核心。誠如一位當代學者所言,「溫克爾曼把美且是一種特殊的古典美,作為其描述以及其美學的核心。相反,歌德把蛇咬、身體疼痛的瞬間作為雕像的中心」。在仔細考察了雕像後,歌德認為就在拉奧孔用力抓住蛇的時候,後者顯然在拉奧孔的腰上咬了一口。瞬間的疼痛以及發現自己特別是兩個孩子都面臨死亡時的反應決定了拉奧孔的動作和表情,而正是對這個特殊時刻的特徵化表現決定了作品的偉大,「這件作品的重大意義在於它表現了一個特殊的時刻」。這種「特徵化」,已然不是古典美的思路,而是現代丑學的經典方法;而這 「痛苦的美學」與其說是美學不如說是丑學。

《拉奧孔》被視為古典雕塑的極致,圍繞它的爭論持續多年,但自萊辛之後就背離了溫克爾曼弘揚古典美學的初衷,發展出了一套現代丑學話語,萊辛的《拉奧孔或稱論畫與詩的界限》是當之無愧的首開先河的作品,赫爾德爾提出的「醜陋的美」仍是現代丑學的核心命題,歌德的「特徵化」在現代美學語境中堪稱「審丑」的代名詞。所有這些理論觀點都是在古典美學的語境中提出來的,這恰驗證了一個亘古不易的道理:美醜相伴相生。法國大文豪雨果曾經鏗鏘有力地說過:「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後,美與惡並存,光明與黑暗相共。」美到極致,就是丑破繭化蝶之時。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傳媒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志明: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
郝立新:堅持理論自信 推進理論創新
林建華: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謀篇布局的馬克思主義文獻
今天我們如何看待寫稿機器人?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學藝術有啥用啊。」
韓國留學,這些藝術專業值得你選擇!
排名:去法國學應用藝術有哪些學校值得選擇?
如何選擇藝術文化課集訓學校?這些套路你要知道!
我學麒派藝術的一些心得
我一直想知道關於藝術留學的那些問題
你為什麼讓孩子學習藝術?
咖啡藝術 | 神奇的咖啡「魔法」 你想學嗎?
「新時代」孩子該如何學藝術
戲曲藝術,愛文學的你不可不看——戲曲藝術的魅力
把名畫名曲藏進腕錶里?可你的藝術氣質快藏不住了呀!
這些是你不可或缺的藝術留學新認知
這樣的藝術展你喜歡嗎?
學音樂藝術的秘訣
學藝術就一定要成為藝術家?
取消特長生了,你還讓孩子學習藝術嗎?網友說學藝術不是為了加分
學藝術能不能當飯吃?又如何選擇?
把名畫名曲藏進腕錶里? 可你的藝術氣質快藏不住了呀!
澳洲藝術類院校推薦:去澳洲學藝術就選擇這些大學!
「藝術的哲學符號學」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