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詩」,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
清代掌故遺聞彙編《清稗類鈔》,記載了一個名叫陶鑄禹的人,善說風趣話,還曾經做了三首詩,稱之為「嘲世歪詩」。
其一:
獅子大開口,胡言不怕羞。
一等大滑頭,吹牛。
其二:
到處亂唱喏,逢迎太肉麻。
輕輕兩手叉,拍馬。
其三:
遇事善營謀,削尖和尚頭。
運動稱老手,鑽狗。
上述三首詩,語言幽默諧趣,滑稽俚俗,含有譏諷之意。尤為特別的是,雖為五言詩,但最後一句卻只有兩個字。
這種詩,其實是諧趣詩的一種,由五言三句、末句二言組成,前三句是描述性的語言,而末句是判斷或評論,用來點明或突出主題。因為這種詩體一共十七個字,所以被稱為「十七字詩」,亦稱「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
十七字詩的最大特點,就是以最後兩個字,畫龍點睛,明代徐師曾在《文體明辨序說·詼諧詩》里評價說:「雖含諷喻,實則詼諧」。
洪邁在《夷堅乙志》中記載,元祐、紹聖年間,有一位張山人以十七字詩聞名,可以說是以詼諧「獨步京師」。當時還有一個故事,說一位大臣去世後,有人作詩嘲之,因為張山人以此聞名,所以就懷疑此詩是張山人所作,於是把他捉來問話,張山人連忙辯解:我從來寫的都是十七字詩,那樣的詩我可做不來!
張山人死後,有人還仿照他善寫的十七字詩題其墓:
此是山人墳,過者應惆悵。
兩片蘆席包,敕葬。
十七字詩與五言絕句的差別,當然不僅僅在於字數,更為重要的是,十七字詩打破了五言絕句在對稱上的平衡。
中國古代的詩歌,向來是講究對稱、對偶的,而十七字詩末句僅有兩字,就造成了詩歌在字數和句法上的失衡,這就必然要求其最後兩字要佔據重要分量,要是全詩的中心和點睛之處,要有收束、要有亮點,只有這樣才能使整首詩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效果。
如這一首十七字詩: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
若將兩人比,差多。
寫古人(蘇軾)有號東坡者,今人有號西坡者,兩人相對比差太多。前面的敘述只為最後兩個字鋪墊,最後兩個字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同時,十七字詩的格式,也使得它在吟誦中帶有不穩定和不莊重的特點,也就是戲謔,由此就導致了十七字詩只適合諷刺,而且是戲謔性的、諧趣性的諷刺,在內容表現上有所限制。
有人因罪被發配鄖陽,他的舅舅來送他,兩人揮淚相別,此人抹了把淚吟了一首十七字詩:
發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淚下,三行。
他舅舅聽了反倒是哭笑不得——因為舅舅一隻眼睛失明,哭的時候一隻眼睛流淚。最後兩字無疑是全詩的高潮、戲謔的重心,由此減輕了離別的氛圍,帶有打趣的意味。
十七字詩是亦莊亦諧的結合,前三句莊重,後一句詼諧。並且,它的格式整齊而錯落,在節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而最後兩個字,又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頗具「畫龍點睛」之妙。這樣一種通俗易懂還容易上手的詩歌,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始終在民間流傳而不絕如縷。比如現在仍存在一種說唱曲藝「三句半」,就與十七字詩異曲同工。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點擊展開全文
※林語堂:什麼才是有修養的生活
※解讀丨子路,孔門的「另類」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中國十大名寺
TAG:大道知行 |
※閨房秘事:古代女子美容極盡所能,竟然敢把它敷在臉上!
※代善積極擁立皇太極,極盡忠心,為何皇太極因一小事便嚴懲他
※極盡韓風 土妞也能玩轉時尚
※析米芾《苕溪詩》「隨色」兩字:極盡轉折之妙卻又和諧統一
※古代女子美容極盡所能 竟然敢把它敷在臉上
※蘇軾最高級的一首罵詩,一般人只能讀出洞房之喜,實際極盡諷刺!
※一和尚無官無品,可所到之處地方官視其為王公,極盡拍馬之能事
※楊維楨《竹西草堂志》,跌宕奇絕,極盡變化之能事
※8首極盡哀傷的古詩詞,看有沒有那麼一句詩,讓你的心頭為之一顫
※不老女神關之琳坐擁私人府邸,裝修極盡奢華,細節處體現精緻品味
※極地,極盡所能地生活
※滿鐵極盡貪婪的嘴臉
※四星座相思入骨,舊愛轉身,破鏡重圓,與舊愛極盡纏綿,有你嗎
※這首元曲,極盡相思之意,秒殺半數唐詩宋詞!
※質感空間 極盡完美
※此女與妹妹一同入宮,妹妹極盡寵愛,最終她卻成為最有權勢的女人
※黃景瑜——將優雅極盡詮釋,隨性中不乏張揚
※一場浪漫的姐弟戀,讓他體會到了母愛,讓她極盡寵愛
※劉嘉玲私人豪宅極盡奢華,你沒看錯,這不是家裝效果圖是真的壕
※不要誤解人家意思啦!修圖大師極盡所能的惡搞路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