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個可愛的故事,讓孩子看了歡笑,大人看了嘆息
對七八歲的孩子而言,如何將他們從對自我的關注引導到對周圍人的關注,如何從個體的人轉到社會的人,在中國的教育里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問題。應該有更多的作品寫這個問題。
在讀《海龜先生》的時候,我想到麥克尤恩的這句話。
「我們之所以喜歡童書,是因為我們的孩子讀這些書時的快樂,這跟文學關係少一點,而跟愛的關係多一點。」
這是他在《夢想家彼得》的序言里寫的。他懷疑成年人對兒童文學的喜好,多少帶著點葉公好龍的意思——「我一直覺得這種熱情有點過於渲染,甚至是太急切了。」
所以,在寫《夢想家彼得》的時候,他覺著這樣也許更好:忘了我們偉大的兒童文學傳統,為成年人寫一本關於兒童的書,用的是兒童也能理解的語言。
對程瑋而言,《海龜先生》的本意是要為低幼的孩子們寫一個歡快的鬧劇,但每一個看似歡快的故事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很大很沉重的故事,孩子也許看不懂,大人卻能讀出一種成人生活的沉重,笑的時候就會帶一點淚。
我毫不懷疑,她是帶著一個成年女性對孩子天然的愛,來寫《海龜先生》的。
程瑋,兒童小說作家,曾著有《白色的塔》(1985)、《走向十八歲》(1987)、《少女的紅髮卡》(1991)等,風格清新明朗而又雋永深厚。1992年移居德國,從事電視業,直到2008年「重操舊業」,出版長篇小說《少女的紅圍巾》(2008)、《少女的紅襯衣》(2009)、《俄羅斯娃娃的秘密》(2011)以及「周末與愛麗絲聊天」系列小說(2011)、「周末與米蘭聊天」系列小說(2014)。《海龜先生》是她最新的作品。
對她而言,寫作大概並不比生活更重要。她成名於80年代,是當時國內最有才情的女作家之一,卻在事業巔峰期說走就走,因為「想寫的都寫完了」。之後,她在德國生活十幾年,徹底將寫作放下,「應付一份工作、一個家庭,已屬疲於奔命,心靈沒有多少自由的東西」。
重新開始寫作是在2007年,兒子高中畢業、離開家以後的第二年,才真的鬆了一口氣,又可以安靜的讀書,寫東西。
去年,我讀到她的《周末與愛麗絲聊天》,德國老人愛麗絲諄諄教誨中國少女米蘭,教給她關於美、關於金錢、關於親情、關於禮儀、關於愛情,關於怎麼跟朋友相處,怎麼跟陌生人相處,怎麼跟世界相處…….
米蘭初見愛麗絲,是在愛麗絲的花園裡。「她的頭髮是銀白色的,穿著綠色的上衣,綠色的裙子,整個人看上去像一株植物。她看上去已經很老,但她的眼睛很亮,讓米蘭聯想到深夜天空里閃閃發亮的星星。」
我在心裡想像著,程瑋大概也是把自己活成了愛麗絲的樣子。直到今年五月,在金華見到她,發現她比愛麗絲有趣多了。
優雅、率真、安靜、又帶著孩子氣的幽默與歡快,與她的文字給人的感覺竟是如此的契合。
在《海龜先生》中,她的敘述一如既往的從容不迫,那是一個女性經過了歲月的錘鍊之後才能具備的掌控感,但敘述的聲音明明又是屬於一個七歲小男孩的,天真純凈,發乎自然。
她筆下的多萊是一個7歲的小男孩,呆萌、忠厚、一派天真,而他的同桌娜苗,古靈精怪,是全班最聰明的女孩,有點像中國少兒界的赫敏。
還有毛毛,全班最小的孩子,經常提一些讓孩子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比如他問那位抱怨孩子們成績不好而覺得丟臉的海龜老師,「我們考不好,為什麼會丟了你的臉呢?」
多萊和娜苗之間有那麼一點少年戀慕的情懷:「一段又愛又恨的關係,男孩與女孩互相喜歡,男孩崇拜女孩,女孩喜歡罵罵男孩,但也是為他好。男孩被罵了以後也不生氣,或者氣過了就好。」
有點像「我與小姐姐克拉拉」。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是她幾年前翻譯的一套童書,是德國作家迪米特爾?茵可夫的作品,描寫了一對小姐弟之間的故事。小弟弟呆萌,小姐姐鬼精靈。弟弟對小姐姐很崇拜,但有時候也有不服氣。他們之間每天都發生各種小爭小斗。他們有時是同盟,有時是對手。他們互相揭短,互相搗亂,犯了錯誤大難臨頭的時候互相抵賴,但最後總是互相原諒,重歸於好,親密無間。
這套書她翻譯的特別開心,每天「一邊翻譯,一邊打字,一邊笑——呀,這個故事多好玩。我想,如果寫一個讓孩子讀了開開心心的東西,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曾經被德國教育家稱為「世界上最可愛的書」。而程瑋對它的喜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教會孩子一種最可貴的品質:與人相處,為他人著想。
這一點,恰恰是中國的孩子最欠缺的。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寫一種兒童與成人世界的交流,溝通和妥協。「兒童的成長是很艱辛的,童年的時候,他學著認知世界,理解世界,等他漸漸長大了,他試著投身這個世界,還想改造世界。等碰了很多釘子以後,他學會與世界妥協。」
「七八歲的年齡,正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型階段。一個小孩子長大了好還是不好,這是個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她要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之前,他是一個幼兒,家長對他沒什麼要求,吃飽睡好身體健康就是好孩子;但到七八歲的時候,對他們身體的關注,開始轉移到『學生』的身份,他們的任務不再是長身體,而是學習,將自我中心式的關注,轉移到對成人,對朋友,對周圍世界的關注。他要開始注意到老師同學對他的看法,要學會在一個團體里表現自己,獲得別人的好感。」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如何將他們從對自我的關注引導到對周圍人的關注,如何從個體的人轉到社會的人,在中國的教育裡頭,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里,都是被忽略的問題。應該有更多的作品寫這個問題。」
她說,多萊是她精神內核里的一部分。
「一種內心的敏銳和敏感我是在少女時代才形成的,童年時代,我屬於那種沒有心眼,沒心沒肺的孩子。」
「我有一個姐姐,小時候無論好事壞事都有她擋著,我是那個整天跟在後面混混的。不會被家長打,也不會被罵。我們經歷一些事情,姐姐覺得天大地大,受了侮辱輕視,但我一點都不明白,人家不是對我們很好嘛?」
所以,她更願意從多萊,而不是娜苗的眼睛去打量世界,哪怕這個世界看起來有點霧裡看花,懵懵懂懂。但正是這點懵懂中的澄澈,才真正可貴。
《到海灘去》,若從老師的角度來寫,就是一個絕地抗爭的悲劇。
《海龜老師1:校園裡的海灘》中,雷老師許諾學生們,只要考到年紀第一名,就帶他們去海邊露營。最後,孩子們真的考了第一名,海灘之行卻因為校方和家長的重重阻力而無法成行。為了兌現對孩子的承諾,雷老師絞盡腦汁地在校園裡開闢了一片人造海灘。
《十字路口的汽車》,雷老師在十字路口的一番強詞奪理,可以寫成一篇時代病的論文。
《天上的聲音》里,多萊和貝奇因為「一個男人可以有幾個女朋友」的問題打架,若從雷老師的角度寫,何嘗不能寫成一部《我的前半生》?
但在多萊的眼中,都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寫《海龜先生》之前,她曾經回國調研,參觀了好幾所小學,最大的感受是沉重——對老師、家長、孩子,壓力都很大。
「中國的孩子,物質條件高度優越,人格上卻是徹底被忽略的。家長考慮的是生活上的各種滿足,老師考慮的是功課,唯獨孩子內心的渴求和要求,他們是不大考慮的。所以,孩子們沒有一個自由的天地去思考去發揮,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是被裝到了一個模式里去。以後出來的很多很多孩子,也都是一個模式。」
她想寫一個輕盈的故事,但現實不斷的要將她拉向地面。
在浙師大兒童文化研究院專門為《海龜先生》召開的研討會上,大部分的討論都集中在《海龜老師》的輕,與中國教育現實的重之間的強烈不平衡。
很多人質疑她的海龜老師不夠「海龜」,為什麼不能給小學教育帶來更多的變革?
「當時寫海龜老師,其實我心裡是有點悲催的。這個海龜老師其實是已經回到中國,過了幾年以後,他已經丟失了好多東西,如果他把海外的一套全部帶回來的話,那麼在中國,一個學校三個月都待不下去就會被請走。」
「舉一個例子,比如我一直在德國住,回來以後前三天過馬路肯定過不好的,總是東看西看,然後過了三天以後,我身手矯捷,比什麼人都會過馬路。我想海龜老師也是這個樣子,他學了一肚子理念,但是他回來之後,在他找工作的時候,在那個一瞬間,他已經明白,學校希望要怎樣一個老師。所以他所有做的事情,我們現在講起來是螞蟻撼樹、螳臂當車、杯水車薪,他想做一點好事情,他想要改變這個東西,但是他的力度是很有限的,而且他也會做很多的妥協,對整個大的氣候的妥協,正因為這樣的妥協,才有了海龜老師這樣一個形象。」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的確是一個「童話」。(如小學特級教師周益民先生的評價:「我恍惚覺得這其實是個童話,道出了我們想要的那種童年生活。」)
雷老師代表了一種理想,雖然他還年輕,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他尊重孩子的人格,接受每個孩子本來的樣子,而不是強制的約束到某個模式里。「一個老師答應你的事情,不能反悔,而是要做到底。因為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隨便許個願無所謂,到時候就不認了。」
同樣,多萊的童年也代表了一種理想,雖然這個理想里,孩子終究還是去不成真正的海灘的。
在那場最終沒有成行的海灘露營的最後,他想像著和雷老師真的坐在一片安靜的藍色大海上,「我們真的是像青蛇白蛇那樣會變來變去的海龜。如果我們願意,就上岸變成人,像正常的人那樣吃飯睡覺;如果我們有煩惱,不樂意做正常人了,我們就可以回到大海里,像真正的海龜那樣游來游去。」
點擊展開全文
※最偉大的法國女演員死了
※為什麼說《建軍大業》是獻禮片的良心
※500字聽古典 Vol.008
※甘洛邂逅爾蘇人
※保姆莫煥晶的荒唐動機
TAG:三聯生活周刊 |
※這些玩具大人看了會笑破肚子,但非常毀孩子三觀,別再買了!
※這場插畫展,孩子看了會笑,但大人看了可能會哭
※有二胎的注意了,大人的這種玩笑和孩子開不得,後悔就晚了
※誰說大人的世界沒有童話?他們也可以像孩子一樣去愛啊
※別再包餃子了,換種新花樣,做法簡單又好看,大人小孩都喜歡!
※這三部日漫大人看了都會不好意思,更不要說熊孩子了,難得的經典
※要把孩子當大人看?一位父親嘗試後,有了驚人的發現
※這是我們的一個同事說的故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你知道嗎?
※大人小孩都愛吃的美食,意猶未盡的感覺就是這樣!
※孩子的畫,為什麼我們大人總是看不懂?
※大人孩子看懂後都笑哭了……
※熊出沒中最心酸的一集,小孩看了只會笑,只有大人才懂得其中深意!
※大人哄娃常說的5句話,不是哄孩子而是毀孩子!最後一句更是!
※孩子有三種表現,說明爸媽很恩愛,大人或難察覺,外人一眼就看出
※堪稱熊出沒中最心酸的一集,孩子看了只是笑笑,大人們懂其中深意
※火影忍者這些內涵瞬間,小孩看不懂,大人不敢看
※孩子們生活的世界,大人們永遠理解不了,第一個笑哭了
※看著可愛的倉鼠,原來這麼可怕,怪不得有些大人不讓小孩養倉鼠!
※「你都多大人了還看動畫」,這樣的話本身無知又可笑
※原來印度人是這樣吃雞的,大人小孩吃得美滋滋,網友:看了就沒有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