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載:見義則動 當止則止 智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張載:見義則動 當止則止 智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日知錄

不得已而後為,至於不得為而止,斯智矣夫!

——張載《正蒙·中正篇》

解 讀

不得已而後為,至於不得為而止。

天下之事大約可分作兩類:一類是不得已之事,一類是不得為之事。

不得已之事,理所不可辭,其中自有義;

不得為之事,時所未可為,其中自有命。

真正的智者,有著對於義命的洞明通透,故能隨時處順,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得已而後為」,是對於義不容辭之事,為其所當為,故曰「有所為」;

「至於不得為而止」,是對於過越本分之事,止其所當止,故曰「有所不為」。

真正的智者,深諳「止」的智慧,故能行不失其時,思不出其位。

聖人通達天道性命,隨順造化之機,因物付物,行止動靜無不順理合義。

事於義所當為,則儘力而為;心雖無窮而分常有限,若過越本分,則知止而不為。

若當為而不為,當止而不止,則或過或不及,難免逾分非據,不合時宜。

《論語》有言:「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得已而為」,是見義則動,而不預期,是「毋意」、「毋必」。

「不得為而止」,是當止則止,而不留滯,是「毋固」、「毋我」。

事前不預期,則能無「意」、「必」之累;

事後不留滯,則可免「固」、「我」之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基因技術會改變什麼
馮友蘭論蔡元培:君子的人格與氣象 極大地震撼了他
一個人可以不成功 但是不能沒教養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知因果報應,則舉心動念,皆有所畏懼,而不敢肆縱
有所為 有所不為
做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即使是愛,也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言恭達:書者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人之所以害怕痛苦,是因內心有所執著,有所想要,有所捨不得
匠心者,必有所為
有所思更要有所為
因為我們有所信仰,有所追求
因為有所待,所以有所愛
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
若有所得,必有所失
真正的聰明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真正聰明的人,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冀善報而有所不能,懼惡報而有所不敢
有所珍惜,才有有所真心;有所懂得,才有有所值得
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做人不要太玻璃心
一段再苦不堪言的歲月,也需要你有所堅持,相信有所守就會有所獲
有所不為的反叛者
《易經》智慧:若有所得,必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