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棉花,古人用蓋被子睡覺嗎?
在中國古代,人們冬天也蓋被子。只是古時並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時人們稱被子為「衾」、「裯」、「寢衣」等。
中國人是從何時開始睡覺時蓋被子的?明羅欣《物原》稱「神農作被」。但這一說法並不可信,作為「覆體」的被子應該與「遮體」的衣著出現時間差不多,甚至更早些……
《論語》:「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
被子是「覆體之物」,它的出現是人類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標誌之一。早在先秦時期,被子已是中國人普遍的睡眠用具。《詩經·國風·召南》中的《小星》一詩里即有「肅肅宵征,抱衾與裯」的表述。這句話通俗說來就是:「天沒亮就要離開溫暖的被子外出了。」這裡的「衾」與「裯」皆為被子,裯是單被。何謂「衾」?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衣部》釋之為「大被」。將「衾」與「被」互解,令人感覺有些繞,但此解釋至少說明在許慎生活的東漢,「衾」與「被」並不等同。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稱:「衾,廣也,其下廣大,如廣受人也。寢衣為小被,則衾是大被。」
「衾」與「被」的區別,還直接反映在厚與薄上。衾是厚被,裡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寢衣)是一種沒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夾被,寢衣是午休這類短暫休息時用於覆體的,故古人又稱寢衣為「小卧被」。
那麼,古人蓋的被子與今天一樣嗎?有多大?古人被子的大小與使用者的身高有關,像做衣服一樣「量體制被」。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鄉黨》里有這麼一說:「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時要有小被,長度是一個半身高。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以漢尺來算,其身高約在2米22,即使以孔子生活時代的周尺來算,身高也在1米91。據此可知,孔子蓋的被子應比一般人的大許多,長或在3米3,短也有2米9。
《廣韻》釋「被」
古人蓋的被子有多寬?
《漢書》:「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
古人蓋的被子有大小、厚薄之分,那麼,寬度是多少?
古人一般以「幅」來衡量布帛的寬度,故「幅」也是被子的寬度單位。《漢書·食物志》記載:「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漢尺「二尺二」,相當於現代半米多一點。從史料記載來看,古人蓋的被子最小寬度為一幅。
據《太平御覽·服用部九·被》引謝承《漢書》:羊續「為南陽太守,以清率下。惟卧一幅布,敗,糊紙補之」。羊續是東漢官場上著名的清官之一,作為相當於今地級市市長的官員,其所蓋被子僅僅一幅寬,被子破了還用紙糊上,可見其清廉的程度。
一幅寬的被子應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況下短暫休息時覆體用。古代成人所用的單人被一般不會少於兩幅寬,雙人大被都在三四幅寬。也就是說,古人所蓋被寬在1米至2米之間,這與現代人所蓋被子的寬度差不多。
古今被子大小、寬窄有所不同,但形制都是一樣的,皆為標準的長方形,如果兩頭寬窄不等是不好的。《後漢書·桓任傳》記載:「任後母酷惡,常憎任,為作二幅箕踵被。」1米寬的單人被本來就不大,桓任的惡後媽還將被子做得前寬後窄(箕踵),根本沒法蓋。
在古代,能置辦一床像樣的被子並不容易,經濟好的人家被子可以做得既大又厚,而窮人的被子既小又薄,有的連小被也置辦不起。但由於被子是禦寒之物,所以古代樂善好施之人常會在冬日給窮人「送衣送被」以表達關愛,現代流行的「送溫暖」一詞就是由此演繹出來的。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哭竹生筍」的主人公孟宗是三國時吳國人,孟母很重視兒子的品德教育。據《太平御覽》引《列女後傳》,為了讓兒子與優秀學生多交往,孟宗的母親「作十二幅被」給兒子帶上。6米多寬的被子可謂超級大被,鄰居不明所以,孟母是這麼解釋的:「大其被以招貧生之卧,庶聞君子之言耳。」做一床大被讓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沒有被子的優秀學生與兒子一起睡,既幫了窮學生,又能讓兒子跟他們一起學好,孟母用心良苦!
※這3個地方長痣的女人,遲早做貴婦,老來幸福無憂
※對感情越衷心,越容易手傷害的人
※醫藥疫苗冷庫安裝 冷風機的安裝與維護
TAG:大師風水易經 |
※懂得喝白茶,那你懂得如何使用蓋碗嗎?
※馬桶不用時,蓋子用不用蓋上?聽老師傅說後,才知我家做錯了!
※鍾楚曦仗著高級臉亂穿?一張花被單直接往身上套,睡覺都不用蓋被子了!
※為什麼說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想用蓋碗泡茶,又不想被燙手,怎麼辦?
※為什麼想把茶喝好就得用蓋碗?
※泡茶,用壺還是用蓋碗好?
※再有人問你泡岩茶用蓋碗還是紫砂壺?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
※你用蓋碗泡茶有被燙過手嗎?掌握這3個技巧,保證你不會被燙!
※魯迅: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日常沖泡白茶,怎樣用蓋碗泡白茶,才不會燙手呢?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用蓋碗沖泡福鼎白茶?
※新手茶友居然不懂玻璃茶具?你使用蓋碗一準會燙手!
※喝好茶,魯迅先生為什麼說要用蓋碗呢?
※魯迅: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教你幾個小技巧,如何用蓋碗泡茶不燙手?
※大家知道為什麼喝好茶要用蓋碗嗎?
※白茶沖泡經驗分享,如何正確使用蓋碗沖泡白茶?
※超、超、超好用蓋碗,不燙手還好看!
※怎麼用蓋碗沖泡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