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從「緊」中得,「輕」從「沉」中來
習練太極拳,許多太極拳書籍和太極拳師在傳授太極拳時都要求學員做到放鬆,步法動作輕靈,連貫一氣無滯點。這些要求如何做到呢?黃老師在談太極拳的習練方法中提到:第二階段主要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以立身不正,橫氣填胸,挑肩架肘等現象為主。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放鬆」這個詞含義理解不夠,無法朝著「放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爭取;二是腿部的支撐力不足,使身體難以放鬆。我認為練拳講「松」,達到周身放鬆是結果,而這個結果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緊」中來的。
首先「放鬆」不是「鬆懈」,不能渾身像散了架一樣。人的每一動作都是筋牽著骨頭在做伸縮動作,否則就不能活動。隨著人的成長從小到大,活動範圍由小到大。爾後走上工作崗位,又從大的活動範圍,局限到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定型的筋骨活動,使得全身筋骨,特別是一些較大的骨節,由於在筋的纏裹下處於閉合狀態,不能協調聯動。在學習太極拳時就無法達到動作上的協調。所以要求把這些骨節要通過筋的伸長使其打開。這個打開的過程就是「放鬆」。而全身像散了架一樣的「鬆懈」無疑是進一步使骨節閉合,與太極拳要求的「松」是南轅北轍。
實際上「松」是武術的共法,不是太極拳獨有,只是程度與深度的不同要求而已。所以要想把全身骨節打開,就必須伸筋拔骨,而這個伸筋的過程開始就是從「緊伸」而來。緊伸、緊縮開始會使人覺得不舒服,甚至疼痛。特別是一些歲數較長的人,筋骨定型,很難拔開。這個疼痛過程會延長。所以首先從思想意識上要了解這一點,要有思想準備。有了這個準備,在習練放鬆時首先從意識上放鬆。
一般人在某些骨關節的筋和肌肉疼痛時,會導致意識緊張,而越緊張越將意識集中到疼痛點,意識中給予的信號是怕痛。所以意識越緊張越松不開。而意識把這個疼痛當成「良藥」時,由於緊伸、緊縮筋骨造成的肌肉疼痛就會順利通過,很快由不適應變為適應,有疼痛變為舒服。比如胯系統的骨關節打不開,就不能實現落胯、斂臀、收腹、松腰。而腿的兩大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拉不開,就做不了擺蓮跌岔這樣難度較大的動作。
經絡系統的走向是沿著筋骨和肌肉間行走的,特別經脈系統在人體內是深於肌肉系統的,要想使其氣血在運動中達到順暢,非通過伸筋拔骨不可。所以「松」與「緊」是辯證的統一,「松」是從「緊」中得到的。「松」的目的是對對方來力的柔化,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不是遇力就散。同時最終目的還是增強擴大氣血的通道。氣血通道擴大後,每一動作就會充分調動全身氣血的流動,這一過程在「神」「意」的調動下會逐步增強,會使人感到非常舒服,精力旺盛,有一種異常興奮感,在人身體感到氣血的「意到」「氣到」的神秘力量。他會極大地提高人的各種能力,特別是抵抗病邪的能力,以實現強身健體的效果。所以放鬆是伴隨人終生之功,是沒有終點的要求。
而身體輕靈有從哪裡來呢?是從腳腿部的支撐力來的。也即從「沉」中來的,能松則能沉。但腳腿的支撐力不夠是沉不下來的。支撐力哪裡來?仍然是腿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伸縮能力的增強。要鍛煉腿部關節肌肉韌帶力量,必須周身下沉,能使本身身體的重量在單腿用力的前提下,起落自如,才能在雙腿變換用力中輕鬆、靈活。所以鍛煉腿部的支撐力是開始練拳的關鍵環節,它是基礎鍛煉,就像建高樓打地基一樣,基礎牢固才能承重。象車輛的輪轂一樣,輪轂的質量高,才能承重大。只有腿部的支撐力大了,才能真正實現上虛下實,旋轉自如,才能逐步走上輕靈之路。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通篇僅一個讀音的中國奇文,老外聽這樣的漢語頭皮不起疙瘩也得麻
※無極教經典:無極經
※注意!這八種情況最傷肝!
※十力和尚——太極拳的奠基人
※馬長勛前輩傳習太極拳精華1-6
TAG:德義太極 |
※閑要從勤中得來,靜要從動中修來,樂要從苦中享來
※牛頓: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
※從跑步中得到的
※從中得到靈感了嗎?
※我從發明中得到了什麼
※鬧中取靜,亂中得安
※愛從一個微笑開始,在熱吻中得以延伸,卻隨眼淚逝去……
※男人開始走下坡路的徵兆,中得越多,未來越堪憂
※日本人的愛乾淨習慣竟是從一場「戰爭」中得來
※中越戰爭,蘇聯到底從中得到了什麼?真相曝光後,國人久久不語
※中興被禁引發美媒聯想:蘋果損失慘重,華為從中得利!
※從生活中得來才感人!
※中越戰爭後,世界一臉懵,中國到底從中得到什麼?這些令國人感慨
※真正的力量,並不能從健身中得來,健身的目的是什麼
※橘貓離家三天又回來了,從鄰居口中得知了真相,差點笑噴!
※最上乘的書法從佛法之中得來
※中越戰爭,世界各國一臉懵,中國到底從戰爭中得到了什麼?不敢想
※中國的這一決定,讓很多國家苦不堪言,印度卻從中得了大便宜
※「暗戀,比你想像中得要更加喜歡」
※你命中得富還是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