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教育配得上世界第一的光環嗎?

美國教育配得上世界第一的光環嗎?

寫在前面的話:毋庸置疑,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最好的大學,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科研創新方面,都遙遙領先。而美國的k-12教育卻一直被詬病,越了解美國教育系統,越覺得神奇。這樣鬆散的k-12教育是如何培養出世界最頂端的人才的。

正如作者所說,「龐大的美國教育系統是一個迷宮。它既擔負著維護平等的重任,又充當著鼓勵競爭的角色,還承受著來自各個階層的詬病。如果能走出這個迷宮,就會對美國有個更清醒透徹的理解。」

對美國教育危機理解的兩個極端

最近,我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篇令人憂慮的新聞。一位專欄作家發表了一篇題為《當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愛變得有條件》的文章。他從幾個現代家庭入手,探討了如今美國家長們不惜以「愛」為獎懲手段,迫使孩子精進學業。

當孩子努力學習、獲得優異成績時,父母就充分表現出關愛;但當孩子有所鬆懈或反抗、成績不理想時,他們就故意疏遠和冷淡。這讓孩子產生一種認知: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即自己必須達到父母所設定的成功目標。

很多心理學家已經證實,這種做法會對兒童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導致情感稀缺或功利性人格。

嚴厲批評美國教育的文章每隔一兩個月就出現,尤其每年三四月份更是達到高峰,因為正值招生錄取的季節。但這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不僅僅是因為作者的評論,而且是來自讀者的評論。在多達數千條回復中,得到800多個「贊」、排名第一的讀者評論這麼說:

「嗨,專家,你應該從你的小圈子裡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所描述的根本不是典型的美國教育,也不是典型的美國家庭。那些削尖腦袋想擠進常春藤盟校的家長,只不過是你所在的不到5%的上流社會和富裕中產階級而已。我當了27年的中學老師,我看見過無數個因為酗酒、嗑藥、家庭破裂而荒廢學業的學生,家長們的人生更是失敗透頂。在他們眼裡,學校教育一文不值。這才是美國教育的真正危機,也是美國家庭的危機。」

如果說美國教育是一個橄欖球,這兩位分別向我們展示了球的兩個極端。他們的觀點當然不能代表美國教育的本質,不過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那麼,美國教育系統到底處在怎樣的狀態中?它在塑造怎樣的人和人才?它依然配得上世界第一的光環嗎?我就從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夏令營文化、教育券制度等幾個重要議題來試圖解讀美國教育這個巨大的迷宮。

公立和私立:美國教育的兩大系統

記得以前一位得過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美國教授在採訪中對我說:「我不願意去私立學校教書,因為只有公立學校才代表著教育的平等性。」當時我對這句話還有些懵懵懂懂,不解其所以然,如今回想,那位教授可謂是一個堅守美國核心價值的人。

從幼兒園到大學,美國教育都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私立和公立。但在1825年,美國教育系統雛形剛建立時,只有公立學校,而沒有私立。這套公立教育理念正是美國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人人平等,每個人都享有公平的機會追求自由、財富和幸福。因此,公立學校不分階層,對所有人開放,並用納稅人繳納的稅金來支持運作。支持公立教育的人相信,從這套系統中培養出來的人,會打破階層鴻溝,將平等思想植於內心。

1831年,法國學者托克維爾走訪美國,之後寫下經典著作《論美國的民主》。期間,托克維爾敏銳地發現,美國社會中流行著建立公立幼兒園的思潮。當時的紐約市長在為托克維爾舉辦的歡迎酒會上祝詞說:「我以教育之名——我們不斷完善中的公立教育——作為整個國家的祝福!」

身為貴族,托克維爾一開始並不欣賞這套做法。他的想法和少數的美國富人一樣,認為公立教育加強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可能是對文明和安定的威脅。但經過多方討論和走訪,他改變了主意。

他認識到教育用和平的手段來鼓勵下層人民追求更高社會地位,由此減少了暴力和衝突。

托克維爾還發現,美國公立教育不僅教授孩子們語言和知識,而且還教導他們如何擔負起一個公民的責任,這正是民主制度最吸引人之處。此後150年間,美國的公立教育擴大,從幼兒園一直擴展到小學、中學乃至大學。

美國人用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個過程:「教育階梯」(educational ladder)。大部分孩子在5歲時進入幼兒園,也有一些在3、4歲時進入學前教育班。然後,小學一般花5到6年,初中2到3年,高中4年。高中畢業後,絕大多數學生會進入大學,還有一些會在社區學院讀2年,學習職業技能,取得「類似學士學位」(類似於我國的專科學歷)。一般來說,學士學位已經能幫助人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了,不過也有些專業要求必須有碩士甚至博士學位,比如法學和醫學。一般來說,工資和學歷緊密掛鉤(如圖所示):

「教育階梯」是美國夢的精華和基石,反映了美國人最推崇的人生觀: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靠個人努力實現成功。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雙腳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爬,直至最高點。一個人的成就取決於個人能力,而不是所處的社會階層;所以成功了,眾人為你喝彩,失敗了,也不要怨天尤人。

90%的孩子都會上免費公立小學和中學,另外10%則會進入私立學校。絕大多數私立學校都是教學學校(religious schools),掛靠於某些教堂,從教會那裡取得經濟資助,同時家長們也需要支付學費。這些教會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授宗教教義,而這在公立學校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大城市的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進教會學校,並非為了讓他們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只是傾向於認為這些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更安全、教學水平更高。

為了和私立學校爭奪生源,大城市裡的公立學校紛紛設立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也就是從屬於公立教育系統,接收政府資助,但同時採用私立式獨立運作的學校。目前,美國的50個州立有43個州都支持特許學校。2014-2015學年,美國共有6700座公立特許學校,教授290萬學生。

精英教育與平等教育的理念衝突

此外,一小部分私立學校是精英私立學校(elite private schools)。因為學費高昂,這些學校里的孩子幾乎都來自富裕的上層社會。偶爾,也會有天賦出眾、家庭一般的孩子獲得獎學金。家長們把孩子送到這些精英學校,除了接受教育外,最大目的是為了和其他上流社會的家庭結識,形成關係網,從而維護後代的社會地位。

和教會學校不同,這些精英學校和追求平等的美國教育理念是衝突的。精英學校為一小部分孩子提供了別人無法企及的資源、機會和上升空間。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精英學校的數量極少,不可能取代公立學校的主導地位,所以對它們的態度非常正面。但最近10年來,隨著社會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普通民眾與精英階層的對抗情緒高漲,針對這些精英學校的批評也日益尖銳。最近一個統計數據揭示,儘管只有不到5%的學生進入精英私立學校,但35%的哈佛大學學生都來自於這個小群體。很多人都在質疑:機會的大門是否只對富人敞開,美國的平等精神是否已經被蠶食?

美國教育系統中還存在著另一個不平等。即使都在公立學校,不同學校的孩子也會接受到質量千差萬別的教育。傳統上,絕大部分政府撥款並非來自於聯邦政府——相對公平的聯邦政府撥款僅佔總資金的10%——而是來自地方政府的稅收,尤其是地產稅。各個城市和社區繳納稅款的不同決定了該地區公立學校的資金。位於富裕家庭或中產階級聚居區的學校能獲得更多資助,因而擁有美麗的校園、一流的老師和先進的器材。反之,位於貧民區的學校就只能在破破爛爛的狀態中勉強維持運轉,形成惡性循環。這也就是開頭那位讀者回復中所描述的現實.

為了讓貧民區的孩子有機會上好學校,一些州目前正在嘗試推行教育券制度(vouchersystems),即撥給家長一筆固定金額的代金券,可以在大部分公立學校使用,這樣孩子就能跨區上學。實行的效果可謂喜憂參半。

社交溝通與智力技能同樣重要,都要培養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上,美國學校一向以培養批判性思維為首任,知識灌輸居於次位。老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隨時提問,向眾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理念是美國另一個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個人自由和獨立自主。

在這種氛圍中,社交和溝通能力被視為與智力技能同等重要。為了讓孩子培養各種能力,學校將大量課外活動課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納入每日教學中。對中國孩子來說可有可無的課外活動,對美國孩子卻都是必修課,甚至比文化課更重要。對美國人來說,課外活動體現了孩子與眾不同的個人能力、成熟度、責任感、領導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所以在大學招生中,課外表現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指標。

在極其豐富的課外活動項目中,有三項最為舉足輕重,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運動。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年輕人必須在運動學會如何競爭、獲勝,獲得「成功的素質」。這種思想已經融入美國國民性中,因此競技體育(competitivesports)也被視為最重要、最能對前途一錘定音的課外活動。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橄欖球、棒球、籃球、足球、冰球等團體比賽項目。有時候,家長和孩子不惜以學業為代價,增加訓練和聯賽,以期取得佳績。

學生會(student government)是另一種培養領導力、競爭性和合作能力的課外活動,參加者需要通過發表政見和拉選票來競選職務。雖然這些學生幹部在實際中並不能對學校的整個發展規划起什麼作用,不過競選和組織活動已經讓他們得到鍛煉,也是簡歷上漂亮的一筆。

最後,如果想上名牌大學,義工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學校甚至將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義工工作,比如到養老院照顧老人、幫助打掃公共空間、將自己的特長運用到社區生活中等等。因為現在幾乎每個學生都在做義工,為了脫穎而出,就必須「有點創意」。

「不讓一個孩子落後」計劃

美國教育長期忽視文化學習導致美國學生的數理成績一向落於人後,最終引起全國大討論。人們紛紛擔心,在科技時代,這很可能會削弱美國的競爭力。於是2000年代早期,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提出「不讓一個孩子落後」計劃,在全國公立學校推行標準化考試製度。

該計划到目前已經實行了10餘年,結果可謂褒貶不一。其中一個引人矚目的旗幟人物叫丹尼爾·拉維奇,她起初是標準化考試的強烈支持者,認為客觀的考試成績可以為孩子提供公平機會,也可以作為家長選擇學校的重要參考。但10年後,她認為這個想法已經證明是失敗的,進而變成批判陣營的領頭軍。

龐大的美國教育系統是一個迷宮。它既擔負著維護平等的重任,又充當著鼓勵競爭的角色,還承受著來自各個階層的詬病。如果能走出這個迷宮,就會對美國有個更清醒透徹的理解。讓我們來試試吧。

來源 / 豆瓣閱讀專欄《美國筆記》

作者 / 袋鼠花

「美國留學媽媽圈」家長微信群招募:

加入美國留學媽媽圈的家長微信群,探討申請美國高中、美國大學、美式閱讀寫作教育方法、美國夏令營等多方面話題。加入方法:添加個人微信號「mamaquankefu」為好友,註明孩子年級,由客服拉入群。與眾多家長一起交流,並不時聽取專家微信群講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別怪孩子學習不努力,80% 的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交流:因為你讓TA更加沮喪
大數據揭示400萬華裔在美生存狀態:多一半否認自己是典型美國人
美國精英階層把錢花在哪了?
最親愛的爸媽,我留學後,你們能讓我放心嗎?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影響全世界的德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
世界上最大的「八卦」城市!傳統和游牧兩種文化的完美碰撞!
美媒:中國「開掛」了?又一款世界第一,成長為新一代領域之王?
亞洲一小國經濟全世界第一
一人、一車、一貓,環遊世界足矣!
「一杯水沷出一個世界首富」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世界上最美的十大湖泊,中國一處上榜
真相:為什麼世界上最富的國家一定是美國!
一部書讓世界認識中國,這是除《聖經》之外,世界第一譯本!
外國知乎上問去中國旅遊安全嗎?老外:中國是世界最安全的國家
中國的量子技術處於世界第一,超前水平嗎?
前世界盃第四:韓國!又想再辦世界盃
世界十大最美麗的山脈,排名第一的在中國!
國乒危矣!日本為對抗中國乒乓球,花重金挖得國乒世界冠軍執教!
中國歷史上唯一向全世界宣戰的是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如果德國和蘇聯單獨斗,哪邊會贏?
世界上的國家都在幹什麼呢?
南江這條「國內第二、世界第三」的隧道又有新進展了!
世界壞的根本─家庭教育的崩潰
為什麼說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