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雷法、丹道與養生!
雷法、丹道與養生!
道教(ID:daoismcn)
雷法是道教的一種重要法術,興盛於宋元之際。它以內丹功夫為基礎,融符簶、咒術、指訣、禹步、氣法、變神為一體,並採納吸收了儒學、禪學及密教的修持心法、真言密咒,以雷霆之術為濟世度人的手段。所謂「內行則可以修養治身,外用則可以安民濟國,祈雨祈晴,消災卻禍,驅江湖作孽龍蛇,制澤洞傷人蛟蜃,救生靈困重之厄,超群識幽暗之魂,伐廟除邪,誅妖療病,運雷霆於掌上,致風雨在目前。」
一
與道教其它法術一樣,雷法一開始即把其理論建築在中國傳統哲學的元氣論及陰陽學說的基礎之上,從而為雷法的修持與運用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曰:「夫五雷者,皆元始祖氣之所化也。祖氣既肇,太極立焉。」 陳相真說:「風霆流形,雷雨磅礴,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集之成一氣,散之為五雷,卷之而寂爾無形,舒之而忽兮有象,道行法界,妙在靈台。知雷法不在推求,實玄妙本乎一氣。」 王文卿曰:「一氣才動,風雷雲雨皆作,禽獸山木俱生。故道中法中,每每言一氣,謂天地得此一氣,千變萬化;人為萬物之靈,能行此一氣,可以感天地,動鬼神,呼吸風雨雷電,無所不至矣。」 由上所說可知,先天元氣為宇宙造化的根本,亦為雷霆產生的源頭。
按照道教的宇宙生成論,由一氣產生了陰陽,陰陽的消息運化使萬物肇始,天地具像,陰陽是三才、五行、八卦等得以顯化致用的動力。陳相真曰:「道自無極而太極,其體渾淪一氣,有動靜而陰陽分,陰陽運而日月麗。日為陽統天,月為陰統地,斗乘中極,斡運陰陽,統人三辰,合三統而日月運行,陰陽闔辟而雷霆震發。」 張善淵指出: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為天地之樞機。但兩者有別,雷為陽,霆屬陰,雷善主生,霆惡主殺。「陰陽激剝,順而為雷,逆而為霆。陰陽合而為雷,迅而為霆。陰陽二氣,內外展轉,交相攻激,迅發而為霆也。氣聚神會,主生殺之機,故能擊物。」
雷法以元氣為本,陰陽為用,認為人身為一小天地,而與宇宙大天地同一本體,同一運轉規律,同一生成程序,從而將雷法的理論基礎建立在模擬宇宙論的人體生命哲學之上。這種獨具特色的生命哲學,可用道經中常用的「人身小天地」一詞加以概括。
《黃帝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夏宗禹註:「人之一身,一天地也。有陰陽升降,有烏兔出沒,有潮候往來,有風雨明晦,有雷電轟閃,有雲氣吐吞,有山河流峙,有草木榮枯,動靜語默,闔辟變化,無一不與天相似。」 王文卿亦說:「廓然一氣初分,自覺神清氣爽,外欲不生,此身與天地相為表裡,造化皆在吾掌中矣。」
在天人一體學說的基礎上,人和天地的相互感應則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對此王文卿指出,人為天地萬物之靈,一身內外與宇宙造化相通。他說:「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天地正直無私,人返能奪天地造化。蓋天地人三才之氣貫通,屏息萬緣,則與天地相為表裡,風雨雷電又何難之有。蓋天有日月星,光明可普照天下。人有眼耳鼻,可聞可見識天地間之萬物也。地有三江五湖,四海五嶽,四瀆四肢,為萬物。此身便是大地山河,無所不備矣。吾果能息緣調氣,以身中克應,合天地之秘密,仍以我之真意,注想於所行之事,則天地真氣隨吾意行,定見執應,此萬無一失之事。」
二
雷法內煉功夫的核心,就是要在凝神入靜的狀態中,去深刻真切地感受天氣變化對身體內部的影響。王文卿說:「當於呼吸上運功夫靜定,上驗報應。雲之出也,其氣蒸;雨之至也,其溺急;雨之未至也,其氣炎而膀胱之氣急;電之動也,其目癢,眼光忽然閃爍;雷之動也,三田瀝瀝而響,五臟倏忽而鳴。行持之士又當急心火以激之,涌動腎水以沖之,先閉五戶,內驗五行,此其訣也。」
這種以人身比附天地、天人互感的雷法內功,它的出現肯定與內煉中所產生的特珠體驗與特異功能有關。事實上,一些修持有成就者確實可以感知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預知未來日子的氣候冷暖。他們認為天晴、下雨、起風,打雷、寒暑、炎涼,都可以運用內功加以預測。如預測天晴法:「身中之驗,極為緊切。當從戊巳運轉一番 ,使元氣一周,再暮後而靜定,看內煉如何?如是覺而有報,則心火上炎,膽水瀝下,遍身煩蒸,喉中微癢,則天道必晴霽矣。」
白玉蟾即有相當精微的體會,他說:「風者,巽也,火者,心也。雷者,膽氣也。電亦火也,雨者腎水也。運動自己陰海之氣,遍滿天地,即有雨也。晴者,心火也。想遍天地炎炎大火,燒開自身氣宇,乃晴也。雪雹,盡用陰氣逆轉,存陽先升,陰後降,方知是也。」如祈雨施法之時,「冷汗先濕左臂,東方雨起;先濕右臂,西方雨起;濕於頭,南方雨起;濕於腎,北方雨起。」 當然,王文卿、白玉蟾等人的這些體悟,常人是難以證驗的。但實際上講的都是人體內氣與能量的作用,並涉及到外氣與自然的關係,也與內煉中所產生的某些功能有關。
從人身為一小宇宙的觀點出發,道教中人認為,雷法所祈召的雷部神吏,與自身的精氣神本為一體。主張以自己內煉功夫為本,使精氣神返歸先天,惟元神為用,始可通神,實現那些常人無法達到的目的。《清微丹訣》說:「正己誠意,神氣沖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天將守律,地祗衛門,元辰用事,靈光常存,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法中之要,非專於符,非泥於咒,先以我之正氣,合將之靈。……凝則竅妙可見,動則運默可知,神氣清明,朗如秋月,靜中之妙,法中之玄,其默能知將本居天,合之何也?但居二斗之中,定光之內,吾以神氣相貫合將,為將則萬病俱消,萬邪賓伏。故德者道之符,誠者法之本,道無德不足為道,法非誠不足言法。」 即反覆強調人的精氣神與道德修為在雷法中的重要作用。
這樣一來,雷法本身就必須依靠內煉之道為根本。王文卿指出,內丹修持以定息靜定為下手功夫,次存想水火交媾,金光運轉,存神召將。「久久行之,日積月累,神氣精自然混凝,上可以脫轂朝元,次可長生久視,又其次可以興雲致雨,役電鞭霆,濟人利物,何往而不可也。」所謂雷部諸神,皆己身神氣所化。如雷部使者五將,「使者乃元神也,程雍乃元氣元精也,五臟之氣為五將也。」 元神真意一動,雷部諸神即臨壇下,便能激動雷霆,大作狂風。
雷法的修持與運用以精氣神三寶為用。張虛靖天師認為,人有元精、元氣、元神,這「人身三寶」,皆先天一氣所化。他說:「一真真外更無真,祖氣通靈具此身。道一生三生妙用,元精元氣與元神。」「雷乃先天氣化成,諸天先聖總同真。我身一氣相關合,同祖同宗貼骨親。」 使己身與天仙同諸一氣,心以合神,心即是法,神可通天,即可發動雷機,叱吒雷神,召役兵將,左右風雨。白玉蟾指出,雷法的基礎就是人體的精氣神。他說:「收氣存神,惜精愛己,內煉成丹,外用成法。」 這裡所說的「法」,即指雷法而言。並引《老子》之說,以證雷法、丹道之同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一者,氣也。天地以氣而升降,人身以氣而呼吸,能知守一之道,靜則金丹,動則霹靂。」 由此可見,雷法與丹道本為一源,於己內養則成金丹,於物外用則為雷霆,兩者互為體用,融洽無間。
白玉蟾說,雷法符咒的靈驗與否,主要看行法者的內煉功夫,而內煉功夫全賴心而起作用,他說:「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內外,一般風光,內物轉移,終有老死,元和默運,可得長生。……至道之要,至靜以凝其神,精思以徹其感,齋戒以應其真,慈惠以成其功,卑柔以存其誠,心無雜念,意不外走,心常歸一,意自如如,一心恬然,四大清適。」 「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語默與動靜,皆法所使然。無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無疑,法法皆心法。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 ,蓋汝心所以。」 故心合於道,守一通靈,便能作法感召神靈,無一不應。
三
就雷法的修持而言,必須性命雙修,才能通神達靈。《先天雷晶隱書?先天一氣論》曰:「人之一身,性命存焉。所以性根命蒂,分乎先天後天。性系生門,寄體於心,自然之道,即先天也。命系腎,寄體於脾,即後天也。……人自不能尊其氣,貴其形,寶其命,受其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
丹經云:精生有時,時至神至,百刻之中,切忌昏迷。天地之母氣既生,則人身之氣以類感類,亦自湧泉發生,上升丹田,默化氣以成人身之造化。故曰形者神氣之舍也,神者形氣之主。形氣非神,塊然一物,烏乎靈?神非形氣,茫無歸宿,烏乎寄神?」「性命也,二者不可偏廢也。修性而不修命,紫陽所謂精神屬陰,宅舍難固,未免長用遷移之法。修命而不修性,釋氏所謂鍊氣精粹,壽千萬歲,若不明正覺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可見,雷法符咒之術的根本在於性命雙修,只有達到神形合一的境界,才可能以「我之念」役使諸神,調遣風雨。這種靈力甚大的「念」,就是元神、真意。
在修鍊雷法之中,真意的作用相當重要。所謂「真意」,是指由元神發出的意念活動,用意念控制精氣三寶合煉,能起到中間媒介的作用,所以稱為「黃婆」、 「真土」。《悟真篇》曰:「離坎若還無戊巳,雖含四象不成丹。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往還。」
金劉志淵說:「長黃芽,生玉葯,栽培真造,全借於是兼土者,乃真神,意也。聚三元,功七返,不得陽神之機,不能成造化。若神到此則氣應,氣到此則神靈,神靈則形顯,乃出現無方,隨機應靜,表土之神用大矣哉。昔長春真人謂寸心直下如能體,便得終身上大羅。是明真土之用。」 雷法則稱真意為「使者」,強調在內煉和施用中真意不可須臾或離。張虛靖詩曰:「真心動處合雷機,神合神兮妙更奇,只此更無差別處,如磁吸鐵不相違。」這種真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元神所化。
如果說真意是雷部使者,則元神即為雷神。王文卿《玄珠歌》曰:「玄牝人門,五氣之祖。泥丸天門,萬神之府。膽氣為雷,意為使者。」白玉蟾註:「膽在肝中,內有青氣。膽怒赤氣聚,五氣運入膽宮,水火相搏,雷聲動也。膽雄肝怒,忿氣成雷,天怒大叱,雷聲霹靂。使者屬土,居黃庭中。使者使也,隨意役用,出口便是使者,務在澄心定念,口說意行,此先天一氣也。」《玄珠歌》又曰:「一氣流通,渾淪磅薄,散為萬有,聚為赤子,變為雷神,化為自己。」白玉蟾註:「赤子,吾身之真人。人之修鍊,要神氣混合,內煉成丹,則聖胎凝結。……自己者,真性也。寂然不動是也。蓋所謂卷之則退藏於密,縱之則彌滿六合,千變萬化,何者非我。」 以上言說,都一致肯定了元神、真意在雷法中的重要作用。
「玄關」,這是內煉功法中的至秘,諸派皆以為最要。元陳虛白《規中指南》曰:「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受氣以生,實為神府,三元所聚,更無分別。精神魂魄,會於此穴,乃金丹返還之根,神仙凝結聖胎之地也。……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之,故玉蟾又謂之念頭動處。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住,神仙無基。」 雷法則稱之為「雷竅」。張善淵曰:「古先聖賢,窮造化之源,探鴻濛之奧,參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故曰玄關一竅。玄關一竅者,論耳眼口鼻舌,肝心脾肺腎,臍輪、尾閭、膀胱、穀道,兩腎中間穴,臍下一寸三分,明堂、泥丸、關元、氣海,皆非也。此竅無邊傍,無內外,無前後,無長短,無闊狹,無深淺,無大小,無東西南北之分,無青紅黑白之別,不著物,不泥象,不增減,無新無舊,無欠無餘。在吾身中之中,為神氣之根,虛無之谷,是曰玄牝,實天地交界之間,陰陽混合之蒂。詩訣云:此竅非玄竅,中中復一中。
萬神從此出,直上與天通。人能通此一竅,則萬竅皆通;動一神,則萬神俱動,真雷霆之竅也。貴乎正心誠意,必使精混混而流傳,氣綿綿而徘徊,神融融而混合,心淵淵而澄清,自然真人出現,如魚居深淵,浮游守規中是也。如此妙用,其義淵深。師曰:一氣鴻濛,無光無象,五大變化,可道可名,粵從元始法王,懸寶珠於浮黎之初,此義此理也,妙用彰矣。
厥後宗師,凡書符篆之先,必聚精合神,於杳冥恍惚之際,運先天一點明靈,隨念而升,結三花於頂上,攢兩曜於眉間,注晴迸光,作一圓象。此大道也,先天一氣也。包羅天地,總括萬靈,所謂金光四集,曷敢不臨之義也。或書符於紙上,則起乾逆轉,復歸乾而止,然後於圓象中,復作一點,妙在其中矣。
此陽精也,自己元辰也。晃曜無邊,充塞宇宙,然後隨意書符於其上,入將布氣,發號施令,罔不周備。是知圓象之中,無所不通,無施不可。夫造化此道者,修之於內,則聚靈為寶,超凡入聖。施之於外,則調陰奕陽,濟人利物。至於驅役雷電,制伏鬼神,抑其容易事也。」 所謂「圓象」,即是雷竅,與內丹家所說的玄牝、玄關同一。章希賢《雷霆一竅圖》曰:「知此一竅,則冬至、藥物、火候、沐浴、脫胎、結體,皆在此矣。此竅雷霆之竅,得之則雷霆之樞機不必外求也。至人用此,所以沖舉。」
雷法以內修為基礎,而用符咒之術利物濟民,然符咒之術是依三寶而運功。白玉蟾說:「一符一水,不過只是心與神會,用之則靈耳。」 指出符咒的靈驗與否,是在於「心與神會」,即人體精氣神的作用。上官真人詩曰:「一筆分明無起止,此是雷霆玄妙理。若能念念不忘吾,三界萬神咸頂禮。」白玉蟾註解說:「凡行持須備香案,面南焚香,趺坐,定息凝神,兩手雷局,握固,瞑目定心,卻以兩目下視兩腎,舌拄上齶,待氣定神凝,魂安魄妥,見吾心如太陽,大如車輪,紅光赫奕,九芒交射,恍有三字,金光粲然,一吸入至心宮,見心如蓮花狀,三字在太陽蓮花中,微覺玉液水生,即咽下注入心宮,自然如真晶玉露,自蓮花內出,下降滴下玄府,如日月之光明,照徹五內。
真水滴注,颯颯有聲,水火激剝,自然火發風騰,卻運自三關,沖焰而起,入中宮祖氣根蒂之內。即用意一提,透上玉樓十二重,過剛風浩氣,直至八宮之內,眾妙之門,日月交映,偏身火熱,金光朗耀,光芒四迸,此即金彈丸也。再運收入中宮,微微咽律納氣,存注祖氣穴中,充塞中宮,永鎮黃庭,金光迸耀,表裡洞明。每日於子午卯酉時中運一次,如此修持,更得明師點化,玄妙漸可成也。」 於此可見,書符的內秘完全在於內煉功夫,只有成就丹道,祖氣充溢,金光迸耀,才能感召真靈。
因此,施行符咒者必須內功精湛,心懷慈悲,凝神聚氣,方可書符。莫月鼎《書符口訣》曰:「凡大祈禱書符,必先三二日前,行打坐工夫。當日書符畢,入室打坐,存運功夫,念咒加持,取報應妙,只在此一符奏效,不可苟簡。若尋常書符,卻只消凝神定息,念金光咒、音字咒,存金光滿室,萬神森列,營目一周,運神光射紙上,結成雷神形狀,左手運起雷咒結局,右手執筆,一氣勇力,迅筆掃成其形,以速捷為妙,並無散形、咒語,恰有筆法。書畢,恍惚見雷神有飛走之勢,金光滿紙,舌拄上齶,緊閉一身內外之氣,壓下太玄祖氣,閉極,覺身中之氣鬱悶無所寬容,便做音,提起音,以雙局和眼中神光,打入符中。存雷神乘金光飛騰,不侍焚燎而往矣。以神運靈,以氣合形,響應只在須臾。
符形須是雄勇,聚精會神,神氣飛越而書之,體如蝙蝠,翅分八字,筆力勁健,筆力弱則法力弱。疾如飛鳥,一筆掃成。朝斯夕斯,運筆研墨,模寫形狀,開目儼然如活,默以神會,自然洋洋乎在左右,不可射度。一筆書之,不可再填潤,枯燥濃淡,須是一時精神鼓動,氣勢雄偉,毋生絲毫雜念,毋令片刻間斷。吾之心與筆俱運,吾之氣與咒俱轉,恍惚之間,如見雷神奔走雲霧,號令風霆,萬神聽令,如此行用,萬無一失。苟不如之,良由不能聚精會神,感應之妙也。」
四
道教雷法的施行之際,往往還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指訣。此種法術又稱「掐訣」、「手訣」、「捻訣」、「握訣」、「法訣」、「神訣」、「斗訣」等。是法師用手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按某些部位,穴位,或手指之間互相結合成一些固定的姿勢,從而起到內聚精會、外召神鬼的作用。其包含的深義猶如佛教的「手印」,一為教義規範之表記,一為道祖萬神靈力的象徵。
《道法會元》卷一六曰:「祖師心傳訣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於握訣,默運虛無,因目之為訣也。」 同書卷五七指出:「斗中秘訣,出乎掌中指要,應諸行事,各有本訣。得則鬼神攝伏,失則妖魔不滅,故法令不行,施為無效。」 《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八亦說:「禹步綱斗,掌目之訣,為道之大要,法之元紀也。步綱者,乘於正氣以御物。訣目者,主於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劾召制伏,莫不資之於此矣。」 可見指訣在法術中的重要作用。
掐訣之法基於天人相感的學說,道教把手掌當作通神達靈的重要信道,以掌、指上的各個部位表示八卦、五行、九宮、十二辰、北斗、南斗、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這些概念來象徵宇宙中天象的運行與萬物的造化,故通過掐訣結印,在手掌上形成了一個濃縮的宇宙圖景,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呼召萬靈的目的。道教常用的指訣約有三百餘種,廣泛地用於煉功、辟邪、禁制、科儀等活動之中。鄭所南曰:「訣者,竅也。《黃庭經》云:子為人關把盛衰。則手能握一身之造化。掐子則腎水之神盛,掐午則心火之神盛,一一有說,不可盡究。」 這是就指訣與內煉關係而言。《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八曰:「凡行步、問病、治邪、入廟、渡江、入山、書符,並須掐訣目。」 進一步指出了指訣在施行道法時的重要作用。
五行訣為一常用的指訣,它將人體的五臟與天庭的五星與指掌相連。《雲笈七籤》卷六一曰:「其氣由心應手,當把覽三才五行,萬靈之目也。夫掌訣以握固為總法,所以運魁剛,封五嶽,關三晨,捉鬼道,攬河源,固真氣,而幽顯備統之也。事竟,即隨息訣遣之,以散其氣。凡指訣,女子尚右,男子即尚左,陰陽之體然也。大指屬土,食指火,中指木,無名根金,小指水。從根節為孟,中節為仲,頭節為季。指甲之目為五行刀支,刀支主殺也,斬邪誅逆用之。五氣既全,當隨五類,互相制伏,無不如意。」 這裡將五方、五嶽、五帝、五氣、五臟相結合,希望能利用指訣的威力把握天地陰陽的造化。在《金鎖流珠引》卷一三,則把此訣與五星聯繫,認為通過掌訣可達到得道成仙的境界。木訣在左手第二指第二節下部,火訣在左手第三指第三節左邊,土訣在左手第四指第三節左邊,金訣在左手第四指第三節右邊,水訣在第三指第一指。「此是五行訣,常行事之時,以五色筆隨點之,令訣得滿,行修往往如此,三年五星君變下,教子修真所要,皆得自然至道之人。」
在《道法會元》卷五七中,則詳述十二天干訣之功用。其曰:「寅為斬目,斬鬼斷虎狼蟲鼠,吹掐之。卯為顛目,斷顛邪,吹掐。辰為氣目,去腫毒疼痛,咒水生雲雪雷雹。巳為通目,可發符用兵,通天入地,書符批押關牒。午為光目,咒水治眼目暗,消腫痛,止血行氣。未為成目,就吉,起造鎮宅,求財交關,求官,除虛耗。申為去目,召發兵將,追捉鬼祟。戌為賊目,飛符夜行,人鬼莫見。亥為勾目,收鬼追魂,勾城隍社令。子為利目,通臟腑,解熱結心燥。丑為妖目,斷怪捉鬼。凡用諸訣,才掐便咒曰:百鬼諸邪,泛泛桑精。急急如火令攝禁。師云:誦咒三遍,畢,存想日月在吾頭上,斗星在吾前。掐定訣目,腳作丁字,神異奇秘,莫可測也。」
除以上所述道教最基礎的指訣外,常用的有玉清訣、上清訣、太清訣、北帝訣、紫微印、丁甲印、變神訣、本師訣、都監訣、元帥訣、元帥印、都天大法主印、火鈴印、天羅地綱訣、迷魂台訣、鷹訣、犬訣、三景印、都監印、聾兵啞將印、直月五將訣、都統符印、雷訣、雷局、總攝印、役使印、天罡印、日君訣、月君訣、明堂訣、天綱訣、天丁訣、五雷訣、功曹訣、收瘟訣、掐斗訣、伽鬼訣、禁鬼訣、金刀訣、發兵訣、四山訣、日辰訣、追鬼訣、金丁訣、開印訣、入印訣、引鬼神赴獄訣、金城訣、驅百怪訣、驅蝗蟲訣、乘雲訣、殺鬼訣、入廟訣、破廟訣、驅病訣、縛鬼訣、白虎訣、青龍訣、追魂訣、勘鬼訣、卓劍訣、解龍訣、瘟鬼刀支目、龍蛟刀支目、地心刀支目、殺鬼刀支訣、破賊刀支訣、三官殺鬼訣、招星訣等,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舊傳手訣圖亦收有75種指訣手印。
在道教看來,指訣之所以能夠起到溝通天神,參與造化的根本原因,是在於人天一體,陰陽五行皆集於人之一身。《道法會元》卷六七曰:「且如肝氣通左目,訣用卯文,取東氣行事。心氣通口,訣用午文,取南氣行事。脾氣通鼻,訣用中指中文,取中氣行事。肺氣通右目,訣用酉文,取西氣行事。腎氣通耳,訣用子文,取北氣行事。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
五
與指訣並重的是步斗,又稱「步天綱」、「踏罡步斗」、「步綱躡紀」。因其相傳為大禹治水禁神而創,故又稱「禹步」。《洞神八帝元變經》曰:「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此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禹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末遂摸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製作,故曰禹步。」
魏伯陽《周易參周契》曰:「履斗步罡宿,六甲以日辰。」陰長生註:「履行星,步北斗,服六甲之會,吞日月之氣也。」 《金鎖流珠引》卷一曰:「夫步綱者,是強身健神壯魄之法也。先從地紀堅勞其身,壯健其神,神氣自然鎮臟,然後通天地,感使神靈也。」 據《雲笈七籤》卷二十載,法師可以布帛在地上鋪羅,帛上畫出星圖,「以青筆為星,丹筆為綱」,術者閉氣凝神,心咒而步之,依序踏步七星,即可魄神合形,升飛斗辰。
早期的步綱主要是指步北斗,其後逐漸發展為步五斗,並演化出許多各種各樣的綱法。就唐宋道書所載的常見綱法有:三步九跡法、三五步綱法、太一綱法、正一綱法、二十二跡禹步法、二十八跡禹步法,三元將軍步綱法、地軸禹步法、太微罡法、出神飛空罡、天圓地方罡、陰斗陽鬥法、豁落鬥法、三台綱法、集神罡、七星罡、咒水罡、遣水罡、敕病人罡、使者鼓舞罡、破霄罡、收巫罡、收癲人罡、動雷治病罡、咒棗禁毒罡、召使者罡、步風罡、步雲罡、步雷罡、五雷罡、信雷罡、九字妙用豁落斗、都總起雷罡、東方震雷罡、南方雷火罡、西方役雷罡、北方社令罡、總雷罡、八卦罡、八卦五行罡、九鳳破穢罡、破地召雷罡、步驅龍吸水罡、邵陽雷罡、九州罡、入壇變神步罡、既濟斗罡、未濟斗罡、陰陽豁落斗、火輪罡、藏身剔斗罡、出獄斗罡、九靈斗、步三才罡、鐵札鯉魚罡、三十六步罡、太乙召雷罡、九宮罡、風火雷罡、發罩罡、迷魂罡及配斗,衣斗、履斗、飛斗、戴斗、順斗、倒斗、反斗、橫斗、低斗、逆斗、昴斗、坐斗、行斗、卧斗、指斗、務斗、魁斗、剛斗、柔斗、陰斗、陽斗、邪斗、正斗、收斗、捕斗、誅斗、禁斗、弘斗等法,「並以禹步相添,正行正一之法,立能興動風雨,天地順心。」
以上所述各種鬥法禹步,主要的功能一是用於內煉修身,一是用於通神攝鬼。尤其是在運雷役神之際,都必須踏罡步斗。《道法會元》卷五七曰:「凡修真奉法之士,既遇明師指示雷法符印等,又須得罡訣,方能靈驗。故法中有建罡、起罡,發罡將軍,各主其事。」 王文卿指出:「北斗屬坤土,雷即斗,斗即雷。」「雷乃罡之氣。」 朱執中亦說:「蓋飛章謁帝之道,亦不離於豁落罡也。始則步開干罡,以奉告於宗師。次則步破巽罡,以召將吏。將吏既集,然後步落罡,以飛元神,搬五氣而入泥丸。入泥丸之道,自黃赤二道而入。黃赤二道者,日月之道路也。 即是以體內之精氣神,假罡斗之術而通靈召雷。
雷法的內涵豐富,而功訣多端,但根本的要法有六,道書稱為「雷府六事」。白玉蟾曰:「雷有六府,非世人所知。蓋其真符、真咒、真氣、真罡、真訣、真機。」「夫一氣之秘,非假存想,取氣布罡,掐訣以為靈,惟以致虛極,守靜篤六字為主。保養太和,使自己元氣純全,自然氣壯神靈,以此感彼,如谷應聲。」
其真符曰:「用符不用正相宜,不用符時卻又非。符為信合名為用,妙用靈光始是奇。」真咒曰:「千咒何如一點虛,念中無念妙中居。登壇號召為行用,咒乃名為祝將書。三將無過精氣神,行行坐坐甚分明。試將斗柄輕輕撥,談笑風雷頃刻興。」真氣曰:「祖氣玄關玄最靈,得師指授甚分明。石中隱玉身藏寶,元精元氣與元神。」真罡曰:「世人不識此真罡,堅志凝神奮迅彰。驅神役鬼由他主,妙用全恁大法主。」真訣曰:「訣者全恁慧劍施,斷除六賊斬三屍。驅除邪念行符訣,決烈行持合聖機。」真機曰:「將用元神幾個知,躬行實踐好施為。有能通得寂中感,變化通靈只片時。」 以上所述皆為雷法的主要內容,為修持雷法者所須研修。
六
雷法中包容了數百種大法,但有一些基礎功夫,不論何門何法都須修鍊掌握,這是修道者應該知曉的。
如汪真君雷霆奧旨功夫,其口訣曰:「清心靜坐致無為,先擦腎腧至華池,次擦湧泉降心火,兜搐丹田左右移。目想心存念真咒,手握雷局無令遲,變神召將一如故,虛書符命下丹基。五雷神將化千真,吾令弟子合真形,太上金口相傳授,教吾身外更生身。五星光芒照下垂,照徹五臟如琉璃。全收罡氣在腹內,右取結左郁儀。東方青華如翠芝,左有魔蔣應春時。南方赤氣生於離,上運烈壁居丹士犀。西方白氣如凝脂,右生赫華當秋期。北方黑氣如雲翳,下有火昆電入泉池。中運黃雲載惡陳,五雲混合降黃庭。陽日當克陰當生,各分日辰念青巾。五雲逮如屯兵,點兵集將入雷城。上入神霄朝帝君,復以都大混其形。夾脊雙關入崑崙,銜花白鹿走如雲。取花騎鹿踏雲去,霍地牛車前面迎。五方將吏九關下,金鐘玉磬何玲玲。入到泥丸朝元神,即是先天金闕身。須臾帝敕付太乙,各付水火煉其神。如行飛用帝咒宣,斗罡激發令衝天。如不行持用懸珠,再歸天目入虛無。帝旨傳宣歸五臟,黍珠勃勃入無餘。卻念歸雷真咒訣,十二闌干無限月。又如春睡方瞢騰,妙處豈容人會得。若能依法去行持,萬萬之中無一失。」
汪真君的這段功訣,包括靜坐、存想、變神、洞照、周天、煉神、還虛等功夫。據朱執中所言,修持者先當靜坐;以冬至陽生之時,居靜室之中,盤足正坐,閉目垂廉,冥心定息,住氣,舌拄上齶,先背手擦腰眼十計數,以降心火,神水升,「則口內津液涌溢甘香。心火降 ,則一身俱暖,兩足如湯。卻以左手兜外腎,鼻吸清氣,送心火下丹田。復以左手摩臍輪下,八十一遍。左右各換手,摩擦三遍。乃想臍下如火輪炎炎,自覺丹田火熾,真氣充盈,顏色異常,形體堅固。久而行之,內可消百病,外可凈妖魔。」這是雷法的基本功,又謂之水火升降法。
在靜坐的基礎上,可煉存想、變神:「人之行持,先須想將吏服色,心一存想,則神合己身。次掐訣念咒,將吏無不降矣。變神之法。先飛斗一座蓋身,次掐變神訣,存己身變成枯木,吸東方青氣一口,吹於身上。又吸南方火氣三口,混合于丹田。左右手握雷局,摩腹三匝,左轉,存丹田真火、腎火心火,自五臟而轉,以雷局引出額上。次以左手剔離文,呵氣發火,遍燒為灰燼。又掐巳、巽,起巽風自東南來,吹盪灰燼,中有一點火光,漸漸大如圓鏡,見自己一靈真性在鏡中,吸金光氣一口,吹身上漸漸長大,出四獸圍繞。
卻變神念咒:五雷神將化千真,吾令弟子合真形。太上金口相傳授,教吾身外更生身。雙手飛陰陽斗,向額上飛出蓋身。又存想一符吏,從天門金光中捧出一金牌,上有金書七字:……毫光萬丈。以左手金牌訣,捧上自己額前,念精澆離火敕咒,存金光中有一人,人首蛇身,自天而下,直入己身,纏繞身體。訖,存我身即是天皇大帝,卻召使者,念斬勘雷公咒、玉清命令咒。剔訣,再念五雷使者號、雷公咒。」至此,煉功者已達人神合一的境界,化為天皇大帝。
所謂「變神」,即指在內煉或施法時候,道人必須進入一種特異的精神狀態,即化去自我的存在,轉變成為神真,人神合一,「到此之時,萬慮俱寂,元始即我,我即元始,金光燦爛,掣動天地十方。」 也說是說,修道者就是元始天尊,因此,他的所為都是替天行道,代神運化。《上清玉樞五雷真文?變神》曰:「凡行雷法之士,每遇驅役呼召,並掐變神訣,叩齒五通,存己身身冠九梁冠,朱衣,躡朱履,左右有持幢仙人,執節童子,又有捧印捧劍二仙童。次抹四山,左手剔,陽斗向前,陰斗向後。左手握驅邪院印,右手仗三味火精劍,存香煙化為雲霧,雷電霹震,星光閃動,六丁六甲,五雷五龍,諸司將吏,周布前後,三台北斗,覆己頭上,斗柄指前,勿遮己目,默咒曰:帝思帝思,員門會孫。玉皇太真,護我身命。去病除邪,使我奉真,永保此生。急急如律令。咒畢,任意待持。」 當然,變神的基礎是必須有深厚的德行與內功。倘若不修道德戒行,不積靜定功夫,「欲變神為玉帝、北帝、上真、天師,不藏魂收魄,欲步斗罡,不以神合神,不以氣合氣,不假上帝之真光,不仗天真之威力,冒取罡之正氣難矣。」
「洞照」是指在靜定之際,存想五星在天如車輪光芒四照,下達己身。北方水星降黑氣入帝鄉玄宮(臍下一寸三分),南方火星降赤金光氣入玉門(髮際一寸五分),西方金星降白光氣入玉紫闕(左、右目後),東方木星降青金光氣入淵闕珠台(左右耳後),中央土星降黃金光氣入金室長谷(鼻下人中)。再叩齒三通,咽津三口,念高元紫闕咒,「見星光自各宮直入,吸氣咽津,送下五臟,內見五臟五色光氣上沖,與星光交射通明,如五色琉璃之狀。」之後,又可采五方之真氣,召五部雷神。關鍵在於調心、精思,「凝一神而萬神俱凝,聚一氣而萬氣俱聚,真妄本空,逆順俱寂,三際圓通,一靈晃耀,此乃把捉調心之要也。一念動則萬念悉起,一竅開則九竅俱開,此無他,以神御氣之道也。」
「周天」即運煉三寶之法,包括四象和合、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煉功之際,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緘口氣,是謂和合四象。夫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口不開而神在心,鼻不息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曰五氣朝元。以精化氣,以氣化神,以神化虛,故曰三花聚頂,朱執中曰:「存神畢,候氣息出入均調,以舌先倒捲舌根兩竅,閉息,覺丹田火熾,精神氣皆聚合,卻微微升上脅腹,其五方雲氣自尾閭穴升上此穴,名曰下關,升之甚易,故以羊車運之。至夾脊,名曰中關,升之微難,故以鹿車運之。上至腦,名曰上關,非用力則不能透此關,非假牛車大力則不能升此也。
故曰取花騎鹿踏雲去,霍地牛車前面迎是也。又名河車搬負正氣,運我元陽。故曰沂流一直上蓬萊,散作甘泉遍九垓,從此丹田沾潤澤,黃芽遍地一齊開。今人行祈禱無此內功,安得感應。至此,卻須令人在門外,防人衝突及貓犬驚觸。仍於坐前橫一幾,忽然覺真氣上沖,身體漸大,精神騰幾,漸見屋宇人物、山河草木,並不認為己物。直須閉目閉氣,發三味火燒身,恐入魔境。凡行法有魔障者,往往墮此境,如手足皆不知所在,急以手按几上,靜定少時,此真境界現前也。妙處言不能盡其意,學者至此,見內境方自知之。」所謂五雷將吏,亦乃三寶所化,「即精神魂魄意相與混融,化而為一。」
王文卿祈禱八段錦,此法共分八段。第一立極,即先煉大梵純剛之氣,「可以感天地,動鬼神,呼吸風雲雷雨,無所不至矣。」其下手要訣有四,一要專心,二要精勤,三要保養,四要得傳。第二召合,強調以脾土為中心,致虛守靜之中,脾竅若開,金光即現,如召腎將心將,以合雷部神真,萬無一失。「凡法官召將遣將,兩目上視,兩眉亦撐上,則橫天擔力亦翹企,則玄竅自然發現,神光柱天,雷神惡得不應。」第三行持,講述內丹行持秘密。以定息靜坐為下手功夫,次存想水火交媾,脾竅忽開,金光漸大,運入兩腎,由膽從心,歷舌根而出面前,金光一團運轉不息,即用天眼注視金光,見所召神將在內跳躍,誦咒存想,升入無形。第四書符,論述書符秘訣。
要點有三,一要定息以採集清氣,二要閉氣以急筆書符,三要存神以將吏打入符中,金光罩符,秘字押符。所謂「金光閃爍,書符紙上,如龍走勢,滿紙煞氣」,即有靈異響應,否則無效不靈。第五祈晴,認為無論是天地、人體、萬物的靈異變化,皆為九天真氣的運化結果。第六祈雨,指出要訣在於存修兩腎。第七煞伐,指法師運用自己元神之怒氣,書符召將,遍燒法界,滌除妖氛,絕滅精邪。第八造化,闡述天地造化、三才和合之內奧。指出人為萬物之靈,一身內外與天地相通,「大地山河,無所不備矣。吾果能息緣調氣,以身中克應,合天地之秘密,仍以我之真意,注想於所行之事,則天地真氣隨吾意行,定見報應,此萬無一失之事。」
這裡重點講述內修與外用的功法,以見其概貌。所謂「行持」,即內丹運煉。王文卿曰:「先當定息,諸妄皆按伏,不要動念,趺坐。先存吾心如蓮花未開,兩腎之間有水一泓,如此分明。卻吾心中有紅氣直下,入兩腎泓水中,俄見包紅氣在內沸騰,此名水火交媾。卻存五脾臟兩角向上,中間有一穴,如黍米大,忽開,有一點光氣大如黍米,漸大如雞彈,運轉入兩腎,由膽從心,內歷舌根而出,用口吹氣出在面前,只見金光一團,在地戶上運轉不息。
用天眼即眉心注開,見所行法階中天將在內跳躍,吾忽念咒三遍。畢,以我嗣法行持之意,再三祝之曰:願行持之際,隨心應口,同積功勛,升入無形。畢,以鼻吸其光及將帥,皆入口中。鼓動華池水,用力大咽,再收余水,又三咽。訖,存金光自心歷膽下腎,其光復小如黍米,入於脾間竅內。再咽華池水三口吞下,搐縮穀道外腎九次,叩齒九通,畢,徐徐出戶。」這是一套相當完整的內功。
書符法,是將內氣神光借符的形式而外用。王文卿曰:「一氣在乎全,則上可以達天真,下可以伏妖魅,中可以感動風雨雷電。當書符之時,先須定息秉筆,以鼻引清氣,長引一吸,不可濁,最要清氣,然後閉氣,全無呼吸,急以筆書符。畢,以天目爍入所召將吏入符中,口大呵出氣於符,金光罩符,存見所書符中,有所召將吏在內,急用三字押符上。
若書符之時走泄口中之氣,或口不閉書符,其符不靈。縱有靈驗,偶然一時耳,非符之力也。若於書符之際,走泄口氣,當再閉其氣而書此符。如三次走氣而書符不一,則為天將不應,所行之事亦不驗矣。」即一針見血指出,書符靈驗的與否關鍵在於閉氣凝神,這是雷霆符法最基本的一條原則。
祈晴法,運用內功以感應天地而祈晴。玉文卿曰:「天上地下,其靈異變化,無過一氣,吾身中真氣即九天真氣也。蓋其氣隨意而行於升壇祈晴之時,如前召命混合行持之後,或就壇上,或就靜室中跌坐,閉氣定息,存吾心中如半開蓮花,內有紅光之氣繞舌,吐出遍滿前後,紅光漸大,光滿一室,出屋升騰虛空,光氣炯炯,如車輪運轉,自緩而急,颳起火焰,彌滿六合,於此之時,自覺身熱口渴,決不可飲水吃瓜之類。如飲水則水火交媾,必不晴矣。
吾但當忍渴受飢,心誦火星神咒、都天大雷火神咒,口誦不絕,於念慮間,卻令左右人於壇上燒符催促。此時一念已真。意行氣應,陰雲自散,天氣開朗,陽光自現矣。直候天氣清明,日現星出,方可逐旋息念出壇,禮師散席。」
祈雨法,則以調動兩腎之真氣為要。王文卿曰:「祈雨緊訣,若在書符遣將後,吾當壇上,或靜室中,趺坐調息,存吾心如未開蓮花,有紅氣直下兩腎中間,其兩腎中間存見一弘真水,想心中紅氣下降,其水沸騰,包卻紅氣,由肝歷自舌根出,只見吾口中雲氣勃勃然,出在吾面前,轉過巽戶,漸漸大如車輪,運轉升天,其雲彌滿六合,耳畔有風雷之聲,轟轟然分明。卻定息,呵氣九次,又如前行持九次。已覺此身腎水已升,小遺緊急不可去。如去了則泄腎水,雨不降矣。直候風雨到壇大作,然後起身,漸漸小遺,則大雨至矣。只此行持,萬無一失。」
煞伐法,是將內功用於召神遣將,盪邪滅精。王文卿曰:「凡召將書符,皆須要怒氣,帶急燥書符,則急速書符。畢,擲筆於巽戶,兼召到將帥,皆帶怒容。遣將後須要靜定跌坐,存脾中一點金光,分作兩點,一點運轉入兩腎中,化為黑氣團,奔沖直上,自兩目出,陽日自左目出,陰日自右目出,飛上巽戶。然後存一點金光,轉入心,化為紅氣,自舌根飛出巽戶,黑者為黑雲黑霧,紅者為烈火紅焰,只見黑雲火焰張天,瀰漫六合,無非黑雲紅火,無非不燒,無所不罩,神號鬼哭 ,無所逃躲,而黑氣包紅氣,成團者百千萬團。
於此之時,身中大熱汗出,決不可揮扇開襟。直至熱燥,輕輕以燈心搐鼻,陽日搐左鼻,陰日搐右鼻,大噴嚏一聲,須臾間霹靂一聲,自巽戶而至矣。有如此克應,方可解壇,則萬無一失矣。」
此外,上清玉府五雷大法亦值得介紹。法中強調自身的內功修為,有服雷氣、變神、朝斗等修鍊秘法。其服雷氣法分服氣與內煉二個層次。受法者自傳度受戒正式皈依之後,取一年驚蟄節前後,忽聞雷聲,便備香案面朝東方或東南方,兩手「握雷局」,雙目微閉,舌抵上齶,心中密咒:「吾受五雷典法,雷霆威聲。納則治身保命,吐則縛鬼誅邪。神氣萬丈,灌我胃華。太上律令,猛吏銀牙。急急如律令。」咒畢,待閃電雷聲大作,望其方直觀,吸取雷氣,咽服二十五次,存想明明光降,普罩全身,即急吞服電光雷氣。
在初階基礎之上,可精進續修內煉功夫。汪真君曰:「遇此玄機,內則修鍊自己還丹,外則馘邪治病,鬼神聞之奔走千里,呼吸之間雷神立至,聽令而行。預於驚蟄之前,更衣凈室,存斗坐卧,候雷電聲至,速即作法,閃目,誦咒了,取雷氣納於元宮。念服雷氣咒:吾受五雷正氣,雷霆威聲。納則治身保命,吐則治病除邪。神氣萬道,灌我胃華。太上律令,猛吏銀牙。急急如律令。再咒:吾受雷公之氣,電母之威,除身中眾毒,同得活形,聽吾役使。五行之將,六甲之兵,斬除百病,驅出萬精。急急如律令。
一聲納在膽,二聲納在肝,三聲納在肺,四聲納在心,五聲納在脾,六聲納在丹田中,電光收在目中。以兩手掐五雷局,成巽方(東南方)坐,以鼻吸青氣一口,吐濁氣一口。次定心,往來九息,便以兩手握雷局,閉氣,想雷氣似火,在自己丹田中,轉九九八十一次。便縮尾閭穴,使腎氣逆上崑崙,使二道赤氣光朝泥丸宮,復歸丹田中住,勿得開口。次以兩手從腎堂摩運如火,五五之數而止。想真氣上玉京山上丹田,運下雷池,趕起火龍降雨,下神室,降元陽宮,升降止此,歸神室而住。」
五雷朝鬥法:為一種普及性功法,一般奉道人均可煉修。《五雷經》曰:「世間男女能常誦斗咒者,可延壽命,書符咒水,治病驅邪。遇斗見時,望北端簡凈衣,步七星罡,禮四十九拜。訖,存三台、華蓋、北斗七元,次想己身左右前後,作五色雲氣蓋覆。一更朝禮,至三更三點朝畢。再拜,次入凈室,供養北斗像前,然燈焚音,誦咒曰:斗魁七星,眾靈之精。輔弼二相,三台明象。六丁玉女,紫微四時,天罡天元,坎水八玄。四目神仙,金童傳言。誦滿百遍,七真應現。延壽驅危,斬毒滅妖。祈求任意,保真富貴。自有光明,元亨貞利。急急如北斗太玄律令。若能持誦百遍千遍,靈驗非常。」
白玉蟾坐煉工夫。其口訣曰:「兩眼對兩腎,認取此中間。忽然一聲響,霹靂透泥丸。復運丹田養,如蜜甜又涼。有人達此者,即可返仙鄉。」白玉蟾詳解說:「凝神定息。舌柱上齶,心目內注,俯視丹田片時,存祖氣氤氳,綿綿不絕,即兩腎中間一點明,又名曰破地召雷法。當一陽初動,存祖氣自下丹田,透過尾閭,微微凸胸偃脊,為開下關。覺自夾脊而上,運動轆轤,微微伸中,為開中關。卻縮肩昴頭,覺過玉京,入泥丸,為開上關。師云: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只此是為根。此名開天門也。當覺律液滿口,閉息合齒,微微吞咽。
如石墜下丹田。師云:華池玉液頻吞咽。即中理五氣,混合百神,十轉回靈,萬氣齊仙,刀圭橐龠闔辟工夫,皆在此矣。復存祖氣在中黃脾宮,結成一團金光,內有一秘字,覺如嬰兒未出胞胎之狀,咽液,存煉金光結聚,忘機絕念,然後剔開尾閭,涌身復自夾脊雙關直上。師云:紫府元君直上奔。心目注射,胸間迸裂,自眉間明堂而開,仰視太虛,金光秘字分明,充塞宇宙,則火炎中使者現。師云:踏翻斗柄天昏黑,倒卷黃河水逆流。又云:傾翻北海萬重雲,捲起黃河千丈雪是也。」
金火天丁內煉法:修鍊時以正午時入靖室,「跨鶴坐,鼻心腎相對,正坐,不得低頭側身。然後叩齒三十六通,心拜三拜,左辰文,右劍訣,定九息。以舌拄上齶,再定九息,咽液九次。以兩手摩兩腎,九九八十一次。想臍腎為巨海,水中發火,自脊背二十四關、十二重樓,涌騰而上,直至泥丸,化為金球,於圓蓋之頂,運轉九次,叩齒九通,仍前舌拄上齶,定九息,咽液九次。次存火球入口,從玉樓下至心,再叩齒三通,定九息。次存心火中出水,與腎中所出之火交戰,再叩齒九通。存肺中金鈴擲發,振響太空,咽液七次,合腎中之水,又叩齒一通。
存脾中金光發,咽一道合心,存風雷震發,金鈴沖擲,金光煥發,併合心腑,再叩齒九通,咽七道,定七息。存心中有聲如霹靂,見天丁馭赤鸞而出升空,發煥金光,三元鼎沸,金鈴流火,遍滿虛空。叩齒二十五通,自己舌尖出火,與天丁交接,卻心拜九拜,叩齒九通,雙手摩面及三田,各二十四轉,吸火氣入鼻,納入口咽之。空中天丁再入我心腑,赤珠在內,天丁一見。起伸兩足,左右兩手若射弓之勢,各九次。起坐,謝聖,畢。」
混元攻氣妙用法:此法將內功布氣用於治療疾病,適應範圍頗廣:「凡治頭風、腦痛、連目痛者,布氣,想頭風從頂出,四邊皆如此布氣,四散出。如頭風注目,赤腫有赤,羞明怕日者,布氣去風,從頂門出,然後布氣於眼,四散出去風邪了,便想冷氣攻目,自然清涼。如有翳膜,即布氣去從眼尾出。注赤腫者,布氣去了,然後想天醫仙官,以冷葯貼之。治一切冷病,如冷,想熱湯、太陽真火,燒脾暖胃;如下元冷,想丹田如水熱,十分極熱,便住。
如心氣脾疼,想溫暖氣調理,不宜便使火,令人發燥,只可溫溫補之。如一切嗽病,看冷熱治之。如熱嗽、胸膈有痰擁盛,想化為水去;如冷嗽,以溫氣補之。背後肺腧穴可補熱,如人五十以上,想十分熱補之;如人三十以下,以五分熱補之。又看人肌瘦補之。如癆嗽,先去膈上痰,後補肺,然後腎腧。補丹田、三焦亦如是調和。
然後想天醫仙官,用藥化癆蟲為水,從火出,想身中火熏四周,周匝皆熱,便咒飲食,補五臟,如遍身風氣吹,如四肢無力,行步艱難者,從上布氣,上面出兩手,從指甲出,想肺腧穴出,腳趾甲中出。如腹痛,四散布熱氣,再發者,便想補腎。如濕腫水氣,想布氣從水火中出,四肢散出,漸滅,不可便除,恐腫痛氣虛,人便死也。
一日只得三分,作五次退者無妨。如退後再得疾者,定死。如婦人血氣衝心、血崩、月水不調不通,想其輕重老少,以意調之布氣,能醫者便曉藥餌治療。凡行氣,先想天醫仙官在前方,如意行事。小兒急慢驚風,先去頭上風,後佈於膈上,化痰為水,想風氣從四肢便去,心退邪熱。臨危困者,於四指上掐得疼痛,便叫者則可治,不作聲者難治。如瀉痢五般冷熱,想而治之。小兒多不識他痛癢,難可進退,如有日後,只可咒水與母服乳之。凡有病患,不可食諸般毒厭物。凡一切疾病,當曉冷熱治之。」
十字天經法:「十字天經」指「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這一聖號。道教謂信道者虔誠如一,常年持久的誦念天尊聖號,即可達功德圓滿之境界。這是一種持誦法門,因其簡潔易行而廣為流傳,成為道教修鍊雷法的方便法門。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說:「若未來世有諸眾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鹹得如意。十方三界,諸天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飛走蠢動,若有知,若無知,天龍鬼神,聞諸眾生,一稱吾名,如有不順者,馘首刳心,化為微塵。」即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誠心持誦寶經,念誦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寶號,則可安魂息靈,靜心和脈,解除厄難,治病祛疾,護胎合婚,人物安守等,而有不可思議的驗證。不僅如此,還可達真空無染的地步。
正如經中所言:「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寧,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又曰:「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安定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 這就指明了修道體真的法門,即以誠、默、柔為內煉之三字訣,由忘形、忘我而達忘忘的真境,與道為一,則進德無魔,升舉有日。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整理 | 青玄 編輯 | 青素 作者 | 李遠國(四川社會科學院)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點擊展開全文
※道教上古仙道修鍊八法簡述!
※現實中某個一閃而過的場景,與夢中的似曾相識?
※道教的雷法、丹道與養生
※世人所稱的天書,道教一部經書竟揭秘了其所藏之處
TAG:道教 |
※雷法、丹道與養生!
※雷法、丹道與養生
※道教,道家養生-彭祖的秘密
※道教的養生思想
※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
※道教養生-岐伯的生樂
※綜合看佛教的養生之道
※王陽明對道教養生的「愛」與「恨」
※伊斯蘭的養生之道
※道教養生功法——靜坐
※道教養生知識——內丹
※茶道與養生(四)
※道教戒律中的養生觀
※道教的養生思想是什麼?
※管仲的養生之道
※道教回春養生功
※老和尚的養生之道——海賢老和尚
※道教葯食養生文化
※南懷瑾老師:管仲的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