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精神疾病與大腦酸鹼度
身體的酸鹼平衡,或保持組織器官中PH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PH值的失衡,特別是酸性的改變,與各種臨床癥狀有關,如心血管輸出量減少,呼吸窘迫和腎功能衰竭。但是,PH值是否也與精神疾病有關呢?
日本藤田健康大學綜合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及來自其他八家機構的研究者已經發現,五種不同的精神障礙小鼠模型的腦PH水平下降,包括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自閉症譜系障礙。pH值的降低可能反映了與這些精神障礙相關的大腦的潛在病理生理學,該研究發表在8月4日「神經精神藥理學」雜誌上。
Miyakawa博士及其同事對10項研究中的現有數據進行了Meta分析,以調查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患者死後大腦的pH值。他們觀察到,即使考慮了潛在的混雜因素(即死亡時間,死亡年齡和抗精神病藥物使用史),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腦pH值顯著低於對照組。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五種精神障礙小鼠模型(包括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自閉症譜系障礙)對腦酸鹼度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小鼠都是未服用藥物,具有相同的身體狀態,死亡時間和年齡。分析顯示,在所有五種小鼠模型中,腦pH值明顯低於對照組。此外,模型小鼠腦中乳酸水平也升高,腦pH值與乳酸水平呈顯著負相關。乳酸的增加可以解釋降低的腦pH值,因為乳酸是一種強酸。
Miyakawa建議,「雖然完全排除混雜因素在人類研究中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在小鼠模型中的發現強烈地支持這樣的觀點,即與乳酸水平升高相關的pH降低反映了潛在的病理生理學。」考慮到腦pH降低是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學特徵,這些努力可能不知不覺地掩蓋了潛在地與pH變化相關的特定病理生理學特徵,例如神經元超激發和炎症,這兩者都涉及精神疾病的病因學。因此,本研究強調降低腦pH值是精神疾病的共同內在表型,對整個精神障礙病理生理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研究提出了關於腦pH值變化的新問題。例如,乳酸增加和pH降低的機制是什麼?特定的腦區是否導致pH值的降低?對精神疾病中觀察到的腦pH降低是否具有功能意義,如果是,這是疾病的原因還是結果?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解決。
參考文獻
Hideo Hagihara et al, Decreased Brain pH asa Shared Endophenotyp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7). DOI: 10.1038/npp.2017.167
※精神分裂症譜系的評估和診斷指南
※抑鬱症的軀體癥狀
※新發現:精神疾病還與小腦有關
※精神疾病與心血管疾病
※FDA批准一日一次的成人ADHD藥物
TAG:大話精神 |
※研究發現,青春期大腦殼核體積異常和精神疾病風險顯著相關
※精神疾病里的「黑老大」-精神分裂症
※促進精神疾病康復的五大因素
※鍛煉如何增強大腦功能 預防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生
※精神疾病:腦疾病或腸道疾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長期大量服藥對大腦的影響
※人類大腦的演化變異或是精神疾病的成因
※春季謹防精神疾病的複發
※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但諱疾忌醫到重度就是精神病!
※如何防止精神疾病的複發?
※美醫生用大腦掃描診斷精神疾病
※神經衰弱: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也能夠傳染?耐人尋味的群體性癔症
※男性青少年肌肉力量弱,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自殺風險高!
※強迫症是神經精神疾病,看看有病么
※患有哮喘、花粉症的人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更高?
※莫要讓無知造成精神疾病的高發
※用大數據分析大腦,描繪治癒精神疾病的未來
※一項大型腦研究尋找精神疾病源頭
※警惕!秋季精神疾病複發